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倫理道德約束,現在的科技能使人「長生不老」嗎?

2020-12-06 夏盛冬雪

人的欲望永遠都無法滿足,當金錢、地位、權力都不缺的時候往往就希望能活得更長。從古自今,為追求長生,各朝各代的君王都有鍊金術師為他們煉製長生不老藥,最讓人熟知的當屬秦始皇嬴政。如今的科技、醫學都有了空前的發展,那如果沒有倫理道德的約束,現在的科技能實現長生不老嗎?

在說這個話題之前,先聊下我們為什麼會出現生老病死,普通人一輩子差不多就3萬多天壽命,生命從出生到成長再到衰老,這是大自然的規律,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衰老甚至死亡的呢?下面就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端粒酶

在說端粒酶之前,我們先說端粒,它是真核細胞染色體末端的特殊結構,在穩定染色體的功能上有著重要的作用,防止染色體DNA降解、末端融合,保護染色體DNA正常結構,調節正常細胞生長。那麼這玩意兒到底和"長生不老"有著怎樣的聯繫呢?

要維持生命正常延續,細胞作為生物最小的單元,就要不斷的分裂出新的細胞,來彌補衰老凋亡的細胞,人一生中體細胞大概能分裂50-60次就基本結束了,這時也就意味著生命的完結。科學家發現,在染色體末端有一特殊結構,對細胞分裂次數進行調控,這就是端粒,進一步研究表明,隨著細胞分裂次數的增加,端粒逐漸變短,直到不能維持DNA的正常結構,最終導致細胞不再分裂。

端粒酶則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轉錄DNA合成酶。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酶能夠合成DNA末端上的端粒,使它延長,防止他在分化過程中變短。換一種說法就是,如果能夠有效控制端粒酶,保證端粒的長度,使細胞在可控的條件下無限分裂,這樣就能達到"長生不老",反之不能有效控制,發展到最後就是癌症。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能夠想到,只要我們能夠有效地控制端粒酶,來合成端粒,使細胞在可控的範圍內健康的分裂,就能保證我們的器官、組織能夠長久正常的運作,從而達到永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細胞生物學及神經系統科學教授做了這樣一項試驗:在採集的包皮細胞中導入某種基因,使細胞產生一種端粒酶,結果發現包皮細胞竟然分裂了300多次,大大超過了人類細胞分化的次數(50-60次),與此同時美國另一科學家使用視網膜做實驗,得到結果也是一樣,似乎細胞獲得了永生。

