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吃香蕉的人還要吐籽?餐桌上的植物進化前後差別有多大

2020-11-04 狂丸科學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

如果第一個吃野生香蕉的勇士,按照現在吃香蕉的方法——剝皮,毫不猶豫地咔嚓咬一大口……那麼,這位勇士的牙應該會被硌得疼上半宿。


是的,你沒看錯,野生香蕉果實內包裹的黑色部分,全部都是香蕉籽

這是沒有經歷過人類馴化的野生香蕉的樣子。馴化一詞不只適用於動物,也適用於植物。人類馴化植物這件事,至少在1萬2千年前就開始了。

今天我們吃的東西,有不少都是經過了馴化的,例如這個本來全是籽的香蕉。

吃野生香蕉的感覺,像是吃了一口小石子,勉強從嘴裡抿出一些果肉。它在被改良之前長這樣:


改良後的香蕉,被培養成沒有種子、只保留果肉的水果。


除了香蕉,還有不少植物接受了馴化,為了探究它們馴化之前的樣子,狂丸開啟了一場追尋植物前世之旅。

玉米

人類栽培玉米的歷史大約有7000年了,目前,自然界沒有能被準確稱為野生玉米的植物。但是,通過考古發掘與現代遺傳學,研究人員找到了玉米的祖先——大芻草:


祖先的玉米粒外面有一個很硬的殼,不能直接吃,據說,它果實的味道很像乾燥的生土豆:


與玉米的祖先相比,我們現在吃玉米種類、顏色、食用方式都更加豐富。

胡蘿蔔

野生胡蘿蔔沒有亮眼的橙色,而且它的根莖分支很多,小而細長。古希臘和羅馬時期的著作,提到了可食用的白色根莖:


在10世紀時的中亞,最初被馴化的胡蘿蔔是紫色和黃色的,到了16世紀,歐洲人把胡蘿蔔從黃色變成了橙色。

從此,愛它的人化身狂熱粉絲,當然,也有不少人的味蕾,因為胡蘿蔔的光臨而受到「迫害」。

茄子

茄子在現身於我們的餐桌之前,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大小,最初一代的野生茄子,其莖和花連接的地方長有銳利的刺


經過馴化後的茄子,除了外觀上變成了一個「茄巨人」,口感也一同升級,品嘗起來還有肉味回香。

番茄

在介紹野生番茄之前,先聲明一下它是水果。

野生西紅柿非常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漿果,在厄瓜多和秘魯,野生番茄品種至今仍然存在。這種野生品種在全球範圍內仍被各個地區引入種植,但多被用於開發雜交品種,以及補充更常見的番茄品種的基因庫:


栽培番茄的祖先是長有紅色果實的醋慄番茄,比櫻桃再小那麼一點點:


番茄的馴化是經歷了好幾代的,直到18-19世紀之間,番茄經歷了一次極為強烈的馴化後,最終成為了現在的模樣。

水稻

世界三大主糧之一的水稻,起源於中國。

約9000多年到約1萬年前,中國人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水稻了,在水稻的馴化上為全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區別是——野生趴著,栽培的站著,趴在地上的野生水稻,普通人一眼看上去,基本和雜草分不出區別。

(圖片來源:Tan et al., 2008, Nat. Genet. 40:1360–1364)


西瓜

讓狂丸最感興趣的,還要說是這顆來自300多年前的西瓜。

Giovanni Stanchi於1645年至1672年間創作了一幅畫,畫中展示的西瓜形狀與我們所熟悉的完全不同——西瓜的果肉呈漩渦狀,被鑲嵌在六個三角形中,瓜籽很大,且內部大多是食用口感很差的白色的果肉:

(圖源:christies)


