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植物人」男孩的康復歷程: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2020-12-0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焦守廣

濤濤安靜地躺在病床上,眼睛睜著,身體一動不動。如果不是氣管被切開,身體上插著鼻飼管和導尿管,人們很難將這個清秀的大男孩與「植物人」聯繫到一起。在我國,據不完全統計,像濤濤這樣的意識障礙患者每年增加7-10萬,總數達30-50萬。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朝陽中西醫結合急診搶救中心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董月青介紹,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特別是腦科學和神經調控技術的應用,為準確評估和治療「植物人」提供了可能。

「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濤濤,一個活潑開朗的山東大男孩,2年前因為意外卡到頸部,導致心跳呼吸驟停,隨後經過搶救後住進了ICU。後期經過高壓氧治療後,濤濤有了一些變化,但仍沒有恢復意識。

看著原本聰明伶俐的兒子,現在卻成了植物人,濤濤媽媽悲痛萬分。濤濤的姐姐一直在網上查閱各種關於昏迷促醒的治療方法和相關領域的專家,最終找到了董月青主任。

經過充分評估,董月青決定給孩子實施「高頸段脊髓電刺激」昏迷促醒術。手術非常順利,術後董醫生還針對濤濤的情況使用特定的頻率、脈寬、電流參數為其進行刺激治療。

家屬從最初的焦慮到出現點滴變化時的喜悅,再到見證濤濤能夠獨立行走,董月青說,從整個康復歷程來看,家屬要抱定不離不棄的決心。就像剛從昏迷促醒中心出院的一位2歲寶寶媽媽說的那樣:「走著走著花就開了,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董月青介紹,意識障礙主要是指由於受了外傷、腦出血或者大腦缺氧、小孩腦炎等而出現的意識不清。最常見的狀態有三種:昏迷、植物狀態(即俗稱的「植物人」)和最小意識狀態。「只有植物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植物人,這類病人在治療上確實存在困難,很難恢復;而最小意識狀態的病人,通過積極治療部分是可以清醒的。我們時常會將兩種狀態混淆,將它們錯誤地統稱為『植物人』。」

電極片植入頸部,刺激大腦修復

董月青表示,意識障礙治療非常具有挑戰性,國內國際一直在嘗試各種方法,包括藥物、電刺激,還有手術神經調控,比如脊髓電刺激(SCS)。SCS的原理就是把一個電極片植入到患者頸部,在鎖骨下面埋一個刺激發生器,發出電流形成電場刺激。一方面通過刺激腦幹網絡結構來使大腦興奮,另一方面改變大腦神經傳導遞質,最終讓患者清醒。

除了脊髓電刺激,目前應用於昏迷促醒的神經調控技術還包括腦深部刺激器(DBS)、迷走神經刺激器(VNS)和巴氯氛泵。董月青表示,這幾種技術有不同的適用症,例如,很多腦外傷的病人,大腦中刺激丘腦的核團損傷了,就做不了DBS,只能做SCS。

值得一提的是,業內把SCS稱為「綠色昏迷促醒方法」,在不損傷神經的前提下,慢慢調理神經功能,通過長時間刺激積累,讓病人恢復意識。董月清主任建議,「腦外傷的患者,在3-6個月之間接受評估和促醒為最佳。這類患者經過針灸和高壓氧等傳統治療,在3個月後可能會慢慢恢復一些意識,如果依然沒有明顯的進展,評估適合就可以進行神經調控治療。缺血缺氧性腦損傷是最嚴重的腦損傷,建議更早關注,治療窗口期在1-3個月內。」

董月青主任認為,昏迷促醒治療在以前的確叫人望而卻步,只能應用一些常規保守的治療,而今隨著腦科學和神經調控技術的發展,即使腦損傷嚴重的患者經正確的幹預治療也能產生意識上的變化。即使希望渺茫,大腦的可塑性和修復能力依然存在;同時也要認識到目前治療的局限性,對意識產生機制認識的不足,限制了更有效的治療的實施,因此目前促醒率並不高。

