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蟲遇到海腸子,可謂是「同流合汙」——雖然汙,但真的好吃

2020-12-05 七妹下廚房

其實今天的這篇文呢,寫起來內心是十分拒絕的,只是看圖片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但為了吃,還是硬著頭皮來吧,誰讓吃能戰勝一切呢。不過話說回來,它們真的很好吃。

說起沙蟲,沿海的小夥伴們應該都很熟悉,細細長長的像一根香腸一樣「這讓小編產生了一種很汙的錯覺」,是一種表皮光滑無毛的軟體動物,沙蟲學名叫方格星蟲,能長到10-20釐米那麼長,整身只有兩個部位,吻和軀幹,吻部可伸縮,最前端長有一圈觸角,伸長時呈星芒狀,沙蟲全身皮膚呈交錯網格狀,方格星蟲的名字也是由此得來。不得不說,鮮活的沙蟲怎麼看它都無法勾起食慾。

在我國沙蟲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海南和臺灣沿海的灘涂地帶的潮間帶或淺海泥沙質海底,海水漲潮時鑽出攝食,退潮後藏於洞中,受到擾動會迅速縮回沙洞深處,因此不易被採挖。其中,又以廣西北部灣北海市出產的最為著名。

別看鮮活的沙蟲看起來有點不忍直視,但做成美食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實力派,沙蟲憑藉其本身脆嫩的口感和鮮美的味道被眾多吃貨們所喜愛,沙蟲可以鮮食、也可以曬製成沙蟲幹。在沙蟲的製作上,無外乎是清炒、煲湯或是煲粥,搭配食材也多以清淡的食材為主,為的就是不破壞它天然鮮甜細嫩的味道。

說完沙蟲,再來講一種跟沙蟲十分相似,但看起來更汙的一種軟體海洋動物,海腸子(學名單環刺螠),在國內,它被隱晦地稱為「海腸子」,也有的地方人們管它叫「海雞子」,但外國友人可就不管那麼多了,直接生動形象的把它稱為「Chinese Penis Fish」,雖然它稱不上是魚吧,但中間那個詞用的還是異常精準(嗯,你懂得,再講多我會不好意思的)。

海腸子和沙蟲模樣有點像,但膚質跟細嫩柔韌,通體都呈肉色的,還長得凹凸有致,用手輕輕用力一捏,還會往外噴水,長了個這麼汙的身子,也難怪別人會浮想聯翩了。

海腸子主要分布在我國黃渤海沿岸潮間帶或潮下帶泥性沙質中,在煙臺、蓬萊等地產量較大。一般使用海腸子是有季節性的,每年開春時節,是海腸子最為肥美的季節,海腸子的口感也非常出眾,鮮嫩爽脆,「韭菜炒海腸」就是膠東的一道名菜,也是每年春天膠東沿海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吃的一道菜,據說這道菜還流傳著一個很好的寓意,即長久有餘財。長久指的就是海腸子,餘財自然就是韭菜。

