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成功落月!這保司保了150多顆衛星,賠了50多億

2020-12-03 蝸牛保險

振奮人心!


中國航天史上最難的一項工程——嫦娥五號,已於12月1日晚成功落月,接下來就要開始「挖土」之旅了


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中國航天!
吃瓜群眾奔走相告之餘,天上的「土」被帶火了,不少網友留言表示:「地球上的土快被我們吃完了」~~

與此同時,天上的保險——航天保險,也火了!來來來,漲知識時間到~~

航天保險

航天保險,保的是火箭和各類太空飛行器在製造、發射等過程中,出現造成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等風險。航天保險,還細分到製造階段的保險、發射前保險、發射保險等等,可見不同階段風險的複雜程度~那航天保險賠得怎麼樣?承包了70%國內航天保險市場份額的中國人保,自1985年,籤署了國內第一張航天保單開始,先後為150顆衛星提供風險保障,賠了超過50億~~嗯,普羅大眾還在懷疑保險時,國家隊早就用保險轉移風險,而且還轉移了不少風險~畢竟,航天是探索宇宙未知的項目,風險無處不在,而且預估難度非常大,不像疾病風險,可以預測發病率。從火箭的研製、發射等過程,都可能面臨許多不可控的風險。而且航天工程造價不菲,分分鐘都是幾十億幾百億的項目,一旦出現風險,將面臨極大額損失。
高風險、大損失,通過保險轉移風險,皆大歡喜。


萬物皆可保!

再一次感慨,萬物皆可保。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遊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保險保不到。各種花裡胡哨的「奇葩」保險無處不在。來,繼續漲知識時間~~

1號選手:天氣保險

又名氣象保險,如果因為天氣原因導致企業或個人造成經濟損失,氣象保險可以保。這有什麼意義呢?仔細想想,噢,可以幫助農民伯伯轉移「看天吃飯」的風險,畢竟一些惡劣的天氣,如颱風、暴雨、旱澇災害等等,對農作物的影響非常大,農作物收成如何,全看上天旨意。

2號選手:外星人綁架保險

光聽名字就覺得奇葩指數五顆星!這是美國推出的外星人綁架保險,一次性支付24.95美元保費,如果被保人被外星人綁架,可以獲賠1000萬美元。非常有意思的是,1000萬將分1000萬年支付,即每年賠1美元。嗯,是不是被外星人綁架了,可以延長壽命至千萬歲哈哈哈~


3號選手:中秋賞月險

賞月險?轉移的是啥風險?2013年9月,安聯財險與阿里聯合推出「中秋賞月險」,2種套餐任君選擇。套餐一:保費20元,在上海、廣州或深圳,如因天氣情況看不到月亮,可以獲賠50元。套餐二:保費99元,賞月城市由3個增加到41個,如因天氣情況看不到月亮,可以獲賠188元。嗯,這是保險還是營銷炒作?

4號選手:痘痘保險

夜貓子頻繁熬夜爆痘無數?痘痘保險來救場~某網際網路保險平臺就推出過這麼一款痘痘保險,投保後90天內臉上新長了痘痘,可獲得每個痘痘10元的賠償,最多可賠10個。嗯,集齊10個痘痘,就可以解鎖1張毛爺爺~但是,理賠時,需要提供高清無濾鏡的正臉照,給理賠人員核對痘痘數量。

5號選手:扶老人險

碰見老人摔倒,不扶良心不安,扶了擔心被訛?這不,扶老人險來了!支付寶2015年推出扶老人險,3元保費保一年,最高可獲得2萬元法律訴訟費和全年法律諮詢服務。

6號選手:綠帽子險

荷蘭推出的綠帽子險,保費12-28歐元/年,丈夫投保後,如果妻子紅杏出牆,給自己戴了綠帽子,或發現孩子不是親生的,可以獲賠500歐元。


7號選手:身體局部保險

據了解,《醜女貝蒂》女主,為自己的微笑投保1千萬美元;鋼琴演奏家郎朗,為自己的雙手投保5億人民幣;「金馬影后」秦海璐,為自己的單眼皮投保1千萬元……除此之外,還有鹿晗戀愛險、被人偷拍險、買彩票老不中獎保險、無辜被關監獄險、熊孩子保險、一桿進洞險、櫻花不開險、夜貓子險等「奇葩」保險……


