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已經在某些領域遠遠超過了美國,這讓其一度氣急敗壞的奮力追趕,可好不容易追上了中國的步伐,我國又在其他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近日,據媒體報導,美國又一領域正在被中國趕超。而這一領域的地位甚至比晶片還重要,那就是衛星技術。有數據顯示,中國衛星的數量如今已經達到了300多顆,即將趕上美國。
事實上,我國在衛星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也得「感謝」美國,畢竟其曾全面禁止中國發射美國衛星,迫使我國選擇了自力更生,如今終於苦盡甘來,在衛星領域取得了種種突破,看來美國的封鎖已經徹底的成為了過去式。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衛星技術領域,美國一直處於壟斷地位,至今共發射了600顆衛星,數量排名世界第一。因此其長期在國際上享有最高話語權。而我國在這一方面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卻十分迅速,這也引起了美國的高度重視,所以其後來為了避免被我國超越,就悍然決定實行技術封鎖,試圖將我國排斥出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但美國的如意算盤還是沒能打響,我國不僅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在衛星發射方面的技術日漸成熟起來。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中國衛星技術的進步速度讓世界各國都為之驚嘆。
如今中國衛星系統的分類已經非常全面,包括地球觀測衛星,科學探測衛星,軍用偵查衛星和民用導航衛星等等,它們各司其職,為地面傳輸各種信息。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今年7月底,北鬥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的發射任務圓滿完成,從此正式投入使用。相比於此前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處於龍頭地位的美國GPS,北鬥系統擁有的衛星數量更多。因此精度更高,覆蓋範圍更廣。可以說北鬥如今比GPS更具優勢,擁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而且除了北鬥之外,中國的軍用偵察衛星也正處於飛速發展狀態。據悉,這種衛星主要利用自身配備的光學遙感器和雷達等設備來偵查和監視目標。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首個偵查衛星實驗就已經取得圓滿成功。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偵察衛星的技術已經更加成熟,如今儼然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由此看來,中國衛星的實力已經非常雄厚。這也不禁讓人好奇,連衛星技術都即將被中國超越,美國還具備哪些優勢呢?事實上,美國在高新科技領域,如今依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比如高端晶片。看到中國如此迅速的發展趨勢,美國似乎變得不自信起來,生怕科技巨頭華為再次超越自己。所以其再次故技重施,一再推行晶片封鎖政策,下發各種禁令要求晶片公司對華為斷貨。但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不僅會讓華為加速實現晶片自足,也會讓美國自己受到很大損失。一旦美國國內的晶片廠商失去華為這個重要客戶,那麼利潤也會大幅降低,屆時很可能會引發一些連鎖反應,甚至會讓已經遭疫情重創的經濟,再次雪上加霜。
總之,目前我國的衛星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當今充滿不穩定因素的世界背景下,擁有先進衛星不僅會提高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也能讓我國更好的保障自身利益。若是其他國家想繼續實行技術封鎖,也會變得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