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局:4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現代科技能否保障人類安全?

2021-01-07 北鬥觀察者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不止步

隨著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規划走,完美收官,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對地球以外的空間展開了天馬行空的想像。

古今中外湧現過無數的天文愛好者

事實上,人類從很早之前就已經萌生出了探索宇宙的欲望。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就曾提出過「日心說」的理論。其實更早之前,中國春秋時期一位魯國的天文學家就對天象進行過觀測,其觀測到的37次日食,其中有33次都已經被證實是可靠的。

而大家耳熟能詳的「掃把星」,學名其實叫做「哈雷彗星」。這顆周期彗星是以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多哈雷的名字命名的,因為當時他成功地預測了未來哈雷彗星會在1682年回歸,但是鮮為人知的是,早在公元前613年,這顆彗星就被載入了《春秋》之中,書中描述「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鬥」。

瑪雅預言,將被驗證?

由此可見,古今中外無數的天文愛好者們曾經都仰望過同一片星河。人們在仰望星空的同時,會好奇「宇宙洪荒、滄海桑田」,也會感嘆「生如蜉蝣、白駒過隙」,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會作出種種預言。大名鼎鼎的瑪雅預言就是最為人所熟知的預言之一。經歷過2012年的人們,應該對曾經風靡一時的「末日理論」記憶猶新。而近日歐洲航天局再次發出一則消息,似乎將會印證瑪雅預言。

未來將有4顆行星撞擊地球

歐洲航天局宣布,未來將可能有4顆行星撞擊地球,他們分別叫做1979XB、阿波菲斯、2010 RF12和2000 SG344。

小行星1979XB的個頭很大,直徑為900米。科學家稱,它正以7萬公裡/小時的速度穿過太陽系,每一秒鐘就接近地球30公裡。該小行星的運行軌道也是最不穩定的,因此專家估計,按照正常前進速度,它將在21世紀中期到達接近地球的最近距離,但也不排除它可能會突然「急速前進」並帶來難以預知的後果的可能性。

而小行星阿波菲斯的體積相當於4個足球場,目前處於距離地球超過2億公裡的位置,但在2029年,它與地球的距離會縮短3萬公裡。如果發生碰撞,專家預計其會爆發出相當於15000枚核彈的當量。

小行星2010 RF12被譽為「對地球威脅最大的天體」。現在,它距離地球2.15億公裡,正以117935公裡的時速前進。專家預計,到21世紀末,當它飛抵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時,其與地球的「親密度」將超過月球與地球的40倍左右。但值得慶幸的是,它的體積相對於其他天體而言很小,據悉,它的直徑大約只有7米,重量在50噸左右。

2000 SG344是對地球而言潛在威脅最低的一顆小行星,它的行進速度大約為1.3公裡/每秒,行動軌跡具有一定周期性,因此人類可以預判。

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

那麼當這4顆小行星,真的「光臨」地球的時候,人類的現代科技手段能否保障我們的生命安全呢?目前這個問題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人類在那個時刻一定可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來避免損失,無論是「末日飛機」還是「諾亞方舟」,地球上的許多國家都在探索宇宙的奧秘,也許到時候我們已經找到其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了。我們在仰望星空的同時,更要注意腳踏實地!

