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科學界定「生和死」?軀體不等同於生命

2020-11-25 經濟網

□ 本報記者 張 晶

「生與死的界定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是現代科學把生物體(軀體)與生命等同起來,由此造成了對生命的本質認識不清。」北京大學王玉玲博士認為,這種混淆的認識導致醫學研究思路出了問題。2013年新3期《前沿科學》刊發了王玉玲博士的「生命與死亡的界定研究」,文中對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怎樣界定生和死等科學問題進行了闡述。日前,本報記者對王玉玲博士進行了專訪。

什麼物質可以體現人體的「活性」?

科技日報:通常來講,人們對於生或者死都會有一個常識性的判斷。為什麼您會提出,要對「生和死」進行科學界定?

王玉玲:醫學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追溯醫學的初始,不論中醫還是西醫,它們的研究思路都是從整體走向局部,從宏觀走向微觀的。例如,中醫講陰陽、五行,西醫講解剖、講系統。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顯微鏡等新型儀器的應用,醫學研究越來越多地關注人體的結構,包括器官、組織、細胞、分子等。

特別要提出的是,醫學是服務於人體的科學技術體系,而在現代醫學研究當中,研究的是人體解剖器官、組織、細胞等。這些被研究的內容是離開人體的,也就是說,它們是「非活性」組織。用對「非活性」組織研究所獲得的知識來指導「活性」人體的治療,這個大方向出了問題。如果要科學地對「活性」人體進行治療,就必須回答最根本的一個問題:什麼是「活」,什麼是「死」。

科技日報:您是說,擁有軀體並不代表一個人活著。那麼,用什麼能夠體現人體的「活性」呢?

王玉玲:是的。人死了,軀體(屍體)依然在,解剖、病理檢查都可能是正常的,人卻無法活起來。這說明,生命不是軀體。舉一個例子,小腦共濟失調綜合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這種疾病與特定的基因異常有關。問題是,這種患者的每個細胞都攜帶著這種特殊基因。為何這種特殊基因卻只在小腦表達而致病?也就是說,除基因外,還有因素主宰著基因的活性表達,讓這種疾病顯現出來。我認為,基因表達的本質是基因電荷的活動。

事實上,西醫一直在尋找生命的本質,尋找疾病誘發因子,一直把目標定在一種結構性物質。但體現生命「活性」的也許根本不是結構性物質,而是電性,是生物的電性。

人體的生物電具有哪些特性?

科技日報:據您研究,生物電具有哪些特性?

王玉玲:從本質上講,人體的反應,無論是蛋白質、DNA,還是普通的生化反應、代謝,都是電的活動。人體生物電分4層:分子電、細胞電、器官電、整體電,這些生物電同環境磁場和電流,共同構成了人體五個層次的生物電循環系統。所有人的結構是基本一致的,但每個人的生物電卻是不同的,並且它因每個人所處的時間、地點、環境,呈現動態特徵。

電生理學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是由於醫學界比較重視結構,因此就把電定義為現象,忽略了生物電的醫學應用價值。其實,生物電才是本質。打個比方,氫加氧,加熱生成水。這個化學反應生成的水是結果,而氫和氧之間的電子交換過程是本質。人體五個層次的生物電循環系統就是著眼於人體生命的動態過程,就是生命活動的本質。

科技日報:如果不同層次的生物電紊亂了,人的身體上會表現出哪些病症?

王玉玲:如果整體電紊亂了,就會出現疼痛、難受、乏力;如果細胞電、器官生物電紊亂了,會出現功能性疾病;如果分子電荷紊亂了,就會出現水腫和代謝性疾病。對於這些病痛,治療的關鍵是恢復異常的生物電性。

科技日報:和其他治療技術相比,生物電的治療靶點好像不太一樣?

