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相」李斯葬於故鄉,其後人添墳不置墳頭,全國獨一無二

2021-01-08 檔案地理

李斯墓位於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李斯樓村東南。現存的李斯墓高12米,底部直徑40米,墓前石碑數座,四周松柏環抱。2000年9月,該墓葬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斯出生於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他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文字學家和書法家,素有「千古一相」之稱。

李斯的文學和文字的造藝令後人景仰。魯迅先生曾稱讚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則有殊勳。」他的書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稱為書法筆祖。

公元前247年,李斯34歲那年,他離楚入秦。李斯入秦不久,就向秦王嬴政論述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條件和良機,秦王政採用了李斯的觀點,並封其為長史。由於李斯多次薦言獻策,秦王嬴政拜李斯為客卿。

秦王採納了李斯的策略,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李斯被封為廷尉。他力主廢分封,行郡縣,輔佐秦始皇統一了文字、錢幣、道路、度量衡,明確制定了法律政令。

公元前213年,李斯封為左丞相。秦始皇巡遊途中病逝,後趙高脅迫李斯,改詔書胡亥為秦二世皇帝。

公元前208年,趙高設計,誘騙李斯在胡亥尋歡作樂之時求見,激怒二世,並誣李斯欲「裂地而王」。

同年7月,李斯以「謀反」罪,俱五刑,腰斬於鹹陽,並夷三族。臨刑前,李斯與其兒子感慨地說:「我想與你再一起牽著黃犬,出上蔡東門追逐狡兔,還能得到嗎?」

由於趙高拿著李斯的人頭向秦二世請功,所以,李斯墓裡掩埋的只是他的身軀和四肢。李斯的後人為紀念李斯而形成了一個風俗:清明節掃墓添墳不置墳頭,一直延續至今,全國獨一無二。

上蔡縣李斯墓,是一個高大的土冢,墓的四周砌有石階。墓西有李斯跑馬崗、飲馬澗遺蹟,上蔡縣城之中還存有李斯井、李斯坑等遺址。

唐朝詩人胡曾專為李斯墓題詩,其詩曰:「上蔡東門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歸?功成不解謀身退,直待鹹陽血染衣。」宋朝大詩人劉敞也為李斯墓題:「二事三公何足論,憶牽黃犬出東門。天人忌滿由來事,枉持沙丘有舊恩。」

