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子刊:糖和代糖一起吃會迷惑大腦!科學家發現,代糖和真糖一起吃會導致大腦對糖不敏感,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丨臨床大發現

2021-02-12 奇點網

總的來說,代糖和真糖本身似乎並不會影響糖代謝,但是同時攝入三氯蔗糖和碳水化合物,就會短期影響代謝功能並導致大腦對甜味的敏感性降低。

當然了,這項研究還有一定的局限,比如說只研究三氯蔗糖這一種代糖,樣本量也不算大,試驗期間也比較短,還沒有研究這種代謝障礙是否可逆。

哎,吃糖真是甜蜜的煩惱呀。

全體奇點糕嘔心瀝血嘔心瀝血嘔心瀝血打造的重磅音頻課程《醫學趨勢50講》終於上線了。我們一口氣幫你同步了全球醫學前沿領域最重磅的進展。只需500分鐘,讓你徹底搞懂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課程亮點如下:

 

1、全面:一網打盡最重磅的醫學前沿進展。

在這套《醫學趨勢50講》中,我們囊括了免疫治療、幹細胞、微生物、人工智慧、二代測序,抗癌新藥研發等15個重要的前沿領域,幫你將全球最頂尖的科研成果一舉收入囊中。

 

2、緊跟趨勢:幫你無縫同步全球認知。

奇點跨學科專業知識團隊,依靠強大的自有資料庫系統,每天跟蹤全球3000多本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期刊,實時把握醫學前沿科技最強勁的脈搏。和全球認知同步,你不需要費心費力,我們把全球脈動送到你的耳邊。

 

3、有趣易懂:不用絞盡腦汁,就能理解全球醫學頂尖難題。

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論文往往晦澀難懂,再加上語言的隔閡,導致很多人對此望而卻步。這一次,我們幫你把艱深晦澀的前沿學術調製成清新爽口的科學小品,讓你在享受科學之美的同時,輕輕鬆鬆理解醫學頂尖難題。和全球最聰明的大腦思考同樣的問題,你也可以。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購買這套超值的音頻課程。兩人拼團即可享有超值優惠價格。

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們知識服務的品質,歡迎您添加奇點主編的微信,隨時交流課程感想。

參考資料:

[1]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0)30057-7#

[2] Nettleton, J.A., Lutsey, P.L., Wang, Y., Lima, J.A., Michos, E.D., and Jacobs,D.R., Jr. (2009). Diet soda intake and risk of incident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ype 2 diabetes in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Diabetes Care 32, 688–694.

[3] Greenwood, D.C., Threapleton, D.E., Evans, C.E.L., Cleghorn, C.L., Nykjaer,C., Woodhead, C., and Burley, V.J. (2014). Association between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soft drinks and type 2 diab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Br. J. Nutr.112, 725–734.

[4] Rogers, P.J., Hogenkamp, P.S., de Graaf, C., Higgs, S., Lluch, A., Ness, A.R.,Penfold, C., Perry, R., Putz, P., Yeomans, M.R., and Mela, D.J. (2016). Does low-energy sweetener consumption affect energy intake and body weight?A systematic review, including meta-analyses, of the evidence from human and animal studies. Int. J. Obes. 40, 381–394.

[5] Toews, I., Lohner, S., Kullenberg de Gaudry, D., Sommer, H., and Meerpohl, J.J. (2019). Association between intake of non-sugar sweeteners and health outcom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randomised and non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BMJ 364, k4718.

