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4月13日 22:02:24 中財網 |
讀者
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讀者
·新語文中小學閱讀與寫作
教育平臺可行性研究報告
鉀諺
=拊
「讀者
·新語文中小學閱讀與寫作教育平臺可行性研究」
項目組成員名單
組長:羅學科北京印刷學院校長、教授
副組長:陳丹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執行院長、教授
工作組長:鄭鐵男北京印刷學院兼職教授
成員:李德升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副院長、副編審
張新華北京印刷學院教授
王京山北京印刷學院教授
付海燕北京印刷學院教授
谷徵北京印刷學院講師
目錄
項目組成員名單
............................................................................................................1
第一章總說明
............................................................................................................4
一、項目名稱
.........................................................................................................4
二、項目編制依據
.................................................................................................4
(一)方針政策依據
......................................................................................4
(二)行業發展依據
......................................................................................9
三、項目概要
.......................................................................................................13
(一)項目綜述
............................................................................................13
(二)投資進度計劃
....................................................................................13
(三)項目資金來源與管理
........................................................................13
(四)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3
四、項目承擔單位
...............................................................................................14
第二章行業發展情況
..............................................................................................15
一、行業基本情況
...............................................................................................15
(一)總體行業規模
....................................................................................15
(二)在線教育行業規模
............................................................................16
(三)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
........................................................................17
(四)行業發展特點
....................................................................................19
(五)行業發展趨勢
....................................................................................22
二、行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23
(一)國家政策推動傳統出版產業升級、轉型
........................................23
(二)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消費能力不斷提高
........................................26
(三)版權保護制度不斷完善,保護技術日趨成熟
................................26
三、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7
(一)業務鏈條不完整
................................................................................27
(二)複合型、高層次人才尚顯不足
........................................................28
(三)數字教育出版產品質量保證不足
....................................................28
(四)網際網路教育企業針對基礎教育類產品研發力度不夠
....................29
四、同類型業務的主要參與者
...........................................................................30
(一)新東方在線
........................................................................................30
(二)學而思網校
........................................................................................30
(三)騰訊課堂
............................................................................................31
(四)學大教育
............................................................................................32
(五)意林語文學校
....................................................................................32
(六)北京兩個黃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33
1
第三章公司基本情況
..............................................................................................34
一、公司概況
.......................................................................................................34
(一)公司簡介
............................................................................................34
(二)業務範圍
............................................................................................35
二、公司的優勢
...................................................................................................35
(一)市場地位優勢
....................................................................................36
(二)內容特色優勢
....................................................................................36
(三)品牌與形象優勢
................................................................................38
(四)介質優勢
............................................................................................39
(五)盈利能力優勢
....................................................................................39
(六)地域優勢
............................................................................................40
(七)政策優勢
............................................................................................40
(八)專業隊伍優勢
....................................................................................41
三、公司的劣勢
...................................................................................................41
第四章項目建設方案
..............................................................................................43
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43
二、項目建設方案
...............................................................................................48
(一)內容資源集聚與加工
........................................................................49
(二)平臺技術方案
....................................................................................50
(三)項目建設進度
....................................................................................57
三、項目投資方案
...............................................................................................58
(一)項目投資總額與進度計劃
................................................................59
(二)內容建設投資總額及其進度計劃
....................................................59
(三)系統開發與軟硬體購置投資總額及其進度計劃
............................60
(四)日常運營費用投資及其進度計劃
....................................................61
(五)鋪底資金費用及其計劃
....................................................................66
四、項目技術建設
...............................................................................................67
(一)內容資源基礎
....................................................................................67
(二)專業與品牌基礎
................................................................................67
(三)技術基礎
............................................................................................68
(四)市場基礎
............................................................................................68
五、可持續經營計劃
...........................................................................................68
第五章項目財務評價
..............................................................................................70
一、項目收入測算
...............................................................................................70
(一)項目收入
............................................................................................70
(二)項目收入測算依據
............................................................................70
二、項目成本、費用測算
...................................................................................76
2
(一)總成本、費用
....................................................................................76
(二)內容建設投資測算
............................................................................76
(三)系統開發投資測算
............................................................................77
(四)軟硬體購置投資測算
........................................................................78
(五)日常運營投資測算
............................................................................79
(六)鋪底資金投資測算
............................................................................80
三、項目利潤測算
...............................................................................................81
(一)利潤總額與淨利潤
............................................................................81
(二)利潤測算依據
....................................................................................82
四、項目投資收益
...............................................................................................84
五、項目資金運用對財務及經營狀況的影響
...................................................85
(一)對淨資產收益率及盈利能力的影響
................................................85
(二)對總資產及資產負債率的影響
........................................................85
(三)對公司收入結構的影響
....................................................................86
(四)投資項目投資支出對公司的影響
....................................................86
第六章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87
一、風險分析
.......................................................................................................87
(一)內容資源獲取風險
............................................................................87
(二)人力資源風險
....................................................................................87
(三)技術風險
............................................................................................87
(四)版權風險
............................................................................................88
二、應對措施
.......................................................................................................88
(一)以各種方式加快優質出版資源整合
................................................88
(二)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完善激勵機制和約束體系
............................88
(三)總結項目組織管理經驗,保證項目進度和運營安全
....................89
(四)重視版權保護,規範版權交易
........................................................89
第七章環境保護、防火和節能降耗
......................................................................90
一、環境保護
.......................................................................................................90
二、防火
...............................................................................................................90
三、節能降耗
.......................................................................................................90
