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學舉辦「思逸神超爍古今書法展」 林榮森盼書法雅俗共賞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9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書法創作不再書寫刻板的古典詩詞,反倒融入玉山、日月潭等隨時可觀賞的景點,讓書法藝術貼近民眾生活。南投縣文化局長林榮森投入創作40年,不師法書法大家、逐步找出自己的風格,他的字體被稱為「森派書法」,強調融入庶民生活,即日起受邀在逢甲大學漢字文化中心展出。

林榮森近幾年來喜愛書寫現代詩詞,藉以表達其思想,更貼近生活。(林欣儀攝)

「沒有明顯風格就是一種風格!」提到自己的字體被稱為「森派書法」、獨創一格,林榮森說,書法中的「法」意為法門,也就是書寫需要的技巧與原理,自己投入書法創作40年來,不斷在尋找此法門,並藉由邊寫邊修正的方式,找到自己寫字的方法。

林榮森強調,書法展現的原理就是順暢,其展現出線條造就出來的效果與現象,透過筆墨與線條展現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與個性,再從字體中發現並調整字體;此外,以書寫的內容來說,過去書法作品寫的多是杜甫、李白等古典詩詞,他則喜愛書寫與生活相關的文字。

林榮森的書法字體獨樹一格,被稱為「森派書法」。(林欣儀攝)

站在自己寫的《逆來順受》、《人間正道是滄桑》等作品前,林榮森說,這些文字抒發的是生活感觸,另外有部分作品則分別歌詠南投鹿谷的烏龍茶、日月潭的美景或玉山景致,這些內容貼近民眾生活,更能凸顯現代化及本土化。

「藝術也必須有時代性!」選擇寫現代字,林榮森強調,書法的表現很多元,但必須是平和的,那些驚世駭俗、狂動的行為或想法都非生活常態,透過平和、具公眾性質的字達到雅俗共賞目的,並吸引更多觀賞人口,畢竟,「創作固然重要,但觀眾更重要」,書法也才有前途!

逢甲大學舉辦思逸神超爍古今書法展,吸引不少學生前往欣賞。(林欣儀攝)

身為逢甲校友的林榮森,即日起受邀在母校舉辦「思逸神超爍古今」書法展,共展出70幅他近5年來的創作,邀民眾透過其「森派書法」感受他的性格與思想。(高楊)

