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系

2020-11-28 騰訊網

THP-1細胞系是從一名患有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1歲小男孩的外周血中分離得到的,自1980年建系以來,THP-1細胞被廣泛用於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相關的機制、信號通路以及營養和藥物運輸等研究中。相對於U937、HL-60、ML-2等白血病細胞系,THP-1更有類似人原代單核細胞的形態和功能特徵(包括細胞分化標記)。相對於人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THP-1更易在實驗室中培養和擴增,且具有更穩定的基因背景,不存在PBMC的個體差異性問題,利於實驗結果的重現。因此,THP-1是各大實驗室常用的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系,是研究免疫和炎症的理想工具。

基因敲入:

CRISPR-U基因敲入THP-1細胞:

通過核轉染法將gRNA、Cas9和Donor共轉入細胞中,gRNA和Cas9複合物造成靶位點DNA雙鏈斷裂後,細胞以攜帶敲入片段的Donor作為模板進行同源重組修復(HDR),將敲入片段重組到基因組靶位點。

CRISPR-U可以通過核轉染法高效地將CRISPR/Cas9以及Donor載體共轉入THP-1細胞中,篩選後挑選單克隆培養。選擇不同的克隆分別進行靶位點擴增及測序,篩選出成功敲入的陽性克隆。若敲入的是螢光蛋白等報告基因,也可以通過直接觀察螢光進行初步篩選。

應用案例:

通過建立基因敲除和敲入的THP-1細胞模型,明確胞內抗病毒反應的信號通路

DNA通常定位於細胞核中,而異常定位在胞漿中的DNA與通常與病毒感染或腫瘤發生有關。cGAS-cGAMP-STING信號通路可檢測胞漿dsDNA的存在,並誘導強效的免疫反應,產生幹擾素和激活其他免疫應答基因。與之對應的,RIG1-MAVS可以檢測胞漿內的pppRNA(一類dsRNA,某些病毒的基因組),並誘導免疫應答。有時候胞漿內會出現RNA和DNA的雜交複合物,這種分子通常在某些病毒感染的情況下出現。為了研究這種RNA-DNA複合物是通過哪個通路激活免疫應答,研究者分別構建了MAVS、cGAS、STING敲除的THP-1細胞,分別將dsDNA、pppRNA、RNA-DNA複合物導入細胞,發現RNA-DNA複合物是通過cGAS-cGAMP-STING通路進行免疫激活。

隨後,研究者通過CRISPR/Cas9技術將2A-GLuc敲入到IFIT1基因座,使其受IFIT1的啟動子驅動表達,IFIT1是一個典型的幹擾素激活表達的基因。後續實驗顯示,導入RNA-DNA複合物後,由於幹擾素的表達,激活了IFIT1啟動子驅動GLuc的表達。這些結果進一步證明了胞漿的RNA-DNA複合物是通過cGAS-cGAMP-STING信號通路激活免疫反應,為抗病毒研究提供了思路[5]。

CRISPR-U可以通過使用通過核轉染法高效地將gRNA、Cas9和Donor共轉入THP-1細胞中,篩選後挑取單克隆培養。選擇不同的克隆分別進行靶位點擴增及測序,篩選出基因敲入的陽性克隆,構建符合您特定研究需要的基因敲入細胞系模型。

參考文獻:

Mankan A K, Schmidt T, Chauhan D, et al.Cytosolic RNA: DNA hybrids activate the cGAS–STING axis[J]. The EMBOjournal, 2014, 33(24): 2937-2946.

