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2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的壯麗人生起點

2020-12-05 中國紀檢監察報

本期提要

1846年初,馬克思、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建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同各國的社會主義團體建立聯繫,宣傳科學社會主義。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公開樹起共產主義運動的旗幟,這個科學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標誌著馬克思主義誕生。從此,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有了光明的指引。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2周年、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他們所創立的馬克思主義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發展,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博大精深的學問。

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我們的事業經歷偉大鬥爭,凝聚一代又一代人同心同德的奮鬥,最終必將抵達光輝的頂點。

在海格特墓地,馬克思的墓碑上刻著這樣一句話:「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在人類歷史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社會變革,170多年來不僅未曾消沉,反而隨著時代命題和世界境遇的變遷令人一次次矚目,更多的人為其所指引光榮而正確的道路所深深折服,從而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仰者與篤行者。

出身上流的兩位少年

馬克思和恩格斯出生在19世紀普魯士王國萊茵省,這是當時普魯士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1818年5月5日,卡爾·馬克思在特裡爾城出生。他的父親是這個城市的高級訴訟法庭法律顧問,同時在特裡爾地區法庭供職,年收入大概在1500塔勒左右。他家擁有一套氣派的住宅,還有一座可以俯瞰全城的酒莊及大量債券。由此可以看出,馬克思的家庭雖算不上頂級富豪,但至少屬於中上流階層。

弗裡德裡希·恩格斯於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巴門市一個紡織工廠主家庭。他的家族在德國乃至英國擁有多家企業和工廠,屬於典型的資產階級家庭,比馬克思家更富有。恩格斯的父親在他出生後極其高興,專門邀請巴門市政界、商界名流參加為他出生而舉辦的盛大酒會,並在會上希望恩格斯將來能成為烏培河谷「名符其實的老闆、幹練的廠主、商界的雄獅」。

令人稱奇的是,這兩位富家子弟、聰明少年,後來在成長中都沒有安於父輩為他們設計的職業規劃和人生道路,而是走上了「背叛」家庭,「背叛」家庭所屬的那個階級的革命道路。

他們選擇了崇高事業

馬克思小時候聰明好學,喜歡思考,愛問問題,很受家人喜愛。他沒有上小學,父親就是他的啟蒙老師。父親教授給他的比學校課程更為豐富,既有德文、算術和圖畫等基礎課,而且更注重實踐教育,父親經常帶他參觀展覽、遊覽古蹟,講述歷史故事、分享各地風俗要聞,還常常在睡前給他朗讀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作品。

同時,鄰居威斯特華倫公爵也經常給他講述希臘故事和莎士比亞戲劇等。這種自由啟發式教育使得馬克思視野開闊、知識廣博,富有正義感並同情人間疾苦。

度過了愉快自由的幼年和童年之後,馬克思進入中學學習,他所讀的特裡爾中學,至今仍是德國著名精英學校。那裡的老師思想活躍進步,學習氛圍濃厚,馬克思接受了系統教育,不僅學習和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臘文,還對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尤其是文學,他房間裡的桌子上和椅子上都堆滿了書。他從白天到晚上總是默默地看書和寫學習札記。一些著名文學家和哲學家的著作他都很感興趣,特別是歌德、席勒、伏爾泰、萊辛、聖西門等人的著作。

中學畢業後,馬克思選擇了離家較近的波恩大學繼續求學。他在大學第一學年開銷無度,父親見此情景很是著急,於是在第二學年毅然決定將他轉至柏林大學,希望他學習法律,子承父業。柏林大學是學術殿堂,學校內充滿了哲學氛圍,這使馬克思對哲學萌生了濃厚興趣,成為一名「熱愛哲學的法律系學生」。如果按照父親為他謀劃的道路走下去,馬克思在柏林大學法學系畢業後,即可在柏林或者特裡爾過上富足的生活。

恩格斯的幼年和童年,同樣受到他父親的影響和教育。在他剛剛懂事時,父親就用宗教虔誠主義思想嚴格教育他。後來又把他送到巴門市一所虔誠主義教派學校,從而使恩格斯少年時代精神生活的主導意向是宗教意識。他對宗教篤信不移的態度,曾博得家裡長輩和學校的讚賞。

同時,恩格斯在成長過程中還受到另外一種教育,與他父親的影響完全不同,這種教育主要來自於外祖父及母親。他的外祖父是荷蘭一所中學的校長,精通文學和語言學。恩格斯童年時代有很長時間在外祖父家度過,外祖父不僅輔導恩格斯文化知識,還經常給外孫講古希臘英雄神話故事,同時還講哲學家伊壁鳩魯和孟德斯鳩的故事,朗誦西塞羅的演說和《羅蘭之歌》,等等。外祖父的文化素養自然而然地影響了恩格斯。恩格斯母親具有良好的音樂和文學素養,這也是其外祖父培育和影響的結果,她又把這種影響成功地傳給恩格斯。