馴化後的西瓜,果肉更加甜美多汁,無籽品種也越來越普遍。近幾年,西瓜與空調、冰可樂成為了夏天的標誌。


我們一直知道,前人的世界與我們的生活有著萬千差別,但沒想到,就連吃瓜,我們都吃得是不一樣的瓜。


相關焦點

  • 第一個吃野生香蕉的人會硌著牙麼?
    如果第一個吃野生香蕉的勇士,按照現在吃香蕉的方法——剝皮,毫不猶豫地咔嚓咬一大口……那麼,這位勇士的牙應該會被硌得疼上半宿。 馴化一詞不只適用於動物,也適用於植物。人類馴化植物這件事,至少在1萬2千年前就開始了。 今天我們吃的東西,有不少都是經過了馴化的,例如這個本來全是籽的香蕉。 吃野生香蕉的感覺,像是吃了一口小石子,勉強從嘴裡抿出一些果肉。它在被改良之前長這樣:
  • 吃香蕉要吐籽?小米是狗尾巴草?你知道未馴化的農作物是啥樣嗎?
    被人類收服後,就是個純鐵憨憨……相比被馴化的14種野生動物,被馴化的200種野生植物大多數都難得一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康康一些我們熟悉的植物水果,在被人類馴化前後有何不同:玉米野生玉米原產於美洲,起初它的味道更像是乾燥的馬鈴薯,尺寸也非常小
  • 世界上最大的香蕉有多大 大香蕉怎麼來的
    菜場裡,水果店裡賣的香蕉,我們都很熟悉。不是很大,但和一般的水果比起來香蕉算是個頭比較大的。其實還有更大的大香蕉,世界上最大的香蕉有多大你知道嗎?大香蕉怎麼來的呢?吃大香蕉對身體好,那麼大香蕉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有關大香蕉的知識。世界上最大的香蕉有多大據悉,世界上最大的香蕉生長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叢林裡。
  • 天天吃香蕉,那你知道香蕉的這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嗎?
    於是乎香蕉們就順勢開發出這種往上生長的絕妙方法。03香蕉有籽?籽還不少!在7000多年前,東南亞的先民們就開始種植香蕉了,只是那時候的香蕉和我們現在吃的差距特別大。外皮特別硬,籽也很多,一點都不甜。口感也很差,因為籽太大太多了,可食用部分實在少得可憐。
  • 吃石榴時,到底要不要吐籽呢?很多人不知道,漲知識了
    吃石榴時,到底要不要吐籽呢?很多人不知道,漲知識了!石榴原產於西域,大約在漢代時期傳入中國,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了。現在是金秋十月,正是石榴當季成熟的季節。關於吃石榴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那就是吃石榴到底要不要吐籽?有人吃石榴必須要吐籽,有人直接帶籽嚼碎了吃。那麼吃石榴時,到底要不要吐籽呢?很多人不知道,或者說懵懵懂懂的,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一下,看完漲知識了。
  • 火參果怎麼吃,火參果的籽可以吃嗎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吃火參果。火參果有很好的美容作用,有些人糾結火參果的籽可不可以吃。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火參果的籽是否可以吃和吃火參果的好處!直接吃你可以直接切開火參果然後用勺子挖出果肉食用。火參果的籽是可以吃的。
  • 給水果做一個「絕育」,香蕉選擇死給人類看
    於是有網友開始「致芒果:希望你能把核進化掉」。 在吃芒果時,小小的芒果裡藏著一個大大核卻是是一件令人掃興的事。讓芒果把核進化掉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這正如我們希望吃葡萄不吐葡萄籽、吃石榴不吐石榴籽一樣。
  • 趣讀 請問,你知道香蕉的籽在哪嗎?
    有證據表明,東南亞地區的人類早在公元前8千年就開始種植小果野芭蕉,但因為果實種子多,口感不好,作為食物很不理想。  【小果野芭蕉】   小果野芭蕉是現代香蕉最重要的親本。在漫長的栽培過程中,人類始終沒有放棄對少籽直至無籽香蕉果實的選育。
  • 終於可以「吃石榴不吐石榴籽」了!
    走過夏時喧囂,等到秋季石榴紅,吃石榴成了這個季節最應景的事情。石榴味道甘甜,汁水豐盈,但其籽實在太多,一口下去,一不小心還會被籽硌著牙,大口吃的暢爽體驗似乎減了一大半。不過,大自然總是有驚喜,軟籽石榴的出現,讓「吃石榴不吐石榴籽」成為了可能。
  • 石榴的籽可以吃嗎 吃石榴籽的注意事項
    石榴是一種常見的水果,石榴是由一個個種子組成的,而吃石榴的時候有許多人都習慣將石榴的籽吐掉,這樣吃十分的麻煩,那麼請問石榴的籽可以吃嗎?石榴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可以吃石榴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一一講解。
