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暗能量存在可能性高達99.996%(圖)-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2020-12-05 央視網科教

 

  北京時間9月16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一個英國-德國科研組的天文學家稱,促使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宇宙力——暗能量真實存在。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科學家經過一項為期2年的研究得出結論,暗能量存在的可能性高達99.996%。這與日內瓦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今年發現的希格斯玻色子(或者看起來很像希格斯玻色子的一種亞原子粒子)的確定性一樣。

  儘管很多科學家認為,暗能量是有關宇宙為什麼加速膨脹的最佳解釋,但仍有人對這一理論持懷疑態度。10年前天文學家對一顆遙遠的超新星的亮度進行研究,得出宇宙在加速膨脹的理論,並因此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一些科學家爭辯說,這是一種錯覺,是由地球與宇宙其他區域的相對運動造成的。還有人稱,我們理解重力的不足之處可能比暗能量更可靠。樸茨茅斯科研組成員鮑勃-尼霍爾參與了這項研究,他說:「暗能量是當代最大的一個科學之謎,因此,有那麼多研究人員質疑它的存在也不足為奇。但是通過我們的最新研究,我們對這種奇異的宇宙成分的真實存在性更加深信不疑,只是現在我們還不清楚它是由什麼組成的。」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現代宇宙學的一個基本前提是,看得見的宇宙——恆星、行星和氣體構成大約4%的宇宙,在巨大的未知物質海洋(即暗能量)裡,它們如同零星的漂浮物。科學家認為,暗能量構成73%的宇宙,而數量更少一些的暗物質構成剩下23%的宇宙。有關暗能量的一個最強有力的證據,是所謂的完全薩克斯-瓦福效應。1967年,雷恩-薩克士和薩克斯-瓦福提出理論,宇宙大爆炸遺留下來的熱產生的輻射物發出的光從宇宙中的物質簇的重力場穿過時,顏色會變得更藍,這是已知的重力紅移效應。暗能量的存在將會導致剩餘放射物發出的光在經過物質簇時獲得能量。

  1966年,天文學家羅伯特-克裡坦登和尼爾-圖羅克稱,把一張局部宇宙圖覆蓋在剩餘宇宙輻射照片上,將為人們提供去哪尋找這種效應的線索。2003年他們發現這種線索,只是很微弱。它被視為暗能量的支持證據,被《科學》雜誌譽為是「年度發現」。但是一些科學家爭辯說,它可能是由宇宙塵埃造成的,並對這一發現產生質疑。實施最新研究的英國-德國科研組由克裡坦登和託馬索-吉安娜託諾領導。他們重新檢查反對這一發現的論據,已經改進了最初研究使用的圖片。他們得出結論說,幾乎可以確定無疑的是,暗能量導致宇宙微波背景的一些區域更熱。

