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丹敏:我國燃料電池已初步具備商業化應用

2020-11-30 中國電池網

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僅重視鋰電池,對燃料電池也非常重視,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情況下,燃料電池仍然給予關照,沒有急速退坡。

7月19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工作部組織召開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18)發布暨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在會上,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邢丹敏介紹了燃料電池的狀況以及我國的發展水平。

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僅重視鋰電池,對燃料電池也非常重視,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情況下,燃料電池仍然給予關照,沒有急速退坡。 

為了發展燃料電池技術,科技部863計劃針對燃料電池設立了多個研究課題,新源公司那時候就承擔了國家863課題,課題要求形成電堆及期關鍵材料國產化和批量供應能力,為我國燃料電池探索總結了不少寶貴經驗,並且成功地運用於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之中。「十二五」、「十三五」時期,新源公司多次承擔科技部高性能低成本燃料電池電堆及關鍵材料技術研究工程化開發,這些課題研究工作已通過國家驗收。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新源公司不負期望,已研發成功第二代系統FCS200,功率為30-60KW,工作溫度為-10-70℃,陰極需要增溼,工作壽命為5000小時,正在研發的第三代系統FCS300,功率達到80-100KW,工作溫度為-30-70℃,無需增溼,工作壽命為5000小時。新源公司研發的燃料電池已分別應用於FC Roewe750和FC Roewe950,並且通過了公告。

新源公司的電堆門類較齊全,乘用車、商用車電堆均成功開發。最新研製的MOD400電堆,採用金屬雙極工藝,有效解決了高低電流密度區的水平衡問題,伏安性能 與日本豐田Mirai電堆接近;在耐久性方面,新源公司也掌握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從最初的1000小時,到現在突破5000小時,下一步將爭取達到1萬小時。

「新源公司將研發高穩定性催化劑,提升Pt電化學及應力耐受性等,從而電堆使用壽命。」 邢丹敏說,「示範運行是『十一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十三五』的指標更加細緻。60KW車用燃料電堆功率密度達到2.0KW/L,壽命5000小時,低溫啟動-20℃;100KW車用燃料電堆功率密度達到3.1KW/L ,壽命5000小時,低溫啟動-30℃。」 

目前,國內燃料電池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輸出功率方面,國內水平是60KW,國際為110KW;電流密度方面,國內是2.0KW/L,國際是大於3.0KW/L;金屬Pt用量上,國內是0.4g/KW ,國際是0.2g/KW;其他方面,國內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齊頭並進。 

商業化應用方面,新源動力、廣東國鴻、上海攀業都從事電堆的研發與生產,廣東國鴻的產能最大,已達2萬臺電堆的生產能力。膜電極、金屬雙極板、催化劑 、質子膜等關鍵材料,在國內已有產業鏈。

