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三屆江蘇省委第五輪巡視的14家省級機關部門曬出整改進展「成績單」。被巡視單位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巡視整改落實作為「四個意識」的試金石,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用好省委巡視組開出的政治診療「藥方」,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紮實抓好巡視整改,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9年1月3日,省委第七巡視組向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反饋巡視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原省物價局黨組情況。」
省委第五輪巡視正值江蘇深入推進省級機構改革期間,經過轉隸重組,被巡視單位由原來的18家變為14家。機構變了,但問題不能放,整改責任不能丟。機構陸續到位後,省委巡視機構緊盯整改方案,進一步壓實涉改單位的整改責任,確保「新官理舊帳」,新老部門問題整改無縫對接。
「這次巡視是一次全面的『政治體檢』,也是對新組建的市場監管局黨組的『政治考驗』,做好巡視整改落實工作是全局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作為新組建的省級機關部門,省市場監管局黨組照單全收省委巡視組反饋的原4個黨組的8個方面、19個問題,著力從思想認識、組織領導、部署推進、督查落實方面加大力度,抓好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
機構改革後,原省太湖辦整體轉隸至新成立的省生態環境廳。接過原太湖辦「舊帳」,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擔負起原省太湖辦巡視整改落實的主體責任,重點解決科學治理太湖有差距、規劃方案滯後實踐等突出問題,同時舉一反三,標本兼治,把巡視整改過程變為提升太湖治理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質效的過程。
3個月的集中整改期間,被巡視單位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熱點焦點問題,能改的馬上改、能做的立刻做。
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混亂、亂象叢生,群眾意見很大。巡視整改期間,省教育廳迅速組織開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專項治理,對反映較為強烈、問題較為突出的地區和學校開展「飛行檢查」,全省共組織各類違規辦學行為督查4913次,發現問題200多個,約談校長、老師194人次,查處學校70所,通報批評31次。
本該用於幫助困難群眾脫貧的資金,卻「躺在帳上睡大覺」。針對「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滯壓嚴重」問題,去年年底省扶貧辦全面清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滯留情況,對資金滯留較嚴重的4縣進行重點督促整改。今年1月,對12個重點幫扶縣扶貧資金滯留情況再次清查統計,資金結轉結餘率下降到1.6%,扶貧資金滯壓情況明顯好轉。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四風」問題……對於這些老百姓深惡痛絕的作風問題,被巡視單位敢於動真碰硬,有效剎住了一些作風亂象,確保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有更多的獲得感和認同感。
本輪省委巡視整改期間,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開展辦公用房清理整改「回頭看」,同時加快推進全省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用信息化管出好作風。
小廁所關聯著大民生,但是這項民生工程卻因不少基層幹部的懶政、怠政而打了折扣。針對農村改廁工程存在「官僚主義問題時有發生」問題,省衛健委立即啟動「農村改廁」整改補建任務,並將各地農村改廁信息按程序在網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巡視組指出的問題,有些能「即知即改」,有些卻需建章立制深度「調理」。
原省物價局併入省發改委後,對照省委巡視組給原省物價局開出的「體檢報告」,省發改委從制度上疏導價格矛盾,制定實施《江蘇省培訓收費行為規範》《江蘇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抓緊研究修訂《江蘇省養老機構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等一批規範性文件,著力破解教育培訓、養老服務、公共運輸、生態環保等領域的價格難題。省文旅廳黨組明確2019年為廳系統「制度建設年」,並針對制度機制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抓緊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努力形成一批制度成果。
推進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省水利廳黨組專題研究部署,廳黨組書記多次趕赴一線,現場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截至今年3月底,68個拆除取締項目已完成60個,完成率88%,103個位於生態敏感區的項目整改方案已上報待國家審核,466個不符合涉河建設方案許可辦理規定項目,有89個已通過拆除等方式基本完成整改,剩餘項目正在開展論證審查。
3個月的集中整改只是一個開始,被巡視單位紛紛表示,將以堅持不懈的精神抓好巡視整改,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以整改的實際成效詮釋對黨忠誠,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來源:清風揚帆網)
【小程序上線啦!】點擊右邊江蘇清風揚帆網,一起來體驗吧!
【一線手記】為何他被免予問責
【一線手記】一張"工資單"牽出留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