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50年前預言了月球登陸,太空旅行,史上最偉大的科幻作品!

2020-12-04 楊明慧貓眼科技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上月球。

「這是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而當登月的照片發表出來後,這件航空史上的輝煌一刻,卻並沒有像預料的那樣,獲得一邊倒的掌聲。

因為美國人民發現,這照片和《2001:太空漫遊》裡的場景實在是太像了!

他們懷疑說「這是你們找庫布裡克拍的吧?!」

這個陰謀論有多麼的火呢?

就在前年,「幽默」的英國人還專門拍了一部叫做《月行者》的電影,來調侃美國人。

他們認為,登月計劃就是NASA聘請庫布裡克拍攝的一場騙局。

1968年的4月,《2001:太空漫遊》上映。

從時間線上看,大家質疑並非空穴來風。

因為這部被認為是現世最偉大、最經典的科幻電影,創作確實早於阿波羅登月,甚至早於整個登月計劃。

厲害的,還不光如此。

在影片上映之前,我們還沒有離開過近地軌道。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看到太空飛船、空間站、星際旅行等等這些之前從未經歷過的情景和事物,也是在這部電影裡。

拍攝過《人工智慧》的史匹柏、《星際穿越》的諾蘭,都表示自己的創作受到了「太空漫遊」的影響和啟發。

他們還在自己的電影裡,放入了大量的致敬鏡頭。

(上為2001太空漫遊,下為星際穿越)

就在《2001:太空漫遊》上映同年的12月21日,阿波羅8號飛船離開近地軌道,前往月球。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靠近古老又神秘的月亮。

在到達月球之前,阿波羅8號的太空人們湊在一起,看了《2001:太空漫遊》。

他們甚至模仿電影的情節,在飛船裡播放《藍色多瑙河》作為背景音樂。

這首華麗的圓舞曲被真正的帶上了太空。

是什麼原因,給了這部電影如此高的地位和成就?

《2001:太空漫遊》的導演,是電影史上最偉大(是的,沒有之一)的天才——

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

《2001:太空漫遊》也是他第一次涉足科幻電影的領域。

庫布裡克在籌備這部作品的時候,還特意著召集了兩位「神級」大佬參與。

其中包括:電影的原著小說作者,被譽為「科幻三巨頭」之一的阿瑟·克拉克。

(克拉克與庫布裡克)

號稱「人類最聰明的大腦」之一的馬文·明斯基。

這位老兄也是公認的,人工智慧之父。

為了能讓整部電影變得「真實可信」,庫布裡克發揮了他對細節「吹毛求疵」的本事,從策劃到劇本再到後期,無一不是考究細緻的產物。

而電影裡出現的,那些精妙無比的科技場景、產品,則是庫布裡克拉著明斯基與克拉克,天天熬夜加班的成果。

正是因為他對創作的強硬要求,使得《2001:太空漫遊》呈現出了完全不同於任何電影的模樣。

更驚人的是,因為庫布裡克做得實在太真實,所以電影中展示的大部分科技成果,竟然在接下來的幾十年統統,奇蹟般地,完全成真。

這是美國宇航局後來打造的,第一架太空梭——「企業號」。

在「太空漫遊」的電影中,也出現了太空梭,不過看起來更加超前。

因為它採用了仿生學的設計,有海洋生物一般優雅的主體線條。

而在電影中,太空人們進入空間站,需要使用的聲波識別技術,則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實現了。

如今,更為先進的Face ID人臉識別技術,也在逐步得到普及。

電影裡還描述了太空人通過可視電話與女兒視頻的場景。

如今這樣的技術已經不再鮮見。

最近這幾年,人類在西洋棋、圍棋領域不斷的敗給人工智慧。

而這樣「憂桑」的結局,也早在《2001:太空漫遊》裡就寫好了。

更有趣的,是這部電影與蘋果公司之間還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2001年,蘋果準備推出自己設計的第一臺MP3播放器,可起什麼名字好呢?

賈伯斯認為,這臺MP3和iMac系列電腦之間,是一種母艦和小飛船的關係。

而《2001:太空漫遊》裡的發現一號太空船,就可以放出名為「EVA Pod」的小飛船。

這不正好映射了iMac與MP3的關係麼?

於是他們將「Pod"的名字拿過來,加上i和iMac形成呼應,iPod就此誕生了。

「太空漫遊」中,有一臺永遠不用關機的人工智慧——HAL。

它的造型有沒有讓你想到Siri?

要知道,賈伯斯在設計Mac產品線時,就提過,希望蘋果的設備也可以「永遠不關機,隨時待命。」

而當iPad產品被公布的時候,又有多少人在驚呼:

這不就是《2001:太空漫遊》裡的平板電腦麼?

