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鴻光:做好統計服務這篇大文章

2020-12-01 國家統計局

做好統計服務這篇大文章

——第四屆「中國統計開放日」前夕訪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

 

  2010年以來,國家統計局已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該活動的成功舉辦,對中國政府統計以開放透明促科學發展,發揮了重要而深遠的積極影響。912,第四屆「中國統計開放日」又將舉辦。今年「開放日」活動主題是什麼,有哪些內容值得期待?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日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中國統計開放日」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項品牌活動

 

  記者:2010920首次成功推出「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以來,國家統計局已連續三年舉辦了該項活動,今年又將舉辦第四屆,國家統計局為何如此看重這項活動?

 

  謝鴻光:「中國統計開放日」是2010年中國政府統計積極響應第64屆聯合國大會90次會議決議,為支持首個「世界統計日」慶祝活動而創辦的一項重要活動。國家統計局分別以「走向公開透明的中國統計」、「走向規範統一的中國統計」、「改革創新的中國統計」為主題,連續3年成功舉辦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讓公眾代表走進統計部門,了解統計知識,感受統計工作,向社會公眾展示中國政府統計在公開透明、規範統一、改革創新方面作出的新努力、取得的新成就,對改善中國政府統計形象,提升統計公信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統計開放日」的連續成功舉辦,在國內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今年的「中國統計開放日」,美國、韓國等駐華使館官員,以及一些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新聞機構代表也將前來參加活動。可以說,「中國統計開放日」不僅是中國統計系統的一個重大節日,也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和輿論聚焦的一項品牌性活動。

 

  記者:為何今年的開放日活動不像往年那樣在920舉辦,而是改為912

 

  謝鴻光:今年920日,恰逢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國家統計局考慮到儘量不影響活動參與者中秋團聚、歡慶節日,因此決定將今年的活動日提前至912。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以人為本工作理念的一種體現。

 

  今年「開放日」活動主題是「統計為您服務」

 

  記者:據了解,今年「中國統計開放日」主題是「統計為您服務」。與前三屆相比,確定這一主題有何考慮?

 

  謝鴻光: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新形勢新任務對統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2012年底的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上,馬建堂局長向全國統計系統提出了「加快建設面向統計用戶、面向統計基層、面向調查對象的現代化服務型統計」的奮鬥目標。建設服務型統計,既是中國統計在新時期深入推進統計科學發展的新戰略,也是統計系統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重大舉措。

 

  目前,統計系統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處於關鍵時期。「開放日」活動主題確定為「統計為您服務」,旨在向社會傳遞統計工作的新理念,展示經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刻洗禮,統計系統在現代化服務型統計建設道路上的新實踐、新成果。同時,今年又是國際統計學會倡導的「國際統計年」,「統計為您服務」與國際統計年的主題「促進公眾認識統計的影響力,提供與統計相關的知識和訓練,推動統計學科創新和發展」所包含的服務理念一脈相承、相互關聯。

 

  我們要通過舉辦「開放日」活動,進一步深入了解公眾對統計的需求,進一步加強統計服務的主動性,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以更加優質的服務滿足社會各界需要。

 

  記者:當前,服務型統計建設取得了哪些重要進展?

 

  謝鴻光:統計工作的本質是服務。近一個時期以來,全國各級統計機構和廣大統計工作者以「三個面向」為目標,深入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服務型統計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統計人的核心價值觀、使命感和專業精神進一步加強,服務意識正逐步貫穿於統計各項日常工作當中,成為統計人的工作常態。二是統計數據質量意識不斷強化,以企業「一套表」為核心的統計四大工程建設縱深推進,統計數據生產方式發生深刻變革,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有了新提高。三是統計分析和建言獻策水平不斷提升,服務黨政決策的能力有了新提高。四是國家資料庫建設進一步完善,統計信息發布更加及時,內容更加豐富,統計指標詮釋、數據解讀、制度公開以及統計知識普及力度進一步加大,統計服務社會不斷取得新成效。

 

  今年「開放日」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記者:今年的「開放日」活動,與往年相比有哪些突出亮點?