相關焦點

  • 國際航天局將用一艘宇宙飛船撞擊一顆小行星
    此次撞擊實驗是為了測試太空飛行器的撞擊是否可以改變小行星的軌道,從而保護地球免受太空巖石的傷害。 例如,今年日本航天局(JAXA)的「隼鳥二號」(Hayabusa2)轟炸小行星「龍宮」(Ryugu)時,形成了一個比預想大幾倍的撞擊坑。此外,這顆小行星的表面上的物質與沙粒很相似,這可能會影響動力衝擊偏轉的有效性。
  • 歐洲航天局警告小行星可能在幾十年內與地球相撞
    編號2019SU3的小行星於最近被發現並被添加到近地風險列表中的,因為它有可能於2084年9月16日與地球相撞,歐洲航天局稱這顆小行星將於2084年9月16日距離地球僅僅0.00079個天文單位。2019SU3是一顆阿波羅小行星,於2019年9月23日被發現,歐洲航天局根據對這顆小行星運動軌跡模擬預測發現這顆小行星將於2084年9月中旬經過距離地球很近的地方,直線距離僅僅9700千米【約等於6000英裡】,這顆小行星直徑約15米。
  • 3年後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威力相當於15顆原子彈?趕緊看看…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新聞大家都挺見怪不怪的,但昨天一條熱搜讓已經做好吃瓜準備的群眾徹底慌了。 新聞裡說,2022年5月6日將有一顆名為JF1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不過這可不是普通的小行星。
  • 在美國大選前一天,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的計算,一顆小行星將進入地球大氣層並於今年11月墜毀的可能性很高,儘管這顆小行星的體積很小,不會造成大的傷害。另據歐洲航天局的一份清單,它如今天文學界名聲很響,因為它是未來100年內第二大有可能撞向地球的小行星。
  • 歐洲航天局:一顆小行星有概率與地球相撞
    福克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截圖中國網10月11日訊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目前,歐洲航天局(ESA)正在密切關注一顆名為2019 SU3的小行星,稱該小行星可能最快在70年後與地球相撞
  • 美國航天局發現:一顆直徑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靠近地球
    雖然地球運行穩定,處於相對安全穩定的宇宙環境當中,但是時不時也會有一些小行星飛掠或靠近地球,給地球帶來未知的危險。據俄衛星通訊社近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某下屬機構網站發布消息稱,一顆直徑在約為190米的小行星將於8月5日靠近地球。
  • 人類第一次主動迎戰小行星!後年開始撞擊,改變地球命運
    赫拉還配備有兩個可以著陸小行星的小型立方體衛星,它們可以對太空巖石進行數據收集。在11月27日舉辦的歐洲航天局成員國部長級會議中,赫拉任務終於獲得了批准,這也就意味著歐洲即將加入人類的星球防禦演示項目。赫拉任務會對美國宇航局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進行評估。
  • 歐航局將一顆小行星加入「危險名單」,其或在65年後撞擊地球
    歐洲航天局(ESA)將一顆新的小行星加入「危險名單」,它可能在65年後撞擊地球。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19 SU3,估計直徑為46英尺(14米),被列為威脅地球的第四大危險小行星。歐洲航天局指出,撞擊可能發生在2084年9月16日,發生撞擊的機率為152分之一,但專家表示,撞擊的規模還不足以造成重大撞擊事件。「危險名單」列出了專家檢測到的所有非零撞擊概率的天體對象目錄。每一個條目都包含了對地球造成最大撞擊風險的方式的細節,並包括小行星的估計撞擊日期、撞擊概率、大小和速度。
  • 歐空局再確認:七千分之一概率,但這顆小行星今年不會撞擊地球!
    歐洲航天局(ESA)和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得出結論,2006QV89小行星今年不會發生碰撞,而且未來發生碰撞的可能性極其渺茫,這是已知的首個通過「非探測」排除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案例。太陽系無數小行星來來去去,確實經常讓天文學家感到沮喪。
  •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
    2000年1月18日加拿大的當地早晨,一顆直徑約6米的小行星闖入上空,隨著與地球大氣層的摩擦起火,產生太陽般的亮光,遠在800公裡之外的居民目睹了這一天文奇觀。所幸的是在加拿大西部上空2公裡處這顆小行星就爆炸了,對人類並未造成實質性的損失。2002年6月6日,一顆直徑約10米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在地中海上空爆炸。
  • 861顆構成危險!ESA宣布:2萬顆潛在危險的小行星「飛馳而過」