第八章總體評價與結論
..........................................................................................92
3
第一章總說明
一、項目名稱
讀者·新語文中小學閱讀與寫作教育平臺可行性研究報告(後簡
稱「項目」)。
二、項目編制依據
(一)方針政策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
要》
2016年
3月
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准。
綱要指出:加快發展網絡視聽、移動多媒體、數字出版、動漫遊戲等
新興產業,推動出版發行、影視製作、工藝美術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推進文化業態創新,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產業,促進文化與科技、信息、
旅遊、體育、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文化企業兼併重組,扶持中
小微文化企業發展。加快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智能化建設。擴大
和引導文化消費。
2.《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
2017年
5月
7日發布。規劃
要求: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布局。加快發展網絡視
聽、移動多媒體、數字出版、動漫遊戲、創意設計、
3D和巨幕電影
等新興產業,推動出版發行、影視製作、工藝美術、印刷複製、廣告
服務、文化娛樂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鼓勵演出、娛樂、藝術品展覽
等傳統業態實現線上線下融合。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擴大中高端文化
4
供給,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圍繞「
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
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加強重點文化產業帶建設。發掘城
市文化資源,推進城市文化中心建設。支持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
貧困地區發展特色文化產業。
3.《新聞出版業數字出版「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
新聞出版總局於
2016年
6月發布。規劃要求:實施一批重大項
目,數字出版產業化應用服務示範工程,分類支持出版單位針對特定
領域開展數字出版產業化應用服務示範。在教育出版領域,支持出版
單位開發數字教育內容資源產品、課程體系和服務平臺,推出一批服
務於教育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研發數字教材教輔資源系列標準規
範;結合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要求,分類遴選一批出版機構,探索數
字出版在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在線培訓等領域的服務模
式,提升教育出版內容資源運營能力和水平。在專業出版領域,支持
出版單位整合同類資源,開發成體系的專業內容知識資源產品和垂直
服務平臺,探索知識服務產業化應用模式。在大眾出版領域,支持出
版單位加快內容資源數位化轉換進程,發揮
資源優勢,開發多種產品,
在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信息服務等領域探索產業化推
廣模式,加快融合發展步伐。
4.《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於
2010年
7月發布。規劃指出:加快教育信
息基礎設施建設,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超前
部署教育信息網絡;到
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公立教
5
育機構的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
加強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引進國際優質數位化教學資源,開發網
絡學習課程,建立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
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
效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
術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2016年
1月
20日甘肅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綱要指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加強文化
資源優勢轉換,健全文化產
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與製造業、科技、
信息、旅遊、體育、會展等融合發展,壯大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
化藝術、網絡文化等產業,發展創意設計等新興業態。培育發展以數
字技術為載體的文化產業,運用數位技術、網際網路技術改造提升出版
印刷、文娛演藝等傳統文化產業,積極發展動漫產業,實施文化數字
化服務工程,打造新型媒體。以文化集市建設為抓手,支持民間民俗
工藝品生產。大力開發體育文化衍生產品,培育競賽市場。豐富傳統
節慶和民族民俗活動內容,探索重大節慶活動市場化運作模式,加快
文化走出步伐,積極參與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
等國家重大文化工程,深化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發展對外文化貿易。
到
2020年,發展
10家工業創意設計示範園區,建設
10家國家級文
化產業示範基地,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比重達到
5%。
6.《甘肅省「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6
甘肅省人民政府
2016年
8月
24日發布。規劃指出:深入實施集
聚發展、創新發展和「文化
+」戰略,著力提升文化要素聚集力、文
化企業競爭力和文化產品供給力,推動文化產業規模化、專業化、集
約化發展。力爭到
2020年,文化管理體制充滿活力,文化產業體系
健全完善,文化市場主體活力顯著增強,文化創新能力快速提升,文
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富有效率,文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文化產業整
體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基本形成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特色鮮明、
配套完善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全省文化產業年增加值超過
500億
元,佔當年全省
GDP比重達到
5%以上,成為我省國民經濟支柱性產
業,使甘肅成為全國獨具特色的文化產業基地、西部現代文化創新的
新高地。
7.《「十三五」教育現代化重大工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
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根據《教育信息化「十三
五」規劃》的總體部署,研究制定了《
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
綱要中說明:加快實施「三通兩平臺」建設工程,繼續支持農村中小
學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購買服務建設國家級優質教育資源平
臺。以職業教育和應用型高等教育為重點,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和在線
教育。
8.《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
教育部辦公廳於
2017年
1月
25日發布該要點,要點中指出:核
心目標五是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針對不同信息化
7
教學應用模式,試點組建若干區域、公立教育機構聯盟。出版教育部
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案例集,在基礎教育領域培育形成
30個
區域和
60個公立教育機構示範案例。
9.《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
根據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工作部署,教育
部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有:應用上臺
階。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為廣大師生、管理者深度應用,信息技
術與教育教學融合進一步深入,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學生信息素養
顯著提升,形成一批有針對性的信息化教學、管理創新模式。發展在
線教育與遠程教育,推動各類優質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向全社會提供
服務。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現代化的支撐作用充分彰顯。
10.《「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由國務院於
2016年
11月
29日印發並實施。規劃中指出:將數
字創意產業與網絡經濟、高端製造、生物經濟、綠色低碳共同列為「十
三五」時期五大戰略新興產業,並指出要「促進數字創意產業蓬勃發
展,創造引領新消費,以數位技術和先進理念推動文化創意與創新設
計等產業加快發展,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相關產業相互滲透。到
2020年,形成文化引領、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
格局,相關行業產值規模達到
8萬億元」的具體目標。數字創意產業
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是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重大利好。由
此表明數字創意產業在當下國家經濟發展的突出戰略性地位,包括數
字出版在內的數字內容產業作為數字創意產業的重要構成,在「十三
8
五」時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
11.《關於徵集第二批專業數字內容資源知識服務模式試點單位
的通知》
2015年
3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啟動「專業數字內容資源
知識服務模式試點工作」,
2017年開始徵集第二批專業數字內容資
源知識服務模式試點單位。目前,「知識資源服務中心」籌建工作進
展順利,國家知識服務建設工作已全面啟動,首批試點單位在專業領
域知識體系建設、知識服務標準研製、知識資源加工、知識生產工具
研發、知識服務平臺建設、知識服務模式探索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
績。為貫徹落實國務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推進國家知識
服務平臺與知識資源服務中心建設,有效聚集專業領域內容資源,夯
實國家知識服務體系建設基礎,總局決定進一步開展專業數字內容資
源知識服務模式試點工作,並徵集第二批專業數字內容資源知識服務
模式試點單位。進一步推進出版社向知識服務的轉型。
(二)行業發展依據
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
2016-2017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
告》,2016年我國數字出版整體銷售收入持續增長,達到
5720億元,
較上一年度增長
29.9%,以總產出衡量,數字出版已發展成為出版物
出版中第一大出版類別,超過了傳統的圖書、期刊、報紙、音像製品
和電子出版物中的任一類別。
報告指出,
2016年—
2017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中新興板塊發展
強勁,在線教育作為數字教育出版的核心部分,經過多年布局與市場
9
競爭,產業取得進一步發展。
在線課堂、翻轉課堂、數字教材、電子書包、微課、
MOOCs等
教育教學服務模式與產品不斷湧現。傳統教育出版單位轉型升級漸趨
深入,在學前教育、基礎教育(
K12教育)、職業教育、在線培訓等
數字教育出版不同層面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依託自身優勢積極
探索新的數字教育模式。騰訊、阿里巴巴、網易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都
著手在數字教育領域集中布局,一起作業網、學科網等新興網際網路數
字教育公司發展迅速。
據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統計,
2016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
251
億元。目前市場規模佔據主要地位的還是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語言
培訓三大領域,未來其他細分領域仍有不少機會。
在線教育用戶分為中小學、職業教育、語言培訓、大學生
/研究
生教育四個重點細分領域。中小學階段用戶使用率最高,為
53.4%,
用戶規模為
7345萬人。其原因為:一方面,中小學網際網路設施完善,
為高清直播課程等在線教學方式提供基礎,年輕教師對網際網路接受程
度高,更容易推廣在線教育產品;另一方面,中小學教育培訓市場主
要以線下培訓為主,輔之以在線題庫、在線作業、在線課程複習等方
式,線上線下相結合以達到更好的培訓效果。家長作為培訓課程的決
策者,為優質教育服務付費的意願和能力都較強;職業教育階段的用
戶規模為
4731萬人。在線語言培訓、在線大學生
/研究生教育的網民
使用率分別為
28.6%和
17.2%較
2015年有大幅增長。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第
39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
10
報告》顯示,截至
2016年
12月底,中國網民的規模達到
7.31億,
網際網路普及率為
53.2%,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
6.95億,手機上網
人群佔比達到總體網民比例的
95.1%。其中,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
達
1.38億;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為
18.8%;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
9798萬人;手機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為
14.1%,相比
2015年底以上
各指標都大幅增長。手機在線教育課程規模增長明顯,年增長率達到
84.8%。
圖1-1
與此同時,數字資源內容知識付費模式大量湧現,
2015年國家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遴選
28家出版社作為知識服務試點單位,正式啟
動了出版業的知識服務工作。
2016年,國家知識資源教育服務中心
建設啟動,行業內以「知識服務」為標籤的的數位化產品和服務平臺
大量湧現,如電子工業出版社的「悅讀·悅學」系統與「E知元」產
11
品等。專業出版社利用自身優勢,精選內容資源並進行結構化、知識
化深加工,打造多種產品形式和服務模式。
據《
2016年數字閱讀白皮書》數據顯示,數字出版多種形態中,
有聲閱讀市場發展迅猛,
2016年中國有聲閱讀市場增長
48.3%,達到
29.1億元,我國成年人聽書率達到
17%,人均聽書消費
6.81元。國
內已經出現
200多個帶有聽書功能的移動平臺,喜馬拉雅
FM、蜻蜓
FM等有聲讀物平臺已經興起。
2016年有聲平臺紛紛與出版機構合
作,加大在有聲書領域的布局,有聲讀物有望成為知識服務的新模式。
基於以上幾方面的發展,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
2016-2017
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指出,
2017年開始,數字教育出版和
知識付費的格局初步顯現,在線教育在垂直領域的模式順利發展,帶
動細分教育領域的變現,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直播在數字教育領域
廣泛應用,將拓展在線應用場景和模式,搭建直播教學平臺或開設直
播課程、一對一直播等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的時效性,實現更好
的教學交互。
傳統出版單位以優質教育資源為核心,以技術和平臺數據為支
撐,以數字產品為發力點,構築完整的數字教育生態閉環。數字教育
領域的布局將從前兩年的攻城略地轉向對優秀教育資源的佔有,以提
供優質的教學內容為發展基石,不斷提升教學效率,構建完整的教學
生態體系。
目前,數字出版行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企業之間的數字內
容資源龐雜重複、數字出版商擁有的優秀內容資源不足等等。這些問
12
題的存在,導致數字出版產業未能充分發揮其內容產業的優勢,這就
為讀者
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公司」)業務拓展提供了廣
闊的發展空間。
三、項目概要
(一)項目綜述
根據上述編制依據,公司以打造數字出版中網絡在線教育服務競
爭力為核心,選擇數字出版的網絡在線教育服務項目作為投資方向,
打造讀者·新語文中小學閱讀與寫作教育平臺,項目建設期為
3年,
建設期內共投資
3490.98萬元。
(二)投資進度計劃
項目投資期與建設期同為
3年。第
1年投資
1214.28萬元,第
2
年投資
1263.87萬元,第
3年投資
1012.83萬元。投資進度計劃詳見
表
1-1。
表
1-1項目投資進度計劃表
單位:萬元
投資用途第
1年第
2年第
3年合計
讀者
·新語文中小學閱讀寫作
教育平臺
1214.28
1263.87
1012.83
3490.98
註:第
3年投資總額中預留
100萬元作為第
4年鋪底資金。
(三)項目資金來源與管理
項目建設所需資金通過首次公開募股(
IPO)方式已在一級市場
向投資者募集,將由項目承擔單位利用募集資金具體組織實施。
項目承擔單位將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管理和使用募集資金。
(四)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項目的經濟計算期定為
6年,在此期間預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
13
12991.00萬元,淨利潤
3405.64萬元,年均投資淨利潤率
16.26%,收
入淨利潤率
26.21%,按初期投入
1214.28萬元、
6年期各年產生的現
金淨流量測算的內部收益率
13.11%,靜態投資回收期
5.2年,動態投
資回收期
5.3年。
表
1-2項目投資收益表
主要指標數值
總投資額(萬元)
3490.98
預計實現累計營業收入(萬元)
12991.00
預計實現累計淨利潤(萬元)
3405.64
預計年均投資淨利潤率(
%)
16.26
預計年均收入淨利潤率(
%)
26.21
預計內部收益率(
%)
13.11
預計投資靜態回收期(年)
5.2
預計投資動態回收期(年)
5.3
四、項目承擔單位
建設單位:讀者
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永生
聯繫地址:甘肅省蘭州市讀者大道
568號
郵政編碼:
