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汝京:美國對中國制約的能力沒有那麼強
美國對中國制約的能力沒有那麼強,但是我們不能掉以輕心。」「第三代半導體有一個特點,它不是摩爾定律,是後摩爾定律,它的線寬都不是很小的,設備也不是特別的貴,但是它的材料不容易做,設計上要有優勢。」張汝京平時很少公開發聲,關於張汝京和剛在科創板上市的中芯國際的故事,可點此查看。
-
「愛國科學家」張汝京,不顧「同胞」阻撓,堅持到大陸造「芯」!
就連晶片設計的工具也是國外的,我國最好的晶片設計公司是華為海思,但是目前也只是剛剛開始「去美國化」,所以,在這個領域的技術攻克非常的重要,美國為了限制我國的晶片發展,可謂是出了不少「力」,但是依舊有很多技術型人才願意為國家效力。其中為我國晶片事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不得不提的人就是張汝京,張汝京是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如今市值已經突破了5000億。
-
張汝京創立的中芯國際本可以是華為的最好幫手
放眼望去,晶片生產臺積電一家獨大,其次是三星、英特爾,再後面我國臺灣的聯電,美國的格芯,下面就我國大陸的中芯國際了。但中芯國際目前的技術工藝以及產能都還達不到華為的要求,其次是仍然使用到美國的設備,所以同樣不能為華為代工生產。有網友說因為中芯國際是有外國資本股份,所以不能為華為代工,真實的原因不是這樣。
-
專訪張汝京(上)|從中芯國際到芯恩,他一直在創業
張汝京的愛國情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播種、成長。之後的職業生涯中,他聽從父親的囑咐要回大陸建廠,一直尋找時機。二1977年,29歲的張汝京入職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TI),沒多久就加入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集成電路的發明人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的團隊。
-
中國芯利好!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聯手任正非,為麒麟晶片做後盾
來源:華商韜略文/華商韜略 倪晨美國政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禁令之後,川普不僅沒能擊垮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反而讓企業家抱團發展,互以援助,在資本市場更是要錢有錢要糧有糧。這類支持,對於慢功夫大投入的半導體產業而言則是再好不過。
-
中芯國際董事長張汝京下課 王陽元接任只是虛職
本報訊 (記者王京)中芯國際7月29日發布公告稱,即日起中科院院士王陽元接任張汝京董事長的職務,張汝京繼續擔任中芯國際執行董事和執行長。 中芯國際內部人士表示,王陽元擔任董事長,完全是依照香港聯合交易所相關提倡規定,將董事長和執行長兩職分人擔任。
-
老虎證券ESOP:中芯國際人事地震,內訌之下,股權結構隱藏哪些陷阱?
2004年中芯國際在美國紐約、中國香港兩地上市,是美國+香港的上市模式。2019年5月,中芯國際宣布從紐交所退市,今年6月,中芯國際通過科創板上市,18天過會速度創造歷史記錄,也成功摘得科創板首家「A+H」紅籌企業頭銜。六千億的超高市值,350倍的市盈率,這些超高的數字都集中在一家公司身上,但卻一直存在「內爭」的難題。
-
中芯國際選舉王陽元教授為董事長 接替張汝京
中芯國際周四表示,董事會已經選舉王陽元教授為董事會主席,接替張汝京。任命立即生效。 王陽元從2001年開始擔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在半導體領域已經有40多年的經驗。王陽元是北京大學微電子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IEEE會員、英國電子工程師研究所會員。
-
三次創業三次出局,70歲的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還在奮鬥
中芯國際是全球重要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按照其官網的說法,中芯國際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全面、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然而,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張汝京卻早已出局。在中國半導體行業還很落後的時候,張汝京曾義無反顧投身晶片產業。
