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禁塑」政策加快塑料產業轉型升級

2020-12-0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7月10日,「外賣餐盒第一股」易和國際在華盛通的暗盤交易暴漲超過60%,易和國際於7月13日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也是全國外賣餐盒第一股。

說到外賣,我們都知道近半年來很多居民為了減少外出,又苦於廚藝不佳,外賣成為了首選,特別是年輕白領一族。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由於實體門店的關閉,快遞、外賣等行業在多個國家迅猛發展,一次性塑料垃圾使用量顯著增多。那麼市場需求量如此之大的塑料行業為何卻遭遇禁令呢?其實最大的原因在於有效的減少塑料汙染。

近幾年,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政策層面上都在推行一次性塑料製品禁令,儘管禁而不絕,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早在2008年1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過《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如今,「限塑令」已經推行十年餘,我們可以發現在一些大型商超、餐飲企業等地,環保塑膠袋有償使用得以推廣,但在一些小型市場、商鋪等地,超薄塑膠袋、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依舊是包裝「主角」。近年隨著網際網路電商的興起,外賣、網購又一躍成為塑料使用大戶。近日有媒體報出一則消息,自今年9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將施行,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一萬至十萬元的罰款。在此背景下,餐飲行業的多家巨頭,陸續開始了「減塑」行動。那麼,「減塑」行動對聚烯烴行業有什麼影響呢?

「限塑令」對減少白色汙染、保護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一些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塑膠袋的需求卻仍然非常旺盛。一份外賣至少需要1個餐盒1個塑膠袋,如果點的多那就是成倍增加,以美團外賣為例,2019年美團用戶約4億,如果每人每月訂餐2次,平均用3個餐盒,1個塑膠袋,那每年中國會產生144億個餐盒垃圾和48億個塑膠袋,這同限塑令節省下來的87.5億個/年的廢棄塑膠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外賣業,在快遞行業,快遞塑膠袋的使用也十分頻繁,為了商品不被擠壓碰撞,商家還會在商品外包裹幾層打包氣泡膜,而這些塑料製品在用戶拆開快遞的一瞬間就變成了「廢物」……塑膠袋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而這些都是石油提取物。據美國環境署數據,生產1噸塑膠袋需11桶原油;日本和德國的環境部門分析則顯示,生產5萬個塑膠袋需要1 000公斤聚乙烯。目前中國每天使用的塑膠袋超過30億個以上,全年的塑膠袋使用量超過10000億個,以每隻3克計,中國每天就要耗費9000噸塑膠袋。截至2019年,我國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

