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元素的半衰期那麼短,那它們為什麼還會存在呢?

2020-12-06 怪羅科學

某些元素的半衰期非常短,因此它們衰變的速度非常快。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些元素半衰期這麼短,為什麼它們還會存在呢?

要理解這背後的科學原理,首先必須理解某些基本概念,如同位素、半衰期和放射性衰變。當相同元素的原子有不同數量的中子時,它們被稱為同位素。

圖為:氫的同位素

上圖描述了額外的中子如何產生不同的氫同位素。同位素具有相同數量的電子,因此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然而,由於它們的質量(中子數不同)不同,元素的物理性質也有所不同。

什麼是半衰期?

當原子經歷放射性衰變時,它會失去粒子。丟失的粒子將把原來的原子變成另一種同位素或元素,因為它減少了原來元素的數量。

半衰期是指樣本中放射性核的數量在任何給定時間內降到其值的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史蒂夫·歐文,2014)

圖為:放射性衰變

簡單地說,一個元素失去一半質量所需的時間就是這個元素的半衰期。

例如,磷同位素(磷32)的半衰期為14天。如果我們有20克這種同位素,14天後,我們只剩下10克,因為原來質量的一半已經衰變了。再過14天,我們就剩下5克了。

下圖顯示了半衰期對磷同位素的影響。

圖為:磷32的半衰期

半衰期軌跡

所有的半衰期在衰變方面都遵循類似的軌跡;如上所述,在每個半衰期之後,元素的質量減半。

由此得到的曲線是斜率遞減(絕對)的一條向下傾斜的直線。下圖描述了上述的軌跡。

橫軸上的每個標定點表示半衰期(時間),而y軸表示元素原始樣本的質量(克)。雖然上面的圖表描述了半衰期軌跡,但是不同的同位素和元素有不同的半衰期長度。原子的穩定性影響了其半衰期的長短。

半衰期有何不同?

利用疊杯遊戲可以說明半衰期長度與原子穩定性之間的關係。

圖為:疊杯的不同穩定性

疊杯越穩定,疊杯中出現的塊數就越多。同樣,原子越穩定,元素的半衰期就越長。一個疊杯疊片的總數代表半衰期的長度。

這個類比表明,原子的不穩定性與更短的半衰期(疊杯更少的塊)直接相關。

不同同位素和元素的半衰期長短取決於它們的穩定性。下圖分別顯示了100克氮13、碳11和氟18的衰變速度的差異。

圖為:衰減過程,黃-氟,藍-碳,綠-氮

20分鐘後,氮樣品的質量從100克下降到25克。這表明這個樣本經歷了兩個半衰期,也就是半衰期為10分鐘。另一方面,碳11樣品在20分鐘內減半,說明碳11的半衰期為20分鐘。氟18樣品在100分鐘內減半,表明它的半衰期因此是100分鐘。

這個例子展示了不同的半衰期長度及其隨時間的衰減過程。不同元素或同位素的半衰期的長度從幾年到幾秒不等。

科學家聲稱,任何元素樣本(注意是樣本)在經歷了10個半衰期後,實際上都已經「消失」了。

短半衰期=不存在的元素?

由於某些元素的半衰期非常短,我們有理由相信,某些元素的原子將經歷放射性衰變,其速度之快,將使它們迅速停止存在。

儘管這看起來令人擔憂,但元素總是存在的原因有很多,即使它們的半衰期很短。

所有元素都有多種同位素,它們的半衰期各不相同。雖然一個元素的某些同位素可能有很短的半衰期,但總是存在著不衰變的更穩定的同位素。

下表顯示了碳同位素的不同半衰期:

圖為:碳的同位素半衰期

所有的元素都遵循著與碳相似的趨勢。同位素的半衰期可能很短,但穩定的同位素將永遠存在。這確保了元素本身永遠不會從存在中刪除。

元素存在的另一個原因是,一種同位素的衰變會導致另一種同位素的產生。當同位素經歷放射性衰變時,其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的數量會發生變化。

當原子核中的質子數改變時,它就變成了另一種元素的原子。例如,當碳15經歷一種叫做β衰變的衰變時,它會變成氮15。由於這個持續的過程,同位素也同時正在發生衰變,同時也在形成其他同位素和元素。

