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比晶片更重要!美國又一領域正在被我國趕超,想封鎖也來不及

2020-10-14 鐵血解讀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對航天領域的投入,我國在對外太空的探索中已經取得了許多傲人成就。尤其在衛星方面,我國已經在一步一步追上美國了。而相比較於這些年被美國全方位封鎖的晶片來說,衛星的地位更加重要。如今我國能夠在衛星上取得世界領先的地位,也不禁讓很多人感慨:美國當年對我國進行的封鎖,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如今我們的科技工作者,正在用衛星上的一個個實績告訴美國:它的又一個領域正在被我國趕超,想封鎖也來不及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內,美國一直是衛星領域的老大,或者可以說是佔據了壟斷的地位。從第一次發射開始,如今美國已經總共發射了600顆衛星,數量排名世界第一。同時在專利技術和發射經驗上,它也是遙遙領先的。本來在上個世紀還有一個前蘇聯能夠與美國進行多方面的競爭,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超過了美國。但隨著這個曾經社會主義陣營老大哥的離開,在衛星領域內擁有最大話語權的就只剩下美國了。而美國之所以會這麼厲害,也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原因。

首先自然就是它領先全球的經濟水平了,每年財政的盈餘,加上政府對該領域的重視,能夠讓其投入大量的經費,提供給科研人員進行新型技術的研究。而且當初跟前蘇聯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也激發了政府和工作人員不斷發展技術的熱情。其次則是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科技人才,除了本國的人才之外,它每年還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吸引全世界的頂級人才進入NASA。而美國的吸引力自然不用多說了,在上個世紀更是被稱為民族的燈塔。同時,美國政府給予這些人才的待遇也相當高。所以不論是精神還是物質,美國都提供了,這也不怪那些人才會對美國趨之若鶩。

最後就是發展時間了,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就開始了對外太空的探索。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它的技術和經驗就要遠遠領先其它國家了。而在其它國家準備發展的時候,美國又會進行多方位的限制。尤其是在針對我國的時候,不僅禁止所有西方國家向我國提供相關技術,就連一些原材料也禁止出口到我國。但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們,就是在這種幾乎全方位的封鎖之下,闖開了一條血路,並將衛星技術發展到了如今的水平。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我國每次都在刷新世界的看法。而在衛星系統方面,我國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也已經相當成熟了:地球探測、科學探測、民用導航以及軍用偵察。

可以說,目前世界上擁有成熟並全面細緻衛星系統的國家沒有幾個,而我國就是其中之一。雖然說我國的衛星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但也不能盲目自大。因為在許多方面,我國還是比較落後的。尤其是在動力系統方面,我國目前可能只有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可能有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今年我國火箭發射失敗的次數在增多,這不全是因為外國的幹擾或者是某個零件的缺失,而是在動力系統上出現了問題。更嚴重的是,如今已經不僅僅是火箭了,就連衛星的發動機都出現了問題。

至於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發動機製造過程中出現了差錯,而是我國在該領域內的基礎研究上缺乏經驗積累,或者說乾脆就沒有研究過。因為翻開歷史資料就會發現,我國液態發動機的關鍵技術基本都是直接從前蘇聯身上照搬過來的。只要試車之後確定有用,那繼續進行使用,並沒有從基礎上開始進行研究。但這些技術都是人家在幾十年前研究出來的,可能並不適用現在的情況了。但我國又不明白前蘇聯的基礎技術是什麼,根本無法解決根源的問題,只能在表面進行一些修修補補。所以總的來說,未來我國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還是那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相關焦點

