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統計服務這篇大文章
——第四屆「中國統計開放日」前夕訪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
2010年以來,國家統計局已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該活動的成功舉辦,對中國政府統計以開放透明促科學發展,發揮了重要而深遠的積極影響。
「中國統計開放日」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項品牌活動
記者:自
謝鴻光:「中國統計開放日」是2010年中國政府統計積極響應第64屆聯合國大會90次會議決議,為支持首個「世界統計日」慶祝活動而創辦的一項重要活動。國家統計局分別以「走向公開透明的中國統計」、「走向規範統一的中國統計」、「改革創新的中國統計」為主題,連續3年成功舉辦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讓公眾代表走進統計部門,了解統計知識,感受統計工作,向社會公眾展示中國政府統計在公開透明、規範統一、改革創新方面作出的新努力、取得的新成就,對改善中國政府統計形象,提升統計公信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統計開放日」的連續成功舉辦,在國內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今年的「中國統計開放日」,美國、韓國等駐華使館官員,以及一些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新聞機構代表也將前來參加活動。可以說,「中國統計開放日」不僅是中國統計系統的一個重大節日,也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和輿論聚焦的一項品牌性活動。
記者:為何今年的開放日活動不像往年那樣在
謝鴻光:今年9月20日,恰逢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國家統計局考慮到儘量不影響活動參與者中秋團聚、歡慶節日,因此決定將今年的活動日提前至
今年「開放日」活動主題是「統計為您服務」
記者:據了解,今年「中國統計開放日」主題是「統計為您服務」。與前三屆相比,確定這一主題有何考慮?
謝鴻光: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新形勢新任務對統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2012年底的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上,馬建堂局長向全國統計系統提出了「加快建設面向統計用戶、面向統計基層、面向調查對象的現代化服務型統計」的奮鬥目標。建設服務型統計,既是中國統計在新時期深入推進統計科學發展的新戰略,也是統計系統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重大舉措。
目前,統計系統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處於關鍵時期。「開放日」活動主題確定為「統計為您服務」,旨在向社會傳遞統計工作的新理念,展示經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刻洗禮,統計系統在現代化服務型統計建設道路上的新實踐、新成果。同時,今年又是國際統計學會倡導的「國際統計年」,「統計為您服務」與國際統計年的主題「促進公眾認識統計的影響力,提供與統計相關的知識和訓練,推動統計學科創新和發展」所包含的服務理念一脈相承、相互關聯。
我們要通過舉辦「開放日」活動,進一步深入了解公眾對統計的需求,進一步加強統計服務的主動性,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以更加優質的服務滿足社會各界需要。
記者:當前,服務型統計建設取得了哪些重要進展?
謝鴻光:統計工作的本質是服務。近一個時期以來,全國各級統計機構和廣大統計工作者以「三個面向」為目標,深入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服務型統計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統計人的核心價值觀、使命感和專業精神進一步加強,服務意識正逐步貫穿於統計各項日常工作當中,成為統計人的工作常態。二是統計數據質量意識不斷強化,以企業「一套表」為核心的統計四大工程建設縱深推進,統計數據生產方式發生深刻變革,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有了新提高。三是統計分析和建言獻策水平不斷提升,服務黨政決策的能力有了新提高。四是國家資料庫建設進一步完善,統計信息發布更加及時,內容更加豐富,統計指標詮釋、數據解讀、制度公開以及統計知識普及力度進一步加大,統計服務社會不斷取得新成效。
今年「開放日」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記者:今年的「開放日」活動,與往年相比有哪些突出亮點?
謝鴻光: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開放日」活動工作更加主動,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
在「開放日」舉辦之前,我們作了前期預熱和用戶需求調查,與新浪網合作在新浪微博開設「第四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微博,並在官方微信開設了「開放日」專題欄目。邀請的代表更具廣泛性,既有來自企業的統計人員和相關負責人、網友代表、基層統計人員,還有中外媒體記者、外國專家、外國駐華使館官員,以及來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督導組的有關人員,他們將參加開放日當天的現場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開放日」當天在「統計為社會公眾服務」環節還將展示「統計官方微信」的現場演示與互動環節。此外,還將現場演示手機客戶端服務和新版統計資料庫,用戶下載手機客戶端軟體之後,可以及時查詢「中國統計」、「數據中國」等統計數據資料,體會現代服務型統計的便利。
為展示統計為調查對象、基層和用戶服務的理念,現場還將重點演示「聯網直報」與「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有關改進服務的舉措和措施。
總之,統計工作關係到你我他,是大家共同的事業。國家統計局敞開大門,真誠地歡迎社會公眾了解、監督我們的統計工作,分享統計工作的成就。我們將以更加熱情的態度、更加專業的服務回報社會公眾對統計事業的關心、理解與支持!(鄢來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