730030
企業登記註冊類型:股份有限公司
14
第二章行業發展情況
一、行業基本情況
(一)總體行業規模
數字出版是傳統出版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是指利用數位技術進
行內容編輯加工,並通過網絡傳播數字內容產品的一種新型出版方
式,其主要特徵為內容生產數位化、管理過程數位化、產品形態數字
化與傳播
渠道網絡化。數字出版業是新聞出版業中極其重要的新興產
業類別,打破了傳統出版對內容的介質分割,可以極大延長出版物的
產品線,有助於實現內容資源價值的最大化。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現代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的
日益普及,我國數字出版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據國家新聞廣電總局
《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顯示,
2016年數字出版實現營業
收入
5720.9億元,較
2015年增加
1317.0億元,增長
29.9%,佔全行
業營業收入的
24.2%,提高
3.9個百分點;對全行業營業收入增長貢
獻率達
67.9%,提高
7.7個百分點,增長速度與增長貢獻在新聞出版
各產業類別中繼續位居第一,已成為拉動產業增長「三駕馬車」之首。
在線教育營業收入增長
39.4%,勢頭迅猛,增長速度在數字出版所屬
各類別中名列前茅。
15
表
2-1
2016年各類出版物經濟規模
單位:億元,
%
產業類別
營業收入
金額增長速度比重比重變動
圖書出版
832.31
1.19
3.53
-0.27
期刊出版
193.70
-3.63
0.82
-0.11
報紙出版
578.50
-7.61
2.45
-0.44
音像製品出版
27.51
4.80
0.12
0.00
電子出版物出版
13.20
6.37
0.06
0.00
數字出版
5720.85
29.91
24.24
3.90
印刷複製
12711.59
3.81
53.87
-2.66
出版物發行
3426.61
5.96
14.52
-0.41
出版物進出口
91.52
8.69
0.39
0.00
數據來源:國家新聞廣電總局《
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
圖
2-1數字出版營業收入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新聞廣電總局《
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
(二)在線教育行業規模
在線教育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是數字出版中重要的組成
部分,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
2016—2017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
告》中指出,
2016年—2
017年在線教育作為數字教育出版的核心部
分,已經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16
根據中國產業網發布的《
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現狀及
市場規模預測》,
2016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
1560.2億元
,同比增
長
27.3%;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
9001萬人
,同比增長
23%。預計
2018
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
2000億。《
2016-2017中國數字出版產
業年度報告》披露,在線教育僅
K12部分
2016年就實現收入
251億。
(三)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
教育信息化的最終採購者通常為政府部門。通過政府經費預算和
各公立教育機構採購模型兩方面可以對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進行測
算。
表
2-2
2016教育信息化預算經費
指標
2015
2016
2017E
2018E
2019E
2020E
國內生產
總值(億元)
689
052
744
127
793
984
847
180
903
941
964
506
GDP增長率
6.9%
6.7%
6.7%
6.7%
6.7%
6.7%
國家財政性
教育經費(億元)
29
221.45
31
625.40
34
141
36
852
39
773
42
920
財政性教育
經費
GDP比重
4.241%
4.25%
4.30%
4.35%
4.40%
4.45%
教育信息化經費財政
性教育經費比重
8.0%
8.0%
8.0%
8.5%
8.5%
8.5%
教育信息化經費(億元)
2
338
2
530
2
731
3
132
3
381
3
863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公開資料整理
2011年
6月,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
(2011—2020年)》(徵求意見稿)第十五章第四十四條,明確提
出各級政府在教育經費中按不低於
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經費,
保障教育信息化擁有持續、穩定的政府財政投入。搭建如上表的模型,
測算教育信息化的政府預算經費顯示:
2016年教育信息化經費已超
過
2500億,至
2020年,教育信息化經費預算或將達到
3500億以上。
17
圖2-2圖2-2
據測算,繼
2015年教育信息化政策密集出臺後,其市場規模復
合增速或超過
30%,2018年市場規模將會超過
2800億。
表
2-3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測算
類別
2015
2016
2017E
2018E
2019E
2020E
普通高等學校數(所)
2
560
2
500
2
500
2
500
2
500
2
500
滲透率
65%
75%
80%
85%
90%
95%
普通中小學數(所)
256
165
250
000
250
000
250
000
250
000
250
000
滲透率
43%
50%
62%
73%
85%
90%
中等職業學校數(所)
11
202
11000
11
000
11
000
11
000
11000
滲透率
43%
50%
62%
73%
85%
90%
學前教育學校數(所)
223
683
230
000
230
000
230
000
230
000
230
000
滲透率
28%
32%
35%
45%
51%
60%
教育信息化學校數總
計(所)
179
263
205
975
244
320
296
155
341
400
375
275
新增信息化建設項目
學校數(所)
16
073
26
712
38
345
51
835
45
245
33
875
更新設備的學校
16
319
17
926
22
657
29
318
41
462
54
624
每年新增項目
32
392
44
638
61
002
81
153
86
707
88
499
小型項目金額(萬元)
110.3
115.8
121.6
127.6
134.0
140.7
佔比
60%
60%
60%
60%
60%
60%
18
中型項目金額(萬元)
287
301
316
332
348
366
類別
2015
2016
2017E
2018E
2019E
2020E
佔比
30%
30%
30%
30%
30%
30%
大型項目金額(萬元)
1
082
1
125
1
170
1
217
1
265
1
316
佔比
10%
10%
10%
10%
10%
10%
加權平均項目金額
260.3
272.2
284.7
297.8
311.5
325.8
維護升級價格(萬元)
26.0
27.2
28.5
29.8
31.1
32.6
需設備維護升級學校
佔比
50%
60%
60%
65%
65%
65%
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
(億元)
1
056
1
508
2
089
2
890
3
300
3
606
同比增長率
—
42.86%
38.51%
38.34%
14.21%
9.27%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公開資料整理
(四)行業發展特點
1.增長迅猛,發展勢頭強勁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網際網路技術和移動通信
技術的升級,我國數字出版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其中教育出版
更是發展勢頭強勁。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歷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
年度報告》顯示,我國數字出版營業收入在
2007年時還只有
362.42
億元,到
2016年就達到
5720.85億元,增長近
16倍。在數字出版內
部類別中,網際網路期刊(含多媒體互動期刊)與電子書的營業收入亦
由
2007年的
9.6億元增加到
2016年的
69.5億元,在線教育在
2007—2014年還沒有收入,
2015年收入
180億元,
2016年收入達
251
億元。
19
表
2-4數字出版產業收入情況
(單位:億元)
年份
分類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網際網路期刊
6+1.6(多媒
體互動
期刊)
5.13
6
7.49
9.34
10.83
12.15
14.3
15.85
17.5
電子書
2(電子
圖書)
3(電子
圖書)
14(電
子圖書
4+電子
閱讀器
10)
24.8(電
子圖書
5+電子
閱讀器
19.8)
16.5(電
子圖書
7+電子
閱讀器
9.5)
31
38
45
49
52
數字報紙
1.5+8.5(網絡
報+手
機報)
2.5(網
絡版)
3.1(網
絡版)
6(網絡
版)
12(不含
手機報)
15.9(不
包含手
機報)
11.6(不
含手機
報)
10.5(不
含手機
報)
9.6(不
含手機
報)
9(不含
手機
報)
博客類應用
9.75
—
—
10
24
40
15
33.2
11.8
45.3
在線音樂
1.52
1.3
—
2.8
3.8
18.2
43.6
52.4
55
61
移動出版
150
190.8
314
349.8(未包
括手機
動漫)
367.34(未包
括手機
動漫)
472.21(未包
括手機
動漫)
579.6(未包
括手機
動漫)
784.9(未包
括移動
動漫)
1055.9(未包
括移動
動漫)
1399.5(未包
括移動
動漫
118.6+
461.7+
819.2)
網路遊戲
105.7
183.79
256.2
323.7
428.5
569.6
718.4
869.4
888.8
827.85
網絡動漫
0.25
—
—
6
3.5
5
22
38
44.2
155
在線教育
—
—
—
—
—
—
—
—
180
251
網際網路廣告
75.6
170.04
206.1
321.2
512.9
753.1
1100
1540
2093.7
2902.7
合計
362.42
556.56
799.4
1051.79
1377.88
1935.49
2540.35
3387.7
4403.85
5720.85
20
2.形式不斷創新,內容資源日益豐富
近年來,我國數字出版形態與商業模式不斷創新,從用戶和閱讀
終端到網際網路運營、電信運營再到數字內容和作者資源等整個產業鏈
的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產品種類日益增多,已經形成主要包括電
子圖書、數字報紙、數字期刊、在線教育、手機出版、電子閱讀器、
資料庫出版、多媒體出版等多種產品、服務形式在內的較為完備的數
字出版產品與服務體系,而且新的產品與服務形態還在不斷出現。每
一個新的產品與服務形態的出現,都為數字出版拓展出新的市場空
間。
與此同時,作為數字出版基礎的內容資源也在不斷豐富。據中國
新聞出版研究院《
2016—2017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顯示,
截至
2009年,已有
9300多種紙質期刊的現刊通過各種途徑實現數字
網絡出版,約佔我國現出版期刊的
95%;紙質期刊網絡文獻出版總量
已達
6200萬篇,當年出版現刊文獻
280多萬篇,同比分別增長
4.2%
與
10.3%;當年出版電子圖書
10萬種,累計總量超過
60萬種,其中
電子版年鑑出版已經超過
1萬卷,電子版工具書超過
3000種。
數字教育也從課上到課下、教材到教輔等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模
式都在不斷推陳出新,在線課堂、翻轉課堂、數字教材、電子書包、
微課、
MOOCs等教育教學服務模式與產品不斷湧現,貫穿課前、課
中、課後、課外等多元教學應用場景,涵蓋教、學、評、研、測、交
流等多項功能。
21
(五)行業發展趨勢
2016年數字出版較
2015年增長
29.9%,居新聞出版行業各產業
類別前列。由於以下兩方面因素的存在,我國數字出版在今後一段時
間內仍將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態勢。
首先,現代技術進步導致人們閱讀與獲取信息方式的深刻變革,
這是數字出版興起與發展的背景與基礎。目前,信息與通信技術仍在
繼續發展,人們閱讀與獲取信息方式的變革仍在不斷深入,對數字出
版物的需求持續旺盛,數字出版市場處於不斷擴張的進程之中。
其次,政府從戰略高度推動產業升級、轉型,鼓勵數字出版發展。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出版業數字出版「十三五」時期發
展規劃》要求,「十三五」時期,數字出版作為未來新聞出版業發展
方向的定位顯然沒變,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的共識仍然存在,數字出版
繼續保持較快發展速度依然可期,將處於穩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
期。
「十三五」時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數字出版提出了「傳
統出版數位化轉型升級全面完成,基本實現融合發展」的目標任務。
教育出版是我國出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教育出版領域的轉型升
級、融合發展是提升整個出版業融合發展提質增效的有力抓手。互聯
網+推動的不僅僅是教育資源開放和教學方式的創新實踐,更是藉助
網際網路力量對智力資源、資金、社會教育相關各類資源的匯集和重組,
創造新的機制、新的教育產品和新的服務形態。在線教育打破了傳統
教育的時空限制,讓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可能,知識的
可視化使
22
學習變得輕鬆高效,真正實現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已成為傳統
教育模式的有益補充,也是數字教育領域中最具成長性的板塊。
目前,傳統教育出版單位轉型升級漸趨深入,在政策引導與項目
推動下,在學前教育、基礎教育(
K12)、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在線
培訓等數字教育出版的不同層面,逐步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思
路更加清晰,對「十三五」時期的融合發展路徑,也已形成了較為明
確的規劃目標,並已具備了一定的項目基礎。基礎教育領域方面,人
民教育出版社、南方
出版傳媒、
北教傳媒、時代傳媒、江蘇鳳凰等教
育出版企業紛紛開展技術攻關,在基礎教育的不同領域都積累了較為
堅實的基礎。高等教育領域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企業加快數字資源建設步伐,積極探索新
的數字教育模式,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是高教出版領域的領頭羊,
浙江大學出版社依託於母體大學,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依託於本地教
育出版市場需求。在職業教育領域,江蘇鳳凰職業教育圖書有限公司、
人民郵電出版社、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企業結合我國職業教育
特點,提出了有特色的實施方案。在線培訓領域,上海睿泰信息科技
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等出版企業抓住國家大
力發展「網際網路+」的有利時機,提出了獨具特色的解決方案。
二、行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一)國家政策推動傳統出版產業升級、轉型
數字出版行業的迅猛發展,反映了信息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影
響極為廣泛、深遠。國家充分認識到信息傳播方式數位化變革的戰略
23
意義,積極鼓勵、推動傳統出版產業的升級、轉型,為數字出版和網
絡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
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家《「十三五」時期文
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等重要文件均明確要求推進文化產業
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數字出版、
移動多媒體等新興文化產業;將數字出版作為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出版業產
業
結構調整和升級,加快從主要依賴傳統紙介質出版物向多種介質形
態出版物的數字出版產業轉型,積極發展電子書、網絡出版物等新興
出版發行業態,加強數位技術、數字內容、網絡技術等核心技術的研
發。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產
業的戰略部署,推進出版產業升級、轉型,推動我國向新聞出版強國
邁進,新聞出版總局近年來出臺了《新聞出版業「十三五」時期發展
規劃綱要》《新聞出版業數字出版「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等一系
列重要行業文件,將數字出版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到「十三五」期
末,新聞出版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全面完成,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
發展初見成效;打造一批新興出版與傳統出版融合、兩個效益俱佳、
具有示範效應和強大國際競爭力的複合型出版機構,培育一批具有國
際領先水平的新興數字出版企業;出版一批導向正確、質量上乘、形
態多樣、效益突出的數字出版精品;培養一批面向未來產業發展需要
24
的數字出版專門人才和高端複合型人才;數字出版業服務於經濟社會
發展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能力顯著提升。數字出版總營收保持
年均
17%的增長速度,國民數字閱讀率達到
70%,數位化產品和服務
在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採購中的比例達到
40%,產品海外市場收入超過
110億美元,傳統內容資源數位化轉換率達到
80%。
目前,傳統教育出版單位轉型升級漸趨深入,在政策引導與項目
推動下,在學前教育、基礎教育(
K12)、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在
線培訓等數字教育出版的不同層面,逐步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
思路更加清晰,對「十三五」時期的融合發展路徑,也已形成了較為
明確的規劃目標,並已具備了一定的項目基礎。
2016年國家「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全面實施,「大眾創業,萬眾
創新」戰略深入人心,分享經濟興起,信息技術已成為整個經濟社會
發展的新動力和新支柱,數字教育出版行業紛紛建設網絡平臺並利用
大數據開展智能化服務。同年
6月,教育部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
三五」規劃》,將今後的發展方向確定為
「構建網絡化、數位化、個
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
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同時要求各學校強化市場競爭
生產優質資源、提供優質資源服務、依法保護智慧財產權,鼓勵企業提