相關焦點

  • 幽默一刀|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有一個優雅的詞彙,叫做順其自然。出門去看田野,放鬆心態往前走就是了。不要一直念叨,怎麼還沒有看到花開呢?鋪天蓋地的綠草,不也是生機盎然的風景嗎?也許走著走著,就會看見一棵開花的樹。有一個勵志的詞彙,叫做只問耕耘。種下一顆種子,一心一意除草澆水就是了。不要一直擔心,怎麼還沒有看到花開呢?有了春華,自然少不了秋實,好好付出,莫問收穫。也許走著走著,忽然之間花就開了。有一個神奇的詞彙,叫做我見花開。深山花樹,自開自落。若你不來看它,它便是灰色的、落寞的。當你跋山涉水地來了,這一樹花便立刻有了精神、有了顏色。
  • 用電場激活大腦,綠色療法促醒沉睡的「植物人」
    如果不是氣管被切開,身體上插著鼻飼管和導尿管,人們很難將這個清秀的大男孩與「植物人」聯繫到一起。在我國,據不完全統計,像濤濤這樣的意識障礙患者每年增加7-10萬,總數達30-50萬。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朝陽中西醫結合急診搶救中心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董月青介紹,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特別是腦科學和神經調控技術的應用,為準確評估和治療「植物人」提供了可能。
  • 人生:走著走著花就開了,走著走著人就沒了
    人生就是這樣,年輕的時候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即使遇到很多挫折,總不免會聽到一些鼓勵的話:「不要灰心,不要著急,走著走著花就開了。」但是,一旦年齡逐漸增大,留給一個人的憧憬就會越來越少,「走著走著人就沒了」,似乎是一種難以避免的結局。其實,放開來想一想,人生確實是難以說明白的複雜。
  • 一段路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人生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後的堅持,不後悔,走下去,就是對的。我喜歡一句詩:一段路走著走著花就開了,一首歌聽著聽著心就醉了。或許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影子,淺淺地喜歡,淺淺地愛,不張揚,不表白,只是淺淺的。我們彼此說,給自己一個微笑,是對自己的一個肯定,也是對未來的一份期許……或許,每個人都有一段為愛而生的光陰
  • 素材|閱卷老師推薦的經典美文《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走著走著花就開了楊永康「那麼,讓我們走,你和我,當暮色背靠著天空伸展著,像被麻醉的病人躺在手術床上讓我們走,穿過行人稀少的街道,走過通夜難眠的廉價客店,人聲嘰喳的僻靜角落,走過滿地鋸屑與牝蠣的飯館,街連著街
  • 全市首個植物人促醒中心在大鵬新區康復醫院設立
    隨著持續昏迷了三個多月的林女士的緩緩點頭,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大鵬新區康復醫院植物狀態促醒中心病房開科以來第一位促醒成功的患者出現。今年4月,大鵬新區康復醫院植物狀態促醒中心病房開科,目前有44名病人。林女士是該促醒科首批36位病人之一。開科後,促醒科病人每月增加少則兩三名,多則五六名。家屬:「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決不放棄!」
  • 最喜歡的一句話: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能左右你生活的,永遠是自己。大其心,容天下之物。不要花時間給不會為你花時間的人。
  • 餘小丫:走著走著花就開了|小小說
    聽我講述失業的經過,他眨著眼睛說,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你不能和上司對著幹,你得委婉點兒,給對方臺階下,好比走路,有時不能走直線,要繞彎。喬寬的話讓我很受用,我開始重新打量眼前的這個男人,精明幹練,動作輕盈疾速,像一頭麋鹿。得知我還在寫作,喬寬的眼睛倏地一亮,說,真佩服你,在這樣浮躁的社會中還能安之若素。
  • 植物人的綜合康復治療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PVS治療原則:①積極治療聯合傷;②早期、足量應用神經營養藥物保護腦神經細胞;③保持呼吸道通暢,科學氧療;④防治肺部、泌尿系感染;⑤採用物理降溫、藥物降溫或聯合使用控制高熱;⑥預防和控制癲癇,避免神經細胞缺血缺氧加重;⑦加強營養,保證充足的營養是昏迷患者康復的必要條件
  • 關注植物人|住院還是回家?醫院家屬進退兩難
    在照顧植物人兒子5年之後,夫妻倆久病成醫。不僅熟悉護理工作,就是醫生開處方時配啥藥,也可以商量幾句。  照顧兒子這5年,很多人向他們熱情地伸出援手。  當年兒子出事,曾經轉院到聖潔醫院,住院24天,得到關照。出院後第一年,院方免費提供觀察治療,指導用藥。尤其是院長耿佃盛費了不少心。村醫王瑞芹5年中經常登門照顧,不管颳風下雨、白天黑夜。
  • 沉睡9年,長沙最小植物人還是走了……父親為「固執」自責,生...