因此,當一種元素的同位素衰變形成同一元素的另一種同位素時,該元素仍然存在。

總之,不管半衰期有多短,所有元素都有穩定的同位素,而且往往是由於其他衰變活動而形成的。

無論半衰期有多短,都不會導致一個元素從存在中消失。

相關焦點

  • 那些容易衰變的元素,為什麼會存在?
    某些元素的半衰期非常短,因此它們衰變的速度非常快。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些元素半衰期這麼短,為什麼它們還會存在呢?同樣,原子越穩定,元素的半衰期就越長。 一個疊杯疊片的總數代表半衰期的長度。這個類比表明,原子的不穩定性與更短的半衰期(疊杯更少的塊)直接相關。 不同同位素和元素的半衰期長短取決於它們的穩定性。下圖分別顯示了100克氮13、碳11和氟18的衰變速度的差異。
  • 為什麼在自然界中最重的元素是鈾呢?其他行星有沒有比鈾重的元素
    鈾是元素周期表92號元素,是自然界中存在最重的天然元素。除了我們在實驗室中創造的那些更重的元素以外,我們還沒有在自然界中發現任何含有93個質子(錼)、94個質子(鈽)或更多質子元素的礦物。下圖是一個自然元素周期表:那麼我們肯定會問:為什麼鈾是地球上最重的元素?原因有兩個:一個很明顯,另一個非常微妙。
  • 為什麼用「半衰期」來測量放射性?
    正如你可能知道的,原子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同位素,這是一個元素的不同版本,有相同數量的質子,但核內包含不同數量的中子。因此,這些同位素的原子質量會不同,它們的一些物理性質也會不同,但它們的化學性質通常是相同的。每一種化學元素都有一種或多種同位素,有些是穩定的,有些是不穩定的。
  • 人工合成的元素中半衰期最長的元素,其半衰期達到了28小時!
    釒杜-268是其最穩定的同位素,它的半衰期有28小時,這也是102號元素之後最長壽的同位素。自從1940年人工合成93號元素錼和94號元素鈽以來,元素周期表就開始「延長」。隨著超鈽元素的陸續合成,元素周期表究竟能延長到哪裡的問題很自然地就提到了人們的面前,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在1966年前後,核理論工作者根據原子核的殼層模型理論提出了關於超重元素存在的預言。
  • 地球上的元素就是全部?科學家:宇宙某個角落,存在未知元素!
    它們中間最穩定的元素是鐵。,在92號以及序號再高的元素,已經極不穩定,到了118號半衰期達到毫秒級,所以126號是可能存在的最高序號穩定元素,科學家都非常期待,但很可惜,到現在為止還製造不出這種超重元素!
  • 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為什麼螢火蟲的壽命那麼短?
    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為什麼螢火蟲的壽命那麼短?時間:2016-04-09 13: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為什麼螢火蟲的壽命那麼短? 在日本動漫電影《螢火蟲之墓》中,星星點點的螢火蟲的微光讓人感覺溫暖。
  • 為什麼自然界中最重的元素是鈾?宇宙中沒有比鈾更重的元素嗎?
    事實上自然界中還有兩種比鈾重元素能長期存在分別是93號元素錼和94號元素鈽,但兩者都是微量存在,因此如果有人告訴你自然界中最重的元素是鈾,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只有鈾才是大量存在的!為什麼最重的元素前面需要加個穩定存在?一般我們在查最重的元素時,前面都會有一個描述用的「穩定存在」,難道元素還能變了不成?
  • 微觀世界的原子及其更小粒子有生死存亡嗎,它們的壽命有多長?
    因此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壽命的,包括我們及其一切存在的宇宙,也是有壽命的。粒子和原子當然也有壽命,不過不能夠以人類壽命的性質來衡量,但它們的壽命也有長有短,有的很可能與宇宙共存亡,有的就在一瞬間。粒子有生無死,只會衰變。因此其壽命不能以生死來論,而是指粒子產生後到衰變時為止存在的時間。
  • 為什麼不存在比普朗克長度更短的距離?
    那時起,人們逐漸認識到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它們是一個個獨立的不可分割的「堅固實體」。到亞里斯多德這裡,他將「原子」具體化,提出了物質的四元素說,這起了更多人去關注「原子究竟是什麼」、「一個原子與另一個原子之間有區別嗎」等問題。關於對原子的具體認識,爭議了兩千多年後的19世紀,道爾頓提出了現代原子說,從化學反應中元素比例的角度來說明原子的不可分割性。
  • 元素周期表最後元素的上限是137號嗎?
    我們知道目前元素周期表的最後元素已經排到了118號,那麼在118號元素後面是否還存在其他元素呢?其實是有的,根據理論,元素的上限是137個。元素數量的這種限制是因為宇宙中有一個最大速度。也就是真空中光速的極限。此外,僅用玻爾的原子模型和德布羅意的波粒子二元論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 元素的世界——錒系後元素