寫在最後

萬物皆可保,真不是一句玩笑話,同時也說明保險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奇葩保險的出現,似乎給保險界打開新世界大門。從這些奇葩保險中可以看到,有些保險看似奇葩,但有一定的實用性,比如氣象保險。而有的保險更多是吸引眼球的噱頭,營銷利器,比如外星人綁架保險。嗯,娛樂了一番,還是希望眾保險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回歸保險本質,從大眾的實際風險和保障需求出發,這才是保險的意義與價值。
Ps:如果可以,你想要一個怎樣的奇葩保險,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上升器落月,印度:1年前我們就做到了,可惜是非受控的
    2008年10月22日,印度月船一號探月衛星發射升空,在繞月飛行了3400圈後衛星失蹤,儘管如此印度宣稱這顆衛星預定任務的95%已經完成,所以也算基本成功了。這顆衛星在8年之後才被發現,此時它正孤零零的在月球上空200公裡的軌道上晃悠。
  • 鵲橋號發射成功 將成為世界首顆連通地月中繼衛星
    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5月21日在西昌成功發射。鵲橋號研製方表示,順利發射和在軌應用後,鵲橋號將成為世界第一顆連通地月的中繼衛星、第一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第一顆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上採用Halo軌道的衛星,這是中國在月球探測領域的新突破,標誌著中國將率先掌握地月中繼通信技術。5月21日5時2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圖為發射現場。
  • 嫦娥5號成功發射奔月:「繞、落、回」戰略的「收官之作」
    從2007年中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至今,十幾年來,中國探月工程碩果纍纍,一個個驚喜時刻令人印象深刻。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首個月面採樣返回任務,也是繼1976年蘇聯月球24號(Luna 24)月面採樣後,44年來世界範圍內的首次月面採樣返回任務。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落月成功 總設計師孫澤洲捂臉疑似擦淚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14日晚,嫦娥三號探測器落月成功後,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在北京航天測控中心內以手撫臉,疑似擦淚,隨後又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嫦娥三號落月成功後,任務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以手撫臉,疑似擦淚
  • 嫦娥三號衛星明年5月開始正樣研製
    記者獲悉,明年5月嫦娥三號衛星開始正樣研製,預計於2013年前後發射。  外媒綜述  稱讚  中國衛星著陸預選月亮最美的地方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局發布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後,《俄羅斯之聲》報導稱,這一影像圖的傳回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的圓滿完成,而嫦娥二號任務的完成將為中國未來幾年太空項目的展開實施做出巨大貢獻
  •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發射!這顆不得了,全球首次月背著陸!
    今天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2顆衛星失蹤!長徵五號即將發射嫦娥5號
    對於法國和西班牙來說,都以為這次能夠成功的將本國的衛星送上太空,但是誰能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要知道西班牙的旗艦級遙感衛星SEOSAT-Ingenio,耗資約2.36億美元,法國的對地觀測衛星Taranis,耗資約1.36億美元,合計3.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5億元。
  • 「嫦娥四號」發射時間未定 落月計劃可能取消
    他把15顆國內外的應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為和平利用太空做出了重要貢獻。2010年,「嫦娥二號」成功飛天,它已經在太空中飛翔了4年,目前距離地球8300萬公裡。其實,「嫦娥二號」不寂寞,它的「妹妹」嫦娥三號也在太空中,只是巡視探測器玉兔發生了一點狀況,目前正在「治療」中。作為「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嫦娥四號」原計劃今年乘長徵五號火箭飛天。
  • 中國明年將發射神舟十號、嫦娥三號和近20顆衛星
    中國明年將發射神舟十號、嫦娥三號和近20顆衛星 Shenzhou-10 and Chang'e-3 to be launched in 2013
  • ...惠民保」模式締造者的自白:99項目相繼落地,3年內人保佔比或超50%
