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的新技術可製造出合成活細胞 用於去除二氧化碳

2020-11-29 cnBeta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有用的化學反應之一,所以科學家們經常嘗試模仿光合作用也就不足為奇了。現在,來自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製造出混合型的合成活細胞,這種活細胞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太陽能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在植物的葉子內部嵌入了被稱為葉綠體的微小細胞器。這些細胞是光合作用背後的機器,它吸收太陽光,通過消耗植物收集的水和二氧化碳,製造出植物可以用來做能量的分子。而現在,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團隊已經製造出了成千上萬的人造葉綠體。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的目標並不在於能量的輸出,而是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副作用」。

研究人員首先從菠菜中分離出了葉綠體--植物光合作用系統的活性部分。然後,他們將其與一個名為 "CETCH循環 "的人工代謝模塊配對,該模塊由18種生物催化劑組成,其轉化二氧化碳的效率遠遠高於植物本身。

最後,這些天然成分和人工成分再結合成細胞大小的水滴,將所有的東西固定在一起。這是用一個微流體系統來完成的,該系統將水滴放入一個主要是油的介質中。該團隊表示,利用這種技術,可以輕鬆快速地製造出成千上萬個這樣的水滴,並根據需要調整一些水滴的能力。

「我們可以製造出成千上萬個裝備相同的水滴,或者我們可以賦予單個水滴特定的屬性,」該研究的主要作者Tarryn Miller說。「這些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上通過光來控制。」在測試中,研究人員發現,與其他半合成光合作用系統相比,採用新設計的液滴在結合二氧化碳方面的速度快100倍。

其他人工和混合光合作用系統已經在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或生產能源、藥物和燃料等方面發揮了作用。該團隊表示,新設計的液滴最終可以解決同樣的問題。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相關焦點

