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晶名單管理系統強化客戶身份識別,助力金融機構監管合規!

2020-12-08 騰訊網

1 金融機構合規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加速了金融機構從面對面接觸到技術解決方案的轉變。同時,在全球及國內反洗錢、反恐融資相關法規與監管,金融機構及企業被要求在KYC(了解你的客戶)過程中盡義務了解交易對象的客戶身份識別和受益所有人,但在實際執行中,卻會遇到不少難以處理的問題,給金融機構合規帶來了一定的挑戰。這意味著,金融機構在客戶身份識別過程中需採用更加有效的數位化、自動化的解決方案。

在此背景下,融晶為金融行業客戶提供了專業的名單監控管理系統解決方案,該方案立足金融機構合規監管要求,對客戶信息及交易信息進行實時和批量的黑名單掃描,識別、分析、校驗客戶真實身份,降低客戶和交易風險,增強風險防控有效性,實現全流程、全業務、全產品的反恐融資工作。

2 融晶名單監控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核心功能

解決方案客戶價值

1、多維度業務場景:

實現人工檢索、實時掃描及批量掃描,強化帳戶資料完整性、資金合理性、交易合法性、客戶風險性四維審核。

2、集中化處理流程:

充分發揮黑名單業務集中處理作用,構築三道防線。

一道防線:開戶階段落實開戶資料完整性審核,做好開戶堵截工作;

二道防線:交易階段落實交易風險性審核,做好交易攔截工作;

三道防線:報告階段注重風險研判,做好追截工作。

3、強化內控機制:

增強各部門各條線反恐融資工作,在開戶、一次性金融交易、業務關係持續的過程中做好初次識別、持續及重新識別、終止識別工作。

4、提升監測甄別水平:

運用名單篩查模型提升客戶監測分析水平,降低人為因素對業務工作的影響, 最大程度上滿足業務時效性和完整性。

5、緊扣監管要求:

解讀監管最新文件,運用向上提升、橫向聯繫、向下落地「三維」定位,有效、及時、完整把握政策導向。

解決方案競爭優勢

參數配置靈活:

支持渠道信息、業務類型、業務場景、掃描欄位、掃描格式、流程信息的配置,實現靈活運用的目的。

產品性能突出:

本系統採用基於內存算法,加快計算速度,並支持7*24(雙內存切換機制)為客戶提供不間斷運行的服務;

提供毫秒級實時過濾響應,業務系統對接無延遲;

同時支持完善日誌體系,滿足內外監管和審計要求;

為百家頂級網際網路公司、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保險、證券、國際貿易公司提供實施服務。

篩查模型精準:

獨特的模糊匹配算法引擎支持100種以上場景;

靈活的匹配規則極大降低了誤報率,提高風險管控水平。

滿足各類業務場景:

支持全語種篩查、中文轉拼音掃描、電報碼掃描。對於個人、實體(公司)可採用不同的中性詞提高篩查水平;

