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何不走韜光養晦的路線?北極熊永遠當不了小白兔

2020-11-24 鳶飛九天

如果有一天一隻體格魁梧嗯北極熊突然對你說,「我從此再也不吃葷了,我決定吃素,跟小白兔一樣人畜無害,再也不會傷害任何人」,你信嗎?不信?那就對了,西方國家也不信。

俄羅斯美女

自1991年世界兩極之一的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轟然倒塌之後,繼承了蘇聯70%的遺產、當仁不讓地成為大家認知中蘇聯繼承者的俄羅斯,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

也因此,俄羅斯幾乎承受了國際社會對於蘇聯的大部分恐懼和忌憚,即便是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立之後,俄羅斯聯邦的經濟一落千丈,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與蘇聯天差地別,但是,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國家,卻沒有因此放鬆對俄羅斯的制裁。

俄羅斯

現如今,雖然俄羅斯在其鐵腕總統普京領導之下,俄羅斯從經濟瀕臨崩潰挽回了過來,國際影響力就有了不小的提升,但是,俄羅斯經濟卻長期陷入低迷,俄羅斯的國際環境更是變得極為糟糕。

所以,俄羅斯對外鐵腕強硬的政策究竟是賠還是賺尚未可知。也因此,出現了這樣的說法:俄羅斯為什麼不學習中國的韜光養晦政策,先默默低調發展實力,等實力雄厚之後,再在國際社會上大施拳腳呢?

原因很簡單,非不為也,乃不能也。因為,俄羅斯根本就不可能走上韜光養晦的政策。

俄羅斯

正如文章開頭所提出的比喻一樣,坐擁1700萬平方公裡的龐大國土、以絕對優勢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的俄羅斯,先天的體量就告訴任何一個人,他擁有極為雄厚的潛力,他有能力威脅任何一個國家。

所以,只要其他國家不是瞎子,就不可能無視俄羅斯的影響力和潛力。韜光養晦從來不是一個想做就能做到的事,正如北極熊無法偽裝成小白兔一樣,俄羅斯龐大的體量也註定了它猶如黑暗中的螢火蟲,即使自己不發聲,也會極為閃耀。

因此,且不說俄羅斯自己願不願意實行韜光養晦的政策,即便他們願意,也根本無法做到。而且,不僅僅是俄羅斯龐大的體量,俄羅斯過往的歷史也告訴每一個國家,它不會,也從來不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

自擺脫金帳汗國的統治以來,俄羅斯300多年的歷史,幾乎就是一個不斷對外侵略擴張的歷史。俄羅斯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最終擴張成坐擁2000多萬平方公裡的沙皇俄國,所憑藉的,就是俄羅斯強悍的武力和無與倫比的貪婪。

縱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強大帝國,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那就是要經歷崛起、擴張、全勝、盛極而衰的過程。

這些曾強大一時的帝國,在崛起之初,憑藉強烈的擴張欲望和武力,往往能夠不斷擴張疆域並最終達到極盛,但是極盛之後就是不可避免的衰退,而在初期擴張的領土疆域,也往往隨著國力的衰退會不斷的丟失。

龐大的俄羅斯帝國

然而,俄羅斯卻生生改變了這一規律,俄羅斯300年的歷史上,有過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時期的昌盛,也有過陷入內鬥後連政局都無法穩定地衰退時刻,然而無論何種事情,沙俄卻從未停下過擴張的腳步。

四面出擊的沙俄,生生將自己從一個位於都寒冷草原上的歐洲末流小國,發展成世界領土第一大國。而俄羅斯對於土地的貪婪,更是幾乎鐫刻在骨子裡。

例如清朝末期,俄羅斯由於國內尖銳的民族矛盾和國外勢力的打壓,幾乎陷入風雨飄搖之時。然而即便是在如此嚴峻的時刻,俄羅斯依然毫不猶豫地在萬裡之遙的中國東北地區與新崛起的列強日本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日俄戰爭

這就是爆發於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這場參戰規模超過百萬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就是沙俄和日本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爭奪,也就是說,當時國內經濟一團糟的俄羅斯人沒有絲毫放鬆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貪婪和索取。

所以,一個在窮途末路,在危機四伏之時仍不忘侵略擴張的國家,在其陷入一時的衰退和衰落之時,你會相信它突然變的善良無害嗎?