王玉玲:對。既然生命活性的物質基礎是生物電,引起身體痛苦的原因也是生物電的改變,那麼生物電循環系統才是物理治療的靶器官。現在眾多治療手段,包括手術、給藥、電刺激,等等,都是衝著軀體進行的治療。要對生物電循環系統這個靶器官進行有效治療,必須要有生物電醫學理論支持,因此醫學界必須重視生物電醫學的研究。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研究人體這個整體,首先要研究人的整體物質組成,但是只研究軀體而不研究生命的本質,就對人體無法形成科學的整體認識,也不能建立正確的整體醫學理論。

用生物電怎麼界定生和死?

科技日報:您論述的生物電共振技術,到底屬於中醫,還是西醫?

王玉玲:中醫有3000多年的歷史,西醫發展也有300多年。他們之間有差異,但都是對人體進行治療的科學探索和研究。

你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通常都會有的想法。但我反過來問,對任何醫學技術一定要用中醫和西醫來劃分嗎?我們通常把關注點放在技術層面上,所以對不同技術進行了中西醫的劃分。但是,如果我們把關注點放在醫學最終的服務目標——人體上時,針對人體的物質組成,選擇最合理的技術,任何科學成果都可以為治療所用。

人體是由結構物質和生物電組成的。如果一定要分類,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技術則可能分為結構類和生物電類。

科技日報:我們回到主題,用生物電怎麼來界定生和死?

王玉玲:我們都有這樣一個常識,心電圖消失,心臟就停止跳動,臨床上被定為死亡。心電圖就是從體表檢測到的生物電。從整體電到分子電,不同層次生物電性的喪失表現出人體不同的生命與功能狀態。根據我的研究,死亡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是整體死亡期。當整體生物電循環正常,人體就有生命。當整體生物電流動停止時,心電圖消失,生命就會終止。這是整體死亡期,是死亡的第一階段。這時,屍體柔軟,體溫尚存,生命有可能被挽回。死亡後體溫尚存期或一定時間內,雖然器官細胞生物電動作電位停止,但靜息電位尚在,器官沒有死亡,所以器官可以被移植。

第二是器官細胞死亡期。器官細胞的靜息電位與動作電位是細胞器官功能的基礎。當細胞的靜息電位消失時,器官死亡。這此,器官不可能被移植復甦。

第三是分子死亡期。活性物質蛋白質的電荷是人體代謝的基礎,蛋白質電荷正常時,體內代謝正常,紊亂時會發生代謝性疾病。一旦他們的電荷被中和或消失,分子就死亡,即蛋白質活性消失,此時屍體會僵硬。

