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富商 鳳凰網讀書
5月15日上午,我國著名科幻、科普作家葉永烈在上海去世,享年80歲。
1960年,葉永烈僅20歲,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的一名學生,卻已經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1961年,他又創作了兒童科幻繪本《小靈通漫遊未來》。
在《小靈通漫遊未來》裡,他以一個有充分文學天分、嚴謹科學邏輯的年輕人的想像力,作出了對50年後的世界的精準預言:智慧型手機、信息技術、器官移植、轉基因食品、網絡在線課程……本文便介紹了其中一些片段,以此致敬和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幻文學界前輩。
如果有人跟你說,早在1961年,就有人準確預言今天的科技發展:矽光伏電池、智慧型手機,信息技術,器官移植,轉基因食品,人工智慧與自動駕駛,隱形眼鏡和隱藏式助聽器,觸控螢幕手寫輸入,語音輸入,網絡在線課程……你是不是會覺得這人很牛?
這個牛人就是當年《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葉永烈。這些預言,他寫在一本叫《小靈通漫遊未來》的書裡。
1、能源:太陽能電池,馬斯克的power wall
那裡的屋頂,都是用一種銀灰色的「矽片」做成的太陽能電池。白天,太陽照在屋頂上,這種電池就把太陽能變成電能,儲存起來。到了晚上,供給電燈、電冰箱等用電,做到「自給自足」,用不著發電廠的電。發電廠發出來的電,主要供應各工廠使用。
現在的矽太陽能電池由於有鍍膜,大多數是藍色的。而矽太陽能電池依然是今天的太陽能電池的主流。馬斯克這幾年正在炒作他們的家用太陽能電池蓄電設備power wall。
power wall的產品定位,就是《小靈通漫遊未來》裡的預言:屋頂上的矽太陽能電池,加上蓄電池儲能,提供家用電源。
2、信息技術:微型電視,移動通訊,在線手錶,智慧型手機
那手錶既沒有時針、分針、秒針,也沒有齒輪和發條,只不過是一塊小小的電視螢光屏,上面寫著幾個數字:「11:23:40」,……「這是電視手錶呀!未來市的電視臺不斷播送著標準時間,電視手錶上就出現了幾時幾分幾秒。這種手錶永遠不用上發條,而且一直非常準確。
葉永烈預測的未來的手錶是這樣的東西:他不是靠自己計時,而是靠無線電技術連接到一個標準時間,只顯示接受到的時間。因此所有的手錶都和標準時間一樣準確。
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了液晶顯示的石英數字電子表,這時候的數字電子表還沒有無線連接。九十年代末,卡西歐做了幾個中波標準時間電臺,接收到中波電臺的卡西歐電子表可以與標準時間同步。到了網絡網際網路時代,手機或iWatch上顯示的時間,就是通過無線信號讀取標準時間。——就是葉永烈1961年所設想的「電視手錶」。
《小靈通漫遊未來》不僅僅預測了當代的手錶,還預測了可視電話和智慧型手機:
「找爺爺嗎?他在我的口袋裡喊呢!」小虎子一邊笑著說,一邊從褲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盒子似的東西。這是一個塑料做的盒子,盒子上有一塊火柴盒那麼大小的螢光屏。我從螢光屏上看到爺爺一邊在看報,一邊在講話呢。
這不就是今天的微信視頻聊天麼……只是今天的屏幕比火柴盒已經大了一些。
3、人造器官移植,隱形眼鏡和隱形助聽器
《小靈通漫遊未來》這樣描述人造器官:
老爺爺的身體是不錯。不過,他在67歲、96歲、108歲的時候,生過三次大病。一次是肺爛了半邊,動手術換了一葉人造肺。又有一次是肝臟壞了,換了個人造肝臟。還有一次是心臟無法跳動了,換了個人造心臟。
老爺爺的耳朵靈,那是因為他的耳朵裡,裝了一隻很小很小的放大機,能把聲音放大,所以他能聽得很清楚。他的眼睛不花,那是因為他眼睛裡,裝了老花眼鏡。鏡片是嵌在眼睛裡的,所以你看不出來他戴眼鏡。我爸爸的眼睛裡也嵌著鏡片,不過,他嵌的是近視鏡片。
1971年,FDA批准隱形眼鏡。藏在耳朵裡的微型助聽器,也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現實。