  尼霍爾說:「我們已經系統地處理了所有這些問題,並斷定沒人能夠解釋我們觀測到的現象。最終剩下的就只有暗物質這一種解釋,如果它走起路來像鴨子,叫起來像鴨子,那它可能就是只鴨子。」將在更加偏遠的南非和澳大利亞修建的平方公裡射電陣等大型射電望遠鏡,將會大大提高科學家用來測量宇宙距離的方法,並且提供更多可靠數據。尼霍爾說:「從理論上來說,暗能量是什麼?這將是另一個問題。」(孝文)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幾乎確定稱暗能量真實存在(圖)-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對該星系團的最新研究顯示了暗能量是如何幫助塑造宇宙的形成。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美國太空網報導,最新研究表明,神秘的暗能量幾乎確定的存在,儘管有些天文學家仍可能存在質疑。暗能量被認為是加速宇宙膨脹的物質。在經過兩年的研究後,一支國際科研小組總結稱,暗能量存在的可能性達到99.996%。但科學家對暗能量究竟是什麼,仍知之甚少。
  • 167億年後暗能量或驅動「宇宙大撕裂」-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如果神秘暗能量撕碎宇宙,科學家最新提供的一份世界末日時間表能預測顯示宇宙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地球將從太陽系剝離,最終發生宇宙爆炸。
  • 2020年重磅消息:暗能量不存在,震動科學界!
    佩爾穆特團隊使用包括哈勃望遠鏡在內的多臺強大望遠鏡,截至1997年,他們共觀測到了42個超新星的數據。研究團隊得出結論:宇宙邊緣正在加速離我們而去。1998年初,佩爾穆特團隊公開發表了他們的結論。暗能量與普通物質、暗物質共同構成了我們的宇宙,其中暗能量佔據了宇宙總質量的約70%。2020年的第一周,來自韓國延世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得出一個最新結論。新結論動搖了暗能量大廈的根基。
  •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組走進青海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組走進青海 發布時間:2017-02-20 19:23:12.0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頻道呼號:CCTV-10科教)於2001年7月9日開播。是以教育、科學、文化為主體內容的專業電視頻道。
  • 我國科研人員的最新研究有效排除了真空能作為暗能量的可能性
    我國科研人員的最新研究有效排除了真空能作為暗能量的可能性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10-27 11:42:02 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能量
  • 暗物質和暗能量你知道多少?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並認為暗能量和暗物質一樣,都不會吸收、反射或者輻射光,所以人類無法直接使用現有的技術對它們進行觀測。因為它們的神秘性,所以,哲學愛好者稱其為「精神、意識、意念」;普通人則乾脆將其叫做「神靈、靈魂、精靈」。天文和宇宙學家已經證明:暗能量存在的可能性已達99.996% 。
  • 暗能量是什麼?最新研究排除了真空能作為暗物質的可能性
    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能量。暗能量的起源和性質一直神秘莫測,學界通常認為,真空能和標量場是暗能量的兩個可能的候選對象。我國科研人員的最新研究有效排除了真空能作為暗能量的可能性,並對標量場作為暗能量候選給出了理論限制。
  • 新研究顯示帶電物體或可同性相吸(圖)-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由於電子在金屬球體內為完全自由移動的,它們可以在金屬球內部移動並在球體上產生正負極  北京時間5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根據近日一項由紐西蘭物理學家完成的研究  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教授約翰·裡克(John Lekner)在英國《皇家學會通報A》上描述了他的此項研究結果。裡克說:「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即同性相斥。因此這樣的事怎麼可能發生呢?我的一些同事和論文審稿人幾乎立即就接受了這一結果,但是另外一些人卻難以接受這樣的觀點。」  我們大部分人在學校裡受到的教育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 核動力保證「好奇號」火星車能超長服役-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當好奇號火星車勘測加勒隕坑和一個叫做夏普峰的神秘山脈時,它將致力於搜索火星過去和現今存在微生物的跡象。美國宇航局官員稱,好奇號是迄今發送至火星表面最複雜的機械探測裝置,這個火星車裝載著10套科學勘測儀器,能夠讓科學家研究火星大氣層、巖石和土壤。
  • 韓國科學家指出,暗能量根本就不存在,宇宙也沒有加速膨脹
    這樣的特徵使得「Ia型超新星」成為了科學家研究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重要工具,而暗能量的發現,也跟「Ia型超新星」息息相關。1998年,三位來自於不同研究團隊的科學家公開宣布,通過對宇宙中大量「Ia型超新星」的觀測和分析,他們確認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在隨後的日子裡,科學界很快認同了這一結論,並推測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正是暗能量,這三位科學家也因此在201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我國在太陽風起源方面研究獲一系列進展-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教授夏利東對《科學時報》記者說,「相對時有發生的太陽爆發而言,太陽風在行星際空間中屬於常態存在,它有高速風和低速風之分,高速流和低速流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所謂的『共轉相互作用區』,它和地球磁層相互作用也能產生磁暴等影響太空飛行器和航天員安全的殺手電子。