  • 局勢已全面逆轉,美國又一個領域正被我國趕超,地位比晶片還重要
    美國的綜合實力一直領先世界,各個領域幾乎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隨著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我們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據媒體報導,美國又有一個領域正在被中國趕超,那就是衛星技術領域,地位比晶片還重要。據了解,現階段我國衛星數量已經達到300多顆,要知道,這樣的成就完全是我國自力更生完成的,這也意味著美國的技術封鎖已經徹底成為過去式。
  • 封鎖已成為過去式,美國又一核心技術正被華追趕,地位比晶片重要
    如今中國已經在某些領域遠遠超過了美國,這讓其一度氣急敗壞的奮力追趕,可好不容易追上了中國的步伐,我國又在其他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近日,據媒體報導,美國又一領域正在被中國趕超。而這一領域的地位甚至比晶片還重要,那就是衛星技術。
  • 局勢已全面逆轉,美國又一個領域正被中國趕超,地位比晶片還重要
    美國的綜合實力一直領先世界,各個領域幾乎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隨著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我們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據媒體報導,美國又有一個領域正在被中國趕超,那就是衛星技術領域,地位比晶片還重要。據了解,現階段我國衛星數量已經達到300多顆,要知道,這樣的成就完全是我國自力更生完成的,這也意味著美國的技術封鎖已經徹底成為過去式。
  • 不再害怕封鎖,我國又一領域將反超美國,甚至比晶片還重要
    看著中國不斷發展,美國產生了一定的危機感,為了避免中國變得更加強大,美國開始對中國展開了各種封鎖。不過在中國的努力下,美國想要封鎖中國並不容易。如今在又一個領域,中國就已經將美國趕超,而且與晶片相比,這一領域的地位還要更為重要,這就是衛星技術。
  • 打破美國21年航天「封鎖」,3大領域全面趕超
    然而,要說起中美在航天領域的合作,實質上已經「脫鉤」了。為了維護自身在航天領域的霸主地位,美國對中國航天領域進行了數十年的限制。或許是受此刺激,美國也坐不住了。在嫦娥五號順利「挖土」的一天後,NASA立馬宣布將讓4家公司替其完成開採月球資源的任務。 要知道在探月領域,美國一直處於領導地位。
  • 碳基晶片:中國趕超歐美的超級晶片
    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曾這樣解釋它的好,「碳基半導體具有成本更低、功耗更小、效率更高的優勢,中國的的碳基半導體研究是代表世界領先水平的,與國外矽基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相比,中國碳基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在處理大數據時不僅速度更快,而且至少節約30%的功耗。」看到這樣的言論,難免讓國人為之振奮。
  • 德專家:中國晶片科技若自研成功,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將失去意義
    儘管我們在某些技術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但在部分領域我們仍然很薄弱,甚至與西方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例如,晶片,航空發動機等,因為我國起步較晚,加上受到西方國家的封鎖,所以我們在部分領域與西方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追趕的腳步。而西方國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我國的技術取得突破。因此,一些德國專家表示:如果中國頂尖的晶片研發成功,美國將無法再對中國施加技術封鎖。
  • 美國技術封鎖,我們能生產多少納米的晶片?結果出乎意料
    華為的相關新聞層出不窮,美國的打壓持續不斷,華為一直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之到年底晶片的準備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了。就在之前,美國針對晶片技術對華為進行了封鎖,晶片不僅對我國來說是弱點,應該說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是弱點。
  • 中國衛星數量即將超美,美國還有哪些優勢?
    圖為導航衛星示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美國又一個領域正被中國趕超,地位比晶片還重要,那就是衛星技術,有數據顯示,中國衛星數量已經達到300多顆,即將超越美國,此前美國曾全面禁止中國發射美國衛星,於是中國選擇自力更生,如今終於在衛星領域取得種種突破,看來美國的封鎖已經成為過去式。
  • 華為啟動光子晶片研發,欲繞過光刻機封鎖,俄:這就是東方智慧
    2021年元旦當天,一則消息從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傳來,稱荷蘭媒體報導,在華為開始對其光子晶片進行研究後,掌握在西方手中的光刻機和光刻機封鎖正在雙雙失去他們應有的意義。對於華為在面對西方封鎖而另闢蹊徑彎道超車的做法,俄羅斯方面專家表示,這就是東方的智慧。
