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上海成年女性體重超重 女性肥胖致癌機率為男性3倍

2021-01-15 東方網

製圖/張佳琪 資料來源:市疾控中心

運動金字塔

  每逢佳節胖3斤,今天是元宵節,過年的最後一天,你胖了幾斤?「三八」前夕,上海市疾控中心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上海成人女性總超重率已達26%,總肥胖率為9%,8種類型的癌症與超重和肥胖高度相關,其中女性受超重或肥胖致癌影響的程度是男性的3倍。

  在昨天舉行的主題為「體重控制、身體活動、癌症預防」的2015年女性健康論壇活動上,疾控專家建議,45歲以後是女性癌症的多發期,也是控制體重的關鍵時期,建議提前10歲,也就是說35歲以後就要重視預防。

  專家曬數據,水桶腰風險更大

  肥胖也是一種疾病?2013年美國醫學會決議正式認定肥胖是一種疾病。上海疾控中心腫瘤防治科主任醫師鄭瑩昨天曬出了一張高BMI(即體質指數)相關癌症人體圖,「這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綜合了多項研究的一份結果,目前已證實大腸癌、胰腺癌、腎癌、食管腺癌、女性的膽囊癌、卵巢癌、子宮癌、絕經後乳腺癌等8種類型癌症與超重和肥胖有高度相關性,估計要佔到全球年均新發癌症病例的1/4以上。」

  在8個高BMI相關癌症中,胰腺癌、大腸癌、腎癌、女性膽囊癌都是集中在腹部。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的脂肪容易堆積在腹部,也容易造成富貴病。」鄭瑩透露,肥胖者中,水桶腰的癌症風險更大。

  事實上,就在去年底,國際頂尖醫學雜誌《柳葉刀》的腫瘤分刊上刊發了一篇由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聯合多國開展的研究報導,估計在2012年全球新發的1400萬癌症病例中,約有48.1萬例(佔3.6%)可以認為是由超重或肥胖造成的,其中女性病例佔到72%。本市的情況與之相類似,上述癌症目前每年新發超過1.6萬例,佔到全部新發病例的27%以上,依次以大腸癌(13%)、胰腺癌(4.2%)和絕經後乳腺癌(3.9%)為最多。男性的佔比為20%,女性則為35%。

  絕經後不控制體重,乳腺癌高發

  上海到底有多少胖子?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07-2013年上海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從34%增至42%,其中成人中男性比女性更胖。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2,一般亞洲人群的正常範圍是18.5-23.9,過低過高,都不利於健康。監測發現,男性平均均值是24.1,女性是23.1。讓人驚訝的是,上海38.6%的成年男性超重,超重女性則佔26%。與此同時,有一成男性屬於肥胖,9.1%的女性屬於肥胖。擁有水桶腰的人則更多,中心型肥胖率上,近三成男性腹部肥胖,26.4%的女性同樣屬於腹部肥胖。

  儘管男胖子比女胖子多,不過45歲成為了一個風水嶺。在45歲之前,上海女性的超重或肥胖率僅為男性的一半,而到了45歲之後就顯著升高,肥胖率超過男性,這說明上海女性在45歲以後的肥胖的風險顯著高於男性。

  更讓人擔憂的是,女性受超重或肥胖致癌影響的程度是男性的3倍,主要癌種為乳腺癌、子宮癌和結腸癌,而且這些乳腺癌絕大多數發生在女性絕經之後。其中絕經後乳腺癌的未來發病趨勢更受關注,數據顯示上海女性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在45歲以後進入多發期,近10年來,還呈現出45歲之前發病率略有下降,45歲以後顯著上升的態勢,60-74歲的上升幅度要大於45-59歲10個百分點。專家指出,絕大多數女性的絕經年齡正是在45-59歲期間,60-74歲則是絕經後乳腺癌防治的關鍵時期。

  學界普遍認為,超重和肥胖導致的癌症發生,存在著10年的滯後期,應特別警惕體重控制不佳對絕經後女性乳腺癌發病的持續影響。

  防癌沒捷徑:堅持運動合理膳食

  「環境的問題,個人很難控制,但是我們的體重每個人都應該能控制好。」昨天,在女性健康論壇上,專家們一同呼籲,「目前合理膳食與堅持運動相結合的方法仍是控制體重的首選。」專家建議居民在學習應用「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推薦,養成健康膳食習慣的同時,還可以根據「運動金字塔」,循序漸進的增加身體活動。

  其中包括每天多一些類似走路、爬樓、家務、逛街的日常身體活動,做一些肢體動作、廣播操等伸展運動,參與一些跳舞、快走慢跑、遊泳、球類等有氧運動,儘量少的坐辦公室、看電視和電腦等靜態活動。