  • 中國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我國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新華社武漢9月27日電(記者譚元斌)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能量。暗能量的起源和性質一直神秘莫測,學界通常認為,真空能和標量場是暗能量的兩個可能的候選對象。我國科研人員的最新研究有效排除了真空能作為暗能量的可能性,並對標量場作為暗能量候選給出了理論限制。據介紹,在宇宙尺度上,星系受到引力相互作用,按理應該相互靠攏,但實際上宇宙卻在加速膨脹,星系間彼此遠離,這暗示了宇宙中還存在一種尚未被認知的能量,即所謂的暗能量。量子力學不確定關係預言,即使在真空中,也會存在虛粒子漲落現象,導致真空能量不為零。
  • 新研究稱暗物質正變成暗能量,物質世界或正改變
    暗能量如此強大,以至於不少天文學家們認為它終將會撕裂宇宙,這一推想又被叫做大撕裂假說,這個假說認為暗能量不但將在宏觀層面摧毀宇宙的結構,還會在微觀層面摧毀基本粒子,最終使得整個宇宙歸結於虛無。天文學家們還觀測到如今的宇宙正在處於加速膨脹的狀態中,而這種狀態就被認為是在暗能量的主導下實現的,是暗能量又不像可見物質這樣容易被觀測到,所以也有人長期以來對暗能量的存在持懷疑態度,不過據《科技日報》等媒體近日報導,深場重子聲波振蕩光譜巡天(eBOSS)國際合作組發布消息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公博研究員和王鈺婷副研究員在11個標準差水平上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這是迄今為止依託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強的暗能量直接觀測證據
  • 新研究稱暗物質正變成暗能量,物質世界或正改變
    宇宙是個廣袤無垠的空間,充斥在這個空間中的主要是可見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三種事物,其中可見物質大致佔5%,暗物質大約佔25%,而暗能量佔到了大約69%左右(也有說法認為中微子、光子、黑洞等佔約1%),可見暗能量在宇宙中起到了主導作用。
  • 暗能量光譜儀:以新的眼光探索宇宙和神秘暗能量的最新天文探測儀
    暗能量光譜儀(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簡稱:DESI),又譯為暗能量成像光譜儀,指對遙遠星系通過光譜天文巡查的新一代探測儀器,它可幫助科學家繪製出成千萬個星系的時空分布,並以此來研究宇宙暗能量,從而使實驗能夠探索宇宙的擴展歷史和暗能量的神秘物理學。
  • 蝴蝶的光影魔術「手」-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a)鱗片的放大圖。b)從正面看一片鱗片發現它表面有很多條狀物。c) 再把它夾起來看它的橫切面看出這些條狀物上窄下寬。d) 再放大,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種左右長有多層幾丁質肋片的脊脈。圖片來自E. Rebecca Coath., 2007和HowStuffWorks】  首先,我們都知道,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到另一種介質,會同時發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 中國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新華網我國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新華社武漢9月27日電(記者譚元斌)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能量。暗能量的起源和性質一直神秘莫測,學界通常認為,真空能和標量場是暗能量的兩個可能的候選對象。
  • BBC《冰凍星球》紀錄片涉嫌造假-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圖:片段顯示北極熊媽媽照料剛出生的熊寶寶,但其實是於德國一個動物園內拍攝。  稱小熊在「冰天雪地下誕生」  據報導,引發造假疑雲的片段來自上月23日播出的第5集。該集首先播放一隻雄性北極熊於北極寒冬中覓食。著名自然生物紀錄片主持人戴維?艾登堡正解釋北極熊覓食的艱難,鏡頭突然一轉,出現一隻北極熊媽媽與其初生幼熊的特寫鏡頭,艾登堡繼續形容道:「在這冰天雪地下的斜坡,新生命正在誕生。」
  • 歐洲望遠鏡2.68億像素拍攝天鵝星雲圖像(圖)-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這是M-17天鵝星雲,藉助新啟用的望遠鏡和2.68億像素相機,科學家們首次獲取了這張細節解析度驚人的照片  北京時間6月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是一臺新望遠鏡進行觀測工作後發布的首張照片,揭示了一個星雲前所未有的細節。
  • 中國網絡電視臺熊貓頻道發布 24小時直播國寶生活
    中國網絡電視臺6日下午在京舉行發布會,正式推出熊貓頻道,圖為發布會現場。(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8月7日北京消息   中國網絡電視臺6日下午在京舉行發布會,正式推出熊貓頻道。該頻道將向全球24小時直播大熊貓的生活實況。   熊貓頻道是中國網絡電視臺創新理念、傾力打造的一個國際化新媒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