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對航天領域的投入,我國在對外太空的探索中已經取得了許多傲人成就。尤其在衛星方面,我國已經在一步一步追上美國了。而相比較於這些年被美國全方位封鎖的晶片來說,衛星的地位更加重要。如今我國能夠在衛星上取得世界領先的地位,也不禁讓很多人感慨:美國當年對我國進行的封鎖,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如今我們的科技工作者,正在用衛星上的一個個實績告訴美國:它的又一個領域正在被我國趕超,想封鎖也來不及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內,美國一直是衛星領域的老大,或者可以說是佔據了壟斷的地位。從第一次發射開始,如今美國已經總共發射了600顆衛星,數量排名世界第一。同時在專利技術和發射經驗上,它也是遙遙領先的。本來在上個世紀還有一個前蘇聯能夠與美國進行多方面的競爭,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超過了美國。但隨著這個曾經社會主義陣營老大哥的離開,在衛星領域內擁有最大話語權的就只剩下美國了。而美國之所以會這麼厲害,也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原因。
首先自然就是它領先全球的經濟水平了,每年財政的盈餘,加上政府對該領域的重視,能夠讓其投入大量的經費,提供給科研人員進行新型技術的研究。而且當初跟前蘇聯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也激發了政府和工作人員不斷發展技術的熱情。其次則是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科技人才,除了本國的人才之外,它每年還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吸引全世界的頂級人才進入NASA。而美國的吸引力自然不用多說了,在上個世紀更是被稱為民族的燈塔。同時,美國政府給予這些人才的待遇也相當高。所以不論是精神還是物質,美國都提供了,這也不怪那些人才會對美國趨之若鶩。
最後就是發展時間了,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就開始了對外太空的探索。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它的技術和經驗就要遠遠領先其它國家了。而在其它國家準備發展的時候,美國又會進行多方位的限制。尤其是在針對我國的時候,不僅禁止所有西方國家向我國提供相關技術,就連一些原材料也禁止出口到我國。但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們,就是在這種幾乎全方位的封鎖之下,闖開了一條血路,並將衛星技術發展到了如今的水平。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我國每次都在刷新世界的看法。而在衛星系統方面,我國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也已經相當成熟了:地球探測、科學探測、民用導航以及軍用偵察。
可以說,目前世界上擁有成熟並全面細緻衛星系統的國家沒有幾個,而我國就是其中之一。雖然說我國的衛星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但也不能盲目自大。因為在許多方面,我國還是比較落後的。尤其是在動力系統方面,我國目前可能只有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可能有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今年我國火箭發射失敗的次數在增多,這不全是因為外國的幹擾或者是某個零件的缺失,而是在動力系統上出現了問題。更嚴重的是,如今已經不僅僅是火箭了,就連衛星的發動機都出現了問題。
至於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發動機製造過程中出現了差錯,而是我國在該領域內的基礎研究上缺乏經驗積累,或者說乾脆就沒有研究過。因為翻開歷史資料就會發現,我國液態發動機的關鍵技術基本都是直接從前蘇聯身上照搬過來的。只要試車之後確定有用,那繼續進行使用,並沒有從基礎上開始進行研究。但這些技術都是人家在幾十年前研究出來的,可能並不適用現在的情況了。但我國又不明白前蘇聯的基礎技術是什麼,根本無法解決根源的問題,只能在表面進行一些修修補補。所以總的來說,未來我國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還是那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