和這些「驚人巧合」相對的,是這部曠世傑作在1968年剛上映的時候,人們根本無法理解影片裡講的東西(恕我直言,現在也沒人敢說能完全解讀這部作品),所以它的票房成績很差。

但五十年後,人們卻發現,《2001 太空漫遊》簡直就是對人類太空科技發展的預告信。

直到今天,電影中提到的月球基地、行星間載人旅行等太空工程還是科學家們正在推進的項目。

感謝庫布裡克,為我們留下了這樣一部,無論是藝術還是科技領域,都無比偉大的作品。

因為有了太空漫遊,我們仰望星空的意義從此不同。

相關焦點

  • 推薦五部最偉大的太空電影,讓你暢遊在浩瀚的宇宙星空
    NO.1《星際迷航》系列推薦五部最偉大的太空電影,讓你暢遊在浩瀚的宇宙星空和《星球大戰》一樣,《星際迷航》有著龐大的世界觀,複雜的人物關係和盪氣迴腸的史詩故事,《星際迷航》系列一直是最受歡迎的科幻電影之一。
  • 月球基地,是一部科幻史詩
    隨著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的成功著陸,中國新的一輪月球表面樣本採集的工作終於可以開展了。這是中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想必未來的某一天,中國航天員也將登上月球。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成功登陸月球。但是,美國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只是完成了月面的簡單探索和樣本收集。51年過去了,並沒有再派人登月,也沒有建立所謂的「月球基地」。其實關於「月球基地」,在科幻作品中可謂是屢見不鮮。不管是科幻主題的電影、遊戲、小說,都或多或少可以見到月球基地的影子。
  • 庫布裡克,50年前的太空預言
    再加上後續的《上海堡壘》《拓星者》,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人將目光投向了太空、外星人、未來……2019年甚至因此被稱為中國科幻年。而提起科幻電影,就不得不提斯坦利·庫布裡克,還有他那部被稱為「神作」的《2001太空漫遊》——早在50多年前,這部電影已開始講述發生在外太空的故事。
  • 轉載:半世紀過去它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片,《太空漫遊》50周年
    今天正值《2001太空漫遊》首映整整五十周年,時光君特此撰文,紀念這部如今看來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電影北京時間3月29日,坎城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宣布,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作品《2001太空漫遊》的70mm未修復版本將在今年的坎城影節上展映,曾經拍攝過《星際穿越》的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監修了這部經典科幻影片的這個全「新」版本的誕生
  • 波瀾壯闊的第一太空時代,在這部20年前的HBO史詩劇裡
    因此在SpaceX重型獵鷹發射成功的今天,在人類將更偉大的火星納入野心的時代,我們第一時間想起的,則是HBO20年前的史詩級電視劇,湯姆漢克斯從演員轉型製片人的第一部作品,再現了整個波瀾壯闊的人類登月徵途的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從地球到月球》
  • ...它依然是最偉大的科幻片 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
    讓這個版本與整整50年前影片首映時的版本無限趨近。        沒錯,《2001太空漫遊》已經是整整半個世紀前的電影了!斯坦利·庫布裡克,任何修飾性的前綴加到這位電影大師的名字前都不過分。        時間閃回到上世紀60年代,美蘇倆國此時處在冷戰白熱化的階段。
  • 電影 | 《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許多人以為《2001太空漫遊》是2001年後的電影,其實影片於1968年上映的,它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一部科幻片,根據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裡程碑」。
  • 奇幻/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
    今天中秋,我來給大家當一次搬運工,講一下銀幕上的月球的故事,順便祝大家中秋快樂啦!
  • 劉慈欣說:我所有作品 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1969年7月,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登上月球。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乃至整個美國航空航天局都是《2001:太空漫遊》一書的鐵桿書迷。儘管在此後近50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人登上過月球。但曾經鼓舞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至今仍在指引著人類探索太空。 人類的想像力到它為止?
  • 全氏好書|如果你想和神對話,最快的途徑就是打開這位科幻大師的書!
    「如果你想和神對話,最快的途徑就是讀阿西莫夫的書。」 阿西莫夫有多神?他仿佛擁有一臺時光機,竟然在80年前,就預言了現代科技的走勢。 很多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前沿科技, 靈感都來源於阿西莫夫68年前的「神預言」——移動智能設備、生物科技、數字圖書館、太空殖民、自動化家居…… 今天,小編將和大家分享阿西莫夫作品最神的十大設定!
