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9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書法創作不再書寫刻板的古典詩詞,反倒融入玉山、日月潭等隨時可觀賞的景點,讓書法藝術貼近民眾生活。南投縣文化局長林榮森投入創作40年,不師法書法大家、逐步找出自己的風格,他的字體被稱為「森派書法」,強調融入庶民生活,即日起受邀在逢甲大學漢字文化中心展出。
林榮森近幾年來喜愛書寫現代詩詞,藉以表達其思想,更貼近生活。(林欣儀攝)
「沒有明顯風格就是一種風格!」提到自己的字體被稱為「森派書法」、獨創一格,林榮森說,書法中的「法」意為法門,也就是書寫需要的技巧與原理,自己投入書法創作40年來,不斷在尋找此法門,並藉由邊寫邊修正的方式,找到自己寫字的方法。
林榮森強調,書法展現的原理就是順暢,其展現出線條造就出來的效果與現象,透過筆墨與線條展現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與個性,再從字體中發現並調整字體;此外,以書寫的內容來說,過去書法作品寫的多是杜甫、李白等古典詩詞,他則喜愛書寫與生活相關的文字。
林榮森的書法字體獨樹一格,被稱為「森派書法」。(林欣儀攝)
站在自己寫的《逆來順受》、《人間正道是滄桑》等作品前,林榮森說,這些文字抒發的是生活感觸,另外有部分作品則分別歌詠南投鹿谷的烏龍茶、日月潭的美景或玉山景致,這些內容貼近民眾生活,更能凸顯現代化及本土化。
「藝術也必須有時代性!」選擇寫現代字,林榮森強調,書法的表現很多元,但必須是平和的,那些驚世駭俗、狂動的行為或想法都非生活常態,透過平和、具公眾性質的字達到雅俗共賞目的,並吸引更多觀賞人口,畢竟,「創作固然重要,但觀眾更重要」,書法也才有前途!
逢甲大學舉辦思逸神超爍古今書法展,吸引不少學生前往欣賞。(林欣儀攝)
身為逢甲校友的林榮森,即日起受邀在母校舉辦「思逸神超爍古今」書法展,共展出70幅他近5年來的創作,邀民眾透過其「森派書法」感受他的性格與思想。(高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