「從電堆技術發展的角度看,我國燃料電池已初步具備商業化應用,在今後的商業應用中不斷完善現有技術。」 邢丹敏說。

相關焦點

  • 豐田向國內供應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行業商業化進程加速
    目前全世界已有多種高性能燃料電池汽車產品,初步進入了商業化應用階段。我國燃料電池增速高於全球,2018年增速達67.79%。預計未來我國燃料需求仍將保持高增長,2018-2020年CAGR達75.12%。2020年我國燃料電池需求將達到230兆瓦,佔全球總需求14.38%,成為全球主要的燃料電池生產和銷售國。
  • 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未來動力電池誰主沉浮?
    作為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部件,動力電池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目前,鋰電池已深受行業認可,固態電池和燃料電池也以更加優異的性能被寄予厚望,在動力電池領域,可謂路線多元,同步推進。那麼,從全球來看,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發展情況如何?未來又將誰主沉浮?
  • 大通燃氣子公司開展「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商業化應用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大通燃氣子公司四川大通睿恆能源公司日前與華清京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決定依託各自優勢,積極推進「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在數據中心分布式能源領域的開拓應用,推動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技術實用化、商業化進程,真正實現從實驗室到實際應用場景的跨越式發展,引領該行業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發展
  • 燃料電池專題報告:以動力鋰電為鑑,燃料電池商業化加速
    目前國產氫燃料電池零部件、電堆已基本具備產業基礎, 重要系統配件主要依賴進口,正待政策春風起,以揚帆遠航。1、核心零部件、單體電池及電堆:我國能生產,但水平有差距我國具備核心零部件的產業基礎,但距離國外高端水平有差距。目前催化劑的差距正在縮 小,質子交換膜、碳紙、膜電極、雙極板等差距還較大,是下一步技術攻關的發力點。
  • 甲醇氫燃料電池汽車更易商業化?
    國家燃料電池汽車及動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副教授馬天才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從能源的角度考慮,我國需要發展甲醇重整制氫技術。  ■甲醇氫燃料電池有獨特優勢  燃料電池汽車與傳統汽車有很大不同,氫氣的製備、儲存和使用環節都有難點。燃料電池汽車走向商業化,不僅要求技術可行,更要求低成本。
  • 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四大瓶頸
    經過多年積累,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初具產業化條件,商業化應用正在開啟。氫燃料電池汽車初具產業化條件近年來,國家《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都將氫能發展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列為重點發展方向。
  • 陳全訓:鋁燃料電池的開發和商業化意義重大
    鋁燃料電池技術的應用可實現金屬鋁的大規模工業儲能,國內外對該技術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但該技術已超出傳統材料科學領域的範疇,因此進展緩慢。東深科技公司經過6年的苦心研究,突破了鋁燃料電池的諸多技術瓶頸,實現了產品商業化生產,成為國內鋁燃料電池商業化應用的企業。 陳全訓在了解鋁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之後表示:「鋁燃料電池的開發和商業化意義重大。
  • 氫燃料電池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全球範圍來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從資源、環保等角度出發,都十分看重氫能的發展,目前氫能和燃料電池已在一些細分領域初步實現了商業化。燃料電池叉車方面,我國已有東莞氫宇等企業布局,隨著氫能市場不斷成熟,我國叉車市場會是燃料電池另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   加氫站方面,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一批從加氫站設計到運營的企業,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上廣地區。目前我國制氫、儲氫、加氫等環節的關鍵核心設備,還不能全部「國產化」,成本難降。
  • 天風電新:核心技術逐步攻克 燃料電池啟動在即
    政策持續支持,燃料電池商業化元年即將到來當前國內燃料電池的基礎研究與海外的差距在縮小,大部分零部件已能實現國產,車用燃料電池系統的商業化應用元年即將到來,產業鏈投資機會挖掘正當時。1.1.中國新能源汽車泰鬥歐陽明高院士在2018年6月的電動汽車百人會上也明確提出「鋰離子電池系統更適合替代汽油機,氫燃料電池系統更適合替代柴油機。」燃料電池車銷量基數較低,潛力可期。國內燃料電池相比之下,國內車用鋰離子電池的商業化進程已全球領先,車用燃料電池技術也在不斷趕超。
  • 燃料電池產業深度解析:政策與技術助推 商業化大幕開啟