  • 我國晶片產業能否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從航空航天到金融保險從衛生醫療到家用家電,晶片幾乎在每個行業都有所應用,可是由於我國晶片技術起步較晚,和國外的技術封鎖,導致我國所使用的晶片大多依賴進口,而當今世界絕大多數晶片都是採用矽基材料的集成電路,像矽以外材料做成的集成電路包括鍺,砷化鉀,石墨烯和碳,一直都是半導體領域的前沿科技
  • 我國又一黑科技,達到了趕超歐美的水平,能拿到50年話語權?
    我國又一黑科技,達到了趕超歐美的水平,能拿到50年話語權?大國之間的競爭最終將停留在科技水平上,美蘇之間的競爭最終將轉化為產業之間的競爭。當時,美國和蘇聯上演了一齣好戲,同時,科技進步也突飛猛進。在今天的時代,這種情況也一直在上演。
  • 北鬥三號開通重要意義,打破美國全球科技霸權壟斷地位
    該項目也帶動了美國在晶片、航天等領域的發展,也成為了美國霸權在科技領域的最重要標誌之一。目前美國GPS在軌運行有32顆衛星。俄方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研發自前蘇聯時期,原計劃是要打造一套媲美甚至超過美國GPS的全球導航系統。
  • 輪到我國封鎖技術了,中國這一技術領先全球,美國也比不上
    中國現在從經濟再到科技再到軍事在國際上都有著極高的聲望,雖然在這期間我們國家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中國都挺了過來,在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政策的時候,我們國家也從未放棄過。在此之前都是他國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現在終於輪到我國封鎖技術了,我國這一技術已經領先全球,就連美國都比不上。
  • 臺積電宣布,半導體領域發展已達上限?我國反超的機會來了
    臺積電宣布,半導體領域發展已達上限?我國反超的機會來了臺積電宣布發現了2納米晶片的製造工藝最近,TSMC(臺積電)聲稱已經發現了2納米晶片的製造工藝,中科院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讓我們眾多關注科學進展的人都為之振奮。這將是中國半導體領域的一個轉折點嗎?
  • 我國技術突破,打破西方技術壟斷,成功開創了國產晶片之路
    由於我國近來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各個領域的技術都取得很大的進步。尤其是經濟方面,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而且不久之後,很有可能會超過美國。不過,由於我國起步較晚,所以,在科技領域與美國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 我國的晶片,光刻機為什麼從世界頂尖到沒落?
    年,GK3型的半自動光刻機成功研製出來,標誌著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又一次提升。現在我國光刻機已經嚴重落後,技術差距與國際相比,差距是10年,要馬上達到當年的輝煌是很難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在尖端科學技術領域持放任不管的狀態…而且又聽信美國西方國家的蠱惑,於是就產生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荒誕論調。直接導致我國的很多的尖端科研項目被下馬!其手段就是不給你劃撥科研經費,致使這些尖端科研項目因為沒有科研經費被迫下馬關閉!
  • 中微確立存儲晶片幹法刻蝕領域市場地位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中微的Primo SSC AD-RIE™刻蝕設備在韓國領先的半導體製造企業中完成了20納米及以下關鍵快閃記憶體晶片的生產驗證。該韓國客戶已正式下單訂購,目前正在進行15納米晶片刻蝕的驗證。此前,中微雙反應臺刻蝕設備Primo D-RIE®已在眾多亞洲領先的存儲晶片和邏輯晶片生產線上確立穩固地位,而中微這款新刻蝕產品延續了Primo D-RIE®的創新性。
  • 好消息,我國84歲老人造出國產晶片,投身於我國晶片領域
    華為研製出5G技術過後,美國就停止了對我國華為的晶片供應,然而因為我國在晶片研究這一領域,還有難題未被攻破,所以,美國的這個舉動無疑為我國的發展製造了困難。所以,國產晶片能否研製成功,就成為了我國能否繼續前進的一個關鍵因素了。就在這時,龍芯技術的研製成功,為我國的國產晶片的研製成功打下了基礎,而龍芯背後的關鍵人物,就是黃令儀。出生於戰亂時代的黃令儀,深知一個國家的落後的後果。
  • 國內晶片企業研發速度快,將會打破美國的封鎖,這讓美來不及反應
    這幾十年來我們國家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很多領域都是獲得了進步,甚至在一些領域上面已經超越了美國,這也讓美國開始感覺到擔心了起來,開始對我們國家進行打壓了,我們國家的科技企業華為,就是因為在5G領域裡面發展得太快太好了,所以遭到了美國的打壓,不但利用各種藉口打壓華為,還對華為進行造謠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