還有一道很有名的就是海腸餡餃子了,洗淨剁碎的海腸和炒熟的雞蛋、豬肉碎和韭菜混合在一起加入調料拌勻做餡,再包成餃子,簡直好吃鮮香到沒朋友。

這些食物不僅我們國人愛吃,很多外國友人也甚是喜愛,而且他們的喜愛不止停留在吃的境界,還愛出了藝術新高度。

相關焦點

  • 沙蟲幹的功效與作用 沙蟲幹怎麼做好吃
    沙蟲,又叫沙腸蟲、光裸星蟲、沙腸子、方格星蟲、土筍、海腸子,動物學名稱為「方格星蟲」,它的形狀很像一根腸子,呈長筒形。其名不美貌不雅,但其營養、味道及醫藥與食療價值都不亞於其他名貴海產珍品,有「海洋蟲草」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質,多肽成分,17種胺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含量很高,營養價值很高,沙蟲幹,就是把沙蟲挖出來之後,漁民一般會將其曬成幹的食物。
  • 防城港最佳味道——泥丁和沙蟲,雖然醜點但好吃又補哦!
    防城港最佳味道——泥丁和沙蟲,雖然醜點但好吃又補哦!、捕獲和清洗方式 到營養價值甚至口感都甚為相似 因沙蟲比泥丁價貴過去曾有不良商家 以泥丁冒充沙蟲欺騙消費者 其實仔細觀察兩者各有特色 沙蟲瘦而長,兩頭大小均勻,看起來較去清秀
  • 沙蟲絲瓜湯的做法 如何做沙蟲絲瓜湯好吃
    沙蟲泡水15分鐘,切開洗淨瀝乾。絲瓜切條,蔥切段。燉鍋放1500毫升水大火煮沸,下沙蟲煮15分鐘,加絲瓜、蔥段、鹽、1滴油中小火煮15分鐘,關火出鍋。  如何做沙蟲絲瓜湯好吃  食材:  絲瓜2根、沙蟲適量、小蔥1根、胡椒粉1歐克、鹽1勺、油適量
  • 最汙的海鮮排行榜,真的讓人汗顏!
    另外,象拔蚌還可用於出品白灼象拔蚌、清炒象拔蚌、象拔蚌煲粥等菜式,雖然做法各不相同,但其主要特點都是清鮮爽脆,原汁原味。目前盛產沙蟲的海域,就以中國美麗的海濱城市,廣西北海市出的沙蟲,為最頂級的,儋州的光村灘涂資源豐富,盛產沙蟲。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據當地漁民介紹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蟲浮到淺海水面交配時所捕撈的為最佳,特具補腎壯陽之效。
  • 海口市民高價買不到鮮沙蟲 揭開沙蟲高價之謎
    雖然名不美、貌不雅,但其營養、味道及食療價值都不亞於其他名貴海產珍品,是深受海南人喜歡的一道海鮮。可春節前後,沙蟲貨源少、價格高,讓不少市民望「蟲」興嘆。  海南日報記者通過調查海鮮市場、走訪沙蟲產地發現,育苗困難、海灘越來越少、養殖周期偏長等原因,阻礙了沙蟲養殖業的發展;而市場需求量大,致使野生沙蟲也越來越少,一些海鮮經營者痛心地稱沙蟲為「瀕臨消失的美味」。
  • 野生沙蟲幹簡單的幾個美食做法
    野生沙蟲幹製作方法沙蟲幹可炸、炒、燉、煮粥、熬粥均可,味道鮮美脆嫩。野生沙蟲幹烹飪之前先去沙1、先不用泡洗,直接先將野生沙蟲頭部的沙袋(一頭的小尾巴)除去。2、對半剪開,大條的剪小些3、鍋裡放入細鹽、與剪好沙蟲一起慢火炒,聞到香味,微黃就可以了,取出沙蟲,炒過的細鹽不能再要,會有細沙(有點像炒花生米)-切記炒沙蟲不用髮油,且超過才好吃4、炒過的沙蟲幹放到碗裡泡洗,水漫過沙從就好(10分鐘左右)5
  • 買了沙蟲幹不知道怎麼吃?沙蟲幹的美味吃法從這裡開始!
    買了沙蟲幹不知道怎麼吃?沙蟲幹的美味吃法從這裡開始!野生沙蟲幹:厚肉,口感好,營養價值高。解煩渴、滋陰降火、清肺補虛。有陰虛勞損、腎虛腰痛、骨蒸潮熱、陰虛盜汗、肺虛咳喘、胸悶痰多,小孩兒尿床(夜尿頻繁)以及婦女產後奶汁稀 少等症狀,均可用沙蟲食療。沙蟲幹除沙步驟:1、沙蟲幹剪開,然後用牙刷刷清裡面的沙,不要溼水弄乾淨。2、把鍋燒紅,不要放油,放油就很難清沙了,把沙蟲放鍋裡炒,炒至金 黃 色。
  • 老廣的味道,有多少人吃過沙蟲/海腸呢?咱們來看一下是怎樣的吧
    沙蟲也被稱為海腸,是一種比人類歷史更加久遠的一種海洋生物,今天咱們來到湛江海岸的沙灘沙蟲產區,看下沙蟲(海腸)是怎麼樣挖出來的吧。沙蟲一般都躲在沙灘地下40公分處,吃沙灘上的微生物長大的,挖沙蟲也是一項技術活,這是需要多年累積的技術才能挖得出來。沙蟲一般在湛江都是很常見的一種,跟湛江的生蠔也是有的一拼,但是因為價格稍微比較昂貴所以相對來說沒這麼多人嘗試過,沒吃過的一定要去吃一下,超級好吃。
  • 沙蟲,是蟲還是鮮,嘗一嘗才知道
    在廣西省北海市的海邊有種蟲叫做沙蟲,雖然它叫蟲但又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蟲。沙蟲作為一種無脊椎動物的海鮮,長相很像大型蚯蚓,但是它富含蛋白質,身上沒有刺全是肉,作為吃貨來說是不是很划算。小編在北海旅行的時候吃過當地最原始的做法——油炸沙蟲,說實話不是特別好吃,所以為了不浪費它的價值,小編決定自己來做。蒜蓉沙蟲。
  • 沙蟲爬海灘續:海水未見異常,海灘沙蟲銷聲匿跡