供雲端支持、動態更新的適應混合學習和泛在學習(
U-learning)等
學習方式、學習資源,鼓勵教師、學生和家長「課堂用、經常用、普
遍用」。這就為數字教育出版進一步敞開了市場大門,一種可供良性
發展的生態圈自會水到渠成。
25
(二)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消費能力不斷提高
越來越多的人日益習慣通過網際網路、手機等新興技術媒介以數字
化方式檢索、獲取信息,對數字出版的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我國網民規模快速增長,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第
41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17年
12月,
我國網民規模達
7.72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
4074萬人,普及率達到
55.8%,較
2016年底提升
2.6個百分點,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51.7%)
4.1個百分點,超過亞洲平均水平(
46.7%)9.1個百分點。其中在線
教育用戶規模達
15518萬人,使用率為
20.7%;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
模為
11890萬人,使用率為
15.8%。相比
2016年底以上各指標都大
幅增長。
同樣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
2016—2017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
年度報告》顯示,截至
2016年底,我國數字出版業的累積用戶規模
達
16.73億人。
(三)版權保護制度不斷完善,保護技術日趨成熟
內容資源的非法複製與傳播曾經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成為數字出
版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引起國家與社會的高度重視。經過
30多年
來的不斷努力,我國以著作權法為核心,以相關法規和國際公約為補
充,已經建立起了一套符合中國國情和國際規則的現代版權法律制
度。近十年來,更是針對數字內容產品的版權保護問題,兩次修訂著
作權法,相繼出臺了《關於製作數位化製品的著作權規定》《最高人
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
26
的解釋》等專門規定。同時,版權執法機制、服務體系日益健全,全
社會的版權意識逐步提高。版權保護法律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為數字
出版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政府版權保護制度不斷完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的同時,保護
版權的技術手段已取得長足發展、日趨成熟,並且從單純的數字版權
保護技術發展為涉及技術、法律與商業各層面的數字版權管理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簡稱「
DRM」),為數字出版業務的
正常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數字版權管理是對有形、無形資產與版權
所有者關係的定義、鑑別、交易、保護、監控和跟蹤的手段。從使用
技術手段的角度出發,數字版權管理對數字出版內容產品在分發、傳
輸和使用等各個環節進行控制,使數字內容產品只能被授權使用的
人,按照授權的方式,在授權使用的期限內使用。它不僅僅指版權保
護,同時也提供了數字出版內容的傳輸、管理和發行等一套完整的解
決方案,從而為數字出版的商業運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實現手段。在
版權保護的具體技術方面,目前也已開發出數字水印、數據加密、數
字籤名、數字指紋等多種較為成熟的技術手段。
三、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與技術服務商佔據主導地位的現狀相適應,我國目前數字出版存
在的最大問題是數字出版作為內容產業的特色尚未得到充分體現,又
是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具體體現為:
(一)業務鏈條不完整
從國際經驗來看,數字出版業務通常始於內容資源的採編、生產
27
環節,終於數字內容產品與服務的銷售環節,以內容為核心形成了較
為完整的業務鏈條。而我國目前傳統出版單位因受資金、技術等因素
限制,雖然長期專門致力於內容的採編、生產與發行,積累了豐富的
經驗,但在數字出版活動中主要扮演著單純的內容資源提供者角色,
很少參與數字內容產品的製作、銷售,其作為內容資源擁有者所應享
有的主體作用與地位被大大削弱。在數字出版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技術
服務商,也由於缺乏傳統出版資質,不能介入內容的採編與生產環節,
經營被限制在數字內容的加工、銷售環節,而其核心內容資源又依賴
於書報刊等傳統出版資源,在內容獲取方面也要受到傳統出版單位或
作者的制約。因此,難以形成較為完整的數字出版業務鏈條。
(二)複合型、高層次人才尚顯不足
人才是數字出版與網絡教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20162017
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指出,數字出版與網絡在線教
育行業缺乏具備出版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也擁有跨界思維、多種應
用技能、紮實豐富的文化素養等的複合型人才,也缺乏高級管理人才、
高級營銷人才和高級策劃人才。人才的缺乏已經制約了數字出版業的
快速發展。
(三)數字教育出版產品質量保證不足
由於我國中小學學生在線學習時間只限制在學校和課堂內部,沒
有更多課餘時間,學生應試學習壓力大;就學習終端而言,學生無選
擇權,同時產品過度限制學生的在線學習行為;學習產品不能立竿見
影提升考試成績,學校和家長對數字資源興趣不大。這些現狀都對開
28
展數位化教育提出了極大挑戰。目前我國教育資源各地區發展極度不
平衡,優質數位化資源開發模式和應用機制尚未全面形成,出現了產
品數量多但精品少、內容建設「新瓶裝老酒」、同質化嚴重等問題。
反映在基礎教育語文教育階段,更加表現出市場混亂,競爭激烈但品
質不高,擁有優質語文教育資源的傳統教育出版機構還沒有充分利用
自身擁有的優質語文教育資源,藉助數字教育出版迅猛發展的勢頭,
以在線教育形式發揮自有優勢,對現有資源進行多層面的開發和梳
理,確保高品質的數位化語文教育資源能儘快進入市場。
(四)網際網路教育企業針對基礎教育類產品研發力度不夠
網際網路教育企業在早教、高教、職教等方面的產品研發可圈可點,
但在基礎教育產品形態上則傾向於題庫、作業輔導答疑類、互動教學
類、在線家教等產品,重點都聚焦在「提分」上,缺少基於新課程改
革目標的個性化混合教學類產品、以學生為中心的智能教學類產品。
國家和社會各企業應該加大包含體現學習過程的移動性、學習環境的
智能性、學習服務的針對性、學習方式的多元性的產品。具體到基礎
教育階段的中小學語文教育方面,語文教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強調閱
讀能力、感知能力、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口頭、書面表達能
力等多方面素養的綜合養成,非簡單的題庫建設和「提分」策略能根
本上解決問題,加之國家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社會對語文素養的要求
提高,強大的市場空間直接帶來人們對語文教育的重視。
語文學科的根本矛盾是稀缺的優質師資和巨大的教育資源需求
之間的矛盾,線上教育能夠以技術和平臺的手段進一步彌合這種矛盾
29
帶來的供需緊張,因此上,國家和社會各企業應該加大包含體現學習
過程的移動性、學習環境的智能性、學習服務的針對性、學習方式的
多元性的產品。
四、同類型業務的主要參與者
(一)新東方在線
新東方在線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NYSE:EDU)旗下專業的在線
教育網站,其課程服務涵蓋考研、託福、雅思、外教口語、中學、四
六級、新概念、小語種等類別。致力於為廣大用戶提供個性化、互動
化、智能化的在線學習體驗。
目前,新東方在線已成為專業網絡教育品牌,課程涵蓋出國考試、
國內考試、職業教育、英語學習、多種語言、
K12教育等
6大類。其
教育模式依託在線服務和大量線下培訓學校的體系,實現提供在線教
育服務,實現在線教育服務付費,線下培訓實現線下培訓收費形式。
語文教育成為熱點之後,新東方在線也開始著手研發語文課程教育平
臺,嘗試在
K12基礎教育課程中佔有相應的市場,現階段,新東方
在線開發的語文課程內容相對單一,並沒有體現出自己在語言培訓方
面的強大實力,其線下語文課程也主要採用與英語等課程搭售的形式
推動。
(二)學而思網校
學而思國際教育集團((
TALEducation
Group))成立於
2003
年,致力於為
3-18歲的孩子提供高品質的課外輔導,已成為北京乃
至全國範圍內頗受家長和學生信賴的中小幼課外輔導品牌。學而思在
30
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瀋陽
……等多個城市建立分校,分
校及教學點均為全資擁有的直營模式,師資統一培訓。從學科優勢上
分析,學而思網校的核心課程屬於
K12階段的數學課程,以此為基
礎向全學科課外輔導進軍。近年來,學而思網校感知到語文教育服務
市場的復甦,正在陸續推出相應的閱讀、寫作輔導課程,進一步補強
自己全學科在線課外輔導的課程體系,但限於整體語文教育資源的相
對稀少和自身優勢課程的重心偏向,語文課程推出速度相對緩慢。
(三)騰訊課堂
騰訊課堂是騰訊推出的專業在線教育平臺,聚合大量優質教育機
構和名師,下設職業培訓、公務員考試、託福雅思、考證考級、英語
口語、中小學教育等眾多在線學習精品課程,打造老師在線上課教學、
學生及時互動學習的課堂。
騰訊課堂憑藉
QQ客戶端的優勢,實現在線即時互動教學;並利
用
QQ積累多年的音視頻能力,提供流暢、高音質的課程直播效果;
同時支持
PPT演示、屏幕分享等多樣化的授課模式,還為教師提供
白板、提問等能力。騰訊創建在線教育平臺—騰訊課堂,改善了中
國教育資源分布和發展不均的現狀,依託網際網路,打破地域的限制,
讓每個立志學習,有夢想的人,都能接受優秀老師的指導和教學;同
時希望給優秀的機構及教師一個展示的平臺。現階段,騰訊課堂仍然
以職業培訓和語言培訓為主,其課程研發系統中已經出現了
K12階
段語文學科的板塊,但相關版塊更新課程非常有限,
注意力仍然沒有
全部集中到基礎教育階段語文閱讀寫作培訓方面。
31
(四)學大教育
學大教育集團(
NYSE:XUE)「學大教育」創立於
2001年
9
月,一直以來專注於利用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信息技術,服務於
中國教育服務領域,是目前國內個性化教育的領導者,總部設在北京,
已在
77個城市開設了
408所個性化學習中心,在全國擁有
16000多
名員工,其中專職教師超過
8000名。
2014年
3月
20日,中小學教
育培訓機構學大教育
(NYSE:XUE)正式發布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
O2O戰略,將「個性化教育」全面升級到「個性化智能教育」,並
同步推出個性化智能輔導平臺「
e學大」(包括線上
ASPG輔導平臺
與線下輔導體系)。
e學大平臺核心優勢橫跨小學到高中
12個年級,
覆蓋所有科目
8000個知識點,擁有
50萬道海量題庫,
2萬個微課程
(視頻課程)。每個月有七萬個試題,一萬個微視頻進行更新。截至
目前為止,已經有十二萬人次的學生使用了個性化智能輔導平臺。由
於學大教育長期布局線下一對一課程,擁有一定的師資優勢,但其主
要精力仍然集中在中小學教育的全學科布局,尚未將語文閱讀寫作教
育當作核心內容來推動。
(五)意林語文學校
意林語文學校隸屬於意林出版集團意林教育板塊,由意林意果教
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運營推廣。意林集團是中國勵志品牌,
中國優質學生媒體集團,極具影響力的勵志教育集團,中國女生文學
出版基地。擁有全國一流的立體出版,先鋒教育,女生品牌事業。
意林意果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是所屬意林集團旗下的
32
子公司,是一家集教育、培訓、科技、傳媒、網絡於一體的專業型教
育培訓機構。它綜合了意林優質的教育資源、先進的信息技術、龐大
的讀者載體、廣闊的網絡覆蓋、多樣的資源平臺,專注於青少年語言、
文學、閱讀、書寫等素質的培養;從事教育培訓項目的開發、研究以
及推廣。現階段,意林意果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結合《意
林》雜誌擁有的語文閱讀資源推出了《意林金字塔作文》學習課程,
系統開創了以思維訓練為切入點的作文訓練課程。以該課程為基礎,
意林語文學校同時開始了線上視頻課程和線下語文培訓學校同步推
進的步伐。
(六)北京兩個黃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兩個黃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0年
5月
18日,總部
位於中國北京望京留學人員創業園,屬於
中關村重點扶植高新技術企
業。兩個黃鸝以關鍵期口才教育為起點,產品覆蓋口才、寫作、國學、
閱讀、戲劇等方面,建構了自研的語文教育體系。兩個黃鸝新語文教
育體系彌補了現行語文教育的短板和不足,讓孩子敢於當眾說話,不
寫中國式假作文,有豐富的內涵和深厚的底蘊。目前,兩個黃鸝同時
推動線上音視頻課程和教育服務,以及線下課程特許授權經營,通過
7年的線上
+線下運營,已經在全國擁有
1000多家合作機構。
33
第三章公司基本情況
一、公司概況
(一)公司簡介
讀者
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系由
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簡稱
「集團」)於
2009年
12月作為主發起人,聯合甘肅省國有資產投資
集團有限公司、時代
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酒
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目前公司註冊資本為人
民幣
5.76億元。
公司承繼
讀者出版集團編輯、出版整體業務、人員與相關資產(包
括與整體業務有關的全部經營性資產,與主營業務相關的商譽、商標、
資質等無形資產,必需的輔助性資產)。集團系按照國家關於新聞出
版企業改制的要求,於
2006年由原甘肅人民出版社正式改制成立。
甘肅人民出版社成立於
1951年,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甘肅省第
一家專業出版機構。因此,就業務淵源而言,公司系對甘肅人民出版
社與集團
60餘年來編輯、出版活動、業績與傳統的承接與延續。
公司自設立以來,嚴格按照中央文化體制改革打造合格市場主體
的精神與中國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的規定,
規範運行,科學發展,於
2015年
12月
10日上市,是西部地區第一
家在國內主板上市的
出版傳媒類企業。目前股份公司擁有
5家經營單
位、
8個職能部門、
12家全資子公司、
5家控股子公司、參股
4家公
司。年出版圖書
3000餘種,期刊
13種,核心產品《讀者》雜誌發行
34
量連續十多年領跑中國期刊界,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公司
還是甘肅省最大的中小學教材出版代理單位,穩居甘肅省教材市場首
位。
(二)業務範圍
公司經營範圍涵蓋期刊、圖書(主要包括教材、教輔與一般圖書)、
音像、電子、網絡等出版物的出版、印製、發行與相關物資經營,兼
營廣告等其他傳媒產業與相關產業;具體為:組織所屬單位出版物的
出版及版權服務、發行(含總發行、批發、零售及連鎖經營、展覽)、
印刷(複製)、進出口相關業務,數字網絡出版等
新媒體技術開發,
印刷設備、紙張、紙漿、玉米澱粉、化工原料、印刷耗材及紙張(紙
漿)等製品的批發零售;廣告設計、製作、代理和發布,電子閱讀設
備、旅遊服務、會務服務、創意服務、企業形象與企業文化活動策劃、
組織及推廣,市場營銷策劃,百貨、工藝品、包裝材料的生產、銷售,
食品、保健品銷售,醫療器械等相關產品的銷售、文化用品的生產、
批發、零售,動漫產品製作,投資管理,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業務(以上
涉及行政許可與資質的憑有效許可證和資質證經營)。
二、公司的優勢
公司依託「讀者」品牌優勢,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和精心培育,
在期刊圖書出版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出版運營經驗,形成了市場地位優
勢、內容特色優勢、品牌與形象優勢、介質優勢、盈利能力優勢、地
域優勢、政策優勢以及專業隊伍優勢等
8大優勢。
35
(一)市場地位優勢
「十三五」期間,是新聞出版行業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
署、持續深入推動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發展、從新聞出版大國向
新聞出版強國邁進的關鍵五年。隨著「
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
國家對西部地區公共服務、文化產業發展釋放了一系列重大利好,更
利於打造文明傳承的大平臺,提升文化原創力和品牌影響力。同時,
新聞出版的市場環境進一步向好,閱讀立法、版權保護、網際網路管理
等相關工作持續推進,金融和資本市場對新聞出版的支持力度持續加
大,為文化產業發展升級提供了強大的支撐。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
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消費存在巨大總量性、結構性缺口,整個文化
消費正處於邊際遞增期,即將迎來爆發式提升,文化產業領域將具有
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
2016年教材中心共代理以人教版教材
為主的教材品種
309種,其中義務教育階段教材
163種,高中階段教
材
146種,總印數
3130萬冊,造貨碼洋
2.6億元,公司代理的人教
版教材在甘肅省的市場佔有率繼續保持相對較高水平。公司全年共出
版圖書
3185種、印數
3809萬冊,同
2015年相比,印數增長
16%。
(二)內容特色優勢
《讀者》雜誌及其系列刊所擁有的內容優勢集中體現在優質的語
文閱讀與寫作資源上。《讀者》雜誌自創刊以來,始終以弘揚人類優
秀文化為己任,遵循「選擇《讀者》,就是選擇了優秀的文化」這一
辦刊理念,恪守弘揚主旋律、倡導「真、善、美」的辦刊風格,堅持
「博採中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的辦刊宗旨,從大眾
36
閱讀的需求出發,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為標尺,以人為中心,
從人文視角思考中國民眾的生存、生活與發展,塑造出清新高雅,文
字雋永,熔文化、知識與趣味於一爐的內容風格,積澱出人文關懷、
心靈慰藉、素質提升等方面的特色優勢,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在海內外億萬讀者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
本」。同時,由於雜誌致力於在人性中發掘「真、善、美」,受到廣
大教師的青睞,被推薦、指定為學生的課堂或課外閱讀材料,很多篇
章還被採用為考試命題材料,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在
K12教育範圍內的
語文閱讀優勢。
甘肅地處西北,我國
56個民族中有
54個在此生息居住,是歷史
上各民族文化匯聚、交融的重要地區;甘肅天水早在
8000年前就誕
生了我國最早的彩陶文化
——大地灣文化,素有「伏羲故裡」之稱;
河西走廊又稱「甘肅走廊」,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敦煌文化與麥
積山石窟享譽世界。公司依託甘肅與西北地區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
以弘揚敦煌文化、傳播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為使命,以特色出版、專業
出版、精品出版為重點,圍繞敦煌文化、
黃河文化、絲綢之路文化等
西部史地題材,先後出版了一批具有示範效應的特色圖書,取得了良
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形成了以敦煌文化等內容為核心的西部史地內
容特色優勢,在全國圖書出版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1990年至今,