本文作者 | 代絲雨

相關焦點

  • 白砂糖,糖漿,代糖,咖啡加什麼糖好?
    但事實上,大數據顯示大多數人平時喝咖啡還是會選擇加糖,加奶的咖啡。 那麼這一次我們來討論下咖啡加什麼糖比較好。 在對咖啡風味的影響上,當糖和咖啡混合時,黃糖的甜度更高,所含的添加劑更少,會有額外的焦糖類香氣,味道層次更豐富。 而白糖有時融入會不理想,會和咖啡豆原本的風味影響。
  • 為減肥,到底該吃什麼糖?
    最近後臺迎來了一大波關於糖的各種疑惑……比如,「代糖買不著啊,用冰糖是不是也很健康?」「蜂蜜可以嗎?熱量是不是更低啊?」之類之類的。然後我發現了一個規律:硬派食堂介紹需要用到糖的美食時,總有各種關於不同糖,到底有什麼區別的問題……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說說,不同糖,區別到底在哪?想減肥,到底該吃什麼糖?1/蜂蜜PK蔗糖?紅棗PK蔗糖?
  • 國人吃糖超標 每天攝入多少糖最佳
    吃糖過多的6大危害要清楚  1、會導致齲齒  經常吃糖又不及時漱口, 極易患齲齒(蛀牙)及多種口腔疾病。牙齒和口腔疾病會給我們進食帶來很多的困擾。  3、降低營養素吸收  兒童經常食糖,特別是空腹食糖, 可損害機體對蛋白質等重要營養物質的吸收, 影響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英國生理學家哈丁博士通過實驗發現,糖與蛋白質結合可改變蛋白質原來的分子結構, 變成一種凝聚的物質, 不僅營養價值下降, 而且難於吸收。
  • 讓人上癮到底是糖還是甜?
    相信大家都喜歡吃甜的東西,以至於很多人對甜的東西無法控制根本就停不下來,其實這就是所謂的「糖癮」。因為吃糖或者甜食可以讓人有快樂的感覺,但糖類攝入過多也是導致人肥胖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快樂和肥胖之間,大家該如何選擇?於是,代糖也就應用而生了。這樣既可以保持快樂又不會導致肥胖,真是兩全其美!今天就來聊聊糖和快樂的問題。一、為什麼糖會快樂?
  • 糖尿病的「陷阱」與對應的幹預措施|糖尿病|甜味劑|胰島素|陷阱|糖...
    近幾十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商品種類日益豐富,糖飲、甜食在生活中逐漸佔據重要地位。然而,大量的糖攝入會給人類的血糖調節系統帶來巨大壓力,大量糖分進入體內後被轉化為脂肪,堆積在腹部和四肢等處,加之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使得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逐漸升高。
  • 如何降低胰島素水平?不同食物對胰島素的影響
    2017年,有研究②發現,在飲食中,將血胰島素減少約25%,可提高老年小鼠的胰島素敏感性,並延長壽命。2004年,布朗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胰島素在果蠅的衰老和壽命中起著關鍵的作用。研究人員向一些果蠅餵食了米非司酮(一種黃體酮的化學複製品),激活連接到dFOXO的開關,抑制了細胞內正常的胰島素信號。
  • 糖有什麼危害?糖吃多了和情緒的關係?為什麼不吃糖後會不開心?
    他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吃糖,不吃碳水,我就不開心。其實,我們對糖的誤解很大,它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但是,最終會讓你更不開心。反之,戒糖之後,你會更開心,你會擺脫對食物的依賴,做自己的主人,不被食物綁架。你的情緒會很穩定,不再有非常大的波動。
  • 最新研究揭秘:為什麼你戒不掉米麵糖、戒不掉甜點?戒糖幾大絕招
    短時間內還好,長期這麼吃,胰島素的工作越來越繁忙,最後,就可能出現胰島素抵抗。 出現這種情況後,胰島素把血糖「塞進」細胞的能力大大降低,細胞此時會感覺很「餓」. 此時,大腦就會指揮你吃進去更多的高糖食物,來「填飽」。
  • 苦澀的中國糖
    「如果是個三萬年前的採集者,想吃甜食只有一種可能來源:熟透的水果。如果石器時代的女性碰到一棵長滿甜美無花果的樹,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刻吃到吃不下為止,否則等到附近的狒狒也發現這棵樹,可就一顆也吃不到了。」
  • 很甜卻沒有熱量,代糖到底是個啥?