相關焦點

  • 「萬物興書齋」王忠敏書法作品鑑賞《思逸神超》
    作品:【思逸神超】「思逸神超」取自《書譜》,寓指神思縱逸,超越出一般的境界。唐代詩人王勃曾在《九成宮東臺山池賦》中有言:「驟衝情於月道,飛峻賞於煙墟。指山楹而思逸,懷水鏡而神虛」,大有異曲同工之妙。圖片來源於網絡書法藝術完美地詮釋了中國漢字由內在美到形態美的神形合一,通過書法特有的力度、波勢和意韻將華夏智慧和中華文化的傳承底蘊完美地藝術呈現。
  • 婁底舉辦2016「聖潔之光 母愛無疆」少兒書法繪畫展
    婁底舉辦2016「聖潔之光 母愛無疆」少兒書法繪畫展
  • 大學書法協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大學期間,我接觸到了一個書法協會,叫楚子翰墨書法社,也叫楚子翰墨協會。、鳳凰書法協會等民間社團結成友好社團,並在我社成立之時贈送佳作,以表祝賀。2、國魂藝術 華之重器 ——書法藝術05年9月校園文化藝術節成功舉辦書法展。06年5月校園文化藝術節成功的舉辦湖南省懷化學院首屆「以書法會友」現場書法大賽,得到了院領導、系領導、老師好評。
  • 香港著名學者金耀基在西泠印社舉辦書法作品展
    為期十天的「西泠翰墨緣——金耀基書法作品展」18日下午在杭州西湖孤山之上的西泠印社開幕,向觀眾展示這位著名學者除了學術書寫、散文書寫之外的毛筆書寫。  此次展覽共展出金耀基的書法作品20餘幅以及他的部分文札和著作,由西泠印社、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和香港集古齋聯合主辦。2018年,金耀基獲邀成為西泠印社社員。
  • 西泠翰墨緣:金耀基書法作品展11月18日開幕
    11月18日,有一位2018年新社員,書法作品正在展覽。11月18日下午,由西泠印社、香港聯合出版集團、香港集古齋聯合主辦的「西泠翰墨緣——金耀基書法作品展」在印社的遁庵隆重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西泠印社社員金耀基先生書法作品和文札、著作。金耀基1935年出生於浙江天台,臺灣大學法學學士、臺灣政治大學政治學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新亞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 今天揭幕的這個展覽,讓人感受到書法的向心力
    今天於劉海粟美術館揭幕的宣家鑫書法展(長三角巡迴展上海展)就讓人感受到書法的向心力——數十年來,宣家鑫作為書法推廣、傳播者,見證著書法在大眾尤其是青年群體中熱起來,豐盈著更多人的精神世界。 展覽共展出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收藏協會副會長宣家鑫近年來精心創作的包括真、草、隸、篆、行作品120餘幅。
  • 廣州書法雙年展之「紅棉杯」青年書法篆刻大賽作品展
    值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2019—2020「紅棉杯」青年書法篆刻大賽優秀作品集與大家見面了。嶺南書法,源遠流長,既吸收了中原深厚的書法藝術,又凸現嶺南地方的特色,湧現出「白沙書派」、「竹本派」、「康(有為)體」等嶺南書藝的流派和一批功底深厚的著名書法家。
  • 「墨舞峽江」魏啟榮書法展重慶開展
    25日上午,《墨舞峽江——魏啟榮•重慶書法作品展》在位於南濱路的重慶長江當代美術館開幕,來自湖北省的書法家魏啟榮作品首次在山城亮相,100多幅書法作品將展覽至8月27日結束,全程免費對觀眾開放。魏啟榮1953年出生於湖北省洪湖市,自幼受家庭影響開始學習書法,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湖北省書協副秘書長兼榜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此次在重慶舉行的「墨舞峽江」展覽,是魏啟榮2016年在湖北省圖書館舉辦的「墨舞白雲」展覽的延續和深入。
  • 「比較」:臺灣人的書法水平怎麼樣?看看他們的書法比賽
    臺灣書法界與大陸一樣,也有許多書法團體、機構。目前,以臺灣的中國書法學會地位最高,協會由國民黨大佬于右任在1962年倡議發起,是臺灣第一個在政府立案的書法團體。在全臺有21個服務處,在臺灣書壇具有龍頭地位,而且其也是海峽兩岸書法交流的積極倡導者。
  • 評委視點丨《中國書法報》特別策劃——「正書」何以「正」?
    本報特刊發此屆正體書法作品展評委筆談以及部分入展作品,以饗讀者。,比如這次的正體書法作品展便是如此。把篆、隸、楷三種相對靜態的字體和流美的行書、飛動的草書相對應,以「正書」統稱之,由此突出正體書法的規範性和整肅性,固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縱觀整個書法史,無論是篆書體系的演變,還是由篆而隸及楷的「古今之變」,都不是完全在「正書」體系內完成的。而且,這一發展演變過程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書寫樣式,很難用「正書」予以囊括。
  • 現代書法就是無恥書法和白痴書法!
    達未能兼濟天下,窮也不能獨善其身,中國的知識階層或許當哀書法之亡、筆墨之絕時,方能覺醒麼?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世界文化遺產。「書法」一詞最早可見於宋、梁間古人談藝或書論著作。隨著書寫藝術性的提高,漢唐時,已把單純的寫字這一技藝,上升到很高的境界了。
  • 溫婉女子,卻以磅礴草書數十次入書法大展
    而靳慧慧女士的書法作品,游離於這兩種派別之外,她將書法的技術要素、藝術要素、學養要素,三者融合為一種獨特的形態與韻味,呈現出鮮明的審美特徵,將陰柔細膩之美,化於通達暢婉之中,讓人有面目一新之感。靳慧慧草書靳慧慧的書法面貌,同她的學書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2005年,靳慧慧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安工業大學
  • 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開幕(圖)
    7月24日,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在邯鄲市博物館盛大開幕。圖為王樂同書法藝術研究院揭牌。河北新聞網7月24日訊(記者白增安、董源)今天,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在邯鄲市博物館盛大開幕。為更好地傳承王樂同先生的書法藝術,弘揚和學習他高尚的道德風範,為邯鄲市「南宮碑」書法傳承和書法研究做出貢獻,王樂同書法藝術研究院也在當天揭牌亮相。
  • 【收藏快報】2020年重點推薦書法名家——殷敏超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隨父學習書法,八十年代初,經著名的微雕大師、篆刻家陳波濤先生引薦拜入著名書法家黃北奇(黃亮)先生門下,並在其指導下進行了由楷及行至草書的系統學習,廣涉歷代諸家名帖,受益匪淺,書藝大增。
  • 書法教育|書法研究生要研究些什麼?張金梁強調「三個意識」
    其區別在於:書法本科教學以學習書法知識、掌握書法基本技法為主;而書法研究生教學則應將本科學習中所獲得的書法知識切到研究層面上來。因此,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張金梁教授在書法研究生教學方面,提出了「三個意識」的理念。
  • 「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開展
    本報記者李磊攝本報訊(記者李海榮)7月24日,由市社科聯、市文聯、邯鄲學院、市博物館及邯鄲市國學研究會、中日古墨書法家協會等聯合主辦的,「翰墨鑄情·王樂同師生書法作品展」在市博物館開展。本書法展展期至7月31日。 此展共展出王樂同和其學生、弟子作品64件,國內再傳弟子作品17件,日本再傳弟子作品40件。
  • 書法愛好者看過來 青島市博物館「以易貫之——館藏書法五體作品展...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書法愛好者的福音來了。由青島市博物館研究部李敬華老師策劃的最新原創展覽《以易貫之——館藏書法五體作品展》於8月29日在博物館東區二樓北展廳正式開展了!此次書法展,共展出館藏明清與近現代書法五體佳作30餘件,不乏有文徵明、董其昌、王鐸、劉墉、高鳳翰、康有為、黃賓虹、王獻唐等書法名家的作品,是青博為豐富島城文化生活的又一力作。
  • 蓬溪籍書法名家——陳碩
    蓬溪籍書法名家——陳碩 新聞來源:書鄉蓬溪
  • 多元汲取 卓然一家——孫玉田書法藝術解析
    現今左手書法如蒼 虯騰雲,右手書法溫文爾雅,別具風韻,其中之妙 , 非 觀者無以會其趣。近年,玉田先生力倡學書育人之理念, 傳道授業,教學於學院、社會、蒙童之間,為津門書法 教育普及奠定基礎 , 為我中華文化傳承竭盡畢生之力。 其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大展及獲獎,並在德國、馬來 西亞、澳大利亞等多國展出。
  • 薛養賢:書法,不是和驢比叫聲大!
    薛養賢,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書法系主任、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委員、楷書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培訓中心教授,西安美術館藝術顧問,陝西書法院名譽院長,甘肅書法院藝術顧問,曾擔任第八屆全國展、首屆青年書法展、第二屆扇面書法展等國家重點展覽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