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看完,霍金的輝煌一生,曾經活在歷史書上的人

2020-12-04 頭腦眼大設計

開拓性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科學普及者史蒂芬霍金,今天不幸去世,享年76歲。目前細節還沒有公布,但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說,他的孩子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已經發布了一份聲明,說:「我們深感痛心,我們的愛人父親今天去世了,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遺產將會持續多年。「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牛津,在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儘管在1963年診斷出一種少見的早發,緩慢進展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本該只有幾個月的生命霍金,幸運的存活下來並繼續工作,寫作和講課達數十年,即使在遭受後完全癱瘓,並需要一個語音合成器進行交流。

霍金斯繼而成為他那一代人中最受好評的科學家之一,其榮譽僅次於愛因斯坦。他早期關於黑洞力學的研究使他進入了宇宙學,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領域。他特別注意他在霍金輻射,彭羅斯 - 霍金定理,貝肯斯坦 - 霍金公式和霍金能量方面的工作。

除了他在物理學上頗為深奧的作品之外,霍金還是一位作家,最著名的是「時間簡史」(1988年),被形容為「史上最少閱讀的暢銷書」。他還是殘疾人的倡導者,直言不諱的支持者,甚至在「 星際迷航:下一代」「辛普森一家」「大爆炸理論」等節目中露面。

他的博士論文最近作為努力使科學更容易獲得的一部分向公眾發布。物理學家和科學普及者Neil deGrasse Tyson在推特上說霍金的去世有以下幾點。「他的傳球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一個智慧的真空,」他說。「但它並不是空的,把它想像成一種滲透時空結構的真空能量,這是一種無法衡量的尺度。