    接近年底,發生了三件值得關注的事情,業內人都能理解這不是幾件孤立的事件:● 2020年11月4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司長黃華波一行,深入四川省調研惠民保工作,並前往成都市「惠蓉保」平臺運營公司,對產品設計、經辦理賠、宣傳運營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對進一步優化產品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提出明確的要求。
  • 嫦娥二號進入環月軌道 我國擁有第二顆月球衛星
    嫦娥二號180度旋轉第一次近月制動於11時40分順利結束  我國第二顆月球衛星誕生  10月6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經歷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中途修正,約112小時後,今天,高速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即將迎來探月徵程上的一次嚴峻考驗——近月制動。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奔月落月之後何時實現載人登月?
    1959年1月2日,蘇聯經歷了「月球計劃」三次任務失敗後,終於成功發射「月球一號」,拉開了人類探月的序幕。據統計,從1959年至2017年年底,人類共發射132個月球探測器,其中美國60個,蘇聯64個,中國4個,日本2個,歐洲1個,印度1個,成功率約為50%。2004年,中國啟動了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邁出了探月第一步。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今天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騰訊科技 文/喬輝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面站通過中繼衛星通信。嫦娥四號將對月球背面環境進行研究,對月球背面的表面、淺深層進行研究,進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等。
  • 嫦娥三號12月上旬擇機發射 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嫦娥三號任務肩負我國首次軟著陸月球和月面巡視勘察的重擔。目前,全球僅有美國、蘇聯成功實施了13次無人月球表面軟著陸;只有美國實現了載人登月,蘇聯開展了2次月面無人巡視探測任務。     嫦娥三號任務需要攻克的關鍵技術多、技術難度大、實施難度高。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附視頻)
    看點一:「選址準、落得穩」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有且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由於涉及採樣後上升器的月面起飛,所以,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是空前的,這需要著陸區域內無太高的凸起、無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為實現「選址正確、落得準確」,嫦娥五號採用了五院502所在嫦娥三號和四號上應用的「粗精接力避障」方式。著陸上升組合體在飛到距離月面100米時會懸停一下,通過對選定區域拍照,精確識別選好落點。
  • 嫦娥落月-祝賀嫦娥三號落月成功
    虹灣穩落激塵埃,兩器分離訪月宮。玉兔驅輪留足跡,嫦娥伸腿立金容。2007年和2010年10月,嫦娥兩次飛向月球,對月球進行了探測,目標鎖定虹灣區,為實施落月奠定了基礎。2013年12月15日,是中國人民永遠值得記住的日子。因為嫦娥三號懷抱玉兔駕臨月宮,玉兔姑娘踏上了月球這片神秘的土地。一個人,幾十人,千萬人,一步一個腳印……中國的航天事業就是這樣走出來的。
  • 嫦娥一號衛星成功撞擊月球
    日18時0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 中新社發孫自法 攝成都商報3月2日報導減速、下落、撞擊……北京時間3月1日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月球豐富海區域。
  • 嫦娥二號將在軌運行半年多 仍將以撞月謝幕
    那麼,嫦娥二號升空後,又將以何種方式謝幕呢?1、嫦娥二號在天上待多久?將在軌運行半年,與嫦娥一號比時間短得多嫦娥二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黃江川:根據設計,嫦娥二號在軌飛行的時間是半年。與嫦娥一號環月飛行482天相比,嫦娥二號的在軌運行時間要短得多。
  • 發改委回應「天然氣保供」:比去年增加50億立方米
    11月1日至11日,全國天然氣日均供應8.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6%;發電供暖用煤需求也比較旺盛。為做好今年採暖季能源保供工作,從11月1日起,發改委會同各地區、有關部門和主要保供企業,啟動了冬季保供日調度機制,針對今冬以來供需形勢變化,進一步加強協調、突出重點,紮實做好保供工作。
  • 「行業一線」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我國航天產業正傲然崛起
    古人總是期盼能攬月,當然這並不現實。但上月亮去挖土,以我們當代人的智慧還是不存在太大的問題。12月1日晚間,我國科學家成功將嫦娥五號通過「自主跳傘」方式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嫦娥五號此番徵程目標很明確,就是到月球上挖土,並將約2千克月壤帶回地球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