    歐洲航天局(ESA)宣布,最近一系列的發現使小行星碰撞威脅總數達到861個,目前有超過20000顆潛在危險的小行星正從地球上飛馳而過。小行星警告:超過20,000顆小行星正飛越地球。在未來某一天,超過860顆小行星和彗星有可能撞擊地球。每個月,歐洲航天局都會發現大約160塊新的太空巖石,但其中許多仍下落不明。僅上個月(2019年4月),歐洲航天局就發現有208顆新的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自今年年初以來,歐洲航天局所謂的近地天體資料庫(NEOs)增加了731塊太空巖石。
  • 2022年一顆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撞在哪裡人類最安全?
    文章名字翻譯成漢語為「NASA發出警告金字塔大小的隕石可能撞擊地球,並且知道了確切日期」。這顆小行星的名字為JF1,直徑大約128米,它將在2022年5月6日接近地球,並且有撞擊地球的可能性。 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為1/3800,科學家預估了這顆小行星如果高速撞擊到地球之上會產生相當於23
  • 小行星1998 OR2將飛掠地球 與地球撞擊機率為零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樊俊卿】外媒「Engadget」今日報導,將有一顆名為1988 OR2的巖石架構大型小行星將於美國時間4月29日清晨在距離地球630萬公裡的軌道上飛掠地球。據資料顯示,小行星1998 OR2寬2.4公裡,國際編號 52768。
  • 美航天局:阿波菲斯小行星撞地球概率不到十萬分之一
    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視覺中國)新華社洛杉磯4月29日電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29日說,一顆名為阿波菲斯、直徑340米的小行星10年後將以與地球最近3.1萬公裡的距離「擦肩而過目前測算表明,阿波菲斯撞擊地球的可能性非常小,未來幾十年的發生概率不到十萬分之一。本周在美國馬裡蘭州舉行的2019年行星防禦會議上,科研人員圍繞如何觀測10年後的這一「邂逅」展開討論,包括地球引力將如何影響小行星飛越、能否利用阿波菲斯了解小行星內核、是否應該向阿波菲斯發送太空飛行器等。
  • 小行星阿波菲斯可能將在48年後撞擊地球
    科學家警告人類在48年之後,將有一顆以埃及混沌之神阿波菲斯命名的小行星可能會直接撞擊地球。根據《大眾力學》地報導,阿波菲斯將在2068年最接近地球,因為它的軌道逐漸的在漂移,因此科學家計算出它與我們的距離,認為阿波菲斯很有可能撞上我們。
  • 本月的第三顆!9月14日,又有一顆小行星將掠過地球,直徑120米
    眾所周知,6500萬年前的那一顆直徑10公裡的太空巖石終結了恐龍數億年的統治,雖然至今為止地球沒有再遭受如此巨大的撞擊,但是小行星的威脅始終提醒著人類,一定要密切關注地球近附近的不速之客,得益於先進的科技,人類可以很精確地追蹤潛在危險小行星,而且是提前數年,而現在,美國宇航局的小行星專家正在密切關注一塊即將掠過地球的太空巖石
  • 4月29日小行星撞擊地球?專家回應:危言聳聽!
    新華網南京4月15日電(孫星星)「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一顆直徑4公裡的小行星將於今年4月29日抵達地球附近,撞擊機率大!」……近日,4月29日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傳言,經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核實,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 如何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有4個努力方向,包括主動防禦
    當時,一顆流星橫穿烏拉爾山脈南部,產生了一個多世紀以來,僅次於1908年通古斯卡(Tunguska)事件的最大的流星撞擊事件。這次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的威力相當於20枚廣島原子彈,共造成1600多人受傷。撞擊事件的殺傷力巨大,然而,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保證提前發現威脅。
  • 2036年一顆小行星將會撞擊地球
    地球環境並不太平,人類始終在與死神搏鬥,並時常踏入滅絕的邊緣。2004年6月19日,科學家發現一顆直徑約370米的小行星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它的軌道與地球軌道交叉,這意味著它很有可能撞上地球。科學家把這顆代號99942的近地小行星稱為阿波菲斯——古埃及邪惡與毀滅之神,即「毀神星」。
  • 8月10日,直徑100米的小行星將掠過地球,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
    眾所周知,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0km的小行星徑直撞向了地球,造成的災難是統治了將近1億7000萬年的恐龍滅絕。恐龍雖體型巨大,但是智慧明顯不足,作為文明程度更高的人類,為了自身的安全,自然對地球附近的不明物體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