悼念偉人霍金,送偉人最後一程,巨人離世,我們應當緬懷。

相關焦點

  • 霍金的一生
    斯人已逝,讓我們來用9個單詞,講一講他這輝煌而曲折的一生吧。當霍金教授被診斷出運動神經元病的時候,醫生說他只有兩年的時間可活了,而他當時只有21歲。在同一年,他開始在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簡雖然知道霍金身患重病、壽命縮短、有癱瘓的風險,但依然選擇與他訂婚,並最終在1965結婚;而這一年正是醫生曾經預言霍金會死的那一年。
  • 這15本歷史書一般人看不完,看完的人不一般
    要不是任正非說我們要有全球化的格局,小編早就提著鍵盤上了。從這件事情上,小編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確實比人跟那啥之間的差距還要大。當然,跟任正非之間的差距我們還有十萬八千個可以解釋的理由,但是跟身邊人的差距才是最致命的。
  • 霍金在輪椅上,癱瘓半個世紀,那霍金的孩子從何而來的呢?
    霍金在17歲時就如讀了父母曾經的母校牛津大學,霍金在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很快就取得了一等榮譽學位,不久後霍金轉讀了劍橋大學,正是在劍橋大學霍金遇到他一生中的妻子。不幸的是,霍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在牛津大學就讀時 就曾表現出一些徵兆。
  • 霍金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人稱「宇宙之王」的霍金,21歲時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不久完全癱瘓。1985年,他因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從此再也不能說話。醫生曾診斷霍金只能活兩年。但他卻一直頑強地活了四十多年。由此可見,霍金有著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堅強的人格力量。他不僅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還是一個樂觀向上、正是命運的、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一個非凡的人!霍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其中,我最欣賞的是他那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和樂觀向上、正視命運的精神。
  • 霍金堅強的一生
    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其後的日子是在堅強中度過的,也許堅強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是在考驗我們是不是勇敢的來面對困難吧。 堅強而多才的霍金在23歲時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 霍金的一生到底多有趣?
    況且,霍金的樂觀和開朗是出了名的,上了歲數的都知道,除了《霍金傳》、《萬物理論》重現霍金一生之外,觀眾第一次從「影視類」作品中見到霍金本尊,應該是《生活大爆炸》。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霍金!總之,看完這個視頻,沉浸在霍金去世悲痛中的小夥伴們一定能釋懷。
  • 回顧霍金一生:從此地球上少了一個能看見宇宙的人
    據說霍金特別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曾經用一堆垃圾東西組裝一臺簡單的電腦。而《我的簡史》中,霍金對於自己幾乎在輪椅上度過的一生沒有鋪張的描述,仿佛患病這件事對於他而言,只是自己生存的一個形態,並不是如人們所想的苦痛的深淵。確診後霍金不僅認識到自己「反正都要死,不妨做一些好事」。即便從此癱瘓了,只能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但霍金還硬是挺過來了,還收穫了愛情與婚姻,並一直活到了76歲。
  • 霍金很偉大的名言,他用一生踐行了他這句名言,令世界人敬佩不已
    倘若霍金生活在我們古代,那就像坐在輪椅上指揮千軍萬馬的人,因為霍金足夠有智慧。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卻能創造出奇蹟,無疑霍金是世界上所有殘疾人學習的榜樣,更是沒有殘疾的人更應該學習的榜樣。記得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就有一篇講的是關於霍金與輪椅的故事,他一生坐在輪椅上度過了40多個春秋,哪怕全身只有3個手指頭能動,他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與執著。
  • 小孩在歷史書上發現了幾個字,感覺像是爺爺名字,回家一問是真的
    出現在歷史書上的人物,不是歷代帝王就是各方大儒,但是一小孩發現,自己的爺爺的名字竟然也出現在書上,這是怎麼回事呢?歷史書中驚現爺爺名字上個世紀的80年代,我們的教育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城市中的孩子都還沒有接受啟蒙教育,就別說在農村中的孩子了,能在適齡年紀入學就已經是好的了。
  • 霍金的生平事跡介紹 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
    史蒂芬霍金作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宇宙學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大家第一次認識到霍金也是從他身殘志堅的故事開始的。那麼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就讓我們看下霍金的生平事跡吧。
  • 曠世天才圖靈輝煌而又短暫的一生
    說起圖靈,有的人會感到陌生,但他絕對算得上是一位驚世絕豔的曠世奇才,只要涉及到的智能方面的產品大部分都與他有關,可以說他的成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我們的生活,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是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提出了「圖靈機」和「圖靈測試」等重要概念。 ,他用計算機用物理手段展現出來,對計算機和通用機做出了最早的科學定義,並預測了100年後人工智慧的的發展方向。
  • 看完電影《萬物理論》才知道,原來霍金的一生不僅有宇宙還有愛人
    在我們以往的以往的印象中,科學家一生專注在實驗室,都有自己的信仰,愛情方面就顯得比較平常,更別說什麼轟轟烈烈、浪跡天涯等等這些想法期望。然而,霍金就比較獨特,他背後有一位非常偉大的女人,他們之間有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
  • 霍金的輪椅有多少黑科技?看完想坐...
    光標會一行一行掃過屏幕上顯示的字母表,霍金只需要在光標經過想表達的字母時,給電腦一個確認指令便能實現輸入。但是,到了2008年,霍金的手指已經虛弱到按不下開關了,輪椅必須來一次大升級。 因為霍金只剩面部肌肉可以運動,所以他的助理開發了一個叫做「Cheek Switch」的裝置,安裝在霍金的眼鏡框上,用紅外線檢測霍金右臉頰的一塊肌肉活動。
  • 霍金的輪椅有多少黑科技?看完想坐……
    1985年,霍金在訪問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旅途中得了肺炎,雖然醫生制住了感染,但為了幫助他呼吸,醫生切開了他的氣管,把一根管子插了進去。結果就是,霍金永遠都不能說話了。 如何能使霍金與人溝通,成了一個難題。
  • 霍金一生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成就是什麼?他為啥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他勇敢和堅韌的輝煌以及幽默會激發了全世界的人們。「他曾經說過,'如果這個宇宙不是所愛的人的家園,我將不會如此去關注他'。我們會永遠懷念他'。」霍金的病在1963年,他僅有21歲時,霍金開始變得動作笨拙,並無故跌倒,後被診斷出患上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意味著他的運動肌肉將漸次失去功能。按照以往的經驗,醫生預期霍金只能活兩年。
  • 回到星辰宇宙的霍金經歷了怎樣的一生?
    霍金於1959年進入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就讀,也是他父親讀大學時的學院。他那時年僅17歲,比大多數其它學生都年輕。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 走進霍金 艱辛而又快樂的一生
    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天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最後以爆炸而告終。
  • 被譽為近代最偉大科學家的霍金,為何一生無緣諾貝爾獎?
    霍金1942年1月8日,霍金在英國牛津出生,在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的忌日。這一切,似乎都昭示著這個小生命的不平凡。1963年,年僅21歲的霍金被確診患有罕見的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漸凍人症,並且按照當時醫生的推測,他只能再活2年。但霍金並沒有屈服,2年後,他不僅用事實回擊了這個可笑的倒計時,還取得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並留校繼續從事自己熱愛的研究工作。
  • 曾經的火星男孩是怎麼回事?為何至今還有人相信?看完剛知道!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曾經的火星男孩是怎麼回事?為何至今還有人相信?看完剛知道。自古以來在人類的世界裡是有很多的預言家,並且在人類的歷史上預言家也是十分多見的,比如說像大家所熟知的劉伯溫、姜子牙等等著名人物,都算是非常著名的預言家了。
  • 紀念霍金去世一周年,簡單介紹霍金的一生
    紀念霍金去世一周年,簡單介紹霍金的一生霍金的身世:霍金全名:史蒂芬.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是繼愛因斯坦霍金畢業於劍橋,也在劍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1963年,他在21歲時就患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在當時醫生說他最多只能活兩年,然而他卻憑藉著頑強的毅力活到了76歲(1942——2018)。1973年,他發現了黑洞輻射,之後他又研究了量子引力論。1985年,他做了穿氣管手術,導致他徹底失去了說話的能力,因此他說話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