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如何玩轉頻譜?這一篇給你說全,說透!

2021-01-11 網優僱傭軍

眾所周知,無線頻譜資源是行動網路的生命之源,且非常珍稀。為了提升頻譜利用率,移動通信技術一直不斷突破創新。本文將為你講述一段偉大的無線技術創新曆程。

1 頻譜是移動通信的寶貴資源

先來了解一下啥叫無線頻譜?啥叫載波?啥叫載波帶寬?

當我們拿起手機上網時,數據流承載於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上,並通過基站天線傳送到手機。這個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就是無線頻譜。承載了數據流的無線電波稱為載波。載波的無線頻段寬度稱為載波帶寬。

載波就像一條高速公路一樣,在手機與基站之間來回運載數據。載波帶寬越大,單位時間內傳送的數據流越多,這好比道路越寬敞,車流更多更快,無線網速就更快。

為此,從1G到5G,運營商把路越修越寬。

如上圖,3G WCDMA單載波帶寬為5MHz,4G LTE單載波帶寬高達20MHz,而5G NR進一步提升到100MHz。

但這樣不斷修路,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頻譜資源越來越緊張

每一個G到來,運營商都得單獨為這個G修一條路,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寬。也就是說,2G來了要佔一段頻譜,3G來了要佔一段頻譜,4G來了又佔一段頻譜,5G來了還得佔一段頻譜,2/3/4/5G不同制式都要獨佔一段頻譜,不能共享使用,就導致了有限的無線頻譜資源越來越緊張。

頻譜資源浪費

比如,2G用戶越來越少,這條路上的車流量越來越少,而4G用戶越來越多,這條路上的車流越來越擁擠,但2G和4G的道路是各自獨立的,不能共享,就造成了資源分配不均和浪費。

頻譜碎片化嚴重

另外,由於每一個G都會進行頻譜分配、頻譜拆開拍賣(主要在海外)和頻率重耕等歷史原因,還導致了頻譜的碎片化。以4G為例,標準組織最初為LTE在400和3800MHz之間分配了約44個可用頻段,但隨著LTE網絡部署規模不斷擴大,預測越來越多的LTE網絡分散部署於多個頻段,使得頻譜碎片化越來越嚴重。

這些現象帶來的問題是,由於每段頻譜所能提供的網絡容量和吞吐量是有限的,導致有限的頻譜資源的利用率和整體價值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怎麼辦呢?無線史上的一次偉大的創新技術誕生——載波聚合。

2 一次偉大的技術創新:載波聚合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網速需求,在4G時代,3GPP在LTE-A(4.5G)階段提出下行峰值速率要達到1 Gbps,但LTE單載波帶寬最大只有20M,下行峰值速率最高只有150Mbps而已,怎麼辦呢?

載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技術應運而生。

載波聚合,就是把零碎的頻段「縫合」成一段更寬的頻段,可聚合同一頻段內連續的載波,也可聚合同一頻段內非連續的載波,還可聚合不同頻段上的非連續的載波。

正是這個「可聚合非連續的載波」,為載波聚合戴上了「無線史上的一次偉大的技術創新」的頭冠。

眾所周知,相較於3G,4G採用MIMO技術實現了網速倍增,但在這之前MIMO已應用於Wi-Fi和WiMAX;Wi-Fi可以將兩個信道捆綁起來擴大帶寬,提升網速,但只能是相鄰的信道。

而只有4G載波聚合技術首次實現了可以將不同頻段上的非連續載波「縫合」在一起。

如果說需求是發明的動力,那麼載波聚合技術有三個動力,一個是提升網速的需求,另一個是解決頻譜碎片化的需求,還有一個是提升頻譜利用率的需求。

比如,載波聚合可以將800MHz、1.8GHz和2.6GHz上的三條獨立的4G道路合併為一條寬敞大道,從而大幅提升了4G峰值速率,也解決了頻譜碎片化問題,提升了頻譜利用率。

