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沙灘上,暗藏著一種美食,這就是沙蟲。沙蟲又名海人參,學名方格星蟲,沙蟲是它的俗名,因為他生活在海邊的沙灘裡,形狀很像一根腸子,呈長筒形,渾身光裸無毛,所以又有海腸子之稱。由於沙蟲對生長環境的質量十分敏感,一旦汙染則不能成活,因而有「環境標誌生物」之稱。

沙蟲含有哪些營養呢?食鹽檢測表明,沙蟲的水分含量高達88.91%,剩下的11.09%中粗蛋白含量為24.35%,粗脂肪含量僅為2.23%,總糖含量為4.91,所以沙蟲的脂肪含量很低,蛋白質含量較高,屬高蛋白、低脂、低糖型水產資源。
沙蟲中含有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穀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纈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組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牛磺酸等,其中必需胺基酸佔總胺基酸的41.48%。

沙蟲肉質脆嫩,含有鈣,磷,鐵,鋅,錳,鎂等12種礦物元素,這些微量元素能幫助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促進代謝,所以沙蟲又有「海洋冬蟲夏草」的美稱。

沙蟲一般如何食用呢?
沙蟲和什麼東西煮都可以,都能把它的鮮甜味道調出來,不僅可以鮮食,還能幹制,無論是鮮的還是幹的沙蟲,都可以炸、炒、燉、燴、煮湯,煮湯白如牛奶,味極鮮美,且濃度大,有「天然味精」之稱。有的地區還把剛捕獲的沙蟲清理乾淨,然後像吃生魚片一樣,蘸著壽司醬油與芥末醬一起食用,味道鮮甜脆爽,是難得的一道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