    市場需求、政策雙驅動,多項應用領域有望同步發展。   ■ 技術引進、投資併購助力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我國現階段燃料電池車產業技術滯後於國外先進公司。國外技術的不斷突破,讓我們看到了氫燃料電池成本下降路徑。重整法制氫成本已可媲美燃油(約合 1.25 美元/kg)、電池系統成本 2015 年約 53 美元/kW,2020 年有望下降至 40 美元/kW,同時我國廢氫的利用將使使用成本進一步降低。   燃料電池性能優越,市場關注度與日俱增   燃料電池轉換效率高 、排放汙染小,性能優勢明顯 。
  • 氫燃料電池有望率先落地商用車 願景目標:2050年我國進入氫能社會
    2019年以來,各國明顯加快在氫能與燃料電池上的規劃,韓國、歐盟、中國、美國先後發布了氫能燃料發展規劃,加快新能源汽車及燃料電池產業化的進程。 經過多年研發與積累,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技術已經取得了較大突破和進展。「在燃料電池領域,我們現在的自主技術已經具備了推動產業向前發展的條件。
  • 科技部:繼續加強燃料電池技術開發應用
    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在官方網站上刊登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592號建議(《關於加快推動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的建議》)的答覆,答覆文件明確:科技部將延續自「十五」以來對電動汽車大力投入,並結合在燃料電池方面取得的新進展,推動燃料電池乘用車與商用車相關項目的儘早落地。
  • 氫燃料電池車商業化還需解決成本、動力與儲存三大短板
    本次參與座談會的十家企業覆蓋了從上遊的氫氣製備與儲運、燃料電池原材料商、燃料電池堆製造商與相關服務提供商一直到下遊的車輛集成商:在供應側提供氫氣製備、加氫站、儲存(包括車載端)和運輸等解決方案;在應用側提供質子交換膜、直流轉換器、能源管理與控制系統、燃料電池堆等核心部件的研發與製造,以及最終的車輛應用集成。
  • 引智動力:氫燃料電池叉車商業化嘗試
    近年來,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升級,鉛酸電池、鋰電池(主要是磷酸鐵鋰電池)、氫燃料電池相繼在叉車上得到應用,但業內認為,氫燃料電池是叉車用電池的最終目標。 叉車是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前沿應用場景之一。據了解,北美已經有35000臺叉車在使用氫燃料電池,是氫燃料電池商業化應用最成功的場景。
  • A股氫燃料電池產業鏈公司詳細名單一覽
    2020-11-25 22:01:50 來源: 專屬定製財經日報 舉報   我國氫資源豐富
  • 氫燃料電池汽車正在加速駛入商業落地「快車道」
    劉小詩認為,從全球角度講,至2030年左右,部分氫燃料電池商用車車型將有望在多種使用場景中具備全生命周期經濟性優勢。現階段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購置和使用成本仍然過高,需要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擴大規模,均攤成本,在業務起步階段,應儘量保持多種商業模式(自營/租賃)的靈活性。不過,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還處於燃料電池汽車普及初期,高昂的成本使得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離不開政策補貼。
  • 海通證券:氫燃料電池初步建立氫能產業鏈 發展路線清晰
    原標題:海通證券:氫燃料電池初步建立氫能產業鏈 發展路線清晰|微研報   汽車是能源使用的終端領域之一,當前全球低碳化趨勢引領下的
  • 中車電動碳化矽大功率燃料電池DC/DC成功應用
    近日,中車電動喜獲某大型車企400套氫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部件訂單,正是基於寬禁帶半導體(碳化矽)研製的大功率燃料電池DC/DC變換器,這也是國內首個商業化應用的碳化矽大功率燃料電池DC/DC變換器。中國第一臺燃料電池汽車「超越一號」的核心部件——DC/DC變換器,就誕生於中車電動的科技人員之手——2003年,承擔並完成多項國家863計劃燃料電池轎車變換器開發課題;「十二五」期間,繼續承擔國家863計劃相關課題,發力燃料電池商用車直流變換器,並成功出口加拿大裝車應用。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壽命和可靠性 燃料電池的關鍵挑戰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被普遍認為是21世紀最有希望大量應用的綠色能源轉化裝置,各國目前都在競相積極推進其產業化和市場化的進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關鍵材料有陽極、陰極、電解質、密封材料以及連結材料等。傳統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在較高的溫度下工作,這就造成了對電池配套的材料要求高、電池封接困難。
  • 億華通科創板上市淺析及燃料電池未來發展趨勢
    擬募集資金12.00億元用於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等。億華通是一家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成為世界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供應商。發行人具備自主核心智慧財產權,率先實現了發動機系統及燃料電池電堆的批量國產化,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客車、物流車等商用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