4G LTE-A可支持5CC載波聚合,即可將5個LTE的最大單載波帶寬(20MHz)合併為100MHz,從而可實現下行峰值速率從150Mbps提升到1Gbps。而LTE-A pro還可支持32CC載波聚合。

載波聚合是一次偉大的技術創新,如今已被4G網絡廣泛採用。但很可惜,它未能突破提升無線頻譜利用率之路上的另一座高山——在不同制式的網絡間實現「載波聚合」。

不過,無線技術創新的步伐永不停止。接下來,另一大裡程碑式的創新技術登場了。

3 裡程碑式的技術創新:動態頻譜共享

每一個G的演進,都大幅度地提升了頻譜效率。所以,讓儘可能多的頻譜資源為最新的移動通信技術服務,是讓老制式頻譜煥發新活力的正確思路。

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頻譜重耕(Refarming),將老制式行動網路所佔用的頻譜騰出來給新制式的網絡使用,比如將2G網絡清退,騰出頻譜資源給4G使用。以前是泥濘土路,現在升級為柏油路,利舊了土地資源,讓車速提升了不少。

但實際情況並非這麼簡單,由於運營商的網絡現在都是2G、3G、4G和5G多制式共存,這樣一刀切的做法有可能損害消費者利益,不利於多種制式的平滑過渡。

於是,動態頻譜共享(DSS,Dynamic Spectrum Sharing)閃亮登場,讓不同制式的網絡可以共享使用相同的頻譜資源。比如,動態頻譜共享技術可在4G和5G之間智能動態分配頻譜,從而實現了頻譜資源的高效利用。

有了動態頻譜共享,再結合載波聚合技術,運營商可打通4G和5G頻譜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還能幫助運營商靈活高效地實現技術迭代。

以中國移動的160MHz帶寬為例,這160M由100M NR和60M LTE組成。在4G向5G演進初期,5G的業務量還不穩定,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可以動態調度40M的共享頻譜為4/5G服務。

在5G用戶較少、4G業務較多的時候,LNR 40M可以擴充4G容量,LTE還可以藉助增加的載波數量,利用載波聚合進一步提高速率。而當出現5G用戶繁忙、4G壓力降低的場景,則可以通過LNR 40M動態擴展5G頻譜帶寬的方式來提升5G容量。

這樣一來,中國移動就毫不浪費地充分利用了160MHz帶寬資源,在充分保障4G體驗的同時,實現了4G向5G平滑演進。

動態頻譜共享首次在不同制式之間共享使用相同的頻譜資源,可以說是移動通信發展史上的一次裡程碑式的技術創新。

這項技術在華為叫做CloudAIR,這個名字很直觀的詮釋了動態頻譜共享的核心思想,即「頻譜雲化」,按需使用。

但創新突破從來不容易,而隨著5G支持的頻譜帶寬越來越大,技術突破難度更大。那麼,要在大帶寬下實現4G/5G動態頻譜共享到底有多難呢?又是怎樣克服的呢?

4 要想玩轉頻譜,還需要軟硬體的極致性能做保障

動態頻譜共享在多個制式共存的環境下工作,根據流量變化實時跨越兩個不同制式網絡進行資源調度,因此既要精準控制來自於不同制式和上下行間的幹擾,又要達到毫秒級的資源調度響應速度。如果算法不到位,就會影響移動通信網絡的性能,比如擁塞和掉話。

另外在硬體方面,無線設備(主要是AAU)可支持的頻譜帶寬能力,也是一項關鍵技術指標。

比如,有些運營商在1GHz以下頻段實現動態頻譜共享,總共支持的帶寬可能不到20MHz;而中國移動要在2.6GHz頻段上實現動態頻譜共享,要求可支持帶寬達160MHz。有些國家由於頻譜碎片化嚴重,甚至要求可支持的帶寬跨度更大。

如果設備無法支持160MHz以上的大帶寬,結果會怎樣呢?