相關焦點

  • 雙語閱讀:北極熊入侵俄羅斯群島 居民不敢出門
    據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塔斯社報導,由於北極熊「大舉入侵」偏遠的俄羅斯群島,島上的居民們嚇得都不敢送孩子去上學了。Novaya Zemlya, located off Russia's northeastern arctic coast, has been swarmed by dozens of polar bears since December.
  • 俄羅斯街頭驚現北極熊!不怕火還會「過馬路」
    原標題:俄羅斯街頭驚現北極熊!不怕火還會「過馬路」   近日,俄羅斯諾裡爾斯克市的街區驚現一隻會「過馬路」的北極熊。原來,這隻北極熊是因為太過飢餓才來到人類居住的城市覓食。令人震驚的是,它足足跋涉了1500公裡,才從它所在的海島來到了這裡。
  • 北極熊母子獵食海豹 熊崽飽到走不動
    2019年7月26日,北極熊白白胖胖又憨萌的樣子常常讓人忘了它們其實是猛獸。本月中旬,攝影師Andy Rouse在挪威北極地區目睹了「極地萌主」令人生畏的一面。據Andy介紹,當時他正帶領一支探險隊在斯瓦爾巴特群島遊覽,撞見一隻北極熊媽媽帶著幼崽正在分食剛剛獵殺上來的海豹。有趣的是,北極熊媽媽吃了一會兒後就離開了,而北極熊寶寶還沒吃飽,獨自一個頭也不抬地留在原地瘋狂啃食。等到吃得只剩骨頭後,小北極熊抬起滿臉是血的腦袋,大概是因為吃得太飽,慢悠悠地掙扎著爬上高處,回到媽媽身邊,依偎著打盹。
  • 世界各國的國寶動物;俄羅斯的北極熊、德國的灰熊
    一,俄羅斯的國寶——北極熊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體型巨大(成年北極熊直立起來高達2.8米,肩高1.6米。雄性北極熊體重為300~800公斤。)而兇猛。
  • 去俄羅斯擼熊?我覺得不太OK
    這事兒我得槓一下:不能因為可愛,就不把它當動物表演啊!1928年俄羅斯大街上的熊馬戲。圖片來自參考文獻1。和熊合影的事兒,還是脫胎於馬戲。西方人曾經對俄羅斯有一個刻板印象:走在大街上就能碰到熊。神奇的是,這個刻板印象曾經是真的。自17世紀以來,俄羅斯上下,從沙皇到平民,都熱愛熊馬戲。
  • 俄羅斯男子餵北極熊鞭炮遭罰
    原標題:俄羅斯男子餵北極熊鞭炮遭罰  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 北極熊屬瀕危野生動物,理應受到保護,但近日俄羅斯一隻北極熊卻遭到虐待,慘不忍睹,甚至很可能一命嗚呼。   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到,這一事件發生在俄羅斯位於北極地區的弗蘭格爾島上。
  • 俄羅斯人認同什麼綽號?答案是北極熊,而不是「戰鬥民族」
    這麼形容俄羅斯人是因為他們性格都比較彪悍,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又啼笑皆非的事情。此外,網絡上還有其他各種解釋,比如「俄羅斯民族形成後一直處於戰鬥狀態」等。 客觀地說,中國網民用「戰鬥民族」詮釋俄羅斯,更多是充滿仰慕的正面評價,這也可以解釋《我是俄羅斯侵略者》在中國視頻網站上為何火熱。對講究溫良恭儉讓的東方處事哲學來說,俄羅斯的強大恰恰表現在敢作敢為,敢於擔當。
  • 為何永遠都走不出去
    「鬼」和「鬼打牆」兩者完全不一樣,前者屬於迷信,後者是真實存在,一般來說「鬼打牆」都是出現在夜晚或者郊外,人往往會因為「鬼打牆」迷失方向,在古代一些術士會利用奇門八卦來算出一條「生門」。其實在這種「生門」在科學界早就有了一種解釋,將人或者某個生物的眼睛蒙上,你會發現不管他們怎麼走都只是一個圓圈,簡單來說,生物的運動本能是圓周運動,沒有任何目標,生物之所有能夠保持直線運動,是因為人的眼睛在修正路線,那麼彭羅斯階梯為什麼走不出去呢?
  • 為什麼北極熊不吃企鵝?
    企鵝的毛多肉少,吃起來麻煩又不充飢,北極熊雖然愚蠢,但也不願為了一塊只能塞牙的肉而折騰。據估計,企鵝的肉也不怎麼樣,跟海象、海獅、海豹之類的相比,肉應該沒有那麼鮮美,不會給北極熊提供多少熱量,這一點,北極熊應該很有經驗。企鵝愛群居,北極熊剛一開口,一群企鵝就吱吱叫起來,會影響胃口,搞不好還會影響北極熊的名聲,得不償失。
  • 南極為何沒有北極熊?如果把北極熊送到南極,它還能生存嗎?
    別看這兩個地方如此寒冷,在南北兩極仍然生存著不少的動物,這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已經適應了寒冷環境,成為了南北兩極的「土著居民」,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北極熊。北極熊的體型十分龐大,有著出色的嗅覺和觀察力,它的反應敏捷,捕食能力也十分強大。很多小型的海洋生物在面臨北極熊時,都被它的兇悍勇猛所收服。
  • 北極熊到底怕不怕冷?
    人們常看到北極熊光著大腳丫子在冰面上走來走去。它們怕冷嗎?北極熊一點也不怕冷,其實,它們很喜歡冰冷的冰面能讓腳有些涼爽的溫度,一頭北極熊經常行走的路段上,會出現一層類似於油脂的坑窪地帶,一是它們的大腳丫子把冰面給融化了,再者,它們的腳像人類出汗一樣,流著流著汗,油油的汗液就蹭到了冰面上。北極熊不僅不怕寒冷,還非常害怕高溫的天氣。
