屎腸球菌和糞腸球菌,是同一種東西麼

2021-02-13 臨床狗

傻傻分不清楚……

屎腸球菌和糞腸球菌,

真的是一對讓人很無語的名字,

聽起來都是髒髒的,有啥不一樣麼

1. 譯名是怎麼來的?用意如何

拉丁文直譯。

Enterococcus faecium(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糞腸球菌)的拉丁名其實就是同義詞。faec-這個詞根在英語也用,比如faeces(常拼做feces),就是糞便的意思。-ium,-alis是兩種科學術語常用的名詞後綴,本身是沒有什麼實際含義。

也就是說faecium和faecalis實際上是一個意思,都是指糞便,也就是同義詞。那在翻譯的時候也只好找一對同義詞,都指糞便的,「屎」和「糞」就很合適。

 

2. 會不會產生混淆?

當然會。

但是這個問題是拉丁名導致的。Enterococcus faecium的Wikipedia上寫著「Not to be confused with Enterococcus faecalis.」,Enterococcus faecalis那頁也寫了同樣的話。

 

3.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混論的拉丁命名呢?

既有客觀原因,也有歷史原因。

兩種菌都是常見的偏利共生的腸道微生物。到1990年,在臨床分離中,faecalis(糞腸球菌)佔比90-95%,而faecium(屎腸球菌)為5-10%,歷史上faecalis遠遠多於faecium,這是客觀原因。

對人的腸道微生物的研究不可避免的會先發現佔比大的優勢種,然後才越來越精細發現比例小的其他物種。所以由於物種發現的先後順序,其實經常會出現命名不合適的尷尬情況。這是歷史原因。

 

歷史上faecalis也的確是先發現的。

1899年的時候Thiercelin and Jouhaud發現在有一大類微生物和Bacterium coli (今天被廣泛用作模式生物的E.coli,腸道微生物裡面的一個優勢種,也是最早被發現的腸道微生物之一)一起在胃腸道內廣泛生長,並提出了今天使用的Enterococcus腸球菌的屬名(原文使用Enterocoque)。同一時間MacCallum and Hastings從一例心內膜炎的病理中分離了致病菌,命名為Micrococcus zymogenes,也就是後來的E. faecalis。

1906年Andrewes and Horder首次使用了Streptococcus faecalis這個名字,並確認是糞便來源的,得到了和M&H相似的觀察,從而確認是同一種菌,使用faecalis這個名字,是為了強調細菌本身是一種腸道微生物(儘管最開始的發現是在心內膜炎)。當時鏈球菌屬,就這麼一款糞便來源的微生物,用faecalis命名非常合適。

 

而早期的形態學觀察並沒有分離出faecium,實際上,從菌落形態上區分這兩種菌是挺困難的。直到1919年Orla-Jensen發表的發酵研究才第一次描述了Streptococcus faecium,辨別的方式是發酵類型的細微差別。比如faecium不能發酵甘露醇上,而faecalis可以。因為faecium也是糞便來源的微生物,也沒有什麼天賦異稟的特徵可以用來命名,所以暫時命名成faecium也不奇怪。如果命名成「糞便來源不能發酵甘露醇鏈球菌」,一個詞顯然放不下……如果為了遷就faecium,就改了faecalis的名兒——人家先命名的都用了十多年了憑啥跟著你改。

 

但這種命名的確還是有點不負責任的,太容易混淆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Sherman是一個研究鏈球菌的科學家,也是他最開始建立了enterococcal group的框架(1937年),也發展成後來的腸球菌屬。Sherman的分類中,認為faecium和faecalis實際上是一個物種,所以這事就這樣解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直到1960年前後,faecium才被確認,的確是另一個物種啊啊啊。

然而這時候,除了發酵類型還是沒有很好的方式區分兩個物種,而這兩個名字都已經用了半個世紀了,真正研究這個領域的人完全沒有ium,alis傻傻分不清楚的困擾。既然沒有更好的命名方式的提出來,於是又理所應當地繼續沿用下去了。貿然改名,只會造成新的混亂。

 

最後的最後,在1984年,人們通過遺傳學手段發現,enterococcal group這一群和其他的鏈球菌親緣關係太遠了,所以乾脆,就升一檔,成立腸球菌屬,也就是沿用至今的Enterococcus faecium(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糞腸球菌)的兩個拉丁名。這裡改名一方面是因為的確有理有據,另一方面,腸球菌的概念也用了很久了半個世紀了,新命名不太會引起混亂。

 

【1】雖然歷史上faecalis遠遠多於faecium,但是現在的臨床分離中,faecium的比例越來越高。主要原因是耐藥性的廣泛傳播,使得在抗生素篩選之下faecium有更強的適應度。

【2】兩種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形態還是可以明顯區分的。的確這也是目前常用的除了甘露醇高鹽平板之外的鑑別手段之一。

另外,還要釐清的一點是,Sherman的那個年代可能是沒有這種經驗可以參考的。現在使用的瓊脂培養基(Agar plate)雖然可以追溯到1881 Wlather Hesse,但是各種配方的特殊培養基誕生的時間是各有先後的。血平板技術,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的記錄,是Bulloch’s 1938 The History of Bacteriology——「Agar poured out in a thin layer in a Petri dish may be smeared with blood in the same way and used for culture. 」文章裡描述了血平板配置的各種方式,但也只是建議來用來研究病原菌,當時可能還不是一種成熟的通用技術。