相關焦點

  • 死生關懷:儒家的生命意識是「尊重生命」,向死而生
    儒家的生命意識、死亡哲學的第一個方面是「尊重生命」。孔子講「未知生,焉知死」;「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當時他的門徒中,子路非常好勇,他經常告誡子路要尊重生命,不要暴虎馮河,不要去無畏地犧牲。子路最後是死於衛國的內亂,孔子聽說他去了,就知道他可能回不來了。
  • 宇宙的「盡頭」,生與死的神秘規則,連星系和恆星都逃不過
    ——中國古代哲學家 ,莊子人類關於生死的哲思人類字誕生的時候就一直在談「生與死」,因為以人類短暫的生命是如何也比不過自然和天的。古往今來的哲人和聖賢皆是如此,他們不斷的悟出來生就是不斷地走向死亡的過程,似乎這就是宇宙的真理,或者稱之為規則。
  • 得了抑鬱症會有哪些軀體症狀?
    和其他病一樣,抑鬱症雖然是一種心理疾病,但也會在身體、生理上有所反應。抑鬱症主要以抑鬱狀態、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為主,但多數病例會存在其他軀體症狀。得了抑鬱症會有哪些軀體症狀呢?怎麼確定自己是否得了抑鬱?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 上海生科院通過單細胞RNA測序對軀體感覺神經元重新分類
    上海生科院通過單細胞RNA測序對軀體感覺神經元重新分類 2015-12-3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依據反應類型可將傷害性感受器稱為機械熱、機械敏感的或機械不敏感的傷害性感受器等。  為了更好地了解初級感覺神經元的細胞類型、分子特性和生理特性,張旭研究組的李昌林等利用高覆蓋的單細胞測序技術,檢測了成年小鼠腰段背根神經節中的初級感覺神經元的基因表達。通過檢測差異基因表達和生物信息學分析,獲取了初級感覺神經元的細胞類型和代表性基因。
  • 古老的軟軀體化石
    而動物的軟軀體大都被氧化、水解、酶化而丟失,非礦物質的生物結構通常都會分解得了無痕跡,難以保存為化石。想要留在化石記錄中,必須有特殊的埋藏條件才行。生物軟軀體化石得以保存的具體環境條件可能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這就是生物活體或屍體必須迅速被掩埋,在軟體腐爛之前與腐化微生物隔離,並且快速礦化,記錄在巖層中。
  • 生命是什麼?佛教怎麼解釋生命一詞?
    生命是什麼?佛教怎麼解釋生命一詞? 生命是指一種「東西」的存在,同時,也是人類對生命現象存在的詮釋。
  • 重婚行為的界定是怎樣的,怎麼界定重婚行為?
    那麼重婚行為的界定是怎樣的,怎麼界定重婚行為?網友諮詢:重婚行為的界定是怎樣的,怎麼界定重婚行為?【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江蘇玖潤律師事務所高鑫律師解析:於民法和刑法具有自身特殊的調整對象、任務和目的,因此,不能簡單地以民事審判中的做法來理解、適用刑法。刑法中的事實婚應當包括非法同居和以非法同居關係對待的事實婚。
  • 淺談生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餘華寫:死亡不是失去生命
    文∣閒時翻書君(文章約700字,閱讀2–3分鐘,感謝閱讀)餘華的作品《活著》中有1句:「生的終止不過一場死亡,死的意義不過在於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恰如餘華寫的那樣,如果將死亡看作是生命的終點,必然會讓人感到恐懼。這是因為生命是人生上層建築的基礎,所有的擁有必然隨著生命大廈的倒塌而不再具有任何意義。死亡必然是生命的終點,將其視作是對生命的剝奪,是很自然的想法。
  • 究竟該如何界定「知識分子」?
    迄今我們看到的最典型的界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政治社會學的界定。如《辭海》1989年版對知識分子的界定是:「有一定文化科學知識的腦力勞動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藝工作者、教師、醫生、編輯、記者等。在社會出現剩餘產品和階級劃分的基礎上產生,……知識分子不是一個獨立的階級,而分屬不同的階級。」
  • 存在就是永恆,探究宇宙的秘密,科學帶你破解生與死的迷思
    對於人類而言,宇宙充滿了奧秘,我們不知道宇宙的大小到底幾何,我們不知道宇宙是無限的,還是宇宙之外別有洞天。我們不知道我們來自於何方,是進化演變還是人為創造。我們不知道宇宙中是否還有別的生命,甚至於連地球之上到底有多少物種也未能徹底探究,等等等等這一切都是人類所要解開的謎團。然而對於人類而言,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世界上最大的迷思,莫過於生與死了。生死難以參透,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何為生,何為死。
  • 不作不死,未來真的會實現,這幾種技術可助人類長生不死,還可以造出...
    長生不死幾乎是人類最大的願望,只要生活順心,每個人幾乎都想長生不死,那麼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能做到長生不死嗎?首先必須強調的是,長生不死是一個科學問題,涉及到了科學認知的很多方面,而不只是健康、養生和延緩衰老的問題。那怎樣才能長生不老呢?
