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五大獎項:物理學獎最苛刻,為何經濟學獎不受青睞?

2021-01-09 珂夢看世界

諾貝爾獎,為什麼能成為全球最至高榮譽的獎項,甚至吸引來無數科學家、政治家、文學家為之痴迷瘋狂。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諾貝爾獎,來源於18世界享譽世界的化學家諾貝爾,去世時所留下的遺囑獎項(大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每年利息分為5份,設立了五個獎項),當時的諾貝爾是瑞典著名的化學家、工程師,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甚至我們後世所使用的炸藥,也是諾貝爾發明創作。

縱觀諾貝爾的一生中,他擁有300多個專利,在全世界開設了近百家公司及工廠,他生前不僅為世界科技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就連去世時都給世界留下了一筆極為可觀的財產。那麼,這項諾貝爾獎,為何能夠使得全世界專家們為之瘋狂呢?

原因就是諾貝爾獎這份榮譽足以讓專家們青史留名;所有諾貝爾獲獎者,都不在乎這份獎項帶來的的財富多少,他們只在乎的是這份獎項背後所蘊藏的名氣——誰獲得了諾貝爾獎,就意味著誰是當今世界上該領域最傑出的人士之一。

諾貝爾獎共分為五個領域獎項,分別為: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獎以及文學獎。諾貝爾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如果能夠當選為諾貝爾獎的候選人,也足以引領領域浪潮。我們先逐個來了解下諾貝爾五個領域的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項獎勵可不是你在物理學中有一定成就,就可以當選,物理學獎是諾獎中競爭力最大的一個獎項,幾乎每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評選,一定是最受世界關注的盛典之一,因為角逐這項獎項的候選人,基本上都是對人類物理學領域,取得過極大貢獻的宗師級別物理科學家。

同時,諾貝爾獎對候選人的品行和貢獻篩選也極為嚴苛,當選為諾貝爾物理學家的科學家,首先需要接受瑞典諾貝爾基金會的調查審核,基金會,對候選人全方面進行核查,包括所有科研成就,以及論文文獻逐一進行調查。

一旦發現有造假或者是反人類的研究,特別是研究軍事物理及研究有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科學家,基金會立刻取消候選人的資格,並通報到國際論壇上,因而,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歷屆獲獎人中,很少有從事軍事研究或者武器研究等領域的物理學家。

更為苛刻的是,就連研究核能、原子能都不行;因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嚴苛性,導致了許多著名物理學家都無緣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的篩選,就沒有物理學獎那麼嚴苛,但是,基金會對化學家審核還是秉承著一點:化學領域的研究,不可以存在反人類實驗。諾貝爾化學獎,比較青睞於那些發現各項元素的化學家(例如,居裡夫人發現鐳和釙),這也使得在化學界流傳著一句話:「如果你偶然發現了某一個元素,那麼明天諾貝爾基金會就會找到你。」

諾貝爾和平獎的評選標準,就在於獲獎人對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和平獎的評選比較青睞於政治家,特別是具有反戰精神的政治家。美國總統歐巴馬,就因為從下令撤出伊拉克美軍,因而,獲得了本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

同時,諾貝爾和平獎不僅頒發給個人,有時候還頒發給國際組織,就比如說,歐盟在2012年就集體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生理學獎,是用來表彰為人類衛生健康做出極大貢獻的醫學家們,我國知名醫學家屠呦呦發現了和提純了青蒿素,因而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諾貝爾生理學獎,其實也是一項十分難獲得的獎項,它的評選標準非常的高,必須是對人類衛生事業做出極大貢獻的醫學家。

有時候,諾貝爾基金會寧可不表彰,也不會隨便把生理學獎頒發出去,換句話說,想拿到諾貝爾生理學獎,你就必須有一項醫學發明曾拯救過萬千人類,如果這條標準達不到,那麼諾貝爾生理學獎是與你無緣的(這就是「寧缺毋濫」的原則)。

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很有意思,從第一屆蘇利·普呂多姆,到2020年的露易絲·格麗克,幾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們,都撰寫過體驗民心的作品,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不在於你的名氣是否聞名於世界,只在乎你的作品能否真實地為人類考慮。