這些影響使得恩格斯既渴望學習文學、歷史、哲學等各種人文知識,又特別想做普羅米修斯式的能給人類帶來聖火和光明的英雄。

從家庭條件和個人才華來看,馬克思、恩格斯完全有可能躋身所謂的「上流社會」,求得令人羨慕的個人前程。但他們的理想和追求使他們與「上流社會」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那麼,他們會如何抉擇人生之路呢?「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做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是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所寫的,從中我們仿佛可以預見他們要選擇的道路。

志同道合到永遠

馬克思在大學時期因結識鮑威爾兄弟而加入青年黑格爾派,他們經常在柏林一家小酒館內舉辦博士俱樂部,就哲學理論和普魯士現實展開辯論,在德意志民族擅長思辨的文化氛圍中,辯論總是非常激烈。馬克思由於非凡的才智、淵博的知識和雄辯的口才,被大家認可。

恩格斯也認識鮑威爾兄弟,在柏林服兵役期間也經常參加他們的活動,卻幾乎不參與討論。不巧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來沒有在聚會活動上碰過面。

但是恩格斯從好友那裡知道了馬克思,並由於他們對馬克思的高度評價而盼望結識。

1842年11月底,恩格斯到《萊茵報》編輯部見到了馬克思,在進行自我介紹之後,他提及鮑威爾兄弟來尋找深入交流的話題。可是,馬克思對自學成才的恩格斯十分陌生,他沒有柏林大學的正式求學經歷,所發表的關於謝林的文章和小冊子都使用「奧斯渥特」的筆名。

這使得馬克思對恩格斯沒有多少好感,只是不耐煩地應付幾句了事。這被恩格斯後來稱為「十分冷淡的初次會面」。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次會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除了兩人不夠了解之外,還有受鮑威爾兄弟和「自由人」影響的緣故。在1842年10月至11月中,柏林的青年黑格爾派發生了嚴重分化。布魯諾·鮑威爾又創建了一個稱為「自由人」的學術組織,該組織不關注現實生活,不考察人們的實際生活狀況,而是醉心於抽象的哲學論證。1842年10月15日,馬克思因卓越領導才能和應對普魯士書報檢查制度的高超技巧使《萊茵報》銷量激增,從而升任該報主編,隨後便開始了與「自由人」的鬥爭,由於拒絕了他們稿件,馬克思和鮑威爾兄弟的關係破裂。

目前流傳下來的書信表明,恩格斯與鮑威爾兄弟雖然經常通信,但他並不知道馬克思和「自由人」之間因《萊茵報》用稿事宜產生的糾紛和衝突,所以在和馬克思見面時還提及了鮑威爾兄弟。

那麼,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樣相互吸引,並結下真摯友誼終生合作呢?1843年9月,恩格斯給《德法年鑑》編輯部寄去了一份稿件,題為《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負責審稿的正是馬克思。

恩格斯這篇文章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第一次將德國哲學、英國經濟學和法國社會主義思想融合在一起,並將社會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了資本主義私有制。馬克思高度評價了恩格斯這篇文章並稱其為「天才大綱」,從此改變對恩格斯的最初印象。馬克思在早年寫作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稱《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為「內容豐富而有獨創性的著作」,在《資本論》中至少4次引用。與恩格斯這篇文章同時發表在《德法年鑑》第一、二合刊號上的,還有馬克思的兩篇文章,即《〈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和《論猶太人問題》,恩格斯在拿到雜誌樣刊閱讀馬克思文章後,開始意識到鮑威爾兄弟在理論上的巨大缺陷,並從馬克思文章中看到了革命前景和希望,領會了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的必要性,從此改變了對馬克思的印象。

此後,馬克思和恩格斯不斷通信交換意見,兩個偉大的思想家對基本理論問題與實際鬥爭策略的看法竟然高度一致。1844年8月底,恩格斯在巴黎逗留10天,與馬克思深入交流,由此開始了兩人畢生的親密合作和偉大友誼。

合著《共產黨宣言》

1844年9月,馬克思與恩格斯合寫《神聖家族》一書,批判黑格爾哲學中的唯心主義,闡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年至1846年間,兩人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這部著作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第一次系統的闡述。1845年,恩格斯寫出《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第一次明確指出無產階級所處的政治經濟地位必然推動它去爭取自身的解放,而社會主義只有成為工人階級的政治鬥爭目標時才會成為一種政治力量。

1846年初,馬克思、恩格斯在布魯塞爾建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同各國的社會主義團體建立聯繫,宣傳科學社會主義。1847年,馬克思、恩格斯應邀加入德國工人的秘密組織正義者同盟,並積極參加它的改組工作。恩格斯出席同盟在6月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向大會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把舊的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

1848年,歐洲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馬克思、恩格斯受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的委託,為德國無產階級制定了行動綱領《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德國三月革命爆發後,他們立即回國參加革命鬥爭。恩格斯除協助馬克思創辦《新萊茵報》之外,還參加南德和愛北斐特地區保衛革命成果的幾次激烈戰鬥。

