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輔佐細胞包括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細胞、樹突狀細胞和B細胞

2021-02-08 小小寧阿

還有一類細胞可將表面抗原與MIHCI類分子結合,遞呈給Tc細胞,結果是使Tc細胞活化,將遞呈細胞自身殺滅,這類細胞通常稱為靶細胞(targtcell).能夠表達MHC I類分子的細胞都可成為靶細胞,但一般不算作抗原遞呈細胞。

2. 協同刺激作用單獨的抗原遞呈般不能使T活化,其活化還需額外的生理刺激,稱為協同刺激信號(cost imulatorysignal)。這種信號在T,在跨膜蛋白CD28與APC表面的配體B7結合時產生。

二、輔佐細胞的類型及特點

免疫輔佐細胞包括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細胞、樹突狀細胞和B細胞。以數量和功能而論,當以單核吞噬細胞為主。

(- -)單核吞噬細胞系統

單核吞噬細胞系統(mononuc learphagocytesystem)包括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和組織中的巨噬細胞。這些細胞在形態上和功能上相似,並且具有同源性。單核細胞從血管內移出並分布到全身各組織中,成為巨噬細胞。巨噬細胞在不同器官有不同的名稱,例如肝中的Kupffer細胞、肺中的塵細胞、結締組織中的組織細胞、神經組織中的小膠質細胞、脾和淋巴結中固定和遊走的巨噬細胞等。

1.單核一巨噬細胞的表面標誌這些標誌與其功能相關。

(1) MHCII類分子:所有的單核一巨噬細胞都可表達MICII類分子,但在吞噬功能活躍時表達旺盛。

(2) FcR和CR:這兩種受體通過與IgG及補體C3b、C4b等的結合活性,增強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吞噬功能.

(3)趨化因子受體:可以感受趨化因子(chemotacticfactor) 的作用而促進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向炎症區移動。

(4)其他受體:單核-巨噬細胞的活性可以接受許多物質的調節,例如GM-CSF和M-CSF等造血生長因子,11s 和IFN等細胞因子,胰島素和甲狀旁腺素等激素都可通過相應的表面受體作用於單核一巨噬細胞。