  •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是胡楊還是樟子松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休」 胡楊是較古老的樹種,對於研究亞非荒漠區氣候變化、河流變遷、植物區系的演化以及古代經濟、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胡楊林有改善荒漠生態方面的作用。新疆、內蒙古和甘肅西部地區,有相當一部分為戈壁、沙漠所佔據,乾燥少雨,特別是新疆南部塔裡木盆地的荒漠氣候尤為強烈。
  • 科學合理界定政府在PPP中的角色和責任
    購買此項資產的私營機構不一定擁有資產的管理權。  從以上分類及其定義可以看出,首先,PPP是政府為了提供公共產品而引入私營機構參與的一種合作機制,合作的具體模式取決於項目的條件、風險和目標;其次,特許經營是PPP的一個子分類,不等同於PPP,主要適用於自身有固定收入流的「使用者付費」且已存在的項目。
  • 生與死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教育:尊重生命是核心
    讓生命教育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萌芽「能不能請您談談,從事殯葬行業的真實感受?您會害怕,或者不習慣嗎?您覺得生與死的意義是什麼?」因此,對於生命,我可能要比別人要多一點點珍惜,對於生活,可能會多一點點熱愛,就是這多出來的『一點點』,讓我對工作也多出一點堅韌,對朋友和家人也多出一點寬容和體貼……」他和盤託出了自己的答案。張偉所在講師團由安徽省生命文化研究中心發起籌建,是安徽第一支以生命教育為研究主題的講師團。他們相繼走進高校、中小學、社區等單位,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命教育的種子。
  • 餘華《第七天》:越過生與死的邊境,是「創世紀」的祥和與美好
    1、生與死,愛與別離當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奧秘,你就渴望死亡,因為它不過是生命的另一個奧秘。生與死是勇敢的兩種最高貴的表現。這個舉目無親之人,死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他的生命結束於一段美好又心酸的記憶。意外和愛,斷送了他的生命。他說,我的悲傷還來不及出發,就已經到站下車。
  • 生命科學:讓人類充滿希望
    一一深圳市生命科學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丁星當人類生命在宇宙中成為一種存在的時候,「生老病死」就己經是亙古不變的宿命。無論是皇帝還是平民,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擺脫不了上述人生框架。現在,基於細胞與基因的生命科學改變了這樣的狀況,「生老病死」己轉開始納入到一個可以用技術來解決的範疇。事實上,生命科學己經向我們展示出不一樣的景象:生可以生得健康、老可以抗擊衰老、病可能徹底治癒、死可以更加長壽,甚至長生不老生命永續也開始成為一個受關注的話題。
  • 安樂死過山車!你知道嗎?
    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 「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在我國的定義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狀態下,由於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和其親友的要求下,經醫生認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中結束生命過程。在大家的印象中,安樂死一般都是借力於藥物來實現,但是這樣一直存在爭議,就是這樣利用藥物安樂死是否合法。但是在英國的安樂死過山車,就不存在這樣的爭議。它突破傳統的接受死亡的方式,甚至打破傳統安樂死的方式,讓患者在一場刺激的遊戲中告別生命。
  • 又是一個對「永生」的追求:將人類意識植入人工軀體
    據介紹,該公司計劃在人類在生時,利用人工智慧和納米技術將其對話風格、行為模式、思維過程和身體裡外運轉方式信息的數據儲存起來,並在這個人去世時將大腦冷凍起來,等到技術發展成熟後則將大腦復活,再藉助多種傳感器來將這些數據與大腦一起植入人造軀體(機器人)。也就是說,最後是通過打造出一個具有人類意識形態的人工機器人來讓這個人「活過來」,理念跟電影《超能查派》裡的相類似。
  • dna和生命是怎麼開始的?為什麼說科學對於提這個問題有些猶豫
    我們所知道生命的各種物質,以及有沒催化而形成的其他物質歸根結底,都是取決於d na那麼dna和生命是怎麼開始的,科學歷來對於提這個問題就是有些猶豫。因為生命的起源一直和宗教迷信摻和在一起甚至比地球和宇宙的起源和宗教迷信摻和的更厲害,直到現在人們還是很猶豫的很勉強地對待這個問題。
  • 原來人死了靈魂都去了這裡
    記得去年老家門口不遠處拉了高壓線,還建了一個很高的高壓線鐵塔,老爸看著遠處的鐵塔正對門口,怕對人身體有影響,就請師傅在門口砌了一道牆,在農村俗稱影背,古有雷峰塔鎮妖之說,這其中的道理應該是一樣的。以小編之見,小鬼也就是我們平時論道的的靈魂,人在生存狀態下,靈魂和軀體都是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