 

  謝鴻光: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開放日」活動工作更加主動,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

 

  在「開放日」舉辦之前,我們作了前期預熱和用戶需求調查,與新浪網合作在新浪微博開設「第四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微博,並在官方微信開設了「開放日」專題欄目。邀請的代表更具廣泛性,既有來自企業的統計人員和相關負責人、網友代表、基層統計人員,還有中外媒體記者、外國專家、外國駐華使館官員,以及來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督導組的有關人員,他們將參加開放日當天的現場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開放日」當天在「統計為社會公眾服務」環節還將展示「統計官方微信」的現場演示與互動環節。此外,還將現場演示手機客戶端服務和新版統計資料庫,用戶下載手機客戶端軟體之後,可以及時查詢「中國統計」、「數據中國」等統計數據資料,體會現代服務型統計的便利。

 

  為展示統計為調查對象、基層和用戶服務的理念,現場還將重點演示「聯網直報」與「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有關改進服務的舉措和措施。

 

  總之,統計工作關係到你我他,是大家共同的事業。國家統計局敞開大門,真誠地歡迎社會公眾了解、監督我們的統計工作,分享統計工作的成就。我們將以更加熱情的態度、更加專業的服務回報社會公眾對統計事業的關心、理解與支持!(鄢來雄)

相關焦點

  • 做好互動耦合這篇大文章
    做好互動耦合這篇大文章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2 星期二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凱    當前,青島正在深入推進更高水平開放,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國際客廳」是重要舉措之一,
  • 做好黃河流域出海口這篇大文章
    劉家義在講話中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明確要求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為我們做好工作增添了強大動力、提供了科學指引。我們認真落實《規劃綱要》,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 大咖慧談丨盧秉恆:做好「3D列印+」這篇文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紅網時刻11月29日訊(記者 任曄 何青 實習生 戴妍潔)「做好『3D列印+』這篇文章後,增材製造將為湖南乃至全國的智能製造業發展,帶來更強大的助力。」中國的企業一定要把「3D列印+」的工作做好,在具體實踐中,3D列印的技術加到不同領域,工藝特點都是不一樣的,增材製造產業鏈上的企業,應該多一些針對性的開發,多一些針對性的產品,這樣才能使3D列印的市場發展更快。盧秉恆說,湖南在3D列印+方面,已經做出了一些積極探索。他觀察了解到,3D列印+精準醫療正在長沙逐步落地。
  • 《中國主要統計指標詮釋(第二版)》
    在這樣一個收穫的金秋時節,由國家統計局編纂、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主要統計指標詮釋(第二版)》也將在「中國統計開放日」之際面世。這既是統計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政府統計公開化、透明化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向社會公眾普及統計科學知識,使社會公眾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統計指標的一項重要的務實之舉。
  • 凝聚社科力量,做好服務發展「大文章」
    省社科聯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部署,團結、依靠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全力推進社科強省建設,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為實現「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目標任務,提供了強大思想保證和堅實理論支撐。
  • 統計局召開紀念中國統計年鑑出版30周年座談會
    國家統計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為民出席會議並講話,他要求參與《年鑑》編輯、出版、發行的各級統計機構和廣大工作人員再接再厲,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始終堅持「數據準確、體系科學、出版及時、使用方便、裝幀美觀」的理念,全力辦好《年鑑》等統計書刊,努力為社會各界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統計服務。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出席會議並講話。
  • 做好「食品」大文章!梧州市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廣西梧州甜蜜家蜂業有限公司 何鎏 攝這只是梧州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特色食品產業,以「嚴標準、樹品牌、強龍頭、聚集群」為抓手,堅持做好「食品」這篇大文章,打造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梧州樣本」。
  • 發了那麼多文章都不是一作?國內高校2020年Nature&Science發文統計
    據小編統計來看,除了南京大學外,發表過3篇及以上頂刊的高校基本上都有生物醫學類論文發表。復旦大學的9篇文章中,生醫學科展現出了雄厚的實力,發文佔比極高,僅結構生物學\新冠類論文就有4篇。南京大學的5篇文章主要集中於物理及地質學科,這是南大的傳統優勢學科。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視評】適時推出「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解讀在完成這場壯闊「大遷徙」後,貴州省委省政府如何採用「五步工作法」,全面深入鞏固搬遷成果,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搬出來」,要的是決心勇氣,而之後的「穩得住」和「能致富」,則決定了這場易地扶貧搬遷戰役的最終勝負,在這方面貴州給出自己的答案——五步工作法,即結合工作實際情況,總結提煉了政策設計、工作部署、幹部培訓、督促檢查、追責問責的「五步工作法」。