  • 在電影裡登陸月球
    閱讀提示:很多電影人也和我們一樣對這樣的故事和傳奇感興趣,於是,從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開始,眾多有關月球的電影就紛紛登上了大銀幕,成為影史中的經典。那片陸地上有沒有過人類的蹤跡,有沒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和傳奇?   很多電影人也和我們一樣對這樣的故事和傳奇感興趣,於是,從1902年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開始,眾多有關月球的電影就紛紛登上了大銀幕,成為影史中的經典。   就讓我們在電影中登陸月球,去看看那邊的風景,和你想像的是否一樣。
  • 《2001太空漫遊》50周年:一部電影和一整個時代
    在阿波羅還未登月發回第一張太空照片時,它已經描繪了一片緩慢、優雅而沉寂的太空,還有一個忠誠卻悲劇的人工智慧——它用142分鐘預言了人類50年科技文明的發展線,成為當代科幻片的開山鼻祖、教科書式的典範。冗長、晦澀、哲學,是電影給人最直觀的感覺。給觀眾留下最深印象的敘事線,莫過於人工智慧「殺人事件」。這段的主線講述了在2000年,人類在月球上發現了一塊向木星發出強烈信號的黑石,美國政府便派出飛船前往木星查看。這艘飛船上個有兩名太空人,3名處於冬眠狀態的科學家,和一臺叫HAL9000(哈爾)的超級計算機。
  • 影史50部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這是一個包含多種內容的類型——從快速、有趣、豐富多彩的太空冒險,到黑暗的反烏託邦悲劇,背景設置在現在、遙遠的未來,甚至是很久以前一個遙遠的星系。如果你想要一份有史以來最好的科幻電影名單,那你來對了——Empire團隊在雲計算中發布了一份最具標誌性的科幻電影名單,從現代傑作到改變遊戲規則的偉大作品。
  • 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在藝術作品中展望未來移居其...,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在藝術作品中展望未來移居其他星體的夢想也更加具體和合理。」就科幻作品的未來方向,科幻作家星河作出上述表示。由中華文學基金會和平安公益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公益活動「愛不孤『讀』,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計劃」日前邀請科幻作家星河做客中國作家網文學直播間,通過經典的科幻電影和文學作品講述人類與流行病的抗爭和對外太空的探索故事。
  • 阿瑟.克拉克,神一般的太空預言家
    NASA於2016年公布了正在進行的「太陽能電子帆」項目,是對這一預言最好的推進。11、太空旅行:目前為止,全球已經有7人參加過太空旅行,預定太空旅行席位的超過800人。12、打擊其他天體:日本人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在今年2月做出了和克拉克書中描寫的一模一樣的行動,向小行星「龍宮」發射一枚轟擊彈子,形成彈坑後深層取樣。
  • 科幻迷們有福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這部電影因在「文化上,歷史上和審美上的重要價值」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2008年,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十部科幻電影第1名;2012年,更是成為唯一一部被《視與聽》雜誌評選為影史最偉大的十部電影的科幻電影。
  • 《2001太空漫遊》開啟科幻電影新大門(圖)
    100 多年之後,電影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在他執導的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首次將《藍色多瑙河》與浩瀚的宇宙相接,流淌的音符仿佛在訴說廣闊太空的深邃與神秘,使人沉浸其中。半個世紀過去了,這部影片早已是眾多影迷心中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成為探索生命與宇宙的經典之作,同時也開啟了科幻電影新的大門。
  • 《2001太空漫遊》發布重映預告
    當《藍色多瑙河》的交響樂響起時,輪形太空站與太空旅行的場景優雅怡人。       兩個經常被後來者致敬的經典的鏡頭也出現其中:其一是一隻黑猩猩向天空扔起一塊骨頭,一轉眼,變成了太空飛船!其二是一個嬰兒漂浮在太空俯視地球。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我們在電影中擁抱月球
    本期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文章,就帶大家一起探索電影與月球的故事。幻想,對月球的浪漫描繪電影對月球的關注,離不開根植於人類文明中對月球的嚮往,電影在誕生後不久,就將鏡頭對準了月球。1902年,最早期的電影大師喬治·梅裡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在一個臨時影棚放映,大受歡迎。
  • 來自50年前科幻的魅力,被稱科幻電影教科書—《2001太空漫遊》
    :一部文學或藝術作品,著作權權利保護期結束,就會進入公共領域,人們可以免費對這些作品進行傳播和藝術創作。《樹葉看電影》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些1895-1976年的優秀電影藝術作品。說到電影類型,科幻一直都是樹葉最喜歡的題材。以科學假設虛構的故事,滿足觀眾對未知事物的好奇,科幻電影中經常性的會出現未來世界、宇宙飛船、時間穿越以及外星人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