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烈士死前向日軍提一要求,日軍欣喜若狂,事後卻為之痛苦不已!

2021-01-16 大福讀史

第六師團成軍於明治維新時期,準確的日期是1888年5月14日。因為在九州熊本縣編成且代號為「明」,又被稱為明兵團或熊本兵團。

作為日本第一批成軍的近代化部隊,由九州精壯礦工組成的第六師團受過極其嚴格的訓練。

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就是第六師團和成立於仙臺的第二師團被並肩稱為日本陸軍中最強悍最有戰鬥力的部隊。

因此,當「七七事變」爆發後,這支軍隊很快便被日軍調入中國戰場。

據戰史記載,在1937年8月6日,第六師團參加了第一次侵華戰鬥,即永定河渡河作戰。

而後,它又被當作尖刀部隊,在平漢線上參加了保定作戰,並一直打到了10月份的石家莊戰役結束。

由於當時中國政府的用兵重點是淞滬戰場,因此部署在華北平原的兵力並不強大。

加上華北地形平坦,很適合日軍機械化部隊推進,所以第六師團在這裡並未遇到傷筋動骨的惡仗。

不過,當淞滬戰場陷入膠著狀態,第六師團的好運氣便消失了,尤其是著名的南京保衛戰。

雖然戰史記載說南京保衛戰僅僅打了12天,但第六師團所遭受的戰創卻是從來沒有過的。

原因之一,是它面對的對手亦是中國軍隊中極其強悍部隊,即後來名列五大王牌之一、官兵約1.7萬人且輕重機槍、迫擊炮等一應俱全的第74軍。

原因之二,是第74軍的防禦陣地將軍山和牛首山地勢險要且設有異常堅固的堡壘工事。

因此,當第六師團攻下這兩座山頭後,第13聯隊的副官馬敏雄少佐頗有感觸地說道,「牛首山戰鬥,打得異常艱難。山上的敵軍,是我們迄今為止遇到的最強的對手」。

其實,這場仗第六師團勝的還是較為輕鬆的,因為他們打的畢竟是沒有飛機和重炮的中國軍隊。

隨後爆發的太平洋戰爭就不同了。

單說盟軍的製造工業就不是日本可以匹敵的。

因此,第六師團的最終下場和多數參戰的日軍師團一樣,也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

其殘存的士兵,則躲進了叢林,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

但是,它的罪惡徵戰史是不會隨著戰爭結束而被中國人民遺忘的,尤其最美抗日女兵成本華的兩張照片重現人間。

這張照片是日軍1938年5月30日發表的。在畫報中,成本華一身戰鬥裝束,齊耳的短髮有些凌亂,寬大的皮帶扣在跨上,褲子上還印著綁腿留下的痕跡。

在一幢木質老房子前,除了她,還有4個圍在她身邊的日本兵,正從不同角度打量著成本華。

現場還有兩名中國人,一位老者身穿深色長衫,雙手攏在袖中;一個高大的小夥子離她比較近,也在看著成本華。

拍攝這張照片的,是日軍第六師團坂井支隊之步兵第13聯隊。

當時,奉命策應徐州會戰的他們剛剛打下和縣。

因此,在照片上,日本兵隨手標註了這麼一則信息:和縣城門上抓到的唯一敵軍士兵、女俘虜成本華。

那麼,成本華屬於哪支部隊呢?

經過我國工作人員堅持不懈的走訪調查,一位曾經在日本駐紮部隊當過翻譯的老人看過照片說,這是國軍皖東地方部隊第十縱隊第二支隊,東北人柏承君部下的服裝。

同樣在走訪中,有位92歲的老人一眼認出了這是她的大姑子。也正是通過這位老人提供的信息,工作人員走訪完和縣的成氏老人後,知曉了成本華的祖上曾做過明朝正五品的「武德將軍」。