有六百餘種圖書獲得全國、中央級和省級獎勵;公司自成立以來,一
直堅持把好出版質量關。《讀者》(校園版)、《媽媽畫刊》在
2016
年全國少兒報刊編校質量檢查中,編校差錯率為零。教育社、科技社、
37
美術社、民族社的
5種圖書入選
2016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民族社、美術社和飛天社的
7種圖書、音像出版物入選「十三五」國
家重點出版物規劃,人民社
1種圖書入選
2016年度古籍整理項目,
人民社、美術社分別承擔
1種國家級重點出版項目,少兒社
1種圖書
上榜「中國好書」月榜單。公司代理的人教版各階段教材穩定保持省
內市場佔有率。在敦煌文博會期間,公司
7家出版社挑選
1500餘種
圖書參展,展示了甘版圖書整體實力和良好形象,其中《絲綢之路文
化年展精品圖集》《如意甘肅大觀》《關山明月三千裡
——歷代詠隴
詩詞選》更成為文博會出版物的亮點;《讀者·敦煌文博會特刊》及
《讀者欣賞·敦煌專輯(上、下)》(中英文對照)等文博會宣傳書
刊,取得了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三)品牌與形象優勢
「讀者」的品牌和形象是一個亟待深入開發的
IP資源。公司在
我國期刊出版行業常年處於領先地位,《讀者》自
1981年創刊以來,
歷經
30多年發展,在海內外億萬讀者中產生了深遠影響,被譽為「中
國人的心靈讀本」「大漠瑰寶」。截至
2016年底,期刊累計出版發
行已超
19億冊,具有不容忽視的市場影響力。「讀者」品牌的樹立
不僅促進了公司期刊主業的發展,衍生出了「讀者」系列刊群、叢書
及文創產品,同時公司也藉助「讀者」品牌拓展內涵,對期刊以外的
圖書、數字出版及
新媒體等業務進行品牌嫁接及強化,先後投資成立
了天津讀者
新媒體發展有限公司、讀者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等全資
或控股子公司,迅速打開市場並拓展產業鏈。
38
(四)介質優勢
公司經營業務涵蓋期刊、圖書、電子、動漫、音像、網絡、手機
媒體、戶外媒體等多種媒介;公司期刊產品採用「分印」與「分發」
相結合的經營模式,與印廠及各地省級郵局建立了穩定的三方合作關
系,擁有遍布全國的
18個分印點及
25個省級郵政主發渠道,這一方
面使得公司產品得以就近迅速投放市場,從而降低發行成本,另一方
面也為公司新業務滲透該區域市場提供了有利的支撐,為未來市場拓
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盈利能力優勢
依託市場地位、內容特色、品牌與形象、創新等諸多優勢,公司
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人均收入與利潤水平、收入利潤率均超出現有
出版業上市公司。據各出版業上市公司年報與公司財務審計報告數據
顯示
2016年出版期刊
6357萬冊,比去年同期下降
9.79%,在整體下
滑的期刊市場中下降幅度相對較小。
2016年教材中心共代理以人教
版教材為主的教材品種
309種,其中義務教育階段教材
163種,高中
階段教材
146種,總印數
3130萬冊,造貨碼洋
2.6億元,公司代理
的人教版教材在甘肅省的市場佔有率繼續保持相對較高水平。公司全
年共出版圖書
3185種、印數
3809萬冊,同
2015年相比,印數增長
16%。截至
2016年
12月底,公司總資產達到
19.37億元、淨資產達
到
16.96億元;「讀者」品牌繼續入選「中國
500最具價值品牌」,
品牌估價達
201.62億元,品牌價值進一步提升;在「
2016世界媒體
500強」評選中,「讀者」位列
413位,國際行業地位再次得到認可。
39
(六)地域優勢
甘肅省融伏羲文化、
黃河文化、敦煌文化、絲綢之路文化等諸多
文化為一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貌獨特,蘊含著豐富的人類
文明和宗教智慧,是我國早期文明最輝煌的區域之一。公司依靠深厚
的傳統文化背景,注重繼承和弘揚區域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文化產業
的傳播優勢,以《讀者》品牌佔得發展先機,並在行業內始終保持文
化領先地位。隨著「
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
的建設和絲綢之路文博會的舉辦,公司的文化原創力和品牌影響力得
到進一步的提升。
(七)政策優勢
新聞出版主管部門對市場的培育力度持續加大,全民閱讀立法、
版權保護、網際網路管理等相關工作持續推進,金融和資本市場對新聞
出版業的信心及扶持力度持續放大,為產業發展升級提供有力的支
撐。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新聞出版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
確提出: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文化創新為先導,以
結構調整為主線,
以融合發展為重點,以依法管理為抓手,不斷推動新聞出版業由規模
數量向質量效益轉變、由傳統業態向新興業態升級。甘肅省委省政府
在「甘肅省『十三五』文化產業規劃」中也提出創新發展、融合發展
和集聚發展的戰略思路,要求著力提升文化要素聚集力、文化企業競
爭力和文化產品供給力,國家和省上的政策為我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帶
來了新契機。
40
(八)專業隊伍優勢
《讀者》雜誌
37年來始終堅持極高的選稿標準,用時間證明公
司擁有一支深入研究了好的閱讀和寫作特色的編輯隊伍,對閱讀和寫
作擁有極為豐富的指導經驗。經過多年培養與積累,公司已建立起一
支穩定成熟、老中青三代有效結合的編輯出版專業隊伍,在保障《讀
者》雜誌慣有風格與特色、有效開展期刊群建設、高質量出版特色圖
書、積極開拓新興業務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公司業務統
計數據顯示,公司現有本部職工四百多人,其中半數擁有中、高級專
業技術職稱,擁有與公司出版業務相關專業學歷者超過
3/4,編輯
人員平均從業時間
9.3年,並有多人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
批」人才或享受國務院特別津貼,多人進入甘肅省領軍人才行列。
三、公司的劣勢
1.在文化產品的銷售模式、傳播模式、消費模式迅速改變的大背
景下,公司地處欠發達地區的甘肅,發展階段滯後,經濟總量小、長
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傳統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和成本壓力風
險加大。
2.出版主業盈利模式單一,傳統紙媒出版發展不平衡,產業鏈條
不完整,需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改革,轉變增長方式。
3.公司的產業板塊仍不夠完整,新產品市場主體發育還不足,難
以實現對公司傳統產業業績帶來替代性增長,科技創新能力較弱,創
新創業活力不強,整體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需要調結構、轉方
式。
41
4.各個經營單位、子公司自身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定位,突出核心
競爭力,增強市場意識。
42
第四章項目建設方案
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一)我國教育信息化正在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國家關於
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三通兩平臺」發展戰略提出,教育信息化要實現
「政府投資建設、企業運營維護、學校購買服務」的模式,為未來全
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指明方向,為我公司投資、進軍教育
信息產業提供
巨大發展空間。
「十二五」期間,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劉延東副總理提出
要以「三通兩平臺」為抓手,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
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為基礎,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
理公共服務平臺,藉此實現我國的教育現代化,創新教育教學模式,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中,「優質資源班班通」提出要藉助網絡信息
技術把教學活動、教研活動和跨校教學的應用變成常規行為,推進優
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重點推進「專遞課程」「名師課程」和「名校網
絡課程」,利用優質教育資源大幅度提升我國各學科教育水平。對於
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國家提出要利用教育資源的雲服務
體系建設,實現覆蓋全國、多級分布、互聯互通、為「優質資源班班
通」和「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提供服務的雲服務體系,實現「網絡
空間學習」「班級集體空間」「主題資源空間」「名師空間」「大師
工作室」等各種資源的整合,確保優質學習資源的共享。為此,國家
提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要堅持「政府投資建設、企業運營維
43
護、學校購買服務」的創新機制,為文化、教育企業進入教育信息化
提供了巨大空間。
(二)在網絡信息化時代,適用於工業時代的教育體系正在發生
蛻變,原有的課堂化面授式教育體系正在發生巨變。藉助網絡視頻課
程實現的「個性化、精熟式學習模式」正在逐步建立,在線學習,個
性化、智能化學習正在逐步成為未來學習的主流。
2006年,薩馬爾·可汗創建「可汗學院」,利用視頻課程提供
視頻學習和在線輔導服務,經過十數年的發展,這種學習形式已經在
全球範圍內得到肯定。這種形式打破了以往學校教育受制於課堂教學
形式,導致教育水平、教師能力、個性化輔導提升不足的問題,可以
充分挖掘、利用最優質的學習資源,實現優質師資在線授課、海量題
庫在線檢索、因材施教個性化服務。極大彌補我國教育資源分布不均、
優秀師資缺乏的問題。
(三)國家教育部出臺政策,對高考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語文學
科受到極大重視。未來中、高考語文的難度、廣度將不斷提升,區分
度變大,容易拉開學生檔次,「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寫作者得語
文」成為共識。語文教育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重回語文學習規
律,傳播最純正的語文理念逐漸成為共識。
多年應試教育和工具化傾向,導致我國語文學習異化嚴重,閱讀、
寫作水平逐年降低,閱讀寫作教材乏善可陳,學習方法和教授方法枯
燥乏味,新的語文改革思路和「部編本」教材都提出要以大量閱讀和
紮實寫作為提升語文能力的核心,如何引導閱讀、輔導寫作成為未來
44
中小學語文教育的重點和難點,而學校內部優質語文師資不足成為制
約學校語文改革發展的首要問題,需要藉助社會化力量和信息化手段
改善這一問題。
國家《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少兒閱讀
是全民閱讀的基礎」。規劃把中小學在校學生視為我國全民閱讀推廣
的核心人群,把中小學語文教育推上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前臺。有
識之士提出,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之下,需要挽救千瘡百孔的語文教育,
重新傳播真正的語文、純正的語文。因此,要實現語文教育的深入改
革,在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閱讀指導培訓,提高教師的閱讀指導
能力」;在家庭,「未成年人的父母要展開家庭閱讀、親子閱讀,促
進未成年人閱讀習慣的養成」。
(四)讀者
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的優質閱讀、寫作資源,
成為公司進軍教育信息化市場的堅實基礎和核心競爭力。進軍語文教
育信息化市場能幫助公司構建「教育資源、資源平臺、學習終端、在
線服務」為一體的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模塊,積極推動公司在教材、
教輔研發,語文讀物數位化、網絡化方面的探索,有利於實現傳統出
版資源的數位化轉型,打造「讀者」品牌完整的產業鏈。
1.讀者
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優質閱讀、寫作資源
公司多年來積累的優質內容資源,有相當大的比重都是直接服務
於語文閱讀寫作內容的。教材中心、甘肅教育出版社多年從事教材、
教輔類圖書出版,與各地中小學教育研究機構有密切合作;甘肅少年
兒童出版社長期從事少年兒童讀物出版,擁有大量少兒作品資源和作
45
家優勢;《讀者》、《讀者》(校園版)、《讀者》(原創版)、《故
事作文》等刊物以中小學師生為目標客戶,積累了豐富的內容資源和
名師、名家資源。這些刊社均以中小學生為目標客戶,覆蓋了從小學
1年級到高中
3年級共
12個年級的讀者群,與中小學各級師生都有
緊密接觸和充分互動,在這個群體中享有知名度和美譽度,這些資源
具有重複利用性和互通性。
2.讀者
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所獲榮譽
《讀者》入選
2015年、
2016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國郵政發行
報刊百強,入選
2016年「中國最美期刊」,入選「
2016期刊數字影
響力
100強」,獲得甘肅省「十佳期刊」稱號,
2017年《讀者》榮
獲第四屆
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讀者雜誌社獲年度中華全國總工會
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微讀者」入選「全國報刊媒體融合創新案例
20佳」,《讀者》
微信在新榜
2017年發布的中國微信
500強年榜中,全行業排名位居
第
83位;單日在榜最高為文化類第
6位。在人民在線發布的中國媒
體「兩微一端」融合傳播排行榜(周榜)中,《讀者》微信長期在榜
且均排名雜誌榜前
10位,最高排至第
2位。
《讀者》(校園版)入選
2016甘肅省「十佳期刊」,入選
2017
年度百種全國少兒優秀報刊。
《讀者》(原創版)入選
2016甘肅省「十佳期刊」,入選
2017
年度百種全國少兒優秀報刊。
《故事作文》
2014年、
2015年兩次入選新聞出版總局全國優秀
46
少兒報刊推薦名單。
2011年、
2013年、
2015年分別獲得第四屆、第
五屆、第六屆少兒報刊獎優秀獎。
《讀者欣賞》獲得「
2015中國最美期刊稱號」,入選
2016甘肅
省「十佳期刊」。
《讀者》(鄉土人文版)
2015年獲深圳市慈善會、領導力教育
公益基金、北大匯
新希望工程頒發的「愛心單位」榮譽稱號。
《飛碟探索》入選
2017年度百種全國少兒優秀報刊。
3.讀者
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轉型需要
在教育信息化時代,公司優良資源的數位化、網絡化,將能滿足
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多個層面的個性化學習
要求,以此為基礎打造的語文網絡在線教育平臺將能推動公司業務進
入教育產業,延伸、拓展公司多年積累的語文資源,促進公司從閱讀
生產商向閱讀服務商的轉型,實現線上語文服務與線下刊物發行互相
促進開拓新的業務領域,提振傳統業務發展。
(五)順應數字出版轉型趨勢,優化產品結構的需要
近年來,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數字出版形態與商業
模式不斷創新,使得從用戶和閱讀終端到網際網路運營、電信運營再到
數字內容和作者資源等整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產品種
類日益增多,已經形成主要包括電子圖書、數字報紙、數字期刊、在
線教育手機出版、電子閱讀器、資料庫出版、多媒體出版等多種產品、
服務形式在內的較為完備的數字出版產品與服務體系,而且新的產品
與服務形態還在不斷出現。
47
數字出版是傳統內容媒介與新型渠道及終端相結合的新經濟模
式,強調服務增值而不僅僅是內容輸送。在媒體融合、三網融合、移
動互聯、雲計算的技術背景下,公司將在把期刊和圖書出版等平面內
容做深做透的同時,開拓多元的品牌延伸經營活動,把累積的優勢內
容資源進行數字轉化,並圍繞核心品牌逐步向移動出版、在線學習等
領域延伸、擴張,優化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的產品結構,保障公司盈
利能力的持續性。
二、項目建設方案
讀者·新語文中小學閱讀與寫作教育平臺
讀者·新語文中小學閱讀與寫作教育平臺項目主要內容目的是對
公司擁有的優質語文閱讀寫作資源的數位化轉換,以及對「讀者」
IP
的深度開發和延伸,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內容資源集聚與加工、技術平
臺建設兩個子項目。內容資源集聚與加工子項目,以公司《讀者》、
《讀者》(校園版)、《讀者》(原創版)、《故事作文》、《讀者·高
考作文素材增刊》等系列期刊和子公司相關圖書內容,如甘肅教育出
版社《閱讀》《語文讀本》《晨讀時間》《創新作文》、甘肅少年兒
童出版社《閱讀小力士》「小學生新課標必讀名著系列」「世界兒童
文學經典系列」等為基礎,集合全國中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領域的優
秀內容,包括期刊、圖書、音視頻材料等,並聯合語文教育領域專家、
名師結合自由資源自主研發閱讀寫作學習系統課程,開發相關的學習
輔導方法數字教材,打造中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小學語文閱讀與
寫作內容資源與教育服務平臺」。技術平臺建設子項目是指建立獨具
48
特色的複合型教育出版和服務體系,實現數字出版與紙質出版的多層
次互動,線上網絡教育服務與線下實體教育服務的綜合運營,以及按
需出版的出版業務與個性化教育服務的深層融合。
讀者·新語文中小學閱讀與寫作教育平臺項目旨在構建「教育資
源+資源平臺
+學習終端
+在線服務」為一體的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模
塊,積極推動公司在教材、教輔研發,語文讀物數位化、網絡化方面
的探索,有利於公司實現傳統出版資源的數位化轉型,打造「讀者」
品牌完整的產業鏈。形成一個覆蓋中小學
12個年級的,以全國中小
學生、教師、家長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優質語文教育資源為核心,以
網際網路為傳播介質,以技術平臺為支撐,以數位化的教育資源為發力
點,以線上個性服務為基礎、線下課程體驗為輔助的方式的語文閱讀
與寫作數位化在線教育服務平臺。
(一)內容資源集聚與加工
通過整合語文閱讀寫作
優勢資源,項目將完成名師視頻
7000集,
閱讀與寫作知識音頻
5000集,作文素材庫
4萬篇,自研中小學語文
閱讀與寫作學習課程,自研閱讀寫作學習課程以及學習指導方法數字
教材的聚集。資源主要包括自有資源、拍攝製作資源,外部購買資源,
聯合專家自主研發以及自研等。
自有資源全面整合了《讀者》、《讀者》(校園版)、《讀者》
(原創版)、《故事作文》、《讀者·高考作文素材增刊》等系列期
刊和子公司相關圖書內容,如甘肅教育出版社《閱讀》《語文讀本》
《晨讀時間》《創新作文》、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閱讀小力士》「小
49
學生新課標必讀名著系列」「世界兒童文學經典系列」等;與中小學
教研機構、各地重點中學、小學聯合,邀請名師、名家合作拍攝涵蓋
中小學語文教材重點課程的微課程,拍攝製作有體系的(如國學系列)
語文素養音視頻微課程,拍攝製作緊扣中、高考語文應試的課程輔導
微課程等;通過購買版權的方式聚集文化傳承、愛國主義教育相關音
視頻,錄製包括經典故事音頻、名師課堂音頻、故事美文音頻等有聲
讀物。依據作文素材庫、名師視頻、名師音頻等內容聚集與加工,結
合教育專家、學者以及一線教育工作者教學研究經驗,共同研發具有
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課程。
表
4-1「中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資料庫」結構表
序號資料庫名稱
1作文素材庫
2名師視頻
3名師音頻
4課程研發
表
4-2內容資源集聚和加工建設內容與具體進度
建設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合計
作文素材庫新增
1萬篇新增
2萬篇新增
1萬篇累計新增
4萬篇
名師視頻新增
2000集新增
3000集新增
2000集累計新增
7000集
名師音頻新增
1500集新增
2000集新增
1500集累計新增
5000集
課程研發
35人月
35人月
30人月
100人月
(二)平臺技術方案
1.平臺整體架構