還是以中國移動的160MHz帶寬為例,如果設備僅支持100MHz帶寬,這就意味著運營商不得不部署2套設備,一套支持100MHz,一套支持60MHz,這不僅無法支持160MHz帶寬內的動態頻譜共享,還大幅增加了網絡成本。就好像雖然路寬了,設備能力跟不上,跑起來也不順暢。

其實載波聚合也同樣面臨頻譜跨度大的情況,所以,載波聚合+動態頻譜共享+大帶寬設備在5G時代是一計極具競爭力的組合拳。目前廠商硬體設備的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因為這涉及到包括晶片、材料、散熱、算法等大量的底層技術研究。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是從基站的基本工作原理說起吧。

如上圖,AAU主要由數位訊號處理部分、射頻、功放、濾波器和天線組成。其中數位訊號處理又包含了基帶和數字中頻,中頻性能極其關鍵,決定了AAU的核心硬體指標。

以信號發射為例,基帶信號是需要被傳輸的原始數位訊號,射頻就是以載波頻率(比如C波段)調製的高頻信號,經過放大和濾波後,由天線發射出去。

功放是線性器件,頻譜越寬,其放大性能越難保證,就像音響的音量調到很大時候會產生破音。此外,由於5G在單位時間傳輸的數據量極大,對數位訊號的處理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這些限制了AAU的瞬時帶寬(IBW)。

而銜接基帶和射頻的正是數字中頻,將基帶信號進行上變頻和預處理,為射頻進行模數轉換和載波調製打好基礎。AAU要做到大帶寬,為射頻提供高速和可靠的數位訊號預處理能力的數字中頻性能就是突破的關鍵。

華為在這方面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優勢:一方面華為的數字中頻集成先進的數字預失真(DPD算法),提前補償功放帶來的失真,增加了功放的有效放大區域;另一方面,得益於自研的7nmASIC晶片替代FPGA,讓DPD算法和數位訊號處理完全晶片化,效率提升顯著。目前,華為華為IBW可以做到200M或400M,讓更寬的頻譜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AAU還有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功耗,這也是5G運營中不容忽視的開銷。

功放是耗電大戶,它在能量轉換過程中會產生一部分無效的熱能,優化功放效率無疑是解決功耗問題的重點。在這方面,華為率先採用高頻特性更好的氮化鎵(GaN)作為功放材質,與中頻的DPD算法相結合,實現了業界領先的功放效率。

另外,在整體上華為自研ASIC專用集成電路和射頻晶片化(RFSoC)技術讓AAU集成度更高,配合整機散熱技術,進一步降低設備的體積和功耗。同時,輕型材質陶瓷濾波器的使用,讓AAU的重量得到有效控制。

正是以上這些底層技術的突破以及端到端的優化,使華為5G AAU設備在性能、功耗、體積和重量方面走在了業界的前列。

也正是因為這些無線技術不斷往前突破前行,讓我們看到了無線產業矢志追求的終極夢想正在一步步接近。

那無線產業的終極夢想是什麼?為了最大化提升頻譜資源利用率,我們的終極夢想是,一改過去預先分配且不同制式、不同類型的無線網絡獨佔頻譜資源的方式,在支持超帶寬的基礎上,通過頻譜雲化、軟體定義化、人工智慧和頻譜感測能力等,可根據不同的通信需求為不同制式、不同類型的無線網絡自動、靈活地動態分配頻譜資源。

載波聚合史無前例地將不同頻段上的非連續載波聚合為更大的帶寬,動態頻譜共享實現了不同制式網絡可靈活動態地分配相同的頻譜資源,這些創新突破意味著我們正一步一步走向無線產業的終極夢想。