在新的消費形勢下,越來越多的一次性塑料製品給限塑提出了新課題。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新規,短期利空塑料需求面,但中長期來看,將會加快塑料產業轉型升級,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從而形成正面影響。未來一次性塑料將逐步被可降解塑料替代,環保降解材料無疑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也為相關製造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發展方向。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宇資訊,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推動新格局下塑料產業綠色差異化發展
    來自國內外塑料產業各領域專家齊聚一堂,就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推動塑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展開研討。本版對本次展會分享的內容擷要進行特別報導,敬請關注。  我國塑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空間巨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塑料產業快速發展,生產量和消費量均位於世界前列,但是面臨著產業大而不強、研發能力弱、高端塑料大量依賴進口、塑料廢棄物治理與資源化利用等挑戰。
  • 「限塑令」倒逼塑料企業轉型升級 可降解材料「火」了
    隨著我國禁塑工作全面實施,每年國內生物降解聚酯PBAT需求量有望突破1000萬~1500萬噸。有關專家認為,循環經濟是塑料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限塑令』的實施為塑料用品生產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重慶市晟世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劉星言表示。近日,該公司與重慶長壽經開區籤約,投資化工新材料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超百億。
  • ...環保專題宣講會 邀請專家解讀禁塑政策並推廣應用全生物降解塑料
    中科院理化所高級工程師盧波受邀現場作了以《海南省禁塑政策解讀及全生物降解塑料概述》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11月4日,澄邁縣舉行生態環保宣講會,邀請專家解讀禁塑政策。  盧波分別從政策出臺的背景、海南禁塑政策體系介紹、國家禁塑政策、常見問題解答、全生物降解塑料概述等方面系統講授了海南省禁塑工作,對加強土壤環境汙染防治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
  • 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常州經開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42號)和《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9〕46號)精神,結合我市農機化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 江西出臺政策措施 加大力度治理塑料汙染
    二是分領域、分行業推進「禁塑」「限塑」行動,如實施商場、集貿市場等場所禁塑限塑行動,明確具體工作舉措。三是培育企業創建綠色產品供應鏈,優化新業態新模式。四是結合實施垃圾分類,加大塑料廢棄物的分類回收,推進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適時組織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治理。五是加大對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產品研發和應用的支持力度,完善綠色管理標準、稅收優惠政策等體系建設。
  • 化工行業:禁塑政策加碼 可降解塑料迎500億元市場空間
    投資要點  白色汙染嚴峻,可降解塑料是破局關鍵:隨著塑料的大規模使用和不規範的塑料回收體系,白色汙染成為全球公認的環境問題。可降解塑料通過光、生物等途徑轉化為CO2和水完成碳循環,是解決白色汙染的理想替代品。
  • 從限塑令到禁塑令,不是針對塑料,是為了加快改性塑料產業的發展
    面對巨大的塑料汙染壓力,政府也陸續實行了多項政策和行動,如限塑令,逐步禁止廢塑料進口,無廢城市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行動等。據全拓數據調查統計,2016-2018年,我國塑料製品產量有所下滑,2018年,中國塑料製品產量為6042.1萬噸,塑料製品產量下滑,主要與中國環保政策及各省份發布的限塑政策發布有關。但是,在2019年,塑料製品產量回升至8184.2萬噸,這主要與國際市場塑料需求擴大以及中國廢塑料進口源地從歐美轉向東南亞及廢塑料回收增加有關。
  • 禁塑政策加碼,可降解塑料迎 500 億元市場空間
    限塑政策逐步加碼,高成本仍是瓶頸:全球限塑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的,我國於 2008 年開始實施首個限塑令,但效果不甚顯著。限、禁塑政策的推動是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的動力和契機,但與此同時,由於可降解塑料較高的生產成本,我國可降解塑料仍處於行業導入期。
  • 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 加快不鏽鋼產業轉型升級
    他指出,戴南不鏽鋼製品產業要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副市長張小兵、市政府秘書長沈明剛參加調研。  戴南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建設面積1200畝,總投資20億元,計劃通過實施產業轉型、城建提升、生態治理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實現物流、熔煉、酸洗、市場、質檢「五集中」。史立軍來到園區,詳細了解園區建設發展情況。
  • 「產業升級大家談」厚橋街道:以產業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厚橋街道將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周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打造「產業高端、創新活躍」的產業升級引領區這一目標定位,聚焦壯鏈、牢鏈、強鏈,挖掘優質資源、集聚高端資源、用好市場資源,全面推進產業集聚、增強發展實力。
  • 2020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與投融資峰會暨中國化工報社產業金融智庫...
    宿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曹秀明:各方攜手開啟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新篇章  國家和地方的禁塑政策,讓相關材料產業(含基材)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新任務。希望宿遷相關企業深入研究政策,引領開發先進的技術,確保可降解材料生產企業的技術來源,確保市場對可降解材料的需求;希望我們各地政府、園區管委會做好引導和服務工作,爭取和出臺一些政策,支持企業順利的轉型升級,使國家政策能在我市得到有效落實;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多給予指導和幫助,提高企業政策執行的科學性、精準性、可持續性;希望媒體朋友們加大可降解材料使用以及對生態環境建設重要性的宣傳,宣傳好有關政策、生產技術和目前企業的轉型情況
  • 121大會---健康產業轉型升級的奠基禮
    ;是健康產業嚴格執行國家政策、法規,順應時代發展,尋找新的路徑轉型升級的奠基禮……這次會議將邀請國家領導,部委領導,知名專家學者,百家企業,百位縣域領導等參會,打造「一縣一品」健康產業形態,共同為扶貧攻堅助力,為產業轉型升級、健康養老吶喊,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如何總結2017的健康產業的現狀;2018年的健康產業將向何處去?
  • 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於1月16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
  • 羅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近年來,羅源縣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關停石板材加工企業、退養羅源灣水產養殖,一方面加大投入,深耕旅遊業,通過興建旅遊景點、提升景區配套設施、舉辦旅遊主題活動等措施,大力發展全域旅遊。9月27日,起步鎮桂林村的沐禾源休閒農場二期項目正式開工。
  • 政策落地,可降解塑料成效仍值得期待
    短期一次性餐具將部分由紙質餐具替代,中長期隨著限塑禁塑政策推進,國內可降解塑料的產能大幅提升的同時成本也將下降。因此,依據各省市禁塑政策執行時間表和執行力度,以及海外可降解塑料發展歷程,大力發展可降解塑料是未來的行業趨勢。
  • 轉型升級的「德陽路徑」——德陽工業穩增長促轉型系列報導之四
    德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發展,近年來,把抓工業經濟發展作為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奮力實現「五個走在前列」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有利於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增大工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 國務院供給側改革報告:分類處置「殭屍企業」 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
    國務院供給側改革報告:分類處置「殭屍企業」 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 2017年04月24日17:56  來源: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網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 趙恩澤) 「2016年度化解粗鋼產能6500萬噸以上和煤炭產能2.9億噸以上,」今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收到《國務院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工作情況的報告》。
  • 全國網媒聚焦空港小鎮 探營「網際網路+」背景下蕭山產業轉型升級的...
    是什麼讓蕭山空港小鎮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半年線上交易額超20億的迅速發展,實現了自身的產業轉型升級?又是什麼讓小鎮成為蕭山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  10月13日上午,來自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等近20家全國網絡媒體聚焦空港小鎮,探營「網際網路+」背景下蕭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樣本。
  • 海南「限塑」變「禁塑」 專家:大部分生物降解與技術已成熟
    海南「限塑」變「禁塑」 專家:大部分生物降解與技術已成熟 原標題:   不可降解的塑膠袋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明」,除了給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外,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製品被不加節制地大規模使用,導致白色汙染肆虐,變成了社會一大公害。
  • 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產現狀分析
    除了從對廢棄塑料的處理方式升級、增加回收利用的方面來解決塑料可能帶來的汙染,美國也從使用端對各種類型的塑料制定了禁令和收費規定,也採取了很多措施。目前為止,據估算,美國目前大約有200個城市,包括西雅圖、俄勒岡州波特蘭、華盛頓特區、舊金山和加州等許多城市,已經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袋,或要求徵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