平臺以數字資源集聚發布與多層次互動為主要功能,在線教育為
50
主要表現形式,對優質語文閱讀與作文資源進行內容聚集、動態發布、
互動分享。
平臺由基礎服務、數據服務、業務服務、展現服務四層邏輯結構
組成。基礎服務包括網絡、伺服器、作業系統、存儲以及其他計算資
源。數據服務主要為編輯策劃新產品、對外運營服務提供內容支持,
包括作文庫、微視頻庫、音頻庫、作文素材庫、其他庫。業務服務層
主要實現安全發布與統計分析,功能包括多渠道發布、會員管理、電
子商務、流量統計分析、廣告管理等。展現服務為用戶提供交互界面,
包括教學資源包、作文評測、課程直播、社交互動、線上讀書會等。
圖
4-1技術平臺系統架構圖
2.平臺功能設計
平臺主要包括內容資源加工、內容資源管理、內容資源整合發布、
知識付費、教學資源包、在線學習和服務平臺、融合出版、社交互動、
個性化服務、課程直播功能等模塊。功能結構圖見圖
4-2。
51
圖4-2技術平臺功能結構圖
(1)內容資源加工
結合當前教育行業的各個方面的資源現狀及《基礎教育教學資源
元數據應用規範》《中國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準規範》
《GC/ZX13—2014圖書數位化加工規格應用規範》《GC/ZX14—2014
圖書數字資源內容標引規則》等標準,按照公司內容資源的特點,制
訂一套公司數字教育標準體系及優質數字資源創新知識服務模式體
系。
根據公司標準,基於建設的語文教育知識體系,將聚集的語文閱
讀與寫作資源進行數位化,將《讀者》、《讀者》(校園版)、《讀
者》(原創版)、《故事作文》、《讀者
.高考作文素材增刊》等系
列期刊和子公司相關圖書內容進行精細化加工,生成
pdf、xml等格
式內容,共約
4萬篇。
經過嚴謹的數據格式和技術標準進行數位化加工處理,直接和間
接地帶來了價值,這些資源才真正成為資產。可以利用多媒體、互聯
52
網等載體進行最廣範圍、最深層次的傳播,實現一次製作、跨平臺多
終端使用的效果,為數字內容產品多元化發布提供數據基礎。
(2)內容資源管理
按照一系列標準和規範,將處理和整合過程中的、最終完成的內
容資源包括圖書、期刊、音視頻進行快速上傳、分類,形成讀者作文
庫、微視頻庫、音頻庫、素材庫等,同時建立數字資源深度關聯機制,
實現對海量的語文閱讀作文資源進行系統化、科學、統一的管理,實
現內容資源的匯聚與可控性,形成公司語文閱讀作文素材存儲中心、
版權中心、運營支持中心。
內容資源管理將實現對語文閱讀作文資源分類化、精細化的閱讀
檢索,支持按照年級、主題等分類展示,支持數位化資源的公司內部
共享和二次集成,為編輯策劃新產品、對外運營服務提供內容支持。
並且實現對著作權、第三方授權等進行系統化管理。根據合同內
容,對資源的版權授權詳細信息進行登記,並與對應的內容資源建立
關聯,以方便掌握和管理相關資源的版權情況。
(3)內容資源整合發布
內容資源整合發布可實現多種類型數字閱讀產品的跨平臺、跨終
端閱讀,滿足數字版權管理與保護的需要,實現安全發布與服務,並
可與第三方系統對接。
包括平臺信息發布、內容檢索、會員管理、在線支付、廣告和流
量統計分析六大子系統。信息發布子系統是支撐平臺內容動態發布的
基礎系統,控制平臺內容信息的錄入、審核、發布,控制平臺模板與
53
板塊調用情況,控制
UI表現形式;內容檢索子系統主要完成對平臺
資源的檢索,支持
關鍵詞檢索、模糊檢索、全功能檢索等多種檢索模
式;會員管理子系統主要完成對平臺會員信息的管理,包括會員的支
付信息,購買信息,瀏覽記錄,並根據這些記錄計算會員需求,進行
資源推送;在線支付子系統將接入主流網銀和第三方支付平臺,滿足
整個平臺的交易需求;廣告子系統負責全平臺的廣告投放,廣告信息
的統計和費用統計;流量分析子系統提供直觀、
可視化的流量分析,
供平臺
決策者把握平臺訪問信息了解平臺運行情況。
(4)知識付費
語文課程的涉及面廣,涉及內容豐富,語文課程的開發既可以滿
足在校師生的教學、學習需要,也在更大範圍內能為廣大群眾提供滿
足精神需求和知識需求的知識內容和服務。「讀者·新語文」教育平
臺主導研發的音視頻微課程,以市場為導向,強化精品意識和社會效
益第一的準則,提供大量質量精美的音視頻微課程,通過打通「讀
者·新語文」教育平臺、「讀者」微信、讀者讀書會閱讀平臺,實現
音視頻微課程的多平臺同步發售,平臺之間共享資源,利潤分成,促
進「讀者」品牌進入「知識付費」領域,強力搭建知識付費新生態,
進一步開發「讀者」品牌的
新媒體產品,豐富「讀者」品牌的產品形
態,延伸、拓展「讀者」品牌的生態鏈。
(5)教學資源包
將數位化、碎片化的各類優質語文閱讀寫作資源包括電子書、課
件、微視頻、試題根據年級、主題等打包成教學資源包,以教學資源
54
庫為載體不斷為全國中小學以教學資源包形式提供資源更新。
教學資源包圍繞語文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為教師、學生提供語
文作文閱讀的電子書、課件、微視頻、試題庫等豐富的媒體資源,提
供精細、高效、高質量的閱讀、寫作內容檢索服務,也根據學生閱讀
行為提供專屬閱讀分析報告和個性化推薦資源。從而幫助教師提高語
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形成閱讀習慣。
並且支持適配多終端平臺,方便隨時隨地學習。
(6)在線學習和服務平臺
以「平臺+內容+服務」模式,構建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在線學習和
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在線互動的一站式全方位教育服務。包括學生
信息管理、教師信息管理、班級信息管理、課程信息管理、成績信息
管理、在線授課、在線互動、在線考試等。
(7)融合出版
優化出版流程,提高出版效率,結合線上資源,策劃研發出版
新教材,實現線上線下緊密結合。
隨著品牌影響力擴大與平臺內容建設成熟,藉助平臺宣傳和品牌
影響力,以平臺自有資源為核心,結合線上課程資源,研發出體現教
育規律的新課程,策劃出版一系列的教材。利用研討會、講故事、作
文競賽等形式,在培訓市場中強勢推廣該套教材,爭取獲取教師、家
長和學生的多方面、多層次認同,將該套教材打造成語文線下培訓市
場中新的品牌,實現線上與線下緊密結合。
通過多格式數字內容製作系統、知識編輯系統、協同出版系統、
55
多渠道發布系統等平臺的搭建,優化集團原有出版流程,在既能保證
紙質出版的前提下,又能實現平臺所需電子資源的同步輸出,進而提
高出版效率,降低出版成本,實現「一種內容、多種媒體、同步出版」,
實現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的融合出版。
(8)社交互動
利用各類社交媒體及自建平臺,創新用戶溝通、交流、互動方式,
根據用戶興趣愛好,設立閱讀圈、作文圈、論壇,並積極與用戶互動
交流,以用戶交流為基礎,及時發現用戶興趣及關注點,把品牌和服
務融入社交互動,形式「口碑營銷」。
通過平臺豐富的內容素材資源,基於不同主題,並配合相關音視
頻資源的推廣發售,策劃一系列的閱讀與寫作活動,讓用戶以多樣化
的活動形式,在分享了優秀資源的同時,也能充分的參與到平臺內容
的建設和推廣中來,增加用戶黏性。
(9)個性化服務
個性化輔導功能。利用大數據計算功能,對在平臺內瀏覽、選
擇、購買不同課程的用戶進行跟蹤分析,結合對他們瀏覽、購買趨勢
的分析,強化平臺與客戶的互動,分析不同客戶的特殊要求,再根據
他們的潛在需求,邀請名師在平臺開設線上個性輔導課程,結合不同
客戶的學習需求提供多種多樣的線上課程輔導內容。
線上作文評測批改功能。語文教學中作文佔分比大,但由於師
資原因,作文提升困難大,而作文提升的核心問題在於作文的個性化
批改。平臺建成使用後,將設置專門作文批改服務板塊,供學生上傳
56
習作,邀請一線名師,對習作進行精細化批改,按照不同年級和不同
批改要求進行收費。
提供專屬閱讀分析報告和個性化推薦讀物等服務。利用大數據,
收集用戶閱讀習慣和閱讀行為,提供個性化、專業化、智能化和知識
增值服務,提供專屬閱讀分析報告和個性化推薦讀物等服務。
(10)課程直播
提供課程直播服務,實現網絡公開課程、視頻課程和一對一輔導
等多種網絡學習應用。
讀者·新語文中小學閱讀寫作教育平臺在尋找名師、攝製名師課
程的同時,建立多個風格化直播間,讓名師不僅僅是在錄製的視頻中
教學,更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更直接的互動,通過線上互
動的方式了解聽課人群的需要,讓原本格式化的教學方式變得更人性
化。
同時通過平臺線上的多渠道分享功能,讓用戶可以將自己喜歡的
課程內容分享出去,從而實現消費者的口碑傳播,繼而由企業與消費
者之間的溝通轉化為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形成「一傳十,十傳百」的
裂變式效果。學生也可根據個性化需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教師和課
程,選擇符合自己習慣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進度。
(三)項目建設進度
平臺建設包括系統開發與軟、硬體設備購置兩方面工作。
1.系統開發進度計劃
系統開發主要包括內容資源管理(第
1年完成建設),內容資源
57
整合發布(第
2年完成建設),教學資源包(第
1年完成建設),在
線學習和服務平臺(第
2年完成建設),融合出版(第
2年完成建設),
社交互動(第
1年完成建設),個性化服務(第
3年完成建設),課
程直播(第
1年完成建設)。
表
4-3系統開發與軟體購置進度計劃表
建設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
系統開發
內容資源管理,教
學資源包,社交互
動,課程直播
內容資源整合發
布,在線學習和服
務平臺,融合出版
個性化服務
2.軟、硬體設備購置進度計劃
軟體購置包括伺服器作業系統、資料庫、阿里雲服務,硬體購置
包括伺服器、負載均衡、網絡交換機、
web應用防火牆、可攜式計算
機、臺式計算機。
表
4-4硬體購置進度計劃表
投資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
伺服器作業系統購置
0
0
資料庫購置
0
0
伺服器購置購置
0
負載均衡購置
0
0
網絡交換機購置
0
0web應用防火牆購置
0
0
可攜式計算機購置
0
0
臺式計算機購置購置
0
阿里雲服務
0使用服務使用服務
三、項目投資方案
讀者·新語文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育平臺項目投資及進度計劃
58
(一)項目投資總額與進度計劃
項目在
3年建設期內共投資
3490.98萬元,其中用於內容建設
1866萬元,用於系統開發
455萬,用於軟硬體購置
167.61萬,用於
日常運營
802.37萬,鋪底資金
200萬。
(二)內容建設投資總額及其進度計劃
在
3年建設期內共投資
1866萬元,其中用於作文素材庫
200萬
元,用於名師視頻製作費用
1466萬,用於名師音頻製作費用
100萬,
課程研發
100萬。
內容建設的測算依據與具體進度計劃詳見表。
表
4-5內容建設進度表
建設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合計
作文素材庫
1萬篇
2萬篇
1萬篇
4萬篇
2000集
3000集
2000集
精品普通精品普通精品普通
名師視頻
視頻視頻視頻視頻視頻視頻
7000集
800120090021006001400
集
集
集
集
集
集
名師音頻
1500集
2000集
1500集
5000集
課程研發
35人月
35人月
30人月
100人月
表
4-6投資明細表
單位:萬元
建設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合計備註
作文素材庫
50
100
50
200以篇為單位,平均
50元/篇
名師視頻制
作費用
240
198
270
347
180
231
1466
精品視頻,
0.3萬/
集,其中,拍攝製
作
0.2萬/集,高級
職稱老師講課費
0.08萬/集,腳本
費用
0.02萬/集;
普通視頻
0.165萬
/集,其中,拍攝
製作
0.1萬/集,中
59
級職稱老師講課
費
0.05萬/集,腳
本費用
0.015萬/
集。
名師音頻制
作費用
30
40
30
100
200元/集,含版權
使用費和製作費
課程研發
35
35
30
100
100人月,
1萬元
/
人月,第三年完成
研發工作
合計
553
792
521
1866
(三)系統開發與軟硬體購置投資總額及其進度計劃
系統開發投資
455萬元,軟硬體購置投資
167.61萬元。
系統開發與軟硬體購置投資的測算依據與具體進度計劃詳見表
4-7和
4-8。
表
4-7系統開發投資明細表
單位:萬元
投資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合計說明
內容資源管理
70
0
0
70
包含內容採集系統,內
容加工系統(
2萬/人月
×35人月)
內容資源整合發布
50
25
0
75
包含內容整理與發布系
統(
1.5萬/人月
×
50人
月)
教學資源包
40
0
0
40
將數位化、碎片化的資
源進行處理,形成教學
資源包(
2萬/人月
×
20
人月)
在線學習和服務平臺
30
30
0
60
網絡基礎平臺建設(
2
萬/人月
×
30人月)
融合出版
20
30
0
50相關技術解決方案(
2
萬/人月
×
25人月)
社交互動
30
0
0
30
包含互動分享系統等(
2
萬/人月
×
15人月)
個性化服務
30
30
20
80包含數據服務系統等(
2
萬/人月
×
40人月)
60
課程直播
50
0
0
50在線直播技術建設(
2
萬/人月
×
25人月)
合計
320
115
20
455
表
4-8軟、硬體設備購置投資明細表
單位:萬元
投資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合計說明
伺服器作業系統
8
0
0
8
Windows
Server
2016中文標準版,
6
套,
1.26萬元,共計:
8萬元
資料庫
9.66
0
0
9.66
SQLserver
2017標準版,
2套,
4.83
萬元
/套,共計:
9.66萬元
伺服器
39
0
0
39
H3C
NaviData
5200
6臺,
6.35萬元
/
臺,共計:
39萬元
負載均衡
14.8
0
0
14.8
深信服AD-1000-B600,14.8萬元
網絡交換機
4.2
0
0
4.2
JUNIPER
EX3300-48T,4.2萬元
web應用防火牆
9.85
0
0
9.85
360
W3400-U008P,9.85萬元
可攜式計算機
8.5
0
0
8.5
聯想
ThinkPad
x260或相同性能產
品,
0.85萬元
/臺,共需
10臺
臺式計算機
4
1.6
0
5.6聯想拯救者極
MAX或相同性能產
品,
0.8萬元
/臺,共需
7臺
阿里雲服務
0
34
34
68
150兆帶寬,
8核
32G,2T硬碟,
17
萬/臺,需要
2臺
合計
98.01
35.6
34
167.61
(四)日常運營費用投資及其進度計劃
日常運營費用在
3年建設期內共投資
802.37萬元,其中用於資
源整合人員
330萬元,差旅費
67.2萬元,辦公費用
29.78萬元,微信
61
公眾號
137.79萬元,宣傳推廣費
237.6萬元。
日常運營費用的測算依據與具體進度計劃詳見表
4-9。
表
4-9日常運營費用投資明細表
單位:萬元
第
1年第
2年第
3年
前
3年
合計
第
4年第
5年第
6年
前
6年
合計
說明
資
源
整
合
人
員
60
120
150
330
150
150
150
780
以全人力成
本(包括薪
酬、福利、保
險與公積金)
每人平均
15
萬元/年標
準測算,第一
年
4人,第二
年
8人,第三
年及以後均
為
10人。
差
旅
費
26.88
26.88
13.44
67.2
13.44
13.44
13.44
107.52
包括食宿費,
450元/人/天;
交通費,
3000
元/人/次;差
旅補貼,
200
元/人/天。
辦
公
費
用
15.26
7.26
7.26
29.78
7.26
7.26
7.26
51.56
包括辦公場
地租賃,
15
元/平方米
/月
(含物業費);
日常辦公耗
材(含文具、
紙張、列印耗
材等)、通信
費用(含固話
和移動通信
費用)、網費
和水電費,
500元/人/月;
辦公設備購
置,
8萬元。
62
微
信
公
眾
號
45.93
45.93
45.93
137.79
45.93
45.93
45.93
275.58
包括微信公
眾號年費,
0.03萬/年;微
信文案稿費,
40.8萬/年;配
圖版權費,
3.5
萬/年;第三方
製作軟體使
用費,
0.1萬/
年;培訓學習
費,
1.5萬/年。
宣
傳
推
廣
費
95.2
71.2
71.2
237.6
71.2
71.2
71.2
451.2
形象識別系
統
30萬;線
下推廣:
1.進
校園活動,
14
次/年,
1萬/
次;研討會,
14.2萬/次,
1
次/年;產品推
廣會,
2萬
/
次,第
1年
0
次,第
2年—
第
6年
3次/
年
2.期刊、報
紙媒體推廣
12萬/年;線
上推廣,以粉
絲數
300萬微
信公眾號推
廣費用為測
算依據,每年
25萬。
合
計
243.27
271.27
287.83
802.37
287.83
287.83
287.83
1665.86
1.資源整合人員投資
內容建設子項目建設過程中需新增人員,用於內容建設資料庫資
料的內容整理、加工校對工作,按照資料庫內容建設的進度,三年內
新增
10名資源整合人員。
同時,資源整合人員參加並承擔平臺內容方面的整理和維護,以
63
及微信公眾號宣傳推廣文案的整理、校對和微信公眾號的日常維護。
2.差旅辦公費用投資
日常運營差旅費用投資主要發生在三個方面:第一,內容建設過
程中音視頻製作、課程研發時全國各地的業務聯絡;第二,平臺整體
推廣中公立教育機構機構和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業務推廣中全國各地
的業務聯絡;第三,平臺推廣過程中圍繞全國各地各類學校、民辦教
育培訓機構開展的各類閱讀、寫作線下推廣活動。
3.微信公眾號運營投資
微信公眾號作為現行主流的線上推廣平臺和運營方式,在項目平
臺推廣宣傳中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尤其能針對個人用戶進行精準營
銷,促進訂閱用戶轉化,對平臺課程的銷售將起到重要作用。
項目自有微信公眾號平臺投資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微信
推廣文案的每日更新所涉及的文案寫作、設計、編排費用;第二,與
微信公眾號直接關聯的微信群的建立和運營費用。
4.宣傳推廣投資
宣傳推廣投資主要涉及對平臺的整體包裝、推廣和運營。通過有
效運營,提高平臺的知名度,促進用戶對平臺擁有資源的認知度,引
導並培養用戶的需求,促進平臺內容產品的銷售。
宣傳推廣投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平臺形象識別系統:為使平臺在高度競爭的數字出版與網
絡教育服務市場上形成更高的識別度,通過平臺整體的形象識別系統
設計,使平臺在形象建設、色彩識別上都具有一定的獨特性,需要聘
64
請專業設計團隊,結合平臺的功能、屬性和形象預設,設計專門的形
象識別系統,以期在具體的營銷活動中,增加潛在用戶對平臺的認知
程度,有效促進平臺贏得潛在用戶群體的認同,促進平臺內容產品的
推廣和銷售。
第二,平臺線下推廣活動:平臺用戶群體相對集中、明細,主要
客戶群為公立學校機構、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和大量對孩子教育投資關
注度高的中小學家長。用戶需求層次和目的相對明確,在運營推廣中
需要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層次和消費目的策劃不同層面的活動,引導
用戶關注平臺,了解平臺產品,促進平臺產品的進一步銷售。
(1)進校園推廣活動
藉助《讀者》、讀者讀書會、《讀者》(校園版)、《讀者》(原
創版)、《故事作文》、甘肅教育出版社、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以
及公司閱讀服務與數字運營中心協調公司其他經營部分推動的「讀
者·中國閱讀行動」在各類學校、機構推動的閱讀推廣活動,平臺積
極進入各類中小學學校、機構,傳播「讀者·新語文」教育服務理念
和學習方法,配合國家對語文和國學的重視與推廣,促進平臺與中小
學學校的閱讀、寫作活動充分融合,促進平臺產品在廣大中小學的推
廣和銷售。項目將與公司各部門校園活動協調開展,採取主動展示、
主動策劃的形式,每年開展進校園活動
14次。
(2)學習方法研討會
與各級語文教學研究機構合作,在全國各地組織舉辦語文學習方
法研討的研討會,聚合全國各地中小學語文教學骨幹的智慧,不斷推
65
廣「讀者·新語文」教育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不斷提升「讀者·新
語文」教育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取得語文閱讀寫
作教育一線名師的認同,提高他們的參與程度,促進平臺內容產品的
銷售,吸引更多一線名師加盟,開展線上個性化閱讀寫作教育服務。
研討會在全國範圍內召開,每年一次。
(3)產品推介會
針對關注語文閱讀寫作教育風口變化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結合
公司各部門的各類閱讀寫作推廣活動,每年召開針對培訓機構的產品
推介會。促進機構用戶對平臺內容產品的深入了解,產生授權使用的
消費意願,平臺運營每年將結合產品的研發進度開展次數不等的線下
產品推介會。第
1年
0次,第
2年至第
6年
3次/年。
第三,平臺線上推廣活動:為了拓展平臺及微信平臺的影響力,
增加全國各地潛在用戶對平臺宗旨、理念、服務內容、產品內容的認
知度,準備在期刊、報紙和微信平臺上對平臺內容和平臺自有微信公
眾號進行廣告推廣。
其中,期刊、報紙媒體推廣,每年
1至
2次,線上微信公眾號大
號推廣每年
2至
3次,以期結合宣傳文案推廣和線上推廣,迅速增加
公眾號和平臺的關注度,增加用戶,提高用戶轉化率,達到預期的銷
售目標。