創新不息,追夢不止。為了讓有限的頻譜資源迸發出更大的價值,相信未來還有更精彩的無線技術創新故事等著我們。

相關焦點

  • 關於5G的頻譜,看這一篇就夠啦!
    而頻譜(工作)範圍,基本決定了這個無線技術的特性。那麼,5G工作在哪些頻譜範圍呢?根據3GPP R15版本的定義,5G NR包括了兩大頻譜範圍(Frequency Range,FR):FR1: 從 450MHz 到 6000MHz 頻段號從 1 到 255 通常指的是Sub-6Ghz(專家們經常嘴上說的「薩補六」)FR2: 從 24250MHz 到 52600MHz 頻段號從
  • 機器振動的那些事5——全頻譜圖
    你看X、Y在時間軸上是具有相位關係的,比如,對於當前採樣點,X波形正好在波谷,Y波形正好在半山腰(圖中20ms的附近那個小圓點)。但是,頻譜圖中並沒有反映兩個波形的相位信息,也就是說,你並不知道X波形在前還是Y波形在前。另外,軌跡具有方向性,比如,當前的轉軸是逆時針旋轉的,這個方向性在頻譜圖中也無法體現。
  • 從中國實踐看全球5G頻譜治理 GSMA關於5G頻譜資源最佳組合的建議
    在主要的5G中頻為每個運營商提供至少80-100MHz連續頻譜和在重要的毫米波段中為每個運營商提供寬達1GHz連續頻譜將是對快速5G服務的最佳支持。在這方面,中國政府做了很好的示範。2018年12月,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每家基礎電信企業獲得100MHz或以上連續試驗頻率,保障了5G商業應用必需的頻率資源。
  • 全球各地5G頻譜分配情況如何?最全無線通信頻率分配表
    先看看無線電信號的頻譜如何劃分: 全球各地5G頻譜分配情況如何呢? 1)北美 2016年7月14日,FCC投票決定通過分配24GHz以上5G頻譜,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5G網絡分配可用頻譜的國家。
  • 一篇文章全告訴你
    有花友不知道波斯菊怎麼種怎麼養,今天小編一篇文章全告訴你,記住下面這些,你就等著花期的時候賞花吧。其實播種很簡單,難點是後期養護中的病蟲害方面,因為波斯菊相對於其它植物來說是比較愛生蟲的,我們首先說一下波斯菊的播種方式。
  • 5G頻譜研究現狀及展望
    利用新技術提高頻譜效率和拓展新的頻譜資源是滿足增長業務需求兩種最重要的途徑。在5G新技術方面,大規模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非正交傳輸和全雙工等技術的應用將會極大提升系統頻譜效率。在5G頻譜方面,將根據系統的應用特點,拓展更多、更合適的頻譜資源。
  • 創業、做生意,如何盤活資金?這三點把技巧說透了!
    創業、做生意,一個基本的原理,就是用有限的資金賺取更多的利潤,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積極地盤活資金。以下分享創業、做生意,三個盤活資金的技巧,你不可不知!創業、做生意,如何盤活資金?這三點把技巧說透了!來學習下吧。
  • 如何系統啟蒙孩子的數學思維,一篇文章說透
    從周朝的故事裡就可以看出,早在三千多年前,古人已經知道如何在生活中運用數學。這並不是因為數學多簡單,而是數學的根源是生活。  同樣,哪怕現在已經是2020年,但數學思維的根基仍然不會變。對幼兒來說,同樣需要鼓勵孩子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學好數學思維:  1.
  • 一篇文章給你說透
    這枚機芯差不多也就一塊錢硬幣那麼大,大家可以自己拍了試試~~ X-PRO3 是一臺比較特殊,同時也讓我非常著迷的機器 本來只是一篇簡單的使用分享,結果越寫越多有點收不住了 內容比較長,談到了不少普通消費可能注意不到的冷知識
  • 關於文獻綜述,這篇文章說透了!
    在一篇論文中,一般會有3~5個關鍵詞。我們在投稿時,雜誌編輯一般會要求作者列出關鍵詞。之所以這樣做,其作用在於便於讀者將來檢索。由此看來,在投稿時,關鍵詞很重要。如果關鍵詞選擇不當的話,將很有可能影響該論文將來的檢索及引用率。那究竟該如何選擇和確定關鍵詞呢?