    代糖是什麼?代糖,簡單理解就是代替食用糖的甜味劑,種類很多,根據是否產能可分為糖醇類和高度甜味劑。糖醇類:常見的有山梨糖醇、甘露醇、乳糖醇、麥芽糖醇、木糖醇、赤蘚糖醇等。特點:甜度比蔗糖較低,每1g產生2kcal 的熱量,代謝途徑與胰島素無關,不會引起血糖的升高,不產酸。高度甜味劑:常用的有人工合成甜味劑安賽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天然甜味劑:甜菊苷、羅漢果糖、索馬甜等。特點:甜度極高,是白砂糖的200倍到幾千倍不等,因此使用量極小,不提供熱量,也就是非產能甜味劑。
  • 你喜歡的,可遠不只是糖的甜味
    科學家們可不這樣認為。很有可能真正讓你「喜歡」糖的,是其他東西,而並不是糖的甜味。哥倫比亞大學的Hwei-Ee Tan和Charles S Zuker等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有趣的論文。論文指出:除了在舌頭上產生甜味,葡萄糖還能直接作用在腸道,通過腦腸軸,不依賴味覺而產生對糖的偏好。這一途徑恰恰是安賽蜜等人工甜味劑所缺少的。研究人員先是給小鼠提供了一瓶糖水和一瓶自來水,如預期的那樣,野生型的小鼠嗜甜,幾乎只會去喝糖水。
  • 「健康食物」熱量與糖的熱量做對比,竟然發現一個驚天秘密!
    她們從心理上和行為上都抵製糖的攝入,  認為,只要不攝入糖,  就可以快速減肥。  2  倫敦皇家學院的研究指出,當人們用人工甜味劑代替糖,卻要比直接吃糖多吃11%的脂肪食物。  3  碳水化合物和糖比脂肪會降低食慾。
  • 食研所丨白糖不健康,海藻糖、椰子糖呢?一篇文章搞清各種「糖」
    被稱為「首要燃料」:食物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後,直接吸收進入血液,送到全身各個組織細胞。 葡萄糖也是大腦的主要能源。 也不必迷信蜂蜜 少量攝入果糖,不直接引起血糖升高(葡萄糖GI值100,果糖GI23);但攝入過多,也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增加。
  • 糖異生有什麼用?什麼時候開始糖異生?如何防止糖異生分解肌肉?
    =========================== 不吃碳水,會變笨。 不吃碳水,會沒力氣。 人腦每天需要130克糖,這是「專家忠告」,也是現代營養學宣傳的理論。
  • 甜蜜導致失眠,研究發現,高升糖指數食物會影響睡眠
    吃得太精太甜,容易失眠 在西方,有1句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研究睡眠問題的學者,則直言,睡眠反映飲食。因為,有研究發現,個體的身體組分和熱量攝入,會影響特定的睡眠階段。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課題組則發現,飲食中的精製碳水化合物和糖,會導致失眠。
  • 糖對身體的可怕影響你知道多少,現在知道還不晚
    雖然每隔一段時間吃一次零食是完全可以的,但每天的攝入已經被證明對健康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每天喝585毫升的蘇打水相當於4.6年的細胞老化,這和吸菸是一樣的——而這種細胞老化之前被認為與人類壽命的縮短有關。另一方面,當你停止吃糖時發生在你身體上的事情,對你的健康是有益的。
  • 日本發現傳遞糖與人工甜味劑味道差異的傳感器和神經,有望用於血糖控制及查清嗜糖機制
    米飯、麵條和麵包都非常美味,每天吃也不會感到厭倦,搭配鹽分一起食用更可以刺激食慾。
  • 它既是超級英雄又是大渣男,PUA了無數男女
    沒有營養幾乎不參與代謝 升糖指數很低 不會造成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都能吃來解饞 幾乎不會造成齲齒問題 比起蔗糖要健康很多 不貢獻也不索取的代糖
  • 代糖vs普通糖,到底怎麼選?
    人造甜味劑佔據了超市的大半壁江山,碳酸飲料、冰淇淋和酸奶裡,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這些被認為「利於減肥」的發明熱量比普通糖低是不是給了你更多的消費選擇?最近,加拿大約克大學的研究發現:代糖(尤其是阿斯巴甜)會增加超重者得糖尿病的機率!
  • 合法毒藥-糖
    美國俄勒岡研究院的神經科學家艾瑞克•斯蒂斯博士運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對大腦進行掃描發現,糖跟古柯鹼等毒品類似,能夠令大腦的相同區域興奮起來。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有的人僅僅是看到甜品,大腦的「獎賞中心」就出現了類似吸服古柯鹼的興奮反應。嗜糖如命的人會對糖產生耐受性,要吃越來越多的糖來獲得快感,正是物質依賴的典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