  • 暖冬導致56隻北極熊侵襲俄羅斯村莊!全村戒嚴保護兒童免遭熊禍
    太陽報12月6日消息:俄羅斯村莊Ryrkaypiy遇到了大麻煩:56隻飢餓的北極熊在村邊遊蕩!這並不是村裡人第一次與北極熊打交道,這個700人不到的小村坐落在一條北極熊遷徙路線附近,前幾年就常有熊順路來此覓食,去年也曾發生人熊衝突。但當地人說:今年熊的數量超出了以往任何時候。
  • 為什麼培養不出狼性文化?看公司裡面的狼是如何被小白兔幹掉
    員工不積極不主動除了那幾名得力的幹將之外,幾乎剩下的員工都不積極,他們就是在混日子,怎麼說,領導要求開會的時候,拖拖拉拉,很懶散,包括在工作上也是,不催幾十次是不會把方案交上來,下班到點基本就全走人,總之,有什麼事明天上班時間說。
  • 俄羅斯攝影師徒手嚇走北極熊:事實上,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熊
    近日,俄羅斯攝影師Maxim在野外拍攝時,一隻好奇的北極熊被相機拍照的「咔嚓」聲吸引,靠近Maxim。結果Maxim徒手作勢進攻,將其嚇跑。事實上,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熊延伸閱讀餵北極熊險遭反撲逃走 網友:你退群吧我們戰鬥民族不要你據英國《每日郵報》3號報導,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名石油工人近日在向一頭餓極了的北極熊投食時,突然遭到反撲,北極熊巨大的身影迅速朝他靠近,可把石油工人嚇得夠嗆。畫面拍攝於西西伯利亞 亞馬爾半島的一個廢棄廠區裡,一隻體形巨大的北極熊闖入這片廠區,引起了當地幾名石油工人的興趣。
  • 為什麼地跨亞歐兩大洲的俄羅斯,會被人們稱為「北極熊」?
    俄羅斯為什麼會被稱為「北極熊」呢?我們首先來看看北極熊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北極熊是熊科動物的一種,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肉食動物,體型巨大,成年北極熊直立起來可達2.8米,雄性北極熊體重可達800公斤,十分兇猛,生活在北極高緯度冰雪覆蓋的地區,北極熊的嗅覺十分靈敏,嗅覺是犬類動物的7倍,十分有利於北極熊遠距離發現獵物並進行跟蹤。所以我們發現北極熊的特徵包括巨大、兇猛、耐寒等,而這些特質十分符合俄羅斯的國家特徵。
  • 在偏遠的俄羅斯島上,棕熊正在變成「北極熊」,原因未知
    大自然中除了棕熊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種類的熊,其中和棕熊血緣關係最近的一種就是北極熊。北極熊和棕熊的體型非常像,它們明顯的區別是棕熊是棕色的毛髮,而北極熊是白色的毛髮。根據生物學家的考證,在全球氣候變冷之前,棕熊和北極熊擁有同樣的祖先,後來北極熊生活的地方越來越冷,森林變成了雪原,北極熊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逐漸進化出了白色的毛髮。
  • 菜菜遊弋北冰洋 尋找北極熊 給人不一樣的震撼
    在北極乘破冰船駛入全球最北的城鎮;在冰川入海處,看海鳥捕食;乘汽艇替北極熊獵影。 極地動植物給旅人帶來不一樣的震撼!當夥伴們手持長槍短炮,屏息凝神地等待北極熊母子走得更近時,也是鳥類學家的莫登看到我把相機鏡頭轉向白鷗(Ivory Gull),微笑地對我說,這些全身純白的白鷗很美,通常在夏季,有北極熊的地方,就會看到它們,因為白鷗夏季的食物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來自北極熊吃剩的「殘羹剩飯」,也可以說是與北極熊相依為命吧!
  • 快餓死的北極熊,普通人為何不能給它投食?拯救它們難道不對嗎?
    快餓死的北極熊,為什麼不能給它餵食?拯救它們難道不對嗎?曾幾何時我們還在為人類大量排放氟類物質而導致的臭氧層空洞的破壞而感到擔憂,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使用氟類物質變得越來越少,北極地區的臭氧層空洞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 被世人稱為「北極熊」的俄羅斯,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上的一個重要國家,其前身「蘇聯」時期,以及更往前的「俄羅斯帝國」時期則更是世界政治舞臺上的強者,隨著蘇聯解體,實力大為減弱,雖然俄羅斯被世人稱為「北極熊」,但現在這頭「北極熊」不復往日雄風,那麼,俄羅斯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我們從地理的角度來分析一二。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南極企鵝不跑到北極呢?
    北極有北極熊,南極有企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企鵝不跑到北極呢?科學界一般認為,一個長赤道讓兩極的喜寒動物永遠無法相見。但令人驚訝的是,最新的海洋生物普查顯示,至少235種海洋生物同時生活在北極和南極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