(五)鋪底資金費用及其計劃
鋪底資金
200萬包括但不限於行業會議培訓、
新媒體號運營推廣
(如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抖音小視頻、小猿搜題等)、軟硬體升級
66
迭代,以及其他未考慮到的計劃外費用。
第二年支出
50萬,第三年支出
50萬,第四年支出
100萬。
四、項目技術建設
公司作為中國期刊出版的領軍者,圖書出版的地方領先者和數字
出版的積極
探索者,在內容資源、專業、品牌、技術與市場等方面的
優勢積累為項目建設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一)內容資源基礎
公司具備強大的內容資源獲取能力。首先,公司年出版圖書、音
像出版物
1600餘種,出版期刊上億冊。由於公司具備圖書、期刊出
版資質,可以利用出版合同較為方便地獲取書刊內容的網絡信息傳播
權,在減少內容資源集聚成本、擴大排他性專有授權方面具有較強的
競爭力。
(二)專業與品牌基礎
2009年
12月,讀者集團控股發起設立讀者
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
司。股份公司於
2015年
12月
10日上市,是西部地區第一家在國內
主板上市的
出版傳媒類企業。目前股份公司擁有
3家期刊和教材出版
單位、
8個職能部門、
12家全資子公司、
5家控股子公司、參股
4家
公司。年出版圖書
3000餘種,期刊
13種,核心產品《讀者》雜誌發
行量連續十多年領跑中國期刊界,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公
司還是甘肅省最大的中小學教材出版代理單位,穩居甘肅省教材市場
首位。「讀者」品牌連續
14年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中國
500最具
價值品牌,
2017年品牌價值
233.59億元。
2015—2017年,股份公司
67
連續三年入選「全國文化企業
30強」提名企業。
(三)技術基礎
公司加快出版結構和產業
結構調整步伐,開始進軍網絡出版、數
字出版等
新媒體發展領域,對數字出版技術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
實踐:以《讀者》手機報為代表的多種手機閱讀產品,正式上線運行;
四代「讀者電紙書」在一年時間先後面市,並且掌握數字轉檔能力和
相關核心技術,成為制定電子書標準大綱的主要成員單位之一。
(四)市場基礎
公司及其前身在長期的出版活動中,已擁有一個能夠有效服務於
書刊發行的銷售網絡,與包括中小學校、圖書館在內的眾多客戶建立
起了密切的聯繫與業務關係,而這些客戶也是數字出版的主要市場對
象。同時,《讀者》
iPhone版與
iPad版電子期刊累計下載量達
80餘
萬,位居蘋果
AppStore同類應用軟體下載量前
3名。未來,公司還
將利用上市募集資金開展營銷體系建設,進一步全面提升公司的市場
滲透與擴張能力。再加上公司在出版市場上強有力的品牌競爭力,均
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市場基礎與發行保障。
五、可持續經營計劃
以
建設數字出版平臺為依託,建立完整的數字出版產業鏈,延伸
產品價值鏈,實現從單一紙介質媒體出版到多媒體數字出版的轉變,
是公司清醒認識出版數位化趨勢所做的戰略決策。同時,經過
3年項
目建設,平臺可實現一定水平的盈利,具備一定的自我維持、自我積
累、自我發展能力。在此基礎上,平臺將依靠自我積累與公司支持繼
68
續做好以下工作,實現快速、可持續發展,成為公司發展的新增長點。
首先,繼續集成優秀內容資源。不斷充實內容資源數量,提升內
容資源質量,擴大內容資源類型。
「讀者
」系列期刊、優秀中小學作文、
名師視頻和課件等資源的數量增長繼續保持項目建設期內水平。
其次,努力增強盈利能力。以公司營銷體系為依託,通過認真研
究、細分市場,有針對性地開展市場推廣與銷售活動,積極開拓市場,
努力提高市場覆蓋率與市場佔有率,實現銷售收入與盈利水平的持
續、穩定增長。
69
第五章項目財務評價
一、項目收入測算
(一)項目收入
個人購買的收入為
3297.00萬元,公立教育機構購買的收入為
2944.00萬元,民辦教育機構購買的收入為
6750.00萬元,收入總計
為
12991.00萬元。
表
5-1項目收入測算
單位:萬元
項目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
個人購買
0.00
219.80
439.60
659.40
879.2
1099.00
3297
公立教育機構購買
0.00
198.00
376.00
552.00
726.00
1092.00
2944
民辦教育機構購買
0.00
450.00
750.00
1200.00
1800.00
2550.00
6750
合計
0.00
867.80
1565.60
2411.40
3405.20
4741.00
12991
(二)項目收入測算依據
項目收入來自項目向用戶提供相應服務所產生的銷售收入,根據
產品銷售價格與預期用戶數量測算。其中,預期用戶數量系以目標市
場容量分析為基礎,結合行業經驗與公司業務進展情況預測確定(基
於審慎原則,目標市場潛在容量以
2017年為基準,未考慮今後增長
情況);產品銷售價格系根據已有數字出版商產品售賣模式與不同類
型用戶需求,經綜合考慮後確定。
1.預期用戶數量
根據國內外數字出版產品市場銷售情況,項目銷售的市場目標主
要鎖定為個人用戶和機構用戶。
70
(1)預期「讀者·新語文」中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育平臺子
項目用戶數量
「讀者·新語文」中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育平臺子項目預期用
戶分為三部分:
a.基礎教育階段的公立教育機構用戶;
b.日趨活躍的
教育培訓市場中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用戶;
c.網際網路普及環境下的大
量網絡用戶。據
2016年教育部《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統計數據,我國共有普通高中
13400所,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生
均
16781元;普通初中
52100所,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生均
16010
元;普通小學
177600所,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生均
11398元。
就世界範圍來看,目前已有至少
50個國家計劃推廣電子書包,
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均有項目在運作。印度已經產生極具行業影
響力的多媒體教育上市公司(
Educompany),該公司
2010年營業收
入已達
135.1億盧比(折合
17.5億元人民幣),其主要產品之一「聰
明課堂」的公立教育機構用戶數已超過
6000所。我國北京、上海、
成都、廣州、深圳、大連、杭州等大城市的中小學,已開始電子書包
教學模式的實驗和研究,研究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綜合活
動等不同學科。
項目將以普通公立教育機構用戶、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用戶和網絡
個人用戶為核心,逐年增加用戶數量。基於審慎原則,計劃到第
6年
累計發展普通高中學校用戶
192個,僅為
2016年普通高中學校數量
的
1.45%;累計發展普通初中學校用
752個,僅為
2016年普通初中
學校數量的
1.45%;累計發展普通小學學校用
1056個,僅為
2016年
71
普通小學學校數量的
0.6%。
2016年教育部《
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統計數據,
我國民辦教育機構約為
17.10萬所,比上年增加
8253所,其中課外
輔導性質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
1.95萬所,民辦教育機構呈現穩步、
健康發展態勢。參考與本項目類似的網絡教育服務機構發展數據:北
京兩個黃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自研課程、提供網絡教育服務和課程
授權使用,自
2010年成立起至
2017年,共發展一千餘家合作機構;
凹凸個性教育基於網絡雙師教育服務模式,三年間,為八百餘家培訓
機構提供了課程授權使用。基於審慎原則,讀者·新語文中小學閱讀
寫作教育平臺預計合作機構為
450家,僅佔市場潛在容量的
2.3%,
針對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授權其使用包括讀者·新語文品牌,自研教
學方法,音、視頻,並為其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以及售後服務。
依據
2017年
12月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
CNNIC)在京發布的
第
41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17年
12
月,我國網民規模達
7.72億,普及率達到
55.8%,根據產業信息網發
布的《
2015—2022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戰略諮詢報
告》提供的數據,從
2011年到
2017年,網絡在線教育用戶規模每年
增長人數均在
20%以上,預計
2018年用戶人數將達到
13221萬人。
項目平臺除開發公立教育機構和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之外,將建設平臺
自有微信公眾號並藉助公司擁有其他微信公眾號平臺,基於對微信公
眾號平臺的開發、推廣,吸引個人用戶的關注,進行互動、營銷、推
廣,藉助互動、個性化服務等手段,增強用戶黏性,產生一批黏性較
72
強的個人用戶。根據公司在相關閱讀、寫作類微信公眾號運營方面的
經驗,藉助讀者品牌的影響力和公司內部刊物、微信公眾號之間的聯
動和宣傳,參照公司內部類似微信公眾號不同階段粉絲增長發展經
驗,預期項目自有微信公眾號發展趨勢為第
1年粉絲人數達到
10萬,
第
2年
20萬,第
3年
40萬,第
4年
60萬,第
5年
80萬,第
6年
100萬。依照公司相關微信公眾號粉絲用戶轉化率的經驗,依據審慎
原則,採用低於公司微信公眾號粉絲用戶轉化率標準的數值
1%計算,
6年時間本項目藉助微信公眾號從網絡個人用戶群體中分別獲得付費
用戶第
1年
0.1萬人,第
2年
0.2萬人,第
3年
0.4萬人,第
4年
0.6
萬人,第
5年
0.8萬人,第
6年
1萬人。
表
5-2公立教育機構用戶市場潛在容量及預期各年用戶數
用戶類別
2016年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
普通高中學校
13400
0
10
24
37
49
72
普通初中學校
52100
0
39
89
139
189
296
普通小學學校
177600
0
100
150
200
250
356
合計
243100
0
149
263
376
488
724
說明:
2016年數據來源為教育部《
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表
5-3針對中小學教育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市場潛在容量及預期各年用戶數
用戶類別
2016年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
民辦培訓機構
19500
0
30
50
80
120
170
合計
19500
0
30
50
80
120
170
說明:
2016年數據來源為教育部《
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產品銷售方案
根據國內外數字出版產品市場銷售情況,參考國內其他數字出版
商的做法,以及項目本身的內容特點,針對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與支
73
付能力,設計制訂月付費、年付費和項目制付費等多種銷售方案。詳
見表
5-4。
表
5-4項目銷售方案
單位:萬元
產品名稱定價方案用戶類型
讀者
·新語文中小學語文閱讀
全年
0.1099/年個人用戶
寫作教育平臺
(項目針對民辦培訓機構和公立
教育機構銷售收入的
40%轉入營
銷團隊,作為渠道分成)
民辦培訓機構
15/家民辦教育培訓機構
公立教育機構中高中、
初中
2/年,小學
1/年
普通中小學
表
5-5個人用戶銷售收入
收費
標準
數量
預測
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說明
轉化線上課程定
人數
(約
價為
0.1099/
年,共包含
3
個等於
0
0.2
0.4
0.6
0.8
1
3類內容,分別
人1%,為:
購單位:一、四種課
買萬人)
程
:1.課本內
容課程
2.應
試提分課程
3.閱讀與寫作
指導課程
4.
人文素養提
升課程;
二、音頻學習
課程;
三、個性化語
文服務。
線
上
課
程
收
入
0.109
9/年
收入
(單
位:萬
元)
0
219.8
439.6
659.4
879.2
1099
3297
個人購買線上課程的收入總計:
3297萬元
74
表
5-6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用戶銷售收入
民
辦
收費
標準
數量
預測
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說明
教
育
機
構
課
15/
參見
表
5-3(單
位:
家)
0
30
50
80
120
170
450
程
授
權
收
家
收入
(單
位:萬
元)
0
450
750
1200
1800
2550
6750
入民辦培訓課程授權收入總計:
6750萬元
表
5-7公立教育機構用戶銷售收入
單位:萬元
公
立
教
育
收費
標準
類別
第
1
年
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說明
2/年
普通高
中學校
(單
位:所)
0
10
24
37
49
72
192
收入
(單
位:萬
元)
0
20
48
74
98
144
384
機
構
購
買
普通初
中學校
(單
位:所)
0
39
89
139
189
296
752
課
程
資
源
2/年
收入
(單
位:萬
元)
0
78
178
278
378
592
1504
包
收
入
1/年
普通小
學學校
(單
位:所)
0
100
150
200
250
356
1056
收入
(單
位:萬
元)
0
100
150
200
250
356
1056
公立教育機構購買課程資源包收入總計:
2944
75
二、項目成本、費用測算
(一)總成本、費用
在計算期
6年內,項目預計累計發生成本、費用
8232.07萬元,
其中內容建設
1866.00萬、系統開發
455.00萬元、軟硬體購置
167.61
萬元、日常運營
1665.86萬元、鋪底資金
200萬元和渠道分成費用
3877.60萬元。
項目在
3年建設期內募集資金投入
3490.98萬元中用於內容建設
1866萬元,用於系統開發
455萬元,用於軟硬體購置
167.61萬元,
用於日常運營
802.37萬元,鋪底資金
200萬元(其中
100萬元因軟
硬體升級迭代等原因轉入第
4年投入)。
表
5-8項目成本、費用表
單位:萬元
項目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
內容建設
553.00
792.00
521.00
1866.00
系統開發
320.00
115.00
20.00
455.00
軟硬體購置
98.01
35.60
34.00
167.61
其中:硬體
70.50
1.60
72.10
軟體
27.51
34.00
34.00
95.51
日常運營費用
243.27
271.27
287.83
287.83
287.83
287.83
1665.86
鋪底資金
50.00
50.00
100.00
200.00
小計
1214.28
1263.87
912.83
387.83
287.83
287.83
4354.47
渠道分成費用
0.00
259.20
450.40
700.80
1010.40
1456.80
3877.60
合計
1214.28
1523.07
1363.23
1088.63
1298.23
1744.63
8232.07
(二)內容建設投資測算
在
3年建設期內共投資
1866萬元,其中用於作文素材庫
200萬
元,用於名師視頻製作費用
1466萬,用於名師音頻製作費用
100萬,
課程研發
100萬。
76
內容建設的測算依據見表
5-9。
表
5-9內容建設投資明細表
單位:萬元
建設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合計備註
作文素材庫
50
100
50
200以篇為單位,平均
50元/篇
名師視頻制
作費用
240
198
270
347
180
231
1466
精品視頻,
0.3萬/
集,其中,拍攝製
作
0.2萬/集,高級
職稱老師講課費
0.08萬/集,腳本
費用
0.02萬/集;
普通視頻
0.165萬
/集,其中,拍攝
製作
0.1萬/集,中
級職稱老師講課
費
0.05萬/集,腳
本費用
0.015萬/
集。
名師音頻制
作費用
30
40
30
100
200元/集,含版權
使用費和製作費
課程研發
35
35
30
100
100人月,
1萬元
/
人月,第三年完成
研發工作
合計
553
792
521
1866
(三)系統開發投資測算
系統開發投資
455萬元。
系統開發與軟硬體購置投資的測算依據見表
5-10。
表
5-10系統開發投資明細表
單位:萬元
投資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合計說明
內容資源管理
70
0
0
70包含內容採集系統,內
容加工系統
內容資源整合發布
50
25
0
75
包含內容整理與發布系
統
77
教學資源包
40
0
0
40
將數位化、碎片化的資
源進行處理,形成教學
資源包
在線學習和服務平臺
30
30
0
60網絡基礎平臺建設
融合出版
20
30
0
50相關技術解決方案
社交互動
30
0
0
30包含互動分享系統等
個性化服務
30
30
20
80包含數據服務系統等
課程直播
50
0
0
50在線直播技術建設
合計
320
115
20
455
(四)軟硬體購置投資測算
軟硬體購置投資
167.61萬元。
軟硬體購置投測算依據見表
5-11。
表
5-11軟、硬體設備購置投資明細表
投資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合計說明
伺服器作業系統
8
0
0
8
Windows
Server
2016中文標準版,
6
套,
1.26萬元,共計:
8萬元
資料庫
9.66
0
0
9.66
SQLserver
2017標準版,
2套,
4.83
萬元
/套,共計:
9.66萬元
伺服器
39
0
0
39
H3C
NaviData
5200
6臺,
6.35萬元
/
臺,共計:
39萬元
負載均衡
14.8
0
0
14.8
深信服AD-1000-B600,14.8萬元
網絡交換機
4.2
0
0
4.2
JUNIPER
EX3300-48T,4.2萬元
web應用防火牆
9.85
0
0
9.85
360
W3400-U008P,9.85萬元
可攜式計算機
8.5
0
0
8.5
聯想
ThinkPad
x260或相同性能產
品,
0.85萬元
/臺,共需
10臺
78
臺式計算機
4
1.6
0
5.6
聯想拯救者極
MAX或相同性能產
品,
0.8萬元
/臺,共需
7臺
阿里雲服務
0
34
34
68
150兆帶寬,
8核
32G,2T硬碟,
17
萬/臺,需要
2臺
合計
98.01
35.6
34
167.61
(五)日常運營投資測算
日常運營費用在
3年建設期內共投資
802.37萬元,其中用於資
源整合人員
330萬元,差旅費
67.2萬元,辦公費用
29.78萬元,微信
公眾號運營費
137.79萬元,宣傳推廣費
237.6萬元。
日常運營費用的測算依據與具體進度計劃詳見表
5-12。
表
5-12日常運營費用投資明細表
單位:萬元
投資
內容
第
1年第
2年第
3年
前
3年
合計
第
4年第
5年第
6年
前
6年
合計
說明
資源
整合
人員
60
120
150
330
150
150
150
780
以全人力成本(包
括薪酬、福利、保
險與公積金)每人
平均
15萬元/年
標準測算,第一年
4人,第二年
8人,
第三年及以後均
為
10人。
差旅
費
26.88
26.88
13.44
67.2
13.44
13.44
13.44
107.52
包括食宿費,
450
元
/人
/天;交通
費,
3000元
/人
/
次;差旅補貼,
200
元/人/天。
辦公
費用
15.26
7.26
7.26
29.78
7.26
7.26
7.26
51.56
包括辦公場地租
賃,
15元/平方米
/月(含物業費);
日常辦公耗材(含
文具、紙張、列印
耗材等)、通信費
用(含固話和移動
79
通信費用)、網費
和水電費,
500元
/人/月;辦公設備
購置,
8萬元。
微信
公眾
號
45.93
45.93
45.93
137.79
45.93
45.93
45.93
275.58
包括微信公眾號
年費,
0.03萬/年;
微信文案稿費,
40.8萬/年;配圖
版權費,
3.5萬
/
年;第三方製作軟
件使用費,
0.1萬/
年;培訓學習費,
1.5萬/年。
宣傳
推廣
費
95.2
71.2
71.2
237.6
71.2
71.2
71.2
451.2
形象識別系統
30
萬;線下推廣:
1.