相關焦點

  • 屎腸球菌和糞腸球菌,是同一種東西嗎?原來是這樣!
    拉丁文直譯:Enterococcus faecium(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糞腸球菌)的拉丁名其實就是同義詞。faec-這個詞根在英語也用,比如faeces(常拼做feces),就是糞便的意思。-ium,-alis是兩種科學術語常用的名詞後綴,本身是沒有什麼實際含義。
  • 益生菌的分類介紹--(糞腸球菌)
    D群鏈球菌分腸球菌和非腸球菌兩類。前者包括糞鏈球菌(S.faecalis)、屎鏈球菌(S.faecium)和堅忍鏈球菌(S.durans),後者有牛鏈球菌(S.bovis)和馬腸鏈球菌(S.equinus)。糞鏈球菌菌形圓或橢圓,可順鏈的方向延長,直徑0.5-1.0微米,大多數成雙或短鏈狀排列,通常不運動。在豐富培養基上菌落大而光滑,直徑1-2mm,全緣。
  • 什麼是糞腸球菌,糞腸球菌的作用機理!
    一、糞腸球菌的生物學特性1.形態特徵       糞腸球菌為直徑0.6~2μm,呈單個、成雙或短鏈狀排列的卵圓形,
  • 萬古黴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寧的比較
    聯合用藥:泰能聯合萬古黴素鞘內給藥治療嚴重顱內感染——有明確的療效;頭孢硫脒與萬古黴素聯合應用時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糞腸球菌的體外抗菌效應明顯加強,MIC明顯降低;丹參酮與萬古黴素聯合使用具有相加作用,丹參酮對MRSA有抑制作用等。
  • 促進腸球菌獨特生物學和內在抗生素耐藥性的基因
    通過功能基因組學和網絡分析,Michael團隊在糞腸球菌中定義了該途徑的異常結構並評估了其重要性。這些方法還確定了毒素-抗毒素和相關系統。最後,Michael團隊鑑定了在最接近的非腸球菌親戚vagococci中不存在的基因,這些基因在選擇和不選擇抗生素的情況下對適應性都有重要貢獻,從而增進了對腸球菌獨特生物學的理解。腸球菌是醫院傳播的抗生素耐藥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 一種新型抗菌脫水非核糖體三肽的發現和生物合成
    一種新型抗菌脫水非核糖體三肽的發現和生物合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9 15:52:50 近日,英國阿伯丁大學Hai Deng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並生物合成了一種新型抗菌脫水非核糖體三肽
  • 鳳梨和菠蘿是同一種東西嗎?為什麼叫兩個名字?
    我們在生活當中肯定會遇到鳳梨和菠蘿這兩種東西。我在以前一直以為是同一個東西,讓我們來看一下是什麼。鳳梨和菠蘿,它其實感覺長得是差不多得,那麼它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在市面上鳳梨和菠蘿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因為市面上的鳳梨一般都是比菠蘿貴。而且吃起來口感也不會太一樣。
  • 獼猴桃和奇異果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東西?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獼猴桃其實,獼猴桃和奇異果在生物學上是同一種東西。如果非要說它們不一樣,那就是產地不一樣。獼猴桃說到底,奇異果就是紐西蘭的獼猴桃,本質上是同一種東西,只是產地不同,品質也有些許差異。不過奇異果這個名字最初並不是為了用來和獼猴桃撇清關係才誕生的,就跟「蘋果」和「Apple」的道理是一樣的。
  • 黃油和牛油是同一種東西嗎?為什麼食用油是液體,而黃油是固體呢
    在糕點餅乾的製作過程中,常常都少不了一種基礎食材,那就是黃油。雖然中國人做菜較少用到黃油,但是在西方諸多國家,黃油是日常必不可少的東西,不只是在做糕點的時候會用到,很多料理的烹飪也需要它來調味。融化的黃油黃油與其說是油,不如說是一種脂。我們一般說油脂,其實是油和脂的統稱,一個是液態,一個是固態。我們常用的花生油、芝麻油都是一些植物油,而黃油來自牛奶,是一種動物油。
  •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驗方法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驗方法 2018-10-18 16:17:47 來源: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驗方法操作步驟1、增菌培養法(1)檢樣處理:按無菌操作取檢樣25g(ml),加入225mL滅菌生理鹽水,固體樣品研磨或置均質器中製成混懸液。
  • 溶血葡萄球菌引起的前列腺炎並不可怕
    首先來看看什麼是溶血葡萄球菌可能大家都會被「溶血」這個詞嚇到,但它其實只是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NS)的主要組成菌株之一,屬於條件致病菌。那什麼是條件致病菌呢?簡單說就是,它是人體常駐菌的一種,一般不致病,但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成為致病菌。
  • 隱球菌感染治療新進展
    正是這種貨物和目的地是如此有趣:其運輸工具是什麼,其運輸的目的地是其他微生物,宿主細胞,還是兩者都有?新型隱球菌體內,EV已被發現包含莢膜組分酸性多醣(GXM),許多毒力相關蛋白,包括漆酶和脲酶,還有真菌DNA。隱球菌EV已顯示對宿主細胞有影響,導致Th1或Th2細胞因子反應。此外,EV還可增強隱球菌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侵襲性。
  • 花甲、花蛤、蛤蜊是同一種東西嗎?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花甲、花蛤、蛤蜊是同一種東西嗎?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夏天到了,又到了吃麻辣蛤蜊和花甲粉絲的時候,鮮香麻辣的蛤蜊和花甲,想起來都流口水。但是你有沒有花甲、花蛤、蛤蜊傻傻分不清楚呢?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東西,有人叫它蛤蜊,有人叫花甲,有人又叫它花蛤,因此很多人就誤以為它們就是同一種東西,其實不是的哦,它們還是有一定區別的。1、花甲和花蛤是同一種東西嗎?其實花甲和花蛤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粵語中花蛤和花甲同音,所以花蛤也被稱作花甲,其實是同一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