文章是源井生物原創,轉載請註明。

關注公眾號「源井生物」,了解更多基因編輯相關資訊。

相關焦點

  • 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還是急性白血病?
    初步報告: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屬EB病毒感染。患者父母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傻了眼。一再追問醫生:是不是病毒感染?還是白血病?當得到再次肯定的回答時,患者父母高興壞了。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與急性白血病之間有相似之處。每個人都有過細菌或者是病毒感染史。
  • 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ABL)的檢驗診斷
    【翻譯】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ABL)屬於急性髓系白血病非特指型(AML,NOS),是一種主要向嗜鹼性粒細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小編注】造血細胞的分化/發育與成熟。目前尚不清楚(所以是虛線箭頭),但和中性粒細胞不是同一分化序列是非常肯定的。值得一提的是,WHO認可有急性嗜鹼性粒細胞白血病(ABL)存在,但尚未認可有急性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存在(儘管有一些案例報導)。
  • 一例「獨特」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異常細胞胞體圓或類圓形,核圓,可見扭曲、摺疊,染色質細緻,核仁清晰或隱匿,胞漿量豐富,布滿顆粒,漿內可見柴捆狀奧氏小體,考慮異常早幼粒細胞(圖A、圖B所示),腦海中初步診斷意見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ML-M3)。
  •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t(9;11)(p21.3;q23.3);KMT2A-MLLT3的檢驗診斷
    由KMT2A-MLLT3融合基因引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t(9;11)(p21.3;q23.3)通常具有單核細胞的特徵。患者可出現彌散血管內凝血(DIC),可出現髓外的髓系肉瘤和/或組織浸潤(齒齦、皮膚)。急性單核細胞和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與t(9; 11)(p22; q23)易位有密切相關性,儘管t (9; 11)也偶見於無或有成熟跡象的AML。典型情況為原單核細胞和幼單核細胞為主。原單核細胞胞體大,胞質豐富,中度至強嗜鹼性,可有偽足形成和散在的細嗜天青顆粒及空泡。
  • 談癌色變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白血病的家族成員: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當基因發生突變時,會導致細胞不能像正常細胞那樣分裂,最終會變成癌細胞。 2、淋巴細胞的B系或T系細胞在骨髓內異常增生 異常增生的原始細胞可在骨髓聚集並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同時也可侵及骨髓外的組織,如腦膜、淋巴結、性腺、肝等。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化療藥物市場分析
    據衛生部門統計,我國400萬名白血病患者中近50%是兒童,全國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約4萬人,其中40%是兒童。白血病在兒科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中居第一位,其中70%以上兒童所患的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類源於造血(或淋巴)幹細胞的克隆性惡性疾病。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究竟是怎麼引起的?
    淋巴細胞白血病究竟是怎麼引起的?現如今的生活當中疾病發生的種類是越來越多了,白血病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血液疾病了,給患者朋友們的生命帶來了極其嚴重的威脅,為此我們大家對於白血病的發生應該及時的去進行治療的,那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急性淋巴細胞引起的原因。
  • 急性白血病的「照妖鏡」?流式細胞術來幫你
    應用流式細胞儀,可以快速測定單個細胞的螢光、光散射或光吸收等生物學性質,定量反映細胞大小、膜受體和表面抗原等許多重要參數。本文主要介紹在急性白血病(AL)診斷中的應用。 如何識別白血病細胞? 對於抗原的表達與否,其中一種判定方式就是內對照。利用CD45/SSC兩個參數可以把細胞群大致分為淋巴細胞、B祖細胞、單核細胞、粒細胞、原始細胞、有核紅細胞(圖1)。不同的細胞抗原表達情況不同,因此每一幅圖都存在天然的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群。
  • 伴e1a3突變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例報告及文獻複習
    摘要:目的:提高對罕見融合基因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認識。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12月青海大學附屬醫院1例伴e1a3突變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並複習相關文獻。結果:該患者明確診斷為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伴e1a3突變,治療加用達沙替尼後治療反應可,達到較好的分子學反應。結論:伴罕見融合基因的ALL可能預後更差,早期聯用TKI對細胞遺傳學反應仍可能獲益。
  •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易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而出現全身廣泛性出血。眼底出血可致視力障礙, 往往是顱內出血的前兆。顱內出血可出現頭痛、嘔吐、瞳孔不對稱,甚至昏迷而死亡。有資料表明急性白血病死於出血者佔62.24%,其中87%為顱內出血。血小板少於20×10^9/L時有顱內出血的危險,應及時予以處理。
  • 一文讀懂│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及臨床意義
    ⑶  M2即急性原始粒細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骨髓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骨髓原粒I型II型大於30%-90%,單核細胞小於20%,早幼以下各階段大於10%,約50%病例的白血病細胞內可見Auer小體。又分為兩個亞型:M2a和M2b。
  • 急性白血病是怎麼引起的 白血病的看護常識
    每個疾病的發病原因都有一些總結性的幾大點,而白血病也是同樣的。下面我們就先來看一下產生白血病的原因都有哪些。臨床資料共同認為影響白血病發病的因素有:遺傳因素、放射因素、化學因素、病毒感染等。(1)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和某些白血病發病有關。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佔8.1%,而對照組僅0.5%。近親結婚人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病率比期望值30倍。
  • 研究揭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發生中的作用
    研究揭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發生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4 13:20:36 英國劍橋大學幹細胞研究所Simón Méndez-Ferrer、瑞士巴塞爾大學Juerg Schwaller
  • 白血病幹細胞相關研究進展——白血病幹細胞的特性
    作者:劉加軍 中山大學附屬三院血液科 摘要: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類高度異質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以骨髓與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細胞異常增生為主要特徵。
  • 急急如律令,血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四部曲
    ,目前形態分類已經不是最終診斷,如果可以簡化到AML, APL, ALL 等大框框診斷,那麼APL(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始終是診斷的重中之重,診斷必須快上加快,早一天診斷,早一天治療,結局完全不一樣,陰陽之隔一線間。
  • 急性白血病怎麼引起的 急性白血病有哪些表現
    白血病的嚴重性是被人熟知的,但是白血病也是分不同情況的,急性白血病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是因為什麼而導致的呢?小編給大家講講急性白血病怎麼引起的、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以及白血病的種類有哪些。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50%有一種特殊掌紋稱為Sydney線。白血病和HLA抗原型別有某種聯繫,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常伴HLA-A2和A9等都說明遺傳因素和白血病的發病有某種聯繫,但對大多數白血病而言,白血病畢竟不是遺傳性疾病。
  • 醫學知識科普:急性髓系白血病病因、發病率、相關症狀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見的成人白血病類型,約佔兒童白血病的一半。它是白血球髓系的惡性腫瘤。 估計2005年新病例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死亡人數。 新病例:11 960例。 死亡人數:9 000人。 性別 男性略高於女性。
  • 福建臨床醫學基礎知識:常見急性白血病細胞化學鑑別
    福建臨床醫學基礎知識:常見急性白血病細胞化學鑑別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19福建醫療衛生閱讀資料,如需了解關於醫療衛生備考的醫學基礎知識、臨床、護理、面試等資料,請點擊上方連結了解更多詳情。
  • 點突變小鼠助力紅白血病發病機制研究
    急性紅白血病(AEL)通常涉及到髓系和紅系的雙譜系轉化,但導致AEL的突變及維持雙譜系白血病表型的細胞仍然未知。英國牛津大學Claus Nerlov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協同轉錄和表觀遺傳重編程,發現了白血病早期的祖細胞。
  • 陸道培醫院連續兩例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獲得完全緩解
    近日,在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血液科一病區和血液科二病區相繼傳來好消息,來自內蒙古和湖南的 2 名患者入組「抗原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