  • 日本開發出利用iPS細胞製造血小板的技術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開發出了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製造血小板的技術,並通過動物實驗確認了製造出來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 科學家培養新型大腸桿菌 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自身能量
    科學家培養新型大腸桿菌 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自身能量 來源:網易科技 • 2019-12-04 15:38:03
  • ...第57期:科學家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 瑞士團隊利用已知基因序列構建
    人類首次人工合成活新冠病毒:瑞士團隊利用已知基因序列構建近日,瑞士一個科研團隊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礎上,通過反向遺傳學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構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該技術能高效合成新冠病毒,尤其在新暴發病毒尚未被成功分離出之前,可以幫助科學家儘快向衛生部門和實驗室提供傳染性病毒毒株,且該替代方案更為高效、安全。
  • 玻璃吹制新技術:可製造出微型光學透鏡!
    軸稜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軸稜錐可用於將雷射塑造得有利於光學鑽孔、成像以及為操控微粒或者細胞創造光學陷阱。這些透鏡已經有超過60年的歷史,但是它們的製造工藝(特別是在微觀尺度上)並不簡單。光束的大景深,使得光學鑽可以達到更深處,並創造出更高質量OCT圖像。對於光學鑷子來說,類貝塞爾光束和空心部分的光束可用於囚禁粒子或者細胞。傳統意義上,這些用於製造玻璃軸稜錐的技術一次只能製造一個透鏡。儘管較便宜的軸稜錐可以用聚合物製造,但是這些軸稜錐無法承受住諸如晶圓級製造的高溫工藝,或者無法應用於需要高水平光功率的應用。
  • 科學家首次研發出二氧化碳礦化發電技術
    他表示,這是國際上首次開發出二氧化碳礦化發電的CMFC(二氧化碳礦化燃料電池)新方法和技術,攻克了將二氧化碳作為潛在低位能源來直接發電的世界性難題。  如今,人類能源需求與二氧化碳減排的矛盾,成為全球性難題。在剛剛結束的APEC會議上,中美籤署氣候變化聯合宣言,明確表示中國的碳排放量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
  • Cell Rep: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首次製造出大批量的樹突細胞 有望開發...
    2018年8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奈山醫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首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製造大量免疫細胞,從而幫助抑制癌症復發;研究人員開發出的新方法能在實驗室中規模化地製造樹突細胞,從而幫助製造高精煉的癌症疫苗來有效預防癌症患者的疾病復發,樹突細胞在機體中非常稀少
  • 我科學家開發出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方法
    多能幹細胞可以用於再生新的組織和器官,為疾病治療和再生醫學提供「種子」細胞來源,因此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領域。如何對體細胞等進行誘導,使其「返老還童」成為多能幹細胞,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焦點。曾有科學家利用化學小分子誘導出了多能幹細胞,但存在步驟多、時間長、效率低、機理不清楚等缺點。
  • 《科學》:科學家開發新技術 培養iPS細胞更安全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家最近開發出一種培養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的新技術,利用這種技術培養出的iPS細胞不含病毒載體或外來基因,安全性更高。
  • 德國科學家開發出可擦除的神奇3D列印墨水!
    【PConline3D列印資訊】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擦除的3D列印墨水。這種墨水主要用於直接雷射寫入,它是一種生產納米級結構的增材製造工藝。據開發人員介紹,現在他們可以反覆擦除和重寫大至100納米的微型結構。
  • 大阪大學科學家開發出改善可印刷性的基於絲纖維的生物油墨
    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基於絲纖維的生物墨水,該墨水可用於製造富含細胞的結構,並提高可印刷性。 通過從原始蠶絲中除去絲膠蛋白並將其研磨成納米纖維,科學家們能夠將這種材料整合到一系列細胞和聚合物注入的生物油墨中。發現該纖維可在3D列印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減少施加在細胞上的內部應力,從而改善其生存能力並使其保持複雜的形狀。
  • 科學家開發用於細胞免疫療法基因組改造的集合敲入技術
    科學家開發用於細胞免疫療法基因組改造的集合敲入技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0 13:06:23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lexander Marson、Theodore L.
  • ORNL研究人員開發出3D列印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
    中國3D列印網8月25日訊,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3D列印設備,該設備能加從燃燒化石燃料中捕獲的二氧化碳量。利用3D列印技術研究人員能夠將熱交換器和質量交換接觸器結合在一起,成為多功能的CO2吸收裝置。鋁製設備的原位冷卻能力使更多的二氧化碳從氣體轉移到液態,從而提高了碳的保留率。
  • 科學家們開發出多種能快速檢測COVID-19的新技術!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開發出的那些能快速檢測COVID-19的新技術!分享給大家!-020-0392-7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有助於快速提取和分析遺傳物質的技術,可用於在移動狀態下開展COVID-19測試,包括在機場和遠程測試中心。
  • 首次用於爬行動物 基因編輯技術製造出白化蜥蜴
    首次用於爬行動物 基因編輯技術製造出白化蜥蜴 2019-08-29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首次用於爬行動物  基因編輯技術製造出白化蜥蜴
  • 新技術可全面檢測RNA與染色質相互作用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稱為「RADICL-seq」(RNA And DNA Interacting Complexes Ligated And sequence)的方法,可在整個基因組中全面檢測細胞核內RNA和基因組DNA(染色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 在火星上製造可呼吸氧氣?科學家發現新方法未來用於探索火星!
    我們知道,火星離地球很遠,所以能夠在火星上製造出可呼吸的空氣,可以節省從地球上一路運送氧氣的費用和精力。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方法,未來的火星探險者有可能自行產生氧氣。一個研究小組通過研究彗星發現了這種新的產氧反應。
  • 美媒:科學家製造出自然殺傷免疫細胞 或可用於治療癌症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月7日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科學家們已經製造出自然殺傷免疫細胞,它們不僅會殺死小鼠頭頸部的腫瘤細胞,還會減少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髓源細胞的數量,這種髓源細胞可以讓腫瘤逃避免疫反應。對基於激活T細胞的免疫療法已經失敗的患者來說,這種工程化細胞療法可以用作治療癌症的另一種辦法。
  • 科學家開發出更綠色的聚氨酯材料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種材料的動態和可調特性,以及用於製造這種材料的石油基成分的可用性和可承受性。例如,用長鏈多元醇生產,可能會產生柔軟的泡沫,用於枕頭軟床墊。另一種配方可能會產生一種液體,當塗在家具上時,既能保護又能展現木紋的內在美。第三批可能包括二氧化碳(CO2)來使這種材料膨脹,產生一種可噴射的泡沫,乾燥成堅硬多孔的隔熱材料,非常適合在家裡保溫。
  • 貽貝激發水淨化技術的進步?可用於重金屬廢水治理技術
    貽貝激發水淨化技術的進步?可用於重金屬廢水治理技術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使貽貝能夠附著在巖石和船體上的化學物質很快就會提供清理溢油和淨化水的淨水方案。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在Matter雜誌上撰寫了一系列工程研究計劃,這些計劃的靈感來自於不起眼的貽貝,從太陽能蒸汽發生到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
  • 開發出CiBER-seq新技術,可同時分析細胞中的多達...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簡單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它讓任何人都可以對細胞(包括人類細胞)進行分析,並迅速確定基因組中所有調控特定基因表達的DNA序列。這種新技術簡化了一些直到現在都很難做到的事情:沿著細胞中的遺傳途徑回溯,以找到這些最終的調節因子。他說,「我們有很多向前工作的好方法。這是一種很好的逆向工作的方法,可用於弄清楚一些東西的上遊是什麼。我認為它在疾病研究方面有很多潛在的用途。」他補充道,「我有時會打個比方,當我們走進一間黑暗的房間,按一下電燈開關,我們就能看到打開的是什麼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