中國文學獎莫言的多部作品,都是以底層人民作為第一視角,而當時與莫言角逐諾獎的候選人,都是世界聞名的作家,而莫言的名氣僅限於在我國,他在國際上並沒有多大的名氣,但是,莫言就憑藉著文章深入民心的描寫,而擊敗了其他國際文學大拿而斬獲諾獎。

這也使得文學家們常常吐槽:「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總是出乎人意料。」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新增加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獎。1969年之後,瑞典中央銀行增加了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企圖利用諾貝爾獎的名氣來帶動國際經濟學發展。

然而,這項經濟學獎的含金量,顯然無法和前五項獎項比較,甚至,許多科學家認為經濟學獎的產生就是玷汙了諾貝爾獎的純粹性,所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從誕生開始就飽受詬病。

而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是瑞典中央銀行的小算盤,瑞典中央銀行想成為全歐洲、甚至全世界的知名國際銀行,但是,要想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銀行首先就得有極高的知名度,因而,中央銀行就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希望通過諾貝爾獎的名氣,來帶動瑞典中央銀行的知名度。

然而,讓瑞典中央銀行始料未及的是,增設經濟學獎後,基金會想提名的經濟學候選人都對這個獎項不感興趣,他們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是掛羊皮賣狗肉,根本沒有什麼權威性,反而,克拉克獎更受經濟學家們青睞,甚至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克拉克獎才是經濟學中的諾貝爾。

這也導致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遭受質疑,想要表彰的經濟學家看不上這項獎勵,而基金會退而求其次,他們所選擇的經濟學家,所取得的成就又不足以服人。不過,好在瑞典中央銀行足夠有耐心,持續不斷地掏了幾十年腰包,這才讓諾貝爾經濟學獎漸漸成為了國際重要獎項。

在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典禮上,美國麻省理工的阿比吉特·班納吉教授、艾絲特·杜芙若,以及哈佛大學的麥可教授,因為發表過「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做出的實驗」相關的文獻論文,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但是,國際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這三人的實驗完全是無用的遊戲,雖然這項實驗被國際上譽為洞察貧困本質的有力工具,但實驗的過程卻讓經濟學家們覺得極為荒誕,僅僅是明白人們是如何貧困的,卻沒有在根本上解決人民貧困的問題。

這種兒戲一樣的經濟學實驗竟然能夠評選為諾獎,這讓許多經濟學家感到不可思議,他們甚至覺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完全就是亂評選,而這次的評選風波也使得諾貝爾經濟學家一度再次被質疑。

因此,一直到今天,依舊還是有很多人認為經濟學領域,最至高無上的獎項應該是「克拉克獎」而不是「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從誕生之初延續到今天,已經走過了119個年頭,到明年就是諾貝爾獎120歲生日。諾貝爾獎發展到今天,一直引領著當代物理學、化學、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領域的先進發展進程。