遺憾的是,工作人員在檢索相關資料時,通過比照當年參加戰鬥的日軍兵東齊明的回憶錄確定,成本華在不久後即被日軍殘忍地殺害了。

回憶錄說,「進入和縣我們第一次見到了女戰士戰死的景象。她的年紀約為二十二三歲的樣子,袖章上有『中國童子軍』的字樣。據說她是拿著搶勇敢地作戰到最後一刻。」

不過,這位女英雄面對兇殘的日軍並未害怕,通過她另一張存世照片可以看到,雖然她的身後仍有四名手握屠刀的日本兵虎視眈眈,但她依然不懼怕。

面對日本記者的鏡頭時,其神態和上圖一樣從容。

據說,這張照片是臨刑前的成本華主動要求拍攝的,而參與拍攝的日本老兵山下弘一後來稱很後悔答應她,因為每次看見這張照片時,便會想起成本華就義前那不屑的眼神。

這,一直烙印在他的記憶中,幾乎使他精神失常,縱然幾度求助心理醫生,卻毫無見效。

也許,正是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地震撼日軍,以至於後來日軍特意在照片下備註了充滿敬佩之意的信息:「昭和13年4月,在中國戰場上俘獲的中國軍隊女戰士成本華,24歲。對於我軍的審訊,她始終面露微笑毫無懼色,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國家。」