相關焦點

  • 從文字學角度來說,李斯是否配得上千古一相的稱號?
    網上看到貶低李斯的人不乏其輩,有的人說李斯是小人,有的人說李斯是偽君子,有的則說李斯是秦朝滅亡的導火索,有的則認為秦成也李斯敗也李斯,而我則一直認為:儘管李斯有諸多的可恥行為,但是李斯毫無疑問是千古一相。下面我就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談談我的看法。 文字是檢驗民族或文明存在的試金石,儘管我們揚言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 李斯:千古第一相緣何被腰斬
    人物簡介   李斯,名斯,字通古(約公元前284年至前208年),戰國末期的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自幼好學雄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其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史稱「千古第一相」。
  • 老話「墳頭塌陷,後人有難,宅前樹枯,家中無主」啥意思?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家就有這樣一個寶貝 我的奶奶今年89歲了,她可是我家的寶貝 。我和奶奶的感情最好 。奶奶曾對我說過這樣一句俗語 ,「墳頭塌陷,家人遭難 ,宅前樹枯,家中無主 」,那時候我很小,對奶奶說的這句話似懂非懂,對這句俗語中一些詞似乎理解,但細細一想,又不能完全明白,對那些相對簡單的詞句,我還是能夠理解的 。比如這句俗語中的「墳」字,我知道那是已故去人的墓地。
  • 農村人上山給去世的親人掃墓,都要在墳頭上壓紙錢,這是為什麼?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於在「墳頭上壓紙」的故事吧!又是一年快要到頭了,以前過年最期待就是能吃到好吃的了。然而伴隨著家裡老人家的過世,慢慢的就已經不再那麼期待過年了,因為每年過年都要上山去看看他們,但是這種無形帶來的痛苦,讓人很是窒息。不過,倒是讓我發現了一個以前不曾知道的事情。我們上香、燒紙錢、放鞭炮等這些事情做完後,家裡的父輩總是會出一個人給墳頭壓上幾張紙錢。
  • 呂后殺死韓信後,韓信被葬於何處?山西地方志記載揭開秘密
    但劉邦最終將項羽葬於封地——楚懷王封項羽於魯地,這也就是項羽生於江蘇宿遷,死於安徽烏江,卻葬於山東泰安的原因。 因此,恨一個人,卻會考慮到人死為大,將之安葬;一旦謀反,卻往往會被挫骨揚灰,死無葬身之地。古代謀反主謀,即便被偷偷埋葬,往往也不會立下墓碑,不會被人知道埋在何處。
  • 少年捉蛤蚧得罪鬼魂,百般哀求不得諒解,老乞丐讓他對墳頭撒尿!
    把那天在荒墳裡捕捉蛤蚧的經過一說,郎中起身拎著藥箱就走,江明母親忙攔住他,哀求說:「江明的傷到底能不能治?還請大師救他一命……」郎中停下腳步,一聲嘆息,道:「江明你看看,這傷口看著是不是有點眼熟?」江明仔細一端詳大腿上的傷口,猶豫著說:「傷口的形狀,似乎很像那天荒墳上的蛤蚧洞。」「這就對了!
  • 《邵子神數》:風吹葭管又飛灰,依依添線正相催
    他禮賢下士,廣納人才,一時門客雲集達到數千人之多,他和門客編撰有《淮南子》一書。後因謀反未遂而自殺。民間傳說,劉安在八公的幫助下煉丹飛升成仙。據說安徽壽春的北山就是八公陪劉安升仙的地方,後人因此改稱北山為八公山。在淮南王府中,八公臨走時曾經將煉丹的藥爐留在庭院裡,雞、犬都來圍著啄食、舔舐藥渣,結果也跟著升了天。
  •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對於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我們先來看第一種解釋,自己所居住的房子和墳墓相對,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居住,對家庭運勢會有影響。 在農村生活或去過農村人都知道,如今農村的殯葬依然是土葬為主,當家中的親人去世後,人們會將親人葬在自己的耕地內,這樣方便以後的祭拜。
  • 亭江楊氏十二條家訓遺後人 堂號定名為「四知」
    拐過彎彎的小巷,一抬眼,古典的祠堂靜靜地端坐在那兒。我們剛坐定,楊璧祥老人從閣樓裡捧出了一本族譜,故事就從這裡說起。楊氏始祖源自陝西,明代時遷入福建,在亭江鎮英嶼村落腳。遷入時僅有楊家三兄弟,楊家大哥楊天祚膝下6個兒子,繁衍出了子孫72人。楊家人一路從英嶼村往北遷,最後紮根在美麗富饒的亭頭村。
  • 李斯被腰斬後,一個後代被偷偷藏入小山村,現今這個村子人都姓李
    自從來到秦始皇身邊後,他竭盡所能地離間齊國、楚國、燕國等六個國家,為秦始皇統一全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李斯人生的重大轉折,竟然發生在一個廁所之中。  同那些在糧倉中的老鼠不同,這些老鼠又髒又臭,且非常瘦弱,一看到李斯便四散奔逃。還沒等李斯趕它們,它們就消失不見了。
  • 刨墳暴屍?李鴻章左宗棠悽慘的下場!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中唯一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而貶斥李鴻章的人則認為他「喪權辱國」,「誤盡蒼生」,留下個千古罵名。「五百年來第一偉人」左宗棠。而左宗棠亦名震晚清,他為官公正,清廉,時人稱「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在與西方軍隊的戰鬥中,他屢立戰功。如沙俄侵佔伊犁時,年已63歲的他主動請纓出戰,攜棺材西徵,擊退了侵略者。
  • 李斯被誅殺三族,下場如此悲慘,緣何?
    說到李斯,大部分網友都覺得他是一個奸臣,秦二世而亡,除了趙高是罪魁禍首之外,李斯也難逃罪責,不過李斯最終的下場卻非常悲慘,胡亥將其處死之後,還誅殺其三代,李斯為什麼會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 洛陽父親墳前殺姐嫌犯落網,村民稱他有暴力傾向
    犯罪嫌疑人尚某芳(男,41歲,伊川縣高山鎮人)持鋤頭將其姐姐尚某霞(女,52歲)頭部打傷致死後潛逃。專案民警於11月16日19時許在伊川縣鳴皋鎮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據上遊新聞稍早前報導,坡頭村村幹部介紹,事發時,尚戰芳和親人前往父親墳頭掃墓。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他用鋤頭鋤向正在父親墳前磕頭的姐姐,並導致其姐死亡。
  • 秦國宰相李斯,暮年卻遭腰斬,家裡還被挖地三尺,令人唏噓
    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廁所見到老鼠吃人糞,一見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嚇跑了。後來,他在倉庫裡看到老鼠很自在的偷吃糧食,也沒有人去管。於是,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這就是說,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就應該象在糧庫裡偷吃糧食的老鼠,才能為所欲為,盡情享受。可以看出,在戰國時期人人爭名逐利的情況下,李斯也是不甘寂寞,想幹出一番事業來。
  • 女子耳中夾出活蜘蛛 或來自山中墳頭野果樹(圖)
    女子耳內夾出蜘蛛墳頭摘果子耳朵裡發怪聲  25歲的李小姐,一周前與男朋友相約去爬山,在途經山腰的一個墳頭時,李小姐發現墳後面有一棵野果樹,樹上長滿了野果。於是醫生往李小姐耳道滴了一些藥水,先將蜘蛛麻醉,等它失去反抗和逃跑能力後再將其順利取出。  原來是這樣!大家可得當心些!小竅門  陳兆閱醫生還介紹說,碰到活體異物,市民自我救治的最佳方法是在暗處用手電筒向外耳道內照射將其引出,也可將食用油、醋等倒入外耳道少許,將它們驅除或包裹住,減少對耳道黏膜的損傷,再及時去正規醫院處理。
  • 大秦賦李斯結局是什麼揭秘 李斯最後死了嗎怎麼死的
    據悉,《大秦賦》的大結局中,是講到了呂不韋被貶,秦始皇嬴政拿回了所有的政權,真正的開始執掌天下,而那個時候李斯還沒死。李斯是後來被胡亥給賜死的,因為趙高想要當丞相,所以要除掉擋在自己前面的李斯,趙高妖媚惑主,胡亥完全被他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