4、交通:單人飛行器,自動駕駛,電子警察,人工智慧數字交通管理,核能,電線埋入地下
在交通方面,葉永烈認為原子能氣墊船會流行。雖然迄今為止似乎只有核潛艇是用原子能的。他還提出了一種水滴形透明殼的概念汽車,即使是今天,還是非常酷的概念車:
它有一個噴氣發動機,能夠噴出兩股氣流——一股氣流向下噴,使汽車騰空起來,離開地面;另一股氣流朝後噴,推動汽車向前跑。這種汽車跑起來非常快,就像在地面上飄似的,所以大家都叫它『飄行車』。也有人因為它的樣子像水滴,叫它『滴車』、『水滴車』。
由於飄行車有自動避讓、防止碰撞的保護功能(這不就是今天的無人駕駛麼),因此交通法規比較寬鬆:
「在未來市,交通規則規定:「不滿八歲的孩子,不準獨自駕駛飄行車。」據說,這是怕人小,容易迷路。公路兩邊,都是整整齊齊的綠色大樹,看不見一根電線桿,因為電線全埋到地下去了。」
在今天的新加坡,確實電線都埋到地下去了。
道路交通管理方面,則是電子警察和全程自動拍照監控的時代:
「除了『宇宙交通警察局』是人當交通警察外,其餘四個交通警察局的警察,全是機器人。嘿,他們可厲害呢,如果你的飄行車違反了交通規則,他們立即用照相機把你的飄行車拍下來。這照片在拍攝以後一秒鐘,就馬上洗出來。照片上有你的飄行車號碼,而且你的飄行車是怎樣違反交通規則的也拍得清清楚楚。」
人工智慧的進展,表現在一個叫鐵蛋的機器人身上:
他呀,他的本領,全靠那個方腦袋裡裝的電子腦——微型電子計算機。」小虎子說道,「你在鐵蛋的電子腦中放進什麼信號,他就幹什麼事。比如你叫他每天燒三頓飯,他就每天燒三頓飯。你把象棋棋譜變成電子信號,送進他的電子腦裡,他就會下棋。
5、環幕立體電影
在娛樂方面,葉永烈設想了一種環幕立體電影:
紅旗環幕立體電影院,今天下午兩點整,放映童話片《森林裡的王國》。」 「什麼?環幕立體電影?
後來的這類電影,還真的就叫「環幕立體電影」。連名字都和葉永烈設想的一模一樣。
整個大廳空蕩蕩的,只在四周稀稀落落地有一圈椅子,中間全都空著。……看電影時,大家都是坐車來的。所以,電影院裡不放椅子,乾脆讓觀眾把飄行車直接開進來,坐在車裡看電影。
這個似乎有點奢侈。開著透明的飄行車,坐在車裡直接看半球形的大熒幕立體電影,夠酷。
6、不粘鍋,不沾水的防水布
在生活用品上,有一種去汙油,塗在各種物品上就沾不住,因此鍋碗瓢盆都很容易洗。(這東西現在叫不粘鍋)。塗在衣服上衣服不沾水(這東西現在塗在很多雨棚、睡袋、雨衣和衝鋒衣上)。
把盤子從水裡拿出來,那水就像荷葉上的水珠似的全都滾了下來,一滴也不留。…… 下雨天,未來市的居民既不穿雨衣,也不撐雨傘,因為雨水落到衣服上,馬上 就骨碌碌地滾到地上。即使在傾盆大雨中,全身也不溼。梳長辮子的姑娘,只要把辮子一甩,頭髮上的雨水就全被甩掉啦!
成品的防水液體現在也有成品,一般都是有機矽塗料和聚四氟乙烯類噴霧劑。唯一沒有商品化的,是讓頭髮不沾水打不溼的的東西——估計不會有姑娘喜歡在頭髮上噴防水劑。
噴了防水劑就不能洗頭了呀。可見葉永烈是個純直男。
7、轉基因食品,人造蛋白質,保幼激素
未來的世界,食品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咦,我這才發現:蛋裡沒有蛋黃,全是蛋白!……「這個蛋是人造蛋!現在,工人們不僅會製造人造大米,而且會製造人造蛋白質。。
原來,這是未來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用一種叫做「遺傳工程」的新技術培養出來的新品種,名字叫「蘿瓜」。……現在,他們把蘿蔔與絲瓜合在一起,培育成「蘿瓜」。這種作物,上面長絲瓜,下面長蘿蔔。蘿蔔和絲瓜同生共長,同時收穫。
——這不就是今天的人造蛋白和轉基因食品麼。
門口寫著這麼五個鬥大的字:未來市農廠。哈,鬥大的字都錯了!「農廠」 這兩個字當中, 顯然有一個字是錯的——或者是「工廠」,或者是「農場」。
——「農廠」這個獨創的詞,極其準確地描述工業化的農業。
我們的農藥廠還專門生產一種新農藥,叫做『保幼激素』。在害蟲身上噴了這種新農藥,害蟲就一直保持幼蟲狀態,不會變成成蟲,無法繁殖後代,最後被消滅掉。這種新農藥對人和牲畜沒有副作用。
在這個「農廠」裡,通過激素幹擾昆蟲的生育周期而達到讓昆蟲斷子絕孫的目的,實在是非常好的設想。但是我看到這裡時,忍不住想到一點:保幼激素要是可以用於人類,賣給女人可以賣什麼價格?