參考資料:《和縣誌》

相關焦點

  • 血戰雞籠山,日軍是如何夜襲作戰的?排長:日軍夜襲有三個特點
    1938年10月,日軍攻佔武漢後,在湖北陽新、通城方面,以通城為據點,與中國守軍第37軍前哨部隊保持接觸。不久後,第37軍第140師調歸第79軍夏楚中軍長指揮。第140師駐平江北之南江橋(幕阜山下),師長為宋思一,副師長為李棠,戰鬥指揮所設於高橋。第837團團部駐高橋,團長是徐定遠。當時許俊陶26歲,任第837團第一營三連第一排中尉排長。
  • 日軍太原集中營:殘害女戰士用戰俘訓練狼狗
    今年65歲的劉林生,退休前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任教。劉林生的父親劉侵宵,早年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決死二縱隊遊擊五團擔任敵工科科長。1940年12月被俘後,被轉運關押進「太原工程隊」。在經歷了一段非人的折磨後,劉侵宵於1941年獲救出獄。
  • 日軍士兵最憎恨的兩位將領,一個發明肉彈戰術,一個被怒罵為鬼畜
    其中參加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乃木希典,以及參與過侵華戰爭和英帕爾會戰的牟田口廉也就是最為典型的人物,這兩位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角色,讓當時的日軍士兵十分憎恨。乃木希典1849年出生於日本東京,而二戰前曾被日本人譽為「軍神」,不過乃木希典被譽為軍神的原因和他的軍事指揮才能並沒有太大關係,而是因為是他自幼就深受武士道精神薰陶,是一位狂熱的軍國主義者。
  • 近2萬日軍被蘇軍痛打,日軍少將死法太窩囊,不好意思公開
    在抗日時期,有不少日軍高級將領死法窩囊,如有著日本「軍神」之稱的飯冢國五郎,在擺拍照片的時候被中國士兵擊斃,死法讓人想起都好笑,還有另一位死法特別窩囊的日軍少將。這個死的窩囊的日軍少將叫岡本德三,他是日本本州島人,1914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那個時候他已經31歲了,可見岡本德三的天賦不怎麼好,屬於資質平庸的那類人。9年年後,也就是1923年,40歲的岡本德三才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成為了一名步兵大尉,在日軍前面侵華這一年,54歲的岡本德三才被晉升為大佐,他的這個履歷實在不怎麼樣。
  • 日軍師團名稱為何總是變,自認文明、高端的日軍竟還有地域黑
    這場以西鄉隆盛為首的舊士族的叛亂給天皇提了一個醒,想要江山永固,必須集軍政大權與一身。在山縣有朋的幫助下,天皇大力推行兵制改革,將原本的鎮臺制改成師團制,標誌著日本正式走向軍國主義道路。鎮臺制和清軍軍制類似,部隊長期駐紮一地,主要任務是鎮壓農民起義。改編為師團後,部隊又多了「野戰」的任務,說白了就是為天皇「布國威於四方」。
  • 被刻意隱瞞的日軍暴行,死亡人數近百萬
    而此時,那個恐怖惡魔還活得好好的,根本就沒有死!然而,石井最終卻還是被美國人找到了。而接下來上演的這一幕則更加無恥,石井四郎最終並沒有被起訴,而是與美國政府一起合演了一出狡猾的騙子戲。(圖)當時日軍731部隊大本營照片二戰爆發之前,在細菌戰研究這一領域,日本曾經一度領先於全世界。而作為日軍731部隊的創辦者,石井四郎自然「功不可沒」。1932 年,日本全面佔領中國東北。
  • 組圖:齊齊哈爾日軍毒氣事件受害者控訴日軍罪行
    「八四」事件受害者展示傷痕 「八四」事件受害者在東京集會   日本市民團體八月三日晚在東京集會,對前來控訴舊日軍在華遺棄化武罪行及遺害的齊齊哈爾8月1日下午他們在東京霞之關的律師會館舉行記者會,並接受了日本媒體記者的採訪。  據中新網援引共同社報導,記者會上,各位受害者和家屬分別陳述了受害後的痛苦和精神壓力,以及對今後生活的極度不安。他們要求日本政府作出真摯的道歉,並給予在醫療、上學以及生活上的保障。
  • 武林高手大刀砍殺日軍,1人14個,1人7個,犧牲後日軍厚葬立碑
    在1938年2月「大刀隊」的攻擊中,近300名隊員在給日軍重創時,這300名隊員也幾乎全部犧牲。29軍使用過的大刀,看得鬼子鬼哭狼嚎一、日軍攻入濟源城燒殺奸擄,河南子弟渡河抗日。1938年2月,日軍第14師團發動了豫北戰役,22日濟源城淪陷。日軍為確保後方無憂,留下號稱「鐵軍」的土肥原兵團可西聯隊,兵力3000多,駐守濟源縣城。
  •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潰敗,一男七女流落荒島,八年後島上建起村莊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潰敗,一男七女流落荒島,八年後島上建起村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日本人開始對周邊各國開始了大舉的侵略。後來日本開始不僅僅滿足於中國和東南亞戰場,開始對美國有所企圖。並在1941年的時候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日軍偷襲了珍珠港。這也預示著太平洋戰爭正式打響,戰爭前期日本人趁著美軍維修整頓的時候,迅速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很多重要島嶼。並且日本人還利用這些島嶼建立了」國土防禦圈「。