最後,或許隨著醫學的進步,有一天真能實現永生,但目前的科技關於各種「長生不老」的研究都是基於如何延緩衰老,要想達到永生,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科技倫理:沒有約束的科技是危險的
    通常來說,維繫社會秩序有兩套措施:法律與道德。法律調控的最大特點就是強制性與高成本,道德約束作為一種非正式制度安排,特點是廣泛性與持久性。鑑於科技領域的行業特點,日常運轉更需源於道德的自律約束,而非法律的他律驅使。因而,科技倫理就是科技界最有效的規訓機制。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沒有倫理道德約束嗎?科學家:迫於無奈
    人見人愛的喵喵和狗子都是這麼培育出來的狗和狼其實是同一種動物,從生物學分類狗是狼的一個亞種,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人類大約在1.5萬年前就馴化了狗,但狗和狼之間並不存在生殖隔離,而且在所有大小不一的狗和狼之間都可以雜交。
  • 人類能「長生不老」嗎?一
    今天聊一個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話題,你想長生不老嗎?歷史上無數的人都嘗試過各種長生不老的辦法,最知名的莫過於我們的始皇帝嬴政,為了不死神藥派徐福專門去東海遍訪仙丹,結果呢,一去不復返。始皇帝嬴政但是人類追求不死的欲望啊,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尤其是科技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一些超級富人,科技狂人
  • 人類現在科技不發達,實現長生不老會引發什麼問題?
    特別是他們的人工場掃描技術,一旦被我們社會所重視,立即可以引起人類天翻地覆的變化。我現在在業餘時間研究、宣傳外星人人工場掃描科技,至今已經堅持了36年。很遺憾,一直到現在,仍然沒有能夠引起社會的重視。外星人的人工場掃描技術,可以代替地球上流行的電能,是一種基礎動力源,在各個領域將有著廣泛的應用。
  • 如何看待人類給動物雜交和回交,難道就沒有倫理道德約束嗎?
    (父本或者母本),所以草本類的回交都是和同一品種的其它親本,因此大家都能理解,就像叔叔娶侄女這事不合倫理,但如果沒有親緣關係卻和叔叔一樣大年紀的人娶她則並不存在這個問題!但在寵物的培育中,一個特殊的品種就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而這足以讓培育者對動物的倫理道德不管不顧!
  • 你還想長生不老?有意思嗎?丨讀梁建章《永生之後》
    再說古代的皇帝們,有多少在煉製長生不老仙丹的路上越走越遠呢?即便放在現今世界,誰不想長壽啊,只要能健康地活著,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意味著平靜的幸福和安寧的美好,如果再有退休工資領著,好像就更加令人嚮往了。
  • 守好科技倫理底線(學術隨筆)
    會議指出:「科技倫理是科技活動必須遵守的價值準則」,並強調:「推動構建覆蓋全面、導向明確、規範有序、協調一致的科技倫理治理體系」。這明確了倫理道德在科技活動中的重要地位,為加強科技倫理治理指明了具體路徑。科學求真,倫理求善。從形式上看,科學技術本身並無善惡之分。然而,一項科研成果或一種技術手段可用於改造社會、造福人類,也可能淪為作惡工具,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危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人類讓動物回交沒有倫理道德問題嗎?科學家:迫於無奈
    ,但人類的倫理道德約束著禁忌戀。然而,人類卻出於各種目的讓動物回交,那麼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為什麼還要讓它們回交呢?而且,由於許多植物在自然界中具有自花授粉的特徵,所以即使是回交也不會給生物帶來嚴重的災難,更何況植物沒有痛覺神經,即使隱性致病基因被提純,科學家們只要將其淘汰就可以。
  • 瘟疫病毒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剔除違反道德倫理嗎
    什麼是倫理道德?道德倫理是固定的嗎?道德倫理從來都是運動的,隨時代變更而變更。新冠狀病毒的神秘基因一、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發展到自由戀愛,這是婚姻的變革,開始時大逆不道,現在是合法權益。過去是君權神授,現在是民主選舉。過去是邪技淫巧,現代是科技發明。
  • 科技日報 方新:恪守科學倫理道德 踐行科技行為準則
    中國科學院一直高度重視科研道德建設,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10多年來,先後制定實施了16個有關倡導科研道德、規範科研行為的制度和文件,如2001年以來先後發布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道德準則》、《中國科學院科技工作者行為準則》、《關於科學理念的宣言》和《中國科學院關於加強科研行為規範建設的意見》等,使科研道德建設呈現不斷加強和深入發展的良好態勢。