上網搜索一下「保幼激素」,當年葉永烈預言的已經成真:
『吃蠟菌』越吃越胖,不斷繁殖,變得越來越多。把這些『吃蠟菌』搗成醬就成了人造肉——人造蛋白質了。「
用石蠟做蛋白質也不合算,畢竟石油價格不便宜。也許是因為三年困難時期的1961肉比石蠟珍貴太多,葉永烈才會覺得用石蠟做肉醬挺合算吧。如今,人造肉正成為這幾天都熱門話題。
8、數字圖書館,觸控螢幕,在線教育,斜槓青年,機器翻譯
關於未來的圖書館,小靈通是這麼描寫的:
我們一進門,電視機的淺綠色螢光屏上,立即出現五個紅色大字和兩行白色小字。
您要什麼書?請把書名寫在下面的玻璃片上。
這就是1961年的時候,北京大學化學系本科生葉永烈對觸控螢幕和手寫漢字輸入法的夢想。雖然他的UI美工顯然不夠檔次——誰會喜歡紅色大字下顯示2行白色小字呢,多土氣啊。
未來的教育是什麼樣的呢?
由於教育非常普及,不僅每個人都念過大學,而且很多人在大學裡常常念兩個專業——白天念一個專業,晚上又在電視函授大學裡念另一個專業。畢業以後,他們常常有兩個職業,為人民做更多的工作。像小虎子的老爺爺,一方面是電子工廠的工程師,一方面又是未來市中國畫院的特約作者。
我們在複習的時候,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就把電視機的電鈕旋到老師講課的頻道,用半導體電視電話機打電話給老師。老師馬上給我們解答疑問。
這個叫「電視函授大學」的東西,現在叫MOOC,在線課程。那個可以跟老師視頻聊天的「半導體電視電話機」,現在叫智慧型手機。一個人幹幾個不同行業的,現在叫「斜槓青年」。
「我們的教室很寬敞,像劇院似的,座位是階梯式的,一排比一排高。即使坐在最後一排,也用不著伸長脖子看銀幕。」 「什麼?你們教室裡掛銀幕?那不就變成電影院了嗎?」
「在我們教室裡,主要是白板——銀幕。」小虎子搖晃著腦袋說,「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到什麼東西,銀幕上就出現什麼東西。」
這不就是今天最普通的在階梯教室裡用投影儀接電腦放PPT的教學方式麼。
9、語音輸入法和翻譯機
學生在上課時忙著記筆記,常常會影響聽課。現在製造出一種電子儀器,叫『寫話機』。」 …… 「這寫話機,它能自動地把老師的講話變成文字記錄下來。」
這就是語音輸入法。
葉永烈還預測了經常出國旅遊的今日地球村生活,以及機器翻譯:
「我在自學法語和德語。」小虎子說,「我常跟爸爸、媽媽坐飛機出國旅行,不多學幾門外語,到了外國就很不方便。儘管現在未來市已經造出許多機器人,他們能夠自動翻譯外文。可是,每天出去都得帶著他們,很麻煩。
10、改變氣候和生態——才不管地球變暖
「什麼?南極到處是冰天雪地,哪裡有什麼草原?」我有點不相信。「現在,南極上空裝了好幾顆人造小太陽,使那裡的冰雪都融化了,地上長出嫩綠的牧草。你瞧,這些紅色、藍色、黃色的彩色綿羊,在草原上跑來跑去,簡直比一簇簇鮮花還美哩!」
環保主義者會罵葉永烈讓地球變暖麼?他們擔心會南極冰蓋化了導致海平面上升麼?
有些美好的設想,到現在也沒法實現,也許還得很久才實現。比如說天氣由大家協商決定:
氣象臺發布的今天天氣協商結果,由於今天上午舉行未來市第八屆全市運動會,經各單位協商同意,上午6點到12點,控制本市市區的天氣為晴天,郊區下雨。因為目前郊區正是莊稼生長旺盛季節,需要降雨。今天中午12點至1點,市區下一小時雨衝洗街道;郊區至下午6點轉為晴天……
環保人士若是看到了,一定會憤慨這種隨意改變地球氣候的做法。
11、螢光光源
甚至連小燕的大紅蝴蝶結、花裙子,小虎子海魂衫上的藍條子,也都閃耀著五光十色的螢光,仿佛成千上萬隻巨大的螢火蟲在我們身邊飛舞。在房子的牆壁上,塗了一種夜光顏料,有的乾脆用夜光塑料作為牆壁。而衣服上的螢光,那是夜光染料射出來的。
這似乎是今天的明星演唱會。
12、小靈通電話——沒有預言的預言
葉永烈寫《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是20歲,21歲寫的《小靈通漫遊未來》開頭是這樣的:
我的年紀不算大——你的年紀再加上你弟弟的年紀,就跟我差不多啦。我每天都收到好多信。在每封信的開頭,總是這樣寫著:「親愛的編輯大朋友:您好!」可不是嗎?跟你們相比,我算是個大朋友了。
《小靈通漫遊未來》是一部文筆極好的兒童讀物,更是一本對未來科技產品的預測。生活在今天,回頭看看1961年寫的那本書,你會覺得葉永烈真是個神一般的預言家。
文章來源 | 南洋富商公眾號
責編 | 巴巴羅薩
主編 | 魏冰心
圖片 | 網絡
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 文學 | 趣味
原標題:《小靈通漫遊未來:五十年前的科幻作品,把今天「預言」得這麼準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