  • 中國將士陷入絕境,靠一棵巨樹智鬥日軍,創下一個奇特戰例!
    李克己走出百十步後,看清眼前這片樹林居然只不過是一棵巨大的老榕樹時,不禁心中暗暗稱奇。這真是一棵世間罕有的巨榕!它的樹幹之粗,需要七八個成年人伸出手才能合抱起來,主幹之下生出了數十枝碩大的板狀根,而樹冠之大更是令人咋舌,其覆蓋面積差不多等於一個足球場,幾乎把整座山頭把籠罩起來了!李克己暗忖:好大一棵樹!看來我和兄弟們要靠這棵巨樹來救命了!
  • ...一幅近兩米高地圖暴露當年日軍侵略野心 侵華地圖上密集標註...
    在長沙縣春華鎮劉金國等村民用半個世紀的時間保存和收集了散落在田間地頭、豬舍茅棚的長沙保衛戰抗戰烈士豐碑,讓遊蕩在春華的異鄉忠魂不再漂泊。近日,記者走進長沙縣春華鎮,探訪一位村野老人和一片墓碑的半世情緣。  收藏44年墊腳麻石重回烈士墳冢  「50年前,我18歲時一次出工經過一個田埂時,發現一片墊腳的石料上有刻字,俯身一看,上書『中央陣亡將士』六個被風雨侵蝕過的漢字。
  •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少將,被俘後日軍向他敬禮,卻慘死在中國人之手
    1931年,東北淪陷,這一年齊學啟剛好31歲,身為軍人,他為國土淪喪感動恥辱,他一心想要殺敵報國。終於,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齊學啟率軍防守上海。在日軍侵略上海時,他率領的憲兵第6團,其戰鬥力竟然比國民黨正規軍戰鬥力還強悍,他一直率軍戰鬥到停戰,之後他的第6團改編為上海保安第2團,團長仍是他。1933年,他調任稅警總團的參謀長,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稅警團就是孫立人訓練的,其作戰能力遠超國民黨正規軍,在1942年時,稅警團改編為新38師。
  • 齊齊哈爾8名日軍遺留毒氣受害者明日將赴日請願
    歷時兩年的中日律師就日軍侵華遺留化武齊齊哈爾對當地群眾危害的調查取證,於近日結束。27日中午,齊市毒氣受害者王成、丁樹文等8人赴日請願團從齊市乘火車前往北京,29日中方律師與8名毒氣受害者從北京飛往日本,要求日本政府給予受害賠償,並採取切實可行措施,徹底清除日軍侵華遺留大量毒氣彈,以保障中國民眾人身財產安全。
  • 仁安羌大捷:國軍團長劉放吾如何用800老兵擊敗了日軍2000精銳?
    看到英軍低下的抵抗力,日軍欣喜若狂,他們緊隨著英軍的腳步開始有條不紊地渡過薩爾溫江。 日軍攻陷仰光,中國遠徵軍入緬參戰 1942年3月9日,日軍順利攻佔仰光。 3月底,飯田祥二郎又得到了兩個師團的加強。
  • 日軍零式戰機當年帶給空軍何種痛苦?飛行員帶「恥」字臂章上崗
    零式戰機是二戰時期日軍的一款經典機型,其轉彎半徑小、速度快、航程遠等特點和強調空優作戰的能力,使之在1940年一入列,馬上就成為了日軍的主力戰機之一,別說在當時的東方,就算是在世界航空領域之內來說,零式也是很強的戰機。所以,當時零式戰機來到我國戰場上之時,對於我們的國軍空軍的影響和打擊是非常的巨大的。
  • 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後代:還原真實的歷史現場 為無名者正名
    衢州宣傳部供圖看完《瘟疫與防疫:歷史之假與現實之假的魔幻交替》這篇訪談文章,吳建平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文章裡面表述:「侵華日軍的鼠疫戰是建構的,並不是歷史的真實」「儘管在十多年前,中國的細菌戰官司在日本打贏了,但對我來說,所有的證據都經不住推敲」「揭開此事的真相,對中國人來講是蠻痛苦的一件事情」……「這篇文章傷害了細菌戰受害者後代的感情。」
  • 1941年的日全食讓鬼子吃了敗仗,日軍為何特別懼怕日食?
    以至於那場戰役的失敗,日軍歸結為是日全食所禍。詳情如何呢?請往下看。一、日全食戰爭的背景1941年,確實是世界動蕩不安的一年。(侵華日軍)那年月,日本大本營對華政策是在夏秋之交,「為解決中國事變發動一次決定性作戰」。
  • 日軍中令人作嘔的戰犯,掏槍打自己心臟,可依舊被日本人大罵無恥
    連此前對其歌頌不已的日本人在戰後都大罵其無恥,可見其人多麼令人作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二戰劃上了句號,在盟軍進駐日本本土之後,CHQ成立並開始抓捕二戰中的日本戰犯。
  • 軍長拒投降,斬日軍少尉頭顱掛城牆,激戰7晝夜,最終卻被上級槍決!
    在戰場上,軍人可以有一百種死法,只要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即便慘死於敵人之手,亦無上光榮。然而,若一個軍人沒有陣亡於殺敵戰場,而是被自己人槍決,那絕對是十分恥辱之事。
  • 血戰衝繩島 日軍強迫衝繩居民自殺之謎
    殘忍的日軍為了強化居民的反抗意志,在戰役開始前就對衝繩居民進行了充分的極端思想宣傳。遍布全島的日軍及其輔助力量,上至日軍司令官,下至每一個士兵,對衝繩居民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美軍是禽獸不如、奸淫擄掠的兇殘侵略者,對待被俘虜的日本軍民,他們更是非常殘暴;年輕貌美的女子會慘遭強暴然後被殺害,其他人則會被集體屠殺。甚至還有軍人栩栩如生地講述被佔領島嶼的居民被屠殺時,是被集體捆綁,慘遭坦克碾壓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