雖然說,這六大獎中的經濟學獎飽受國際爭議,但是從1969年發展到今天,諾貝爾經濟學獎也一直保持著公正、公平的評選機制,作為競爭獎項的「克拉克獎」,雖然兩者在知名度上存在差異,但這不影響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不斷發展。到未來,諾貝爾經濟學獎也將成長為與其他五項同等級別的獎項。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有五大獎項,為何沒有數學獎
    諾貝爾獎是科學家們的至高榮譽,凡是得過諾貝爾獎的,必定是在某一領域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所以說世界上最牛的獎就是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是科技能力的象徵,現在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某一國家獲得諾貝爾獎人數越多,則說明這個國家科技越發達,綜合國力越強大。
  • 諾貝爾經濟學獎:不是諾貝爾「欽定」的五大獎項,卻連續52年「全勤」
    而自1968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保持了連續52年「全勤」頒發。 五大獎勵領域之外,由瑞典銀行增設 有趣的是,如今引人注目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一開始並不在諾獎的範圍內。
  • ...的五大獎項,卻連續52年「全勤」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你了解多少?
    五大獎勵領域之外,由瑞典銀行增設有趣的是,如今引人注目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一開始並不在諾獎的範圍內。我們熟知的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事實上,諾貝爾獎,最初是指1895年諾貝爾在遺囑中提到五大獎勵領域——化學獎、物理學獎、生理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原標題:   「不是諾獎」的諾獎  經濟學獎是2017年諾貝爾獎中最後一個頒發的獎項。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剛剛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12日17時許正式揭曉,由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Paul R. Milgrom 和 Robert B獲得,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 諾貝爾經濟學獎價值幾何?
    又是一年諾獎季。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這六大獎項中,經濟學獎不同於前五個由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親自設立的獎項,直到1968年才追加設立。這一特別的「身世」也使諾貝爾經濟學獎受到了不少「區別對待」。
  • 一文讀懂經濟學獎:設立以來唯一保持「全勤」的獎項
    諾貝爾經濟學獎屬於諾貝爾基金會專屬之「諾貝爾獎」商標中的「一種諾貝爾獎」,是表彰經濟學領域傑出研究者的獎項,被廣泛認為是經濟學的最高獎。儘管此獎項並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大獎勵領域,但一般認為此獎與其他諾貝爾獎地位相同,並與它們在同一典禮上頒授,並於1969年首次頒獎。一、透過數據看諾貝爾經濟學獎52次今年將迎來第五十二屆諾貝爾經濟學獎,而自獎項設立以來的50多年來頒獎從未中斷。
  • 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與物理學獎」擦肩而過
    (原標題: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史上留名憑實力,獲獎還要些運氣?)當地時間10月8日,國慶黃金周已正式「收官」,而諾貝爾獎「開獎」仍在繼續。百年前,物理學曾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科,也是1895年、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要求設立五大獎項的遺囑中,最先被提到的領域。這樣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你了解多少?資料圖:2018年10月2日,諾獎委員會宣布,美國科學家阿希金 、法國學者穆胡和加拿大科學家斯特裡克蘭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背景資料: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新網10月12日電 綜合報導,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最初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隨後在1968年,瑞典銀行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了經濟學獎,全稱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於1969年首次頒獎。
  • 2020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揭曉
    獎委員會將陸續公布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一半由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獲得,理由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其為新貿易理論和新增長理論的共同創始人,這兩個理論強調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作用。另外,一些重要的經濟學獎項得主也被視為是諾獎潛在候選人。
  • 3名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北京時間6日傍晚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德、美、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表彰他們在黑洞等領域的貢獻。分別為Roger Penrose和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
  • 諾貝爾物理獎獎頒布,華人獲諾獎最多的領域:霍金「戰友」獲獎
    剛剛,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 諾貝爾物理獎獎頒布,華人獲諾獎最多的領域:霍金「戰友」獲獎
    剛剛,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分享獎項
    (中國新聞網)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6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
  • 118年950人獲過諾貝爾獎,關於諾獎你知多少?
    百餘年來,諾貝爾獎一直都被視為各領域最重要的榮譽之一。名稱:諾貝爾獎獎項:生理學與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首次頒發:1901年、1969年(經濟學獎)頒獎日期:每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學院頒發獎金。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最年輕的諾獎,至今已有51年的歷史。Paul R. Milgrom有拍賣理論大師的稱號,《比較》研究部主管陳永偉2010年就在撰寫的文章中指出,如果諾貝爾獎要再頒給微觀領域,那麼Paul R. Milgrom應該是最有競爭力的。陳永偉表示,拍賣理論和大家的日常生活並不遙遠,「每天你用的搜尋引擎,就是運用了拍賣原理。
  • 沒想到,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他
    今天下午5時45分,2017年諾貝爾獎的最後一個懸念——經濟學獎被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將獎項頒給了對行為經濟學產生貢獻和影響的美國經濟學獎、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泰勒相對於那些高深莫測的研究,泰勒的研究顯得更加「親民」,而且,他贏得了諾貝爾獎的青睞。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身世說起來,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身世有些「悽涼」。
  • 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頒給他們?獎金是多少?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微觀經濟學的「拍賣理論」,獲獎者是兩位史丹福大學的師生組合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諾貝爾經濟學獎(英語: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正式名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該獎旨在獎勵在經濟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儘管此獎項並不屬於
  • 2018年諾貝爾獎收官,經濟學獎花落兩名美國教授,他們有何貢獻?
    威廉·諾德豪斯出生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是耶魯大學經濟學的斯特林教席(耶魯大學特有的教授席位,只用於獎勵在某個領域最傑出的在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氣候變化經濟學,該研究領域重在闡明人類因忽視不作為所帶來的災難性高代價,他的氣候經濟動態綜合模型顯示了採取措施減緩溫室效應的成本和收益。   保羅·羅默則被認為是經濟增長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