  • 火龍果的「籽」吐出來,隨手仍花盆裡,一個月長出「小仙人掌」!
    我們現在養花,都不僅僅是直接買花回家,都開始在家,直接拿水果的「籽」扔在花盆裡養的,而且這樣的效果竟然出奇的好。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養好一盆「小仙人掌」,只要大家將火龍果的「籽」吐出來,隨手扔在花盆裡,一個月就能長出「小仙人掌」哦!
  • 【健康】帶黑點的香蕉吃下去,有想不到的作用……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香蕉,是一種常見的水果。 營養價值高且價格便宜, 很多人都喜歡吃。 但超市有一些香蕉的皮是褐色的,也有些許黑點,人們認為它壞了已經不能吃了,於是大家都不會選擇去購買。
  • 香蕉長斑了還能吃嗎?關於水果的小秘密今天都告訴你!
    圖片來源:Giphy.com01 長黑斑的香蕉,能吃嗎?香蕉變黑有很多原因,我們常遇到的,可能是因為受傷、低溫,或者熟透了。這時香蕉表皮會長斑或變黑,果肉也可能顏色發暗,質地變軟。但只要果肉沒長黴、沒變味兒,那就可以吃。02 草莓減肥的時候也能吃?
  • 香蕉原來是一種主食!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香蕉原來是一種主食 香蕉口感軟糯,味道甘甜,扒皮即吃,是許多人都非常喜愛吃的水果。利用香蕉做成的各種美食,也是讓人讚不絕口,蒸、炸、烤、煮......樣樣都行。
  • 花椒籽怎麼吃 吃花椒籽又什麼好處
    花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的常見的,在超市裡和菜場裡都是有得賣的,那麼花椒籽怎麼吃呢?花椒的吃法有哪些呢?花椒籽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花椒的,花椒籽的適用人群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花椒籽怎麼吃花椒籽可以用來炒著吃。
  • 1960年,香蕉滅絕了一次?
    20世紀60年代之前,世界上種植的主要香蕉品種叫「大麥克」,英文名稱為Big Mike。該香蕉品種口味絕佳,深受消費者和香蕉種植者的喜愛。大麥克香蕉在當時香蕉界的地位,就如同今日紅富士蘋果在蘋果界的地位。可以說是「一蕉獨霸」!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香蕉園裡都充斥著這個叫「大麥克」香蕉的品種。
  • 為了避免被吃掉,生物會不會進化得越來越難吃?
    常被當作補品的海參,種類很多,它就有一種獨特的略有些噁心的防禦機制。當遇到危險的時候,會吐出自己的內臟和器官,以此吸引捕食者的注意,藉此逃脫。尤其是很多植物,為了能讓自己的種子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反而會結出好吃的果子,吸引鳥類和其他動物前來食用,通過它們將種子傳播出去。
  • 從基因角度看,你和一根香蕉有多大差別?
    基因組排序揭示了我們與香蕉,雞和果蠅的相似程度遠超你的想像很久之前我們就已經知道了我們和猩猩以及其他靈長類是近親。但你不知道的是,我們還和雞,香蕉,以及果蠅分享了超過一半的基因。一份蛋白質菜譜幾乎所有活著的生物都有一份組裝手冊,那就是基因組,用來指導它們如何生長,如何活動。這些說明書是由DNA組成,用來告訴有機體如何合成各種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就是組成我們的一切。它決定了我們的各種物理屬性,比如眼睛或者頭髮的顏色,同時也組成了生命所必需的物質,比如酶,抗體和荷爾蒙。
  • 我們今天吃的香蕉,跟 1950 年以前的香蕉,根本不是一個品種!
    你一定吃過香蕉風味的軟糖,布丁和飲料。你知道這些食品裡面添加的是香蕉香精,而不是真的香蕉。你也可能疑惑過,為什麼香精的味道,跟真的香蕉比起來差那麼遠。你是對的,它們確實差太遠了。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不是香精的問題,而是香蕉品種的問題。我們現在吃的香蕉,跟上世紀 50 年代時的香蕉根本不是一個品種。原來的香蕉品種遭遇了滅頂之災,近乎滅絕。
  • 為了避免被人類吃掉,它們進化的越來越難吃?
    生物進化是一個坎坷且非常漫長的過程,人類創造出了璀璨的科技文明,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地球統治者。在很多生物的眼中,人類就是霸主一般的存在,我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命活動,逐漸的把食物目標轉移到了各種野生動物上。因此近些年來,有很多物種的數量急速下降,有的物種甚至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