相關焦點

  • 巨噬細胞與樹突細胞形態學
    吞噬大量紅細胞或吞噬數個有核紅細胞、淋巴細胞和幼粒細胞者多見於惡性腫瘤,尤其是T細胞淋巴瘤骨髓浸潤時,與淋巴細胞釋放的TNF和IFN等細胞因子有關;而吞噬中性粒細胞或單核細胞、少量紅細胞、血小板,伴有顯著的空泡形成或胞質明顯分層和不同染色,以及胞質內中心區域含有紫紅色顆粒者,常為原發或繼發感染(如病毒、細菌和真菌)時的形態學特點。
  • 樹突狀細胞
    樹突狀細胞因其成熟時在形態上像神經元上的樹突而得名,由斯坦曼(R.M.Steinman,1943-2011)於1973年發現。2011年,斯坦曼因發現樹突狀細胞及其在免疫系統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也是一位去世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當年是10月3日頒獎,他於9月30日去世)。斯坦曼利用自己發現的樹突狀細胞治療自己的胰腺癌,使自己多活了4年多。
  • 耐受性樹突狀細胞:治療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樹突狀細胞的分類與分化 樹突狀細胞(DC)是一類異質性的天然免疫細胞。 樹突狀細胞在外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樹突狀細胞通過膜結合模式識別受體(PRRs),如Toll樣受體(TLRs),識別大量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MPs)和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Ps),其作用主要是處理並向T細胞提供抗原以刺激其分化。
  • 樹突狀細胞的世界
    圖a:顯示樹突狀細胞(DC)各亞群之間的關係,並且包括了不同DC亞型的關鍵表面標記。
  • 樹突狀細胞功能的代謝調控:詳細解讀
    靜息狀態下DC包括1型樹突狀細胞(cDC1s)、2型樹突狀細胞(cDC2s)、雙陰性(CD8/CD103-CD11b-)樹突狀細胞(DN-DC)和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s)。DC起源於骨髓中的髓樣幹細胞,其來源有兩條途徑:髓樣幹細胞在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刺激下分化為DC,稱為髓樣DC(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即cDC1s,與單核細胞和粒細胞有共同的前體細胞;包括朗格漢斯細胞(Langerhans cells ,LCs),間皮DCs以及單核細胞衍生的DCs等;來源於淋巴樣幹細胞,稱為淋巴樣DC(Lymphoid dendritic
  • 免疫細胞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外來有害物質,或清除自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 免疫細胞一般主要包括固有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 固有免疫細胞就是指人類生來就具有的,其中主要包括中性粒細胞、單核吞噬細胞、樹突狀細胞(DC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NKT細胞和肥大細胞。
  • HBV介導的肝星狀細胞和天然免疫細胞的相互作用
    HBV感染肝細胞後不直接造成肝細胞損傷,但誘導肝臟內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應答,從而引起肝臟炎症和損傷[1]。持續的HBV感染最終導致各種肝臟疾病,包括肝硬化、肝癌以及肝衰竭[2]。肝星狀細胞(HSC)作為肝纖維化形成的主要效應細胞,佔所有肝實質細胞的5%左右[3]。位於肝竇間隙的HSC,與肝細胞及肝臟非實質細胞存在密切關係。
  • 樹突狀細胞對免疫治療起關鍵作用
    科技日報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付麗麗)12日,記者從信達生物製藥集團獲悉,該公司研發人員關於腫瘤免疫治療機制最新進展11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轉化醫學》上,研究首次闡明樹突狀細胞在PD-L1抑制劑中對於臨床抗腫瘤治療的關鍵作用和機制,這對以後臨床篩選病人和指導聯合用藥具有積極意義。
  • 基於樹突細胞的癌症免疫治療手冊(患者版)
    腫瘤的免疫治療雖發展晚,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臨床,並有望最終成為治癒腫瘤的重要武器。目前的免疫治療策略包括針對腫瘤細胞或免疫調節分子的單克隆抗體,基於細胞的療法,例如離體活化T細胞和天然殺傷(NK)細胞的過繼轉移,以及癌症疫苗。在參與免疫應答的免疫細胞中,樹突細胞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相當於免疫抗癌大軍的司令塔。
  • 抗癌免疫大部隊:T細胞、B細胞、DC細胞、NK細胞一次性讓你知道
    免疫系統是由人體的免疫細胞軍團和免疫器官所組成的,幫助抵禦外來的細菌、病原體和癌細胞及體內的基因突變。
  • T細胞通過外泌體轉移DNA 起始樹突狀細胞的免疫反應
    )反應早期階段有關免疫系統防禦的機制。該研究結果有助於理解早期階段開始的細胞過程,並解釋了免疫系統的不同細胞群如何交流以對病原體產生有效反應。CNIC研究人員證明,納米囊泡中含有的線粒體DNA會激活受體細胞的警覺狀態,從而激活抗病毒遺傳程序。這些稱為外泌體的納米囊泡由T淋巴細胞產生,並通過細胞間接觸被樹突細胞吸收。
  • Treg細胞能抑制免疫系統殺傷胰腺腫瘤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兩類細胞協同作用能夠保護胰腺腫瘤免受免疫系統的摧毀,然而,在阻斷了這一信號之後免疫系統則恢復了殺傷腫瘤細胞的功能。  這項研究是由來自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做出的,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 reports》雜誌上。
  • Janeway's Immunobiology|固有免疫的細胞組分
    固有免疫具有反應快,範圍廣等特點,儘管殺滅異己的能力不如適應性免疫,但在適應性免疫的激活和作用過程中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下圖所示,固有免疫主要包含三個層面:物理屏障、化學活性物質以及固有免疫細胞,今天就分享一下各種固有免疫細胞的特點。1.單核-巨噬細胞(Monocyte-Macrophage):單核細胞是一種主要存在於血液循環中的髓系細胞。
  • 研究鑑定出多發性硬化症中的單核細胞致病亞群
    研究鑑定出多發性硬化症中的單核細胞致病亞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2 12:27:22 2020年4月20日,《自然—免疫學》雜誌在線發表了德國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Alexander Mildner
  •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系
    THP-1細胞系是從一名患有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1歲小男孩的外周血中分離得到的,自1980年建系以來,THP-1細胞被廣泛用於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相關的機制、信號通路以及營養和藥物運輸等研究中。相對於U937、HL-60、ML-2等白血病細胞系,THP-1更有類似人原代單核細胞的形態和功能特徵(包括細胞分化標記)。
  • 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細胞腫瘤一線新藥Elzonris獲CHMP建議批准
    美納裡尼集團(The Menarini Group)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一份積極審查意見,建議批准Elzonris(tagraxofusp),作為一種附加療法,用於一線治療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PDCN)成人患者。
  • 科普:人體免疫細胞與衰老、疾病的關係
    人體免疫系統作為機體重要系統之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也一樣會發生衰老,即免疫衰老。隨著免疫系統的衰老或功能衰退,與之相連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細菌病毒、自身免疫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則相應增加。在科學家對細胞的大量研究中,發現免疫細胞的衰老與壽命有重要關係。當免疫細胞消滅入侵的有害物時(即排異反應),人才會不生病。
  • 正確理解B細胞與T細胞的相互作用
    關於B細胞的活化和分化問題,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穩態與環境》中是這樣描述的:大多數病原體經過吞噬細胞等的攝取和處理,暴露出這種病原體所特有的抗原
  • 藥學院唐海東課題組發文揭示樹突狀細胞PD-L1抑制T細胞活化的新機制
    清華新聞網10月6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藥學院唐海東課題組針對樹突狀細胞的PD-L1分子削弱T細胞活化並調控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的應答開展研究並取得成果,成功揭示了樹突狀細胞上PD-L1分子在T細胞活化與腫瘤免疫治療中的關鍵作用。 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 第四節 免疫活性細胞及其腫瘤的免疫細胞學
    第四節 免疫活性細胞及其腫瘤的免疫細胞學   免疫活性細胞組成人體免疫系統組織、器官,是維持人體內外環境穩定,消除體內外抗原性物質之危害,起著免疫監視作用,是當代重視和研究地十分深入的領域。免疫活性細胞主要包括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及網狀細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