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悟空問答裡看到一位87歲的老人提問:如何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很多熱心網友也做了積極的回答。
但是內容大概就是建議老人:想開點,誰都有一死,逃也逃不掉;都87歲了,已經很好了,應該知足了;或者舉一些自己親人去世的例子等等。
感覺起來,這些內容不但不會減輕老人對死亡的恐懼,反而可能還會加重其情緒上的壓力。所以才想起來這麼句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悠悠茶舍 茶蘊中年
死亡是每個人都會面臨到的境況,而貪生怕死又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動物的通性。所以,每當遇到威脅生命的狀況時,逃命一定是首位的。
每個人都害怕死亡,就像這位老人一樣。但奇怪的是,每個人又都覺得「死亡」是別人的事情,離自己很遙遠。以為不去想,它就不會來。既然對死亡的恐懼無法感同身受,那麼關於死亡問題的回答也就顯得事不關己,隨便答矣。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考慮「死亡」這麼一件如此讓人糟心的事情呢?
悠悠茶舍 茶蘊中年
有兩點
首先會讓我們更加珍惜時間。其實我們大部分時候都是渾渾噩噩的,對時間沒有什麼感覺,得過且過。吃一吃、喝一喝、玩一玩、樂一樂,就在這不經意當中,時間嗖嗖的就過去了。我們潛意識裡還會告訴自己:以後有的是時間。其實它過一點就少一點,直到終點。所以好好想一想如何利用自己剩餘的時間,很重要。
其次會讓我們深入思考生命。之前看到有人問:為什麼老年人喜歡回憶過去而年輕人喜歡面對未來?因為老年人看的是生命的層次,而年輕人看的是生活的層次。只有當生命臨近終點之時才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本無好無壞、無善無惡、無美無醜、無對無錯。所爭過的,愛過的,惱過的,恨過的都如浮雲一般毫無價值。世間的真理竟然如此簡單。
這一期的身體軀殼終將老去,我們每個人也都會踏上新的輪迴徵程。在這一聚一散之中,學會珍惜生命,善待死亡。
悠悠茶舍 茶蘊中年
悠悠茶舍 茶蘊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