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飲食和健康#現在正是流感季節,感冒咳嗽在所難免,有的人乾咳,還有人會咳出痰來。咳出痰的人中,有人會將痰咯出來,而有人由於找不到適合的地方,或自認為是清痰,就會把痰再咽回去。這種把痰咽回去的行為長時間被認為是不利於健康的行為,因為眾所周知,痰液中有許多病毒、細菌等致病源,吐痰的作用就是要將這些髒東西排出體外,怎麼能再把它咽回去呢?
痰液的組成
人體無時無刻不在呼吸,而吸入的空氣會經由鼻、咽、喉、氣管等呼吸道進入體內。空氣中除了人體所需的氧氣,還有許多有害物質,如有害細菌、病毒、灰塵等。如果這些有害物質深入體內,就會危害人體健康。所幸的是,呼吸道內有一層黏膜,上面布滿了無數的黏液腺並分泌黏液,及時粘住和收容這些空氣中的有害物質,然後通過咳嗽反射咯出為痰。
把痰咽回去會發生什麼?
很多人認為,痰是由呼吸道而來,咽回的痰又會被呼吸道黏膜黏住,結果是越積越多,最後危害人體健康。其實,咽回去的痰並非原路返回,而是走的食道,通過食道進入到胃部。人體的胃是一個天然的強酸殺菌力場,裡面終年都呈非常低的PH值。當我們把痰咽下肚後,絕大多數的病原體都會被強酸殺死,剩下那些殘廢的病原體基本上不會致病。
所以咽痰一般情況下不會危害身體健康,但這種情況指的是健康狀態下,因為健康的人痰量很少,人體有能力殺死痰液中的有害物質。可是如果在生病的狀態下,最好還是將痰液吐出。因為生病狀態下,人體的抵抗力會減弱,而胃酸的分泌量就會減少,胃腸道對致病源的抵抗能力降低,那些未被胃酸消滅的病原體就會乘虛而入,破壞胃腸道黏膜,影響胃腸道的生理功能,增加胃腸道致病的風險。
有數據顯示,肺部有結核的人1毫升的痰液中就含有十多萬個結核桿菌,咽下的痰在腸道中積聚就會引起腸道結核。另外,有人總會感覺喉部有東西,這是因為有部分痰液沒有咽下去,而是積聚在喉部,長此以往,咽喉也會出現結核。此外,肺也是蛔蟲等各種蟲卵發育的場所,它們長成幼蟲後會穿出肺泡組織,隨咽下的痰液到達小腸,引發各種消化道疾病。
所以如果有氣管炎、肺部感染、鼻炎或有重病在身、免疫力比較差的人,痰液應及時排出。如果身體健康,但偶有痰液的人,咽痰並不會對身體產生多大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有痰應該吐,但切勿隨地吐痰,這不僅僅關乎個人素質,更是為了公共衛生和健康著想。這些暴露在空氣中的痰液裡的致病源,會通過空氣傳播人群,導致感染者生病。正確的做法是將痰液吐到衛生紙上,然後扔到垃圾桶中處理,如果實在不方便,也可以咽下去,偶爾的咽痰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