  • 無線電波頻譜是如何工作的?
    1.無線電波頻譜是如何工作的?      低頻段、中頻段和毫米波都是指電磁波譜的不同部分。這三種物質都在無線電波的範圍內,但光譜中還包括光、伽馬射線、x射線、微波等等。在無線電波的頻譜範圍內,東西是相當擁擠的。雖然無線電頻譜越來越多地用於行動裝置,但它也承載廣播電視、業餘無線電和飛機通信等。無線電頻譜範圍從30赫茲到300GHz, 1 GHz等於10億赫茲。
  • 駿豐頻譜:頻譜水的秘密
    但是關於如何飲水?飲什麼樣的水才算健康?仍是需要我們去了解的東西。  近年來駿豐頻譜水治療保健儀製作的頻譜水漸漸被人們熟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揭秘駿豐頻譜水,到底它有怎樣的玄妙?  頻譜水到底是什麼?正因為頻譜水的分子團變小了,更容易進入人體細胞,更易被人體吸收,起到溶排結石的作用。另外水分子團越小,越容易進入人的味蕾,使人感覺味道好。  3.頻譜水中氯仿含量會大大降低  氯仿,這是一種致癌物質。
  • 近200年間中美日關係如何演變?這篇文章說透了
    據參考消息9月26日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倪峰於近日在《日本學刊》2017年第5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與東亞關係的歷史考察——兼論中美日三國互動及地區影響》(全文約2.1萬字),說透了中美日關係的演變。
  • 一張思維導圖看懂5G ! 一文看懂5G頻譜分配情況
    各運營商所分配的5G頻譜不同,是否會存在信號覆蓋、強度的差異呢?現在一起來看看國內四大運營商5G頻譜分配情況: 在3GPP協議中,5G的總體頻譜資源可以分為以下兩個FR(Frequency Range)。 Sub6G頻段,也就是我們說的低頻頻段,是5G的主用頻段;其中3GHz以下的頻率我們稱之為sub3G,其餘頻段稱為C-band。
  • 全球5G頻譜研究概述及啟迪
    圖2  IMT-2020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關鍵性能指標 為滿足上述願景,5G頻率將涵蓋高、中、低頻段,即統籌考慮全頻段,高頻段一般指6GHz以上頻段,連續大帶寬可滿足熱點區域極高的用戶體驗速率和系統容量需求,
  • 技術分享|BladeRF頻譜圖成像
    BladeRFx40是USB3.0的一個全雙工28Mhz單通道一個無線電設備,射頻範圍在300Mhz-3.8Ghz,收發獨立的12-bit精度40MSPS正交採樣率,板載200Mhz ARM9處理器,搭載了可編程
  • 日圖教你如何選擇頻譜分析儀
    頻譜分析儀是一種多用途的電子測量儀器,它主要是測量信號失真度、調製度、譜純度、頻率穩定度和交調失真等信號參數。長期的使用頻譜分析儀,會由於種種因素出現故障的發生。
  • 頻譜分析儀如何工作
    信號的頻譜分布實際上就是測量結果在頻域上的反映,頻域和時域的關係如圖所示:當用頻譜分析儀從頻域觀察時。能夠識別出所有頻率組成。以上圖為例,基波、3次諧波、5次諧波和11次諧波都可以被區分出來。由此可以看出,時域和頻域是從不同角度對同一個信號的描述。頻譜分析儀的工作原理就像一個寬帶接收機,寬帶範圍從幾十kHz或幾十MHz開始。接收機的功能是將輸入信號的頻率轉換為檢測迴路能處理的頻段。
  • 深入帶你了解電磁頻譜知識大全
    深入帶你了解電磁頻譜知識大全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08 09:50:00 一、電磁頻譜的特性 電磁頻譜,指的是電磁波按照頻率或波長分段排列所形成的結構譜系
  • 這篇文章說透了
    因為辦理這方面的貸款業務,需要經過銀行的嚴格審核、層層把關,可以說遠比我們用戶考慮的更為全面、專業,也更為嚴格。只有在當地有一定實力、信譽較好的企業才能通過銀行的審核,才能承接當地的光伏貸款業務。所以一些小品牌、信譽度差,尤其是一些沒有製造能力的小企業是不會有光伏貸款業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