支持全渠道、全業務、全流程無縫接入,加強風險聯防機制,抵禦潛在涉恐風險。

相關焦點

  • 識別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 強化監管防風險——人民銀行、銀保監會...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題:識別出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 強化監管防風險——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吳雨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為何要評估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如何評估?後續如何監管?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強化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防範「大而不能倒」問題成為全球範圍內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內容。
  • 百融雲創打造諦聽設備反欺詐 賦能金融機構增強風險識別能力
    本網12月23日訊 近年來,我國金融科技蓬勃發展,金融業務在更寬客群內快速擴張,但其中的欺詐風險也逐步蔓延。傳統人工審核申請信息的方式存在誤判、耗費時間人力等痛點,不能滿足金融機構應對日益變幻的欺詐風險的需求。精細化的風控管理,能夠幫助金融機構以技術手段增強針對個人、小微企業等客群的風險識別能力,降低因欺詐造成的損失。在此背景下,結合新技術的反欺詐成為了金融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 保險機構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評估及客戶分類管理指引
    保險機構應制定洗錢風險控制政策或洗錢風險控制目標,根據控制政策或控制目標,制定相應流程來應對洗錢風險,包括識別風險、開展風險評估、制定相關策略處置或降低已識別的風險。保險機構在洗錢風險較高的領域應採取強化的反洗錢措施,在洗錢風險較低的領域採取簡化的反洗錢措施,從而實現反洗錢資源的有效配置。  (二)動態管理原則。
  • 百融雲創打造智能客服系統 助推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
    今年,多方壓力下國內外的經濟增速明顯減緩,受此影響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逾期與不良資產的惡化壓力也加速顯現。更不用說,現在銀行面臨著催收成本日漸增加、債務人還款能力下降、反催收聯盟迅速崛起帶來的輿情壓力等不可忽視的痛點。同時,催收成效的好壞往往也影響了金融機構業務拓展的力度和策略。
  • 富拉凱會計師事務所:洗錢高風險行業客戶身份識別點
    洗錢高風險行業「來自兩方面定義,一是人民銀行通過銀髮[2013]2號文《金融機構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評估及客戶分類管理指引》,及銀辦發〔2018〕120號文《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加強特定非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管工作的通知》,這兩項規定明確規範了洗錢高風險行業的領域;其次則是在人民銀行規定外,銀行自己從日常業務經驗中判斷出具有較高洗錢風險的行業。
  • 人工智慧在中小金融機構的應用研究
    二是利用無線服務、移動辦公等技術支持移動終端遠程交易,實現註冊、開戶、登錄、重置密碼、掛失/解掛、轉帳等多種鑑權場景線上化,有效改善客戶體驗,提升整體運營效率。三是實現員工操作、交易流程、設施設備等遠程智慧化管理,以及檢測評估服務質量、識別分析客戶行為、實時監測網點經營狀況等多種功能,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水平。
  • 創新監管策略,構建金融科技生態治理體系
    同時加強協調管理,疏導落後業態的退出,實現業態之間的良性流動。第三層是在業務運行上防範風險傳遞,建立業務內部風控系統,加強風險的隔離,不斷優化算法和技術的運用,避免整體的趨同與風險的放大。參與主體層的治理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創新金融產品或模式,為客戶提供並推薦更匹配的產品,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與反饋,賦能供應端,更精準地滿足客戶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 魯政委丨防患未然:金融機構業務連續性管理怎麼做?
    作為經濟的「血脈」,金融體系面對各類突發事件不能終止關鍵金融服務,因而提前制定業務連續性計劃,確保各類情況下金融機構業務能夠連續進行成為了金融機構的「必修課」。本文將以美國監管機構對金融機構業務連續性管理要求為基礎,解構金融機構業務連續性管理的具體內容、必要性和運用案例。
  • 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全文發布 包括27項主要任務
    根據不同場景的業務特徵創新智能金融產品與服務,探索相對成熟的人工智慧技術在資產管理、授信融資、客戶服務、精準營銷、身份識別、風險防控等領域的應用路徑和方法,構建全流程智能金融服務模式,推動金融服務向主動化、個性化、智慧化發展,助力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 楊東:金融科技的監管挑戰與維度建構 - 金融界
    Regtech 2.0指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範式,其主要由嚴格監管要求和金融服務行業高昂的合規成本推動。因此,Regtech 2.0階段是各方主體運用科技來提高監管合規和監管效率為驅動,可以降低受到金融科技企業挑戰的大型銀行和公司的成本並提升其邊際效率,同時會使金融服務部分之外的主體受益,比如方便公司進行快速的身份認證。
  • 監管密集發聲 BIGTECH金融該怎麼管?
    此前一天,即11月1日,《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簡稱「《金控辦法》」)正式施行,滿足條件,擬設立金融控股公司應在《金控辦法》正式實施後的12個月內向人民銀行提出設立申請。螞蟻集團的招股書顯示,螞蟻集團擬以全資子公司浙江融信為主體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並接受監管,並由浙江融信持有相關從事金融活動的牌照子公司的股權。
  • 聯易融單周中標4家平臺項目 科技助力供應鏈金融發展
    人民網深圳12月4日電(陳育柱、李粼瑋)作為國內供應鏈金融科技賽道的「獨角獸」企業,聯易融通過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能力,致力於用科技創新的服務模式,通過搭建平臺及科技輸出,為核心企業與金融機構等供應鏈參與主體提供支持
  • 三部門:鼓勵銀行保險機構積極開展小微外貿企業金融服務
    (三)加強風險管理。銀行保險機構應根據各類外貿金融業務特點,有效識別風險點,始終將貿易背景審核作為外貿金融業務風險管理的基礎,從源頭做好風險防範,有針對性地加強風險管理。二、完善產品和服務(四)完善金融綜合服務。
  • 金融科技助力小微數位化升級信息不對稱可以得到多維度解決
    以金融科技助力小微企業「精準輸血」,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早已成為全球議題。從國際上金融科技賦能小微企業的發展模式看,主要走的是生態化、體系化的發展道路。一方面,金融機構多措並舉,利用金融科技底層技術提升決策能力;另一方面,通過金融科技底層技術賦能創新生態系統,以達到優化小微企業融資體系的目的。
  • 預測「監管沙盒」未來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李峰...
    他認為,未來,政府不僅要強化與企業的業務溝通,還需要大力發展監管科技,通過對ABCD等新興技術的運用和監管創新來應對監管沙盒測試流程,防範金融科技風險。把試點評估的效果和行業準入、監管規則的完善緊密聯繫起來。
  • 魯政委:系統重要金融機構監管指導意見 防風險補短板
    《指導意見》對我國的國內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定義、範圍、評估流程和總體方法進行了明確。《指導意見》的發布標誌著我國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由「全球系統重要性」發展到「國內系統重要性」機構監管階段。這不僅是進一步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需要,也是看齊國際監管要求的「補短板」舉措。
  • 保險業協會王玉祥:保險科技助力提升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性
    王玉祥認為,新型數位化保險生態在促進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豐富了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普惠金融在保險業的創新和發展,同樣需要保險科技的紮實推進。從而助力普惠金融的發展。他還建議,保險科技應加強全行業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險生態數位化加速疫情以來,保險業數位化水平提速,保險與科技進一步融合,行業發展表現出三大趨勢。
  • ...信息技術風險管理——剖析《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
    前言圍繞《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上兩篇分別講了「CIO」、「信息技術合規」關鍵詞,收到不少讀者來信,在此對認可和支持深表感謝!需要說明的是,信息技術合規是個大命題,一篇文章肯定難以言透,這也只是研究成果的一小部分,本系列亦然。
  • 北京市促進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發布 | 獵雲網
    一是支持人工智慧技術在身份識別與反欺詐、量化交易、投資顧問、客戶服務、風險管理、輔助監管等金融領域的創新和應用。二是全面推動大數據技術在業務與客戶管理、信用與風險管理、證券投資、保險定價、資管理財、另類數據管理等金融領域的創新和應用。三是著力推動以移動互聯、物聯網為代表的互聯技術創新。
  • 防範化解轄區證券基金行業風險 以合規經營服務天津高質量發展
    ——天津證監局召開2019年證券基金機構條線監管工作會議  4月12日,天津證監局組織召開2019年證券基金機構條線監管工作會議,總結2018年轄區機構監管工作,部署2019年重點任務,並對機構及行業協會提出監管要求。轄區證券公司、基金公司、證券分支機構、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基金銷售機構、天津市證券業協會等200餘家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