    李琪配圖剛滿三個月患肺炎,成永久性植物人 父親想盡辦法欲「喚醒」,終沒等來奇蹟沉睡9年,長沙最小植物人還是走了2009年出生的堯堯,剛滿三個月時患上肺炎,病情惡化,成為全長沙最小的植物人。唐運章是長沙瀏陽市的一個農民,2009年再婚,並生下了堯堯。就在堯堯剛三個月時,不幸卻突然降臨。
  • 寧鄉自駕遊指南④ | 溈山春曉:我們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我們 走著走著花就開了由於連晴,近處的茶壠間沒有了流霧,而滿山滿野的梔子花開了,花瓣大如玉蘭,與茶園翠色呼應,潔白溫潤,乾淨又清澈。(彭巧 攝)  此時晨光微熹,香風習習。對面山頭一片橘紅的霞光,太陽將出未出之際,山色空濛如同潑墨,民居小徑蜿蜒遠去,鏡頭下仿佛《千裡江山圖》中的青綠山水。
  • 走著走著,花就開了,教大家用最少的錢玩轉西安古城
    疲憊肯定是有的,所以我們就會期待著假期,不過還在上半年都是每隔一個月就會有一個小長假,又因為新的政策的實施使得勞動節的放假天數也不再是一天了,所以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無疑會選擇以出去旅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開心。
  • 1個月內是促醒的黃金時機|植物人|昏迷|意識障礙|康復治療|-健康界
    後來,顧先生輾轉到了腦科醫院康復醫學科。腦科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呂曉細緻地檢查後,發現患者不僅有嚴重的顱腦損傷、瀰漫性軸索損傷及第6頸椎骨折,同時還合併肺部感染。經過一個多月的綜合治療,顧先生從昏迷到睜眼,到有微小意識。再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顧先生已經能夠簡單對話。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昏迷病人促醒病例,但可以肯定顧先生一定不是「植物人」。
  • 央視紀錄|幹細胞技術幫助植物人恢復甦醒
    突發意外,健碩青年成為植物人 2007年12月的一天,36歲的魏日強開著他的挖掘機在廣東韶山的一個工地取土,突然他感到一陣地動山搖,緊接著連人帶車翻入幾十米深的山溝,並被坍塌下來的土方深深埋住,這一摔,他的全家也隨之墜入萬丈深淵。
  • 慢天使的完美蛻變—記錄發育遲緩孩子康復歷程
    ,黃主任很認真的說:你們這些家長,都太心急,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像打針吃藥,兩天就見效。但如果你兒子每天都來康復,半年就可以回家。之後我們就每天堅持來康復,根據黃主任制定的康複方案,每天能多上就多上幾節課。然而事與願違,兒子免疫力不高,有時候一個月有一半時間都在醫院,甚至有時候一個月只能康復一周。
  • 植物人41%有心理活動,這有一個清醒的植物人故事
    有人因為腦傷、藥物中毒或其他因素,變成植物人。植物人通常有睡眠周期,眼睛能閉闔,但不確定是否缺乏意識。醫師如何判斷病人為植物人?當然醫學上有一套標準程序讓醫生使用,根據比利時神經內科學家洛瑞斯(Steven Laureys)的調查,被判定為植物人的病人之中,有高達41%的人事實上仍有些微意識,更有少數植物人和閉鎖症候群( lock-in syndrome )類似。閉鎖症候群病人擁有完整意識,只是完全無法表達。
  • 男孩因病變成植物人十幾年,他醒來後的一句話,讓家人瞬間沉默了
    男孩因病變成植物人十幾年,他醒來後的一句話,讓家人瞬間沉默了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頭疼發燒生病的時候,一般這時家裡人都會精心照料,盼望著早點好起來。南非的一個小男孩就體會到了這種久病臥床被家人照顧的經歷。原來小男孩在出生的時候很健康,活潑可愛而且很少生病。可是誰也沒想到,小男孩在12歲的時候,原本健康的他竟然得了一場大病,而且生病的時間很長。12歲的時候,小男孩莫名其妙偶的就生病了,也不知道得的是什麼病,沒幾天的時間就變成了植物人。家裡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壞了。
  • 植物人被喚醒是觸碰了哪道「開關」
    長久以來,如何喚醒植物人的問題就像個謎一樣一直困擾著神經科學研究人員。  真正的植物人甦醒非常困難  「植物人又稱植物狀態、睜眼昏迷,實際上就是人活著像植物一樣,除保留一些本能的神經反射和基本的新陳代謝外,喪失了與外界溝通的能力,沒有了意識和思維能力。」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神經康復三科主任、主任醫師張皓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關於植物人
    曾經我以為植物人只是傳說,待做了重症醫師,我才發現植物人的存在是赤裸裸的現實。那麼,對於植物人,我們除了常規的護理和餵養,還能做什麼呢?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新增「植物人」53萬,我國每年新增「植物人」近10萬。面對如此龐大的沉重負擔,醫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治療「植物人」的成功經驗。資料顯示,大約有50%的成年「植物人」可在進入昏迷後6個月內重新恢復意識,進入到輕微清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