    前面的元素每一個都有自己的一段神話,每一種元素在科學研究和生產生活中都有用武之地。它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化學性質,能組成各種各樣的物質,具有各種各樣的用途。可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錒系後元素,可要讓大家失望了——別說性質和用途,就是想多看它幾眼,都很困難呢。
  •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在宇宙中只佔冰山一角嗎?
    雖然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種類看似不多,但它基本上已經包含了整個宇宙中所有可能自然存在的元素。宇宙中不大可能會自然存在元素周期表之外的其他元素,元素周期表放在整個宇宙來說並非只佔冰山一角,可以說已經比較全面了。
  • 做半衰期長的事
    ,半衰期是研究反應動力學的一個容易測定的重要參數,數學上可以證明,只有一級反應的半衰期是恆定的數值,且知悉一個一級反應的半衰期便可以計算出該反應的所有動力學參數,所以人們通常只關心一級反應的半衰期。我們每個人做的事情,都有半衰期,有的事情半衰期很長,有的事情半衰期很短。做任何事情加入時間的維度來考慮,會有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效果。吃好吃的食物,半衰期是2個小時,吃下去的半小時享受,2個小時消化掉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玩遊戲的半衰期是轉瞬即逝,一旦放下遊戲,快樂就不復存在,也不會有任何積累。
  • 為什麼只有「半衰期」沒有「全衰期」?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我們在生活中有時可以聽到「半衰期」這個詞,意思就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衰變就相當於死掉了,放射出粒子並轉變為另一種元素)時所需要的時間。例如鈾235的半衰期為7.1億年;氯36的半衰期為40萬年;鐵59的半衰期為90天。
  • 為什麼昆蟲的壽命那麼短,而白蟻后的壽命卻那麼長?
    我們沒有注意到它們的消亡,因為它們很快就會被一群新的物種所取代。然而並不是所有昆蟲都這樣,有些昆蟲的壽命可能長到超過人類,就像白蟻后,有科學家認為它能活100年。為什麼昆蟲壽命這麼短?壽命最短的昆蟲可能就是蜉蝣了,蜉蝣的壽命很少超過一天,有些種類甚至只有幾分鐘。可以通過蜉蝣從進化學的角度分析,昆蟲壽命為什麼短。
  • 科學奇問:把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買1克,需要花多少錢呢?
    ,金屬和非金屬以及土壤,但這似乎不能完全表達元素的特性,這就是為什麼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化學家 絞盡腦汁。總共有98種天然物質,其中84種是天然的,只有14種存在於放射性元素的衰變鏈中。如果它看起來是黑色的,那就是白菜的價格了。稀有金屬銠,鑭和的價格在600元/克左右,鈧在2000元/克左右,鈾在2000-3000元/克左右。 核電廠中鈾的濃度不高,而重水反應堆的濃度甚至更低。 約為20,000元/克。
  • 每種元素都來一克,集齊元素周期表要多少錢?現實中有可能嗎?
    原子是元素參加化學反應最小的單位,所以元素之間的差別就是原子屬性的差異,金元素和鐵元素之間的差別就是它們一個是金原子,另一個是鐵原子,那麼同樣都是最小的反應單位,兩者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所以決定元素類型的關鍵是質子數量的差異,而中子數多少呢還會決定元素的同位素性質,它還可能造成元素的不穩定性而導致衰變,但因其衰變也不只是中子數,質子數也很關鍵。當然也不要忘了電子,不過電子排布卻不會影響元素屬性,只是會影響元素的化學性質。
  • 如果把元素周期表裡所有的元素都買1克,大概需要多少錢?
    比爾蓋茨真的是一個高級收藏家,除了個別的放射性元素沒有上牆,他真的是集齊了所有能集齊的元素。 那麼這麼一堵牆,到底要多少錢呢?為什麼比爾蓋茨這麼有錢,仍有的元素還沒上牆呢?,畢竟它們對健康的危害是無形,很容易引發人體的病理反應。
  • 宇宙中最重的元素會是多少號元素?元素周期表有盡頭嗎?
    我們所看到的世間萬物,其實都是由各式各樣的元素構成,在過去的日子裡,科學家將各種元素按原子核內的質子數量(核電荷數)由小到大的順序給它們編了號,原子序數越靠後的元素就越重,例如氫原子核內只有一個質子,那麼它就是1號元素,而氦原子核內有兩個質子,它就是2號元素,其它的以此類推。
  • PD-1抗體的半衰期與療效之間的關係,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對於小分子藥物而言,由於它們足夠小,幾乎可以通過自由擴散,或者細胞膜表面的運載體,自由快速出入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甚至連被血腦屏障保護的嚴嚴實實的大腦,很多小分子藥物也能自由出入。▲ 該圖片由Arek Socha在Pixabay上發布對於抗體這類「體型碩大」的大分子藥物而言,從血管中進入組織或器官就沒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