進校園活動,
14
次/年,
1萬/次;
研討會,
14.2萬/
次,
1次/年;產
品推廣會,
2萬/
次,第
1年
0次,
第
2年第
6年
3
次/年
2.期刊、報
紙媒體推廣
12萬
/年;線上推廣,
以粉絲數
300萬
微信公眾號推廣
費用為測算依據,
每年
25萬。
合計
243.27
271.27
287.83
802.37
287.83
287.83
287.83
1665.86
(六)鋪底資金投資測算
鋪底資金
200萬包括但不限於行業會議培訓、
新媒體號運營推廣
費(如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抖音小視頻、小猿搜題等)、軟硬體升
級迭代,以及其他未考慮到的計劃外費用。
80
(七)渠道分成費用測算
按公立教育機構購買打包課程和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購買打包課
程收入的
40%,即
3877.60萬元轉入公司內部營銷團隊作為渠道分成
費用。
測算依據與具體進度計劃詳見表
5-13。
表
5-13渠道分成費用測算表
單位:萬元
項目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
公立教育機構購買
0.00
198.00
376.00
552.00
726.00
1092.00
2944.00
民辦教育機構購買
0.00
450.00
750.00
1200.00
1800.00
2550.00
6750.00
小計
0.00
648.00
1126.00
1752.00
2526.00
3642.00
9694.00
分成比例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合計
0.00
259.20
450.40
700.80
1010.40
1456.80
3877.60
三、項目利潤測算
(一)利潤總額與淨利潤
在計算期內,項目預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
4670.70萬元,其中第
1年-261.96萬元,第
2年-127.57萬元,第
3年
222.48萬元,第
4年
796.14萬元,第
5年
2116.98萬元,第
6年
2468.02萬元。
淨利潤總額
3405.64萬元,其中第
1年-261.96萬元,第
2年-127.57
萬元,第
3年
166.86萬元,第
4年
597.10萬元,第
5年
1180.19萬
元,第
6年
1851.01萬元。
表
5-14項目利潤測算表
單位:萬元
項目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
營業收入
0.00
867.80
1565.60
2411.40
3405.20
4741.00
12991.00
會計成本費用
261.96
989.48
1332.49
1598.88
1808.48
2240.78
8232.07
營業稅金
0.00
5.89
10.63
16.38
23.13
32.20
88.24
81
利潤總額
-261.96
-127.57
222.48
796.14
1573.59
2468.02
4670.70
企業所得稅
0.00
0.00
55.62
199.04
393.40
617.01
1265.06
淨利潤
-261.96
-127.57
166.86
597.10
1180.19
1851.01
3405.64
(二)利潤測算依據
1.營業收入
見本章第一部分「項目收入測算」相關內容。
2.營業成本費用
本章第二部分已對項目成本費用測算做了詳細說明。按照企業會
計準則和稅法有關規定,貫徹企業會計核算原則,我們對項目成本費
用換算為會計成本費用進行了測算,按照會計準則和會計核算配比性
原則要求,對項目成本中的內容建設、系統開發費用和除了阿里雲服
務費以外的軟體費用,在計算期內做了平均攤銷。軟硬體購置費用支
出形成的固定資產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使用年限
5年,採用直線法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額。
表
5-15會計成本費用測算表
單位:萬元
項目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
項目成本費用
1214.28
1523.07
1363.23
1088.63
1298.23
1744.63
8232.07
減:內容建設費
553.00
792.00
521.00
1866.00
加:第
1年分攤
費用
110.60
110.60
110.60
110.60
110.60
553.00
加:第
2年分攤
費用
158.40
158.40
158.40
158.40
158.40
792.00
加:第
3年分攤
費用
130.25
130.25
130.25
130.25
521.00
減:系統開發費
用
320.00
115.00
20.00
455.00
加:第
1年分攤
費用
64.00
64.00
64.00
64.00
64.00
320.00
加:第
2年分攤
費用
23.00
23.00
23.00
23.00
23.00
115.00
82
加:第
3年分攤
費用
5.00
5.00
5.00
5.00
20.00
減:軟硬體購置
費
98.01
35.60
34.00
167.61
其中:硬體費用
70.50
1.60
72.10
加:第
1年折舊
費用
14.10
14.10
14.10
14.10
14.10
0.00
70.50
加:第
2年折舊
費用
0.32
0.32
0.32
0.32
0.32
1.60
其中:軟體費用
27.51
34.00
34.00
95.51
加:阿里雲服務
費
34.00
34.00
68.00
加:軟體攤銷費
用
4.59
4.59
4.59
4.58
4.58
4.58
27.51
合計
261.96
989.48
1332.49
1598.88
1808.48
2240.78
8232.07
3.營業稅金及附加
根據國家對出版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提供的讀者·新語文中小
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育平臺項目服務,按
6%的法定稅率徵收增值稅
後,對其應納增值稅額的
12%(城建稅
7%、教育費附加
3%、地方
教育費附加
2%)繳納地方附加稅費的規定,同時考慮到同行業增值
稅稅負率,貫徹會計核算穩健性原則,在不考慮可能取得的增值稅進
項稅額的情況下,計算出計算期內應繳納的附加稅費
88.24萬元,各
年的營業稅金及附加費詳見表
5-17。
表
5-17營業稅金及附加測算表
單位:萬元
項目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
營業收入
0.00
867.80
1565.60
2411.40
3405.20
4741.00
12991.00
增值稅稅率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0.06
不含稅收入
0.00
818.68
1476.98
2274.91
3212.45
4472.64
12255.66
應納增值稅額
0.00
49.12
88.62
136.49
192.75
268.36
735.34
附加稅費率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合計
0.00
5.89
10.63
16.38
23.13
32.20
88.24
83
4.企業所得稅
依照
2008年
1月
1日起實施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
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
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在不考慮可能存在利潤總額調整為
應納稅所得額時存在納稅調整的情況下,按利潤總額的
25%計算計算
期內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1265.06萬元,各年應納稅額詳見表
5-18。
表
5-18企業所得稅測算表
單位:萬元
項目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
營業收入
0.00
867.80
1565.60
2411.40
3405.20
4741.00
12991.00
會計成本費用
261.96
989.48
1332.49
1598.88
1808.48
2240.78
8232.07
營業稅金
0.00
5.89
10.63
16.38
23.13
32.20
88.24
利潤總額
-261.96
-127.57
222.48
796.14
1573.59
2468.02
4670.70
企業所的稅率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企業所得稅
0.00
0.00
55.62
199.04
393.40
617.01
1265.06
四、項目投資收益
項目的經濟計算期定為
6年,在此期間預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
12991.00萬元,利潤總額
4670.70萬元,淨利潤
3405.64萬元,年均投
資淨利潤率
16.26%,年均收入淨利潤率
26.21%,按初期投入
1214.28
萬元、
6年期各年產生的現金淨流量測算的內部收益率
13.11%。靜態
投資回收期
5.2年,動態投資回收期
5.3年。
表
5-19項目投資收益表
單位:萬元
項目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
營業收入
0.00
867.80
1565.60
2411.40
3405.20
4741.00
12991.00
會計成本費用
261.96
989.48
1332.49
1598.88
1808.48
2240.78
8232.07
營業稅金
0.00
5.89
10.63
16.38
23.13
32.20
88.24
84
利潤總額
-261.96
-127.57
222.48
796.14
1573.59
2468.02
4670.70
企業所得稅
0.00
0.00
55.62
199.04
393.40
617.01
1265.06
淨利潤
-261.96
-127.57
166.86
597.10
1180.19
1851.01
3405.64
收入淨利潤率
(%)
0.00
-14.70
10.66
24.76
34.66
39.04
26.21
項目成本費用
1214.28
1523.07
1363.23
1088.63
1298.23
1744.63
8232.07
投資淨利潤率
(%)
-21.57
-8.38
12.24
54.85
90.91
106.10
16.26
表
5-20投資回收期測算表
單位:萬元
項目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
淨利潤
-261.96
-127.57
166.86
597.10
1180.19
1851.01
3795.16
月淨利潤
0.00
0.00
13.91
49.76
98.35
154.25
510.16
募集資金投資額
1214.28
1263.87
912.83
100.00
3490.98
累計回收投資額
0.00
0.00
166.86
763.96
1944.15
3795.16
靜態投資回收期
5.2
5.2年
年均回收投資額
632.53
1265.05
1897.58
2530.11
3162.63
3795.16
5.3年
五、項目資金運用對財務及經營狀況的影響
項目成功運用將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加速公
司實施戰略性發展規劃,提升公司在數字出版方面的品牌影響力。項
目成功運用後,產生的具體影響如下:
(一)對淨資產收益率及盈利能力的影響
項目成功運用後,公司淨資產總額及每股淨資產均大幅度增長,
近兩年內公司的收入淨利潤率、投資淨利潤率因淨利潤負增長有所降
低。從長遠看,本次項目資金投資具有良好的投資回報率。隨著項目
資金投資項目陸續實施並產生效益,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將有
大幅提高,使公司盈利能力不斷增強,淨資產收益率不斷提高。
(二)對總資產及資產負債率的影響
項目成功運用後,公司總資產增加,資產負債率隨之下降,提高
了本公司的債權融資能力,增強了其防範財務風險的能力。
85
(三)對公司收入結構的影響
項目成功運用後,公司將改變目前的盈利結構,開拓數字出版在
線教育服務這一戰略業務領域,使數字出版發展成為公司主要的業務
收入來源之一,從而改善收入結構,提高抵抗外部風險的能力。
(四)投資項目投資支出對公司的影響
項目為公司主要的基礎業務建設項目,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方
向。該項目投資年均支出
1597.56萬元,而同時期產生的年均淨利潤
是
632.52萬元。經測算,按初期投入
1214.28萬元、
6年期各年產生
的現金淨流量測算的內部收益率
13.11%(詳見表
5-21現金流量測算
表)。
表
5-21現金流量測算表
單位:萬元
項目內容第
1年第
2年第
3年第
4年第
5年第
6年合計
個人購買形成的現金流入
0.00
219.80
439.60
659.40
879.20
1099.00
3297.00
公立教育機構購買形成的現金
流入
0.00
198.00
376.00
552.00
726.00
1092.00
2944.00
民辦教育機構購買形成的現金
流入
0.00
450.00
750.00
1200.00
1800.00
2550.00
6750.00
現金流入合計
0.00
867.80
1565.60
2411.40
3405.20
4741.00
12991.00
內容建設形成的現金流出
553.00
792.00
521.00
1866.00
系統開發形成的現金流出
320.00
115.00
20.00
455.00
軟硬體購置形成的現金流出
98.01
35.60
34.00
167.61
日常運營費用形成的現金流出
243.27
271.27
287.83
287.83
287.83
287.83
1665.86
鋪底資金支出形成的現金流出
50.00
50.00
100.00
200.00
渠道分成費用
0.00
259.20
450.40
700.80
1010.40
1456.80
3877.60
小計
1214.28
1523.07
1363.23
1088.63
1298.23
1744.63
8232.07
附加稅費形成的現金流出
0.00
5.89
10.63
16.38
23.13
32.20
88.24
所得稅形成的現金流出
0.00
0.00
55.62
199.04
393.40
617.01
1265.06
小計
0.00
5.89
66.25
215.42
416.53
649.21
1353.30
現金流出合計
1214.28
1528.96
1429.48
1304.05
1714.76
2393.84
9585.37
現金淨流量
-1214.28
-661.16
136.12
1107.35
1690.44
2347.16
5281.07
86
第六章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一、風險分析
在項目建設與運行過程中,可能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風險:
(一)內容資源獲取風險
內容資源是開展數字出版與在線教育服務業務的基礎。公司雖然
擁有豐富的內容資源且已與很多內容資源提供者建立了長期、密切的
合作關係,在獲取內容資源方面享有便利與優勢,但要達到項目建設
所要求的內容資源規模,仍需從其他出版單位、中小學校機構等內容
資源提供者處獲取資源,且依然可能一些不可預計的因素,不能便捷
地獲取資源。同時,受市場競爭日趨加劇的影響,對內容資源的爭奪
將成為未來數字出版企業的業務重點,這也增加了內容資源的獲取難
度和使用成本。
(二)人力資源風險
數字出版與在線教育服務業務無論從全國出版和教育行業來看,
還是從公司內部來說都處於業務初創期,既懂技術、又懂出版,既懂
經營、又懂管理,既動教育、又懂教育服務的複合型人才較為匱乏,
高層次人才流動性較大。業務開展初期也可能出現部門間不斷制約、
整合的工作階段,也可能出現人員離職、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等情況,
這也使項目實施受到一定影響。
(三)技術風險
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消費者消費習慣變化、技術發生重要
變革等情況,從而延遲產品開發進度。此外,項目產品主要通過互聯
網為用戶服務,而網際網路存在基礎設施故障、鏈路中斷、網絡黑客攻
87
擊等風險,可能導致硬體、軟體故障及傳輸系統故障。
(四)版權風險
項目已取得的內容資源或提供的數字內容產品,可能被其他公
司、組織或個人侵權使用,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同時,公司已取得
網絡傳播授權的內容資源,也可能因版權關係不清、授權主體不當、
超過授權期限等原因,產生版權糾紛。
二、應對措施
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已經積累了較強的經濟實力、豐富的出版資
源和完善的市場網點。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資產狀況良好,競爭能
力增強,這在相當程度上對規避上述風險能起到積極作用。
具體來講,公司將主要採取以下措施來防範上述風險:
(一)以各種方式加快優質出版資源整合
首先,公司將進一步充實自身的內容資源量、提升公司自身的內
容資源品質。其次,公司將積極尋求資源合作,通過利益共享、項目
合作等手段,與傳統的出版單位和公立教育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長期
合法使用內容資源。再次,公司將積極創造條件、把握時機,收購、
兼併有價值的內容資源主體。
(二)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完善激勵機制和約束體系
公司將繼續加強員工招聘與培訓、績效考核、企業文化建設,人
才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不斷完善人才激勵和約束機制,為員
工創造良好的工作和職業發展條件。
88
(三)總結項目組織管理經驗,保證項目進度和運營安全
項目組將認真研究以往承擔的類似項目,取得有助於項目順利開
展的經驗和教訓,避免不必要的失誤,定期進行階段性需求確認和評
審測試,從而保證項目的如期完成。此外,公司還將加大技術投入,
進一步加強傳輸設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資料庫資料進行嚴格管
理;對技術人員進行分級授權和分類管理;確保傳輸系統和數據的安
全。
(四)重視版權保護,規範版權交易
公司在項目建設中已充分考慮採用技術手段提高盜版者的侵權
難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公司還將通過有關職
能部門及時監測數字內容產品與服務受到侵權的情況,對盜版者及時
提出警告,必要時訴諸法律。同時,公司還將強化版權審查,明確工
作規範,促使公司相關版權交易規範化,使獲取的內容資源做到版權
關係清晰、授權有效,以避免糾紛產生。
89
第七章環境保護、防火和節能降耗
一、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項目實施需綜合考慮其對環境的影
響。鑑於數字出版行業的特點,本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主要採取以下措
施保護環境:設備電磁輻射值控制在國家標準允許的範圍內;系統建
設和運行過程中無有毒、有害氣體和廢水排出;設置在室外的空調機
採用高效低噪聲設備,有效降低噪音;嚴格遵守國家頒布的法律、法
規進行文明施工。
二、防火
公司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有關規定,制定公司
消防安全制度,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置消防設
施和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誌,並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消防設
施和器材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並設置符合國
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標誌。公司的辦公地點都安裝了防火滅火裝
置。定期邀請消防專家為員工做防災減災的知識講座,提高員工安全
意識和冷靜應對火災的能力。
三、節能降耗
項目建設中儘可能選用國家批准的節能產品,選擇能耗低、可靠
性高的設備,以控制能耗。
公司將做好宣傳和教育工作,營造節能降耗氛圍,努力提高員工
節能降耗意識。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點油墨做起,精
90
打細算,確保把各類消耗降低到最低水平。對節能降耗做出一定成績
的員工,要給予一定的精神鼓勵和適當的經濟獎勵。
91
第八章總體評價與結論
公司根據國家及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指導精神,圍繞公司發展戰略
和自身優勢,針對數字出版中網絡在線教育產業發展的前景與當前態
勢,通過市場調研和分析,確定上市募集資金投資方向,分別確立項
目。經深入研究論證,本項目類別清晰、操作性強、定位準確,具有
較大市場發展空間和較強的盈利能力,既蘊含著較大的經濟效益,也
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該項目的開發,將有助於提升公司在數字出版
和網絡教育領域中的優勢地位和行業影響力,延續公司傳統出版的競
爭優勢。
項目可行。
92
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