  而堅持運動的好處,不僅體現在防癌上,還體現在抗癌上。市疾控中心針對本市乳腺癌患者的一項超過10年的跟蹤調查研究發現,堅持每周至少2.5小時中等強度體育鍛鍊的患者相對放棄鍛鍊的患者,診斷後3年內的死亡機率也會減少36%。

  監測數據也表明,目前上海女性從不參與體育鍛鍊的比例高於男性,養成經常鍛鍊習慣的比例也低於男性。女性的身體鍛鍊狀況到了60歲以後相對就更缺乏。鄭瑩分析認為,一方面女性在閒暇時間可能更愛逛街、購物、看電視,另一方面,不能否認的是女性承擔家務勞動普遍較多,造成休閒時間減少,特別是老年女性為照顧家庭和照看孫輩而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和時間,應當獲得更多的關愛。

  你胖不胖請看兩大指標

  1.體質指數(BMI)

  ●如何計算

  BMI=體重(kg)/身高(m)2

  體重65kg身高1.70mBMI=65/1.70/1.70=22.5

  ●亞洲人群標準正常範圍

  低體重:BMI<18.5正常:18.5超重:24●每半年監測體重1次

  2.腰圍肥胖指數

  ●男性≥90cm●女性≥85cm

  或腰/臀圍比>0.90或腰/臀圍比>0.85

相關焦點

  • 中國成年女性平均體重59千克 女性標準體重計算及引發...
    中國成年女性平均體重59千克 女性標準體重計算及引發肥胖原因分析 中國成年女性平均體重59千克不知道大家看到是覺得重還是不重,關於體重這個問題在女同胞的話題是經常會提到的話題,而具體數量多少是一個秘密。現在以瘦為美審美標準對於體重有問題   原標題:新數據來了!
  • 肥胖或成女性患癌症首因 衣帶漸緊激素作祟
    隨著肥胖人群不斷增長,英國研究人員預計,肥胖可能取而代之,成為人類、尤其是女性患癌症的頭號誘因。  女性告急  英國癌症專家安德魯·雷內漢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在30個歐洲國家內統計了超重致癌的人數。  研究人員發現,2002年歐洲30個國家合計大約200萬癌症患者,其中大約7萬人可能因為超重或肥胖而致癌。
  • 研究證明肥胖真的會傳染,這種關係變胖機率增大3倍
    ,自己很可能會變得超重或肥胖。結果發現,在固定時間內,如果調查對象的朋友變胖,那麼他本人變胖的機率會增加57%;如果調查對象的兄弟姐妹或配偶變胖,他變胖的機率將增加40%或37%。如果他有一個極其親密的胖子朋友,他變胖的機率會增大3倍!
  • 肥胖不是一個人的事 研究表明女性童年經歷和環境與此相關
    圖片來源:pixabay.com本報訊肥胖正成為困擾全世界的一個問題,比如在日本,約有1/3的男性和1/5的女性超重根據問卷調查結果,Tamori分析了什麼樣的個人生活條件與素有「各種疾病起因」之稱的肥胖相關。受訪者中,男性肥胖者(27.2%)多於女性肥胖者(10.6%),這與日本的全國趨勢相同。當研究人員調查與肥胖有關的社會和個人因素時,他們發現肥胖女性與體重正常女性在就業狀況、家庭經濟狀況、教育背景、初/高中期間的課外活動、15歲時的經濟環境、童年經歷等方面存在差異。
  • 你超重了嗎?女性標準體重對照表,看看你在哪個層次
    如果一個女人連自己的體重都無法控制,那麼又如何去掌握自己的人生呢?女人的人生格言裡少不了這一句:要麼瘦,要麼死!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女性都繞不開體重這個話題。我們先來看看女性標準體重對照表,根據自己的身高和年齡,大家來對號入座,看看自己的體重是否超標了標準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誌之一。過胖和過瘦都不利於健康,也不會給人以健美感。
  • 體重超重的二型糖尿病朋友,減肥前需要做的運動
    體重超重的二型糖尿病,如何控制體重,對於糖尿病的朋友一直在問的問題,首先如何界定體重超重,有以下2個指標1、BMI值,BMI值是身體指數,正常值是18.5-23,超過了25就是體重超重了,測量方法是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大家可以在百度裡直接輸入BMI測量,然後把你的體重和身高數據,就能看到結果了。
  • 體重與死亡的關係被發現!證實:這樣的體重最長壽,你達標了嗎?
    英格拉姆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聯合上海癌症研究所,分析了上海地區48377名女性和35989名男性的數據,得出體重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體重指數超過23的成年人,體重每增加10斤,男性晚年全因死亡風險增加9%,女性增加14%。
  • 160cm身高的女生,體重多少最標準?來看看女性體重對照表
    160cm身高的女生,體重多少最合適?這是網傳很火的女性體重對照表:160cm的標準體重是56.3KG,也就是112.6斤,你超重了嗎?然而,很多女生潛意識地認定,體重就是不能超過100斤。100斤這個數字,確實是2位數和3位數的一道坎,但是身高的不高就會意味著體重的不同,你不能強求自己總是在100以內徘徊,要知道,身材好看的體重是和身高成正比的,並不單單只是體重。看看這兩張圖,一張63KG,一張66KG,一張脂肪率略高,一張肌肉緊緻,但哪張更好看呢?
  • 研究證實,肥胖讓癌症更危險!減肥不為變美,為救命
    肥胖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也是當今社會僅次於吸菸的致死原因。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的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指出,中國的肥胖人口位居世界首位,擁有4320萬肥胖男性和4640萬肥胖女性,分別佔全球的16.3%和12.4%。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2017年3月19日/生物谷BIOON/---世衛組織數據表明,目前全球20歲及以上成人中,超過14億人超重,其中2億多男性和近3億女性達到肥胖程度;美國以7800萬肥胖人口位居第一,緊隨其後的是中國和印度,肥胖人口分別為4600萬和3000萬。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布,美國肥胖成人已佔總人口的35.7%。