  • 複製人還會遠嗎? 科技工作者:我們有倫理高壓線
    克隆猴都來了,複製人還會遠嗎?科技工作者說——我們也有自己的倫理「高壓線」  在人們歡慶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有人表達了對該技術的倫理關切:克隆猴都來了,複製人還會遠嗎?事實上,自綿羊「多莉」誕生之日起,圍繞克隆技術的倫理爭論就從未停止過。科學研究鼓勵自由探索,但卻不能沒有科研倫理的規範。為了杜絕無視科學倫理道德的行為,我國還在制度層面作了專門規定。
  • 科技倫理研究與教育的時代使命
    如何在獲得科技福祉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在危機發生時降低其烈度、減少災難性後果,成為嚴峻挑戰。科技風險、科技倫理漸成社會核心關切話題。   以必要的倫理原則、規範來約束不良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使科技過程的每個參與者都明了自己的責任,使倫理原則和規範能夠落實到工程技術和管理制度中,極其必要。
  • 寵物沒有倫理道德嗎,而且近親繁殖疾病更多,為什麼還選擇回交?
    關於斯芬克斯貓的來歷1966年寵物貓繁殖專家Riyadh Bawa發現一隻加拿大短毛貓生下了一隻毛髮稀疏的雄性小貓, Riyadh Bawa覺得他發大財的機會來了,接下來的操作可能大家都不忍直視,因為絕對與倫理道德有關!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而如果我們現在要將1號的水稻品種與子一代進行回交的話,就可以加強下一代的抗病蟲害基因,最終獲得高產,抗倒伏以及抗病蟲害的水稻種子了。回交是一種近親繁殖,沒有道德倫理嗎?但由於植物的回交是沒有所謂的近親繁殖一說,因為大多數植物屬於一年生的,尤其我們使用回交對象一般都是水稻等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所以不存在什麼倫理道德。但如果動物要進行回交的話,會帶來一定的近親繁殖造成的畸形後代的後果,所以在自然界中,動物們並不會主動進行回交,甚至還會避免回交。
  • 人能否長生不老?
    人能否長生不老?但是,我們能說水晶療法(得用水晶能量使人體「生物磁場」回歸「平衡和諧」狀態)和心靈感應是無稽之談嗎?它是一條從過去流向未來的「河」嗎?如果是的話,是一條什麼河呢?是什麼驅使它流動呢,它的流速又是依什麼而定的呢?如果時間是一條河,可以遊到河的上遊去並穿過這條河嗎?我們能完全阻止這條河流動嗎?
  • 人類讓動物回交,沒有倫理道德問題嗎?科學家:迫於無奈
    一說到回交,近親繁殖,雜交,有人就要上升到道德倫理的層面。動物世界並沒有那麼多概念可言。近交的產生近交,甚至回交與生存繁衍背道而馳,因此物種會演化出避免近交和回交的方式,比如:從生理上的釋放化學信號來識別親近,或者是策略上讓成年的後代離開出生地。
  • 網絡倫理道德及其對策研究
    它主要探討人與網絡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網絡社會(虛擬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電子信息網絡實現的是人類信息交流方式的全球化和全面化,由於信息交流本身對人類存在的本質意義和網絡對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重要和影響,使得它成為從具有技術創新意義擴展到具有全面社會意義的新事物。信息的全球化既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許多的倫理道德問題。
  • 動物的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植物並不存在及其不可雜交的問題,現在世界糧食的產量遠遠還是不夠人類的口糧,因此也造成了很多地區的人因為吃不上飯而餓死的現象。我國的水稻科學家袁隆平所選育出來的水稻品種,大大的增高了產量,因為這一偉大的發明也拯救了很多吃不上飯的人。
  • 科技能讓人長生不老嗎?NMN抗衰老引關注
    關於長生不老的傳說,在古今中外的神話故事中比比皆是。可以說祈望長生不老,是人類最持久、最本能的追求。上千年來人類為實現長壽進行了多種多樣的抗衰老嘗試,有些做法現在看很奇葩,但也反應了人類對健康長壽的不懈追求。
  • 難道就沒有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人類最講究倫理道德,甚至因此嚴禁人猿或者任何動物哪怕是細胞級融合的試驗,那麼為什麼又要縱容寵物培養呢?純種狗和純種貓都是怎麼培育出來的?雜交和回交雜交和回交在植物界非常普遍,聽上去有些驚悚的名詞,其實沒有任何倫理問題,雜交從字面上理解比較簡單,將兩株性狀各具特色的植物比如小麥雜交,新品種繼承兩邊都有的優點,當然這是在非常理想的狀態下,而實際操作卻要經過N次優選並經過多次回交保持性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