-
專訪張汝京(下)|「IDM才是更好的模式,現在就該去做」
說起世界範圍內的晶片製造工廠和製造工藝,張汝京如數家珍。作為「建廠高手」,他對集成電路產業積累的觀察和思考,是他每一次創業時的法寶。1997年,張汝京從工作了20年的美國德州儀器提前退休,回國創業。他先後建起臺灣世大半導體、中芯國際、上海新昇半導體等,又因不同原因離開。
-
張汝京打造晶片製造新模式,再創我國晶片業兩個第一
張汝京與張忠謀:難為知己難為敵1、張汝京與張忠謀談到張汝京就不得不談到張忠謀,兩個人真的是認識的。他們二人都是中國人,出生內地,不過張忠謀生於1931年,張汝京生於1948年,張汝京出生不滿一歲就被帶去中國臺灣,但是此時18歲張忠謀已經考上了美國哈佛,1000多名新生中,只有張忠謀一個中國人。
-
張汝京博士被《半導體國際》評為『2007年度人物』
上海2月25日電 /新華美通/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SMI,香港聯合交易所:0981),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片代工公司之一,今日宣布中芯國際總裁兼執行長張汝京博士被《半導體國際》評為 「2007年度人物」 。
-
他被稱為中國半導體之父,回國創立中芯國際,如今市值2800億
2020年5月,美國發布禁令,臺積電宣布於9月14日後不再繼續向華為提供晶片代加工的服務。中芯國際也是華為晶片代加工廠之一,對於這次禁令中芯國際在8月7日的財報會上首次回應對於美國禁令,稱對於此次禁令仍在可控範圍。
-
中芯國際、臺積電、ASML的大股東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那麼中芯國際、臺積電、ASML的大股東都是誰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02中芯國際的大股東首先來看中芯國際,中芯國際成立時間是在2000年,當初由張汝京創建。張汝京和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有一定的關係,都曾經在美國德州儀器任職過。後來張汝京回到國內,先是到了臺積電任職,但已經半導體行業有一席之地的張汝京,想要自己創辦一家半導體企業,於是在2000年4月在上海創建了中芯國際。
-
官二代如何成為時代英雄:緬懷中芯國際前董事長江上舟博士
眾望所歸,創立20年的中芯國際今天順利過會回歸A股。下周是中芯前董事長江上舟逝世九周年。我自己曾多次去過中芯,我們兩家也有一點交集,特地寫這篇文章紀念一下這位了不起的先行者和領路人。一、戰略家做官最不得意的紅官二代,大概江上舟排第二,沒人願排第一。
-
中芯國際加緊資本洽談 引資+併購同步進行
此前盛傳 「新加坡特許技術長楊士寧將入主中芯國際(0981.HK),替代張汝京」的人事案,在當事人出面澄清後真相大白。近日,中芯國際高層向本報回應,與華虹NEC的併購案仍舊在深度接觸中,「可行性是有的,具體要看談判結果,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
大唐收購中芯16.6%的股份 成中芯國際第一大股東
大唐收購中芯16.6%的股份 成中芯國際第一大股東 2008年11月11日 15: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1月11日電 中芯國際與大唐控股達成戰略協議,大唐控股投資1.72億美元收購中芯國際16.6%股權,正式成為後者戰略投資者,並且成為中芯國際第一大股東。
-
晶片教父內鬥往事:臺積電師徒反目,來中芯CEO剛烈辭職
在此前的30多年半導體行業經歷中,梁孟松分別就職過臺積電、三星等知名企業,一直是半導體圈的風雲人物。梁孟松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機工程及電腦科學系並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他曾在美國晶片公司AMD工作數年。梁孟松簡介 圖源/中芯國際官網截圖如果梁孟松請辭有轉圜餘地,那麼現年蔣爸74歲,梁先生68歲,兩人耄耋之年的晶片界大拿,將再度相會中芯國際。
-
迦美信芯倪文海:紮根芯行業30餘載,一直做射頻的「頑固派」
回首30餘載射頻的浮沉之路,迦美信芯董事長倪文海博士感慨道。從20世紀90年代,在佛羅裡達大學與射頻專業結緣起,倪文海就對射頻一直情有獨鍾。為了紮根這一領域,他曾在張汝京邀請他加盟中芯國際時,去了大陸首家射頻晶片設計公司鼎芯通訊。因為在他看來,中芯國際是晶圓廠,做的不是他的本行業,而他的激情一直都在射頻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