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你生活在海南儋州,想必都吃過沙蟲。沙蟲學名方格星蟲,又稱光裸星蟲,也叫沙腸子。它生活在沿海灘涂一帶沙泥底質的海域,漲潮時鑽出,退潮時潛伏在沙泥洞中,大眾故名沙蟲。
儋州的光村灘涂資源豐富,盛產沙蟲。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
據說當地漁民講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蟲浮到淺海水面0時所捕撈的為最佳,特具補腎壯陽之效。光村的沙蟲做法通常有兩種,即爆炒和煮湯。其中「三色沙蟲」已經成為海南的知名菜餚。
沙蟲是藏在沙子裡的金子,其貌不揚卻難以掩蓋其味美的光芒。而沙蟲幹就好比來自大海的蟲草,每一根都顯得彌足珍貴。
近年來,因沙蟲的獨特味道,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價格上也大有超魚翅、鮑魚之趨勢。
沙蟲與鮑魚一樣分等級,頂級品質的沙蟲一般在8至11釐米長,非常幹水,而非一般品質的蟲抓上去很粘,蟲體呈淡淡的米黃色(非暗黃或暗黑),蟲體紋路清晰,略帶點點光澤,無內臟殘留,抓在手裡感覺蟲肉非常厚實,泡開後會有少少沙子,而4至6釐米長的沙蟲為小蟲,品質為三級,沙蟲暗黃色!因為難處理,所以都會有不少的沙子殘留。
教下大家如何清洗沙蟲
新鮮沙蟲烹製事先一定要清洗乾淨,首先去除沙蟲肚內泥沙,將它反覆衝洗,確保沙蟲身上絕無殘留物質。沙蟲越大條只,肉便越厚,口感自然也更好。
如果是沙蟲幹的話,一定要先把沙蟲剪成小條狀,用鍋炒過,炒時要不斷翻動,發現有夠火候的就夾出來,放入清水裡泡一會,這樣既可以把沙子清除,又可以將沙蟲本身的香味炒出來。只有炒過的沙蟲幹,吃起來才會有沙蟲的味道。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