    事態:沙蟲不再出沙根據調查顯示,4月20日至25日沙蟲「浦頭」最集中,而最早在一個月前該現象已出現,那麼現在情況又如何?該村村民反映沿海海灘的沙蟲幾乎銷聲匿跡,即使挖出來的也是死的沙蟲居多。「4月27日以後漸漸減少,現在幾乎看不到沙蟲跑出來了。」
  • 掠奪性開採等致廣西沙蟲數量驟減 沙蟲"呼救"(圖)-廣西新聞網
    記者 呂海鋒攝 關注沙蟲之現狀篇 曾經沙蟲遍地 如今只剩沙土 編者按 生長在沿海灘涂的沙蟲,對環境質量十分敏感,一旦汙染則不能成活,被稱為「環境標誌生物」。廣西是中國主要的沙蟲產區,半封閉海灣的北部灣地區,灘涂生態良好,非常適宜沙蟲生存。
  • 你吃過多少種沙蟲(海人參)的做法?
    沙蟲有鮮貨、乾貨兩種。鮮沙蟲與幹沙蟲的吃法各不同。下面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海人參」的家用做法,外地的朋友也可以試用噢。幹沙蟲前期製作沙蟲幹烹飪之前先去沙1、先不用泡洗,直接先將沙蟲頭部的沙袋(一頭的小尾巴)除去2、對半剪開,大條的再剪小些 接下來是炒制,炒制沙蟲的方法有幾種,不同的炒制方法出來的香氣也不同。
  • 我的起源:如何尋找沙蟲
    我的起源中有很多野生的怪物,沙蟲可以是對我們玩家最重要的物資之一,因為擊敗沙蟲可以獲得晶化的肉,晶化的肉是製作高級馴化口糧必須的材料,雖然說以太精靈也能獲得而且容易擊殺,但是數量畢竟太少,沙蟲數量眾多能夠讓我們囤積大量晶化的肉材料,所以說我們如果想要搜集晶化的肉還是以沙蟲為主,那麼沙蟲應該去哪裡尋找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如懿傳中進忠和衛嬿婉同流合汙,和袁春望比起來,誰更讓人討厭?
    大家好,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是關於如懿傳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如懿傳播到現在這個時間,大boss衛嬿婉終於要展露風頭了,其實如懿對付她倒是不怎麼怕,但是偏偏這個衛嬿婉還有進忠這個幫手,所以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就是,如懿傳中進忠和衛嬿婉同流合汙,和袁春望比起來,誰更讓人討厭?
  • 《我的起源》沙蟲在什麼位置 沙蟲位置攻略
    導 讀 我的起源沙蟲在哪 沙蟲位置攻略,遊戲中沙蟲在哪個地圖,具體應該要怎麼做,不妨詳細了解下九遊小編帶來的新內容吧
  • 《元氣騎士》火山沙蟲怎麼樣 火山沙蟲介紹
    導 讀 很多玩家都不是很了解火山沙蟲是個什麼樣的BOSS,所以攻打的時候不是很痛快,那麼我們要怎麼玩呢?
  • 一文解讀:沙蟲在海鮮王國中為何擁有如此尊貴的地位
    ——題記沙蟲的價格不一常常有外地的朋友問我,你在欽州工作生活近20年,吃過的海鮮無數,那種海鮮最好吃?三哥說:「沙蟲很難挖喔!雖然它小時會遊泳,但長大後就不再浮水,而是躲在半米深的沙中。退潮時沙蟲藏身海灘的沙子裡,漲潮時鑽出沙子活動覓食。」三哥邊解說,邊用手中的鋤頭不斷地在退潮的沙地上敲,「『嘭嘭嘭!』嘭嘭嘭!」鋤頭擊打沙地的聲音,就像是敲飽餐後的肚皮發出的聲音。
  • 北海:生態檢察保護 從一枚小沙蟲做起
    於瀟 攝  正義網北海9月8日電(記者 於瀟)提到沙蟲,這種生長在沿海灘涂的軟體動物,檢察官於海感觸頗深。這種感觸,既有對過去灘涂美好的回憶,還有對過去一度曾有的高壓水槍打沙蟲這類過度捕撈行為的痛斥。當然,還有對檢察工作如何保護生態環境的思考。作為北海市銀海區人民檢察院的一員,通過司法辦案達到保護環境的效果,更是一種檢察官的職責與使命擔當。
  • 詳細解釋一下《沙丘》中的那些巨大沙蟲
    存在,而人類如果在地表的活動產生一定的頻率,比如「香料」採集車開過,這些沙蟲就會從地底鑽出,吞噬能夠遇到的一切。不過藍鯨會把海水排出體外,而沙蟲不需要這麼做,它們強大的消化道甚至能夠分解和消化無機物,它們體表堅硬的外層鱗片就是無機物構成的。水對於沙蟲的危害極大,如果吸收了一定量的水份以後,沙蟲的身體會變得不穩定,進而導致生理功能停擺,這對沙蟲來說是極為痛苦的死亡過程。
  • 舌尖上的美味沙蟲
    倘若你生活在海南儋州,想必都吃過沙蟲。沙蟲學名方格星蟲,又稱光裸星蟲,也叫沙腸子。它生活在沿海灘涂一帶沙泥底質的海域,漲潮時鑽出,退潮時潛伏在沙泥洞中,大眾故名沙蟲。儋州的光村灘涂資源豐富,盛產沙蟲。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據說當地漁民講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蟲浮到淺海水面0時所捕撈的為最佳,特具補腎壯陽之效。光村的沙蟲做法通常有兩種,即爆炒和煮湯。其中「三色沙蟲」已經成為海南的知名菜餚。沙蟲是藏在沙子裡的金子,其貌不揚卻難以掩蓋其味美的光芒。而沙蟲幹就好比來自大海的蟲草,每一根都顯得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