  • 男性身高1米7,標準體重是多少斤?看看你超重了嗎?
    隨著大家養生意識的增強,對自己的身材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不僅是女性如此,男性也同樣。以為控制好體重,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眾所周知,肥胖是誘發很多疾病的一大因素,例如常見的三高以及一系列的心腦血管疾病,而體重過輕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也容易營養不良,對腸胃的傷害也不容小覷。那麼,對於男性來說,標準體重是多少呢?其實公式一算便知,不妨對照著算算你有沒有超重,是否需要減肥。
  • 困擾著超過一半中國成年居民的肥胖問題,你有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減肥已經不是女性的專用詞彙,不論男女老少,都開始面對減肥這個難題當然不僅僅只是為了美而減肥,也因為肥胖問題日益侵蝕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肥胖已成為」新熱門「問題最近,有一個關於肥胖的新聞上了熱搜在12月23日,國新辦發布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其中報告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9.6千克和59千克,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分別增加3.4千克和1.7千克。
  • 成年男性標準體重計算公式_中國男性標準體重對照表_男人身高體重...
    男性標準體重 成年男性標準體重計算公式   身高(釐米)-105= 標準體重(公斤)  例如,一個身高170釐米的男子,他的標準體重應該是:170(釐米)-105=65(公斤)。
  • 北京市衛計委:成年男性腰圍平均已超過2尺6
    新京報訊 (記者溫薷)北京成年男性腰圍平均已超過了2尺6,即將接近「紅線」。昨天,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公布北京市居民肥胖情況,成年常住居民每5人就有1個肥胖患者。  北京男性腰圍3年長1釐米  昨天,市衛計委公布了北京市常住居民的肥胖情況。按照北京市三年一次的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18歲至79歲常住居民肥胖率為21.1%。也就是說每5個人就有1個肥胖患者,比2008年上升了10.5%。
  • 女性越瘦骨密度越低 太瘦比肥胖更危險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教授潘慧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一般認為,身體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與早亡風險呈U形曲線關係,過胖或過瘦都會導致早亡風險增大。國人的健康體重指數為18~24,如低於18,就可認定為過瘦。
  • 男性170-180標準體重是多少?多重才算肥胖,你達標了嗎
    導語: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面臨肥胖的問題,男性也加入了減肥行列,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男生170-180標準體重是多少,多重才算肥胖,你達標了嗎?男性的標準體重應是多少?1、標準體重計算方法:身高(cm)-105=標準體重(kg)。
  • 中國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
    李斌介紹,我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此外,我國居民超重肥胖的形勢嚴峻,城鄉各年齡段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續上升。李斌介紹,我國居民營養狀況持續改善,一是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續增長。我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
  • 中國最新肥胖地圖出爐
    團隊利用中國慢性病和危險因素監測資料庫,並評估2013-2014年全國和各省肥胖率等數據。 由於中國人的肚子很能藏肉,團隊定義了「中國肥胖標準」:BMI≥28,為普通型肥胖;女性腰圍大於85cm,男性腰圍大於90cm,為腹型肥胖。
  • 中國人體重控制研究課題成果發布:對超重或肥胖群體應早期幹預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4日訊(記者 吳佳佳)中國人體重控制研究課題成果13日在京發布。中國人體重控制研究課題組負責人、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表示,肥胖和超重既是關乎個人健康的重大問題,也是關乎社會經濟負擔的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
  • 乳腺癌更青睞這9類女性,你中招了嗎?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數據顯示:在中國,女性發病首位的癌症為乳腺癌,每年發病逾30萬,並且年輕化趨勢明顯!對於乳腺癌來說,預防重於治療,今天我們給大家總結一份乳腺癌高危人群名單,給所有女性朋友提個醒。哪類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關於乳腺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