  • 《洞見》的這篇文章,戳心了
    很喜歡《洞見》的文章,有深度,有厚度。《一個人高度自律的3種跡象》這篇文章,又深深地戳中我的心。這篇文章以《少有人走的路》書中的一句話,引出文章主題:自律!然後分了三部分來闡述,最後是總結。文章結構就是傳統的三段式,總分總。這篇文章的內容直戳人心,能引起共鳴。看來,優質的內容,永遠是最硬的底牌。
  • 寧吉喆:努力提供真實準確全面及時的統計服務
    寧吉喆強調,統計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關於統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增強責任擔當、弘揚時代精神、樹立創新理念、落實改革舉措,以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為中心,紮實做好統計數據生產、經濟運行分析預測、統計方法制度改革等工作,努力為宏觀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真實準確全面及時的統計服務。
  • 山東煙臺: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我當時驕傲地回復他,『數據沒錯,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世界上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固定式起重裝備』。」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副總經理滕瑤說,依靠自主創新,中集來福士從缺技術的傳統造船廠,成長為擁有諸多「世界第一」的國內領先海洋工程企業。研發尖端科技、推進產業邁向高端,煙臺有基礎。
  • 【地評線】黃土風網評:這篇大文章,作者是你我
    這是因為,科技發展到目前,浩瀚宇宙中也只發現地球適宜人類居住。而歷史上不乏曾經到處流淌著蜂蜜和牛奶的古國,由於生態環境被破壞最終煙消雲散的案例。所以說,寫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作者正是你和我。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大洋網評: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做好「水」文章
    去年在內蒙古、甘肅、河南考察,今年在陝西、山西、寧夏考察,一年內,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走遍了黃河流域的6個省區,考察黃河則達4次——這條大河,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長江到黃河,從鄱陽湖到查幹湖,從河湧到溼地,習近平總書記對「水」,始終念茲在茲,圍繞水環境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進一步強化擔當、深化認識,堅決做好水環境治理這篇大文章,分外重要。做好「水」文章,要更有「高度」。水環境,從本質上說,是關鍵而基礎性的公共產品,關乎生活品質,更關乎大民生。
  • 這篇科普文章 萬隻甲蟲「寫」的
    七十五年前,這幅用昆蟲製成的《總理遺訓》在首屆西湖博覽會展出。沈先生自豪地說,想當年昆蟲都在西博會上亮相,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當年西博會的豐富多彩。  沈先生珍藏的是一本1933年12月出版的《科學畫報》,主辦單位為中國科學社。據了解,《科學畫報》創刊於1933年8月,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一本綜合性科普期刊。
  • 楊驍婷出席全省服務業培訓班強調大格局、新思維、高質量做好服務...
    楊驍婷簡要回顧了全省各級服務業統計和運輸郵電統計工作成果: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響,堅持將改革創新貫穿服務業統計工作主線,開展服務業統計臺帳試點、服務業生產指數試算、數字經濟課題研究、服務業統計資料編印、統計建模分析等工作,在方法制度改革、疫情影響監測、前沿經濟研究、數據質量審核、資料開發應用、部門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 這篇文章Under Review整整14年.....
    但是每個領域的審稿周期大相逕庭,最近幾年數學類的文章尤其是計算數學類的文章審稿速度是越來越慢了,這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導師和我認識的很多師兄師姐也經常在抱怨這件事。投出去的文章被大量積壓,以至於發表時間很多都超出了一年甚至兩年的時間,這對於即將畢業還沒有文章的博士研究生而言真的很是要命,這是壞處之一。
  • 把脈問診開良方助力西安做好養老服務大文章
    如何做好養老這個重大的民生工程,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近日,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對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西安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立法監督,助力提升人民福祉。率先制定「子女帶薪護理假」相關辦法《條例》經資訊聯播報導後,在短短一周內就有「20萬+」的關注。《條例》能否執行到位,對立法智慧也是一場嚴峻考驗。
  • 我市著力做好地熱能開發利用大文章
    淺層地溫能作為戰略性新能源,具有儲量大,清潔無汙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優勢,是北方城市冬季清潔取暖領域替代燃煤的最佳選擇。2020年初,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根據市政府批覆印發了《臨沂市中心城區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規劃(2019-2025年)》,這是全省第一個經市政府批准實施的淺層地溫能專項規劃。
  • 用心寫好科普這篇「大」文章
    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對科普工作堅持不懈,我國科普工作兼程並進,社會科普熱情持續高漲,公民科學素質穩步提升,科普這門從「科學民工」向「科學大師」轉變的必修課,已然滲透到每個人的思維裡,讓更多的民眾體味到科學的樂趣,觸摸到科普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