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公開樹起共產主義運動的旗幟,這個科學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標誌著馬克思主義誕生。

奇蹟在東方

馬克思主義的東漸過程是先俄後中。

俄國作為一個歷史上具有革命傳統的國家,進入19世紀以後便不斷出現社會性革命運動,使整個社會始終處於飄搖動蕩和革命風雨之中,成為馬克思主義紮根的土壤。

馬克思主義東漸萌芽,始於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革命民粹派的研究和傳播,又為馬克思主義東漸俄國提供了理論條件。最終,工人運動的蓬勃興起和以列寧為代表的革命家,對俄國具有自發革命覺悟的勞動群眾開展持續高效的理論宣傳,使馬克思主義在開啟其民族化歷史進程的同時,終於實現了「俄國化」的歷史使命。

1899年,《萬國公報》第121期上刊載了署名「英士李提摩太譯,華士蔡爾康屬文」的《大同學》一文,提到「以百工領袖著名者,英人馬克思也」。這是馬克思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報刊,但誤認為馬克思是英國人。

此後到五四運動時期,中國留日學生及知識分子成為翻譯及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力軍。1902年,梁啓超在《新民叢報》第18號上發表了《進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文中稱「麥喀士(日耳曼人,社會主義之泰鬥也)」;在1903年11月2日至12月4日《新民叢報》第40至43號的《二十世紀之巨靈託辣斯》一文中,稱馬克思主義之學理「實為變私財以作共財之一階梯」;在1904年2月《新民叢報》第46至48號的《中國之社會主義》一文中,提到馬克思主義關於「現今之經濟社會,實少數人掠奪多數人之土地而組成者也」的主張。

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李大釗、陳獨秀、李達、李漢俊、瞿秋白、蔡和森等人開始研究、翻譯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並有意識地將之與中國共產主義運動聯繫起來。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為陣地,相繼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章和演說,還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創辦《每周評論》,刊載摘譯《共產黨宣言》。《晨報》開闢《馬克思研究》專欄,譯介馬克思的《僱傭勞動與資本》、考茨基的《馬克思的經濟學說》、河上肇的《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等著作。

同時,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部分著作中譯本開始出版,如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李季譯的《社會主義史》、惲代英譯的《階級爭鬥》……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

真理的光芒與力量

馬克思、恩格斯留給我們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馬克思主義。這一偉大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主義始終閃耀著穿越時空的真理光芒。

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的重要貢獻,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作了高度概括:「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認為「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

這是因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等。

科學思想是人類獨有的精神瑰寶。馬克思主義穿越百年歷史風雲依然熠熠生輝,釋放出強大思想力量。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來源於它的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因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因此,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始終佔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本報記者 張樹軍 本欄目總撰稿為卜憲群)

相關焦點

  •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①】壯麗人生
    展覽分為「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壯麗人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歷程」「新創作馬克思主義題材美術作品」3個部分,全景式展示了馬克思的生平、革命實踐、理論貢獻和精神境界,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運用和豐富發展的光輝歷程。根據展覽,本網推出系列圖文報導,敬請關注。
  • 恩格斯誕辰199周年,除了馬克思,他生命中的這兩人也至關重要
    在學歷史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聽到恩格斯的名字。這位在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1895年8月5日逝世的對於全世界無產階級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偉大導師與領袖,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圍繞著恩格斯與馬克思、恩格斯與他的妻子展開。
  • 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恩格斯是工廠主子弟卻十分欣賞馬克思的主張,經常出錢贊助馬克思的活動與生活,馬克思做學問思考認真嚴謹但生活隨性,經常拖延要交給報社的文稿,恩格斯常協助馬克思的工作並代筆部分文章。1814年2月14日,燕妮·馬克思誕生於特利爾一個名門望族。
  • 恩格斯對馬克思的科學評價及其現實啟示
    恩格斯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過馬克思,對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卓越才華、崇高精神和巨大影響給以最高評價。恩格斯高度評價馬克思的歷史地位和世界影響,指出:「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應當歸功於他;現代運動當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於他的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沒有他,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發表講話,稱馬克思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 紀錄片《卓越的恩格斯》帶你深度了解第二小提琴手
    我很高興我有像馬克思這樣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200年前,於大洋彼岸,於蒙昧之中,誕生了偉大革命的導師、不朽豐碑的偉人、自謙為第二提琴手的恩格斯。他與馬克思共同起草了《共產黨宣言》,共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恩格斯的一生,是為人類解放奮鬥不止的一生,是為改造世界戰鬥不息的一生,是為追求真理攀登不已的一生。
  • 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中的倫理學論域
    對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中的倫理思想進行梳理和分析,是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研究中的重大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探討倫理問題的基本方法    恩格斯說:「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所用的方法。」列寧也曾指出:馬克思恩格斯對歷史的最大貢獻,就是他們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人類,特別是給了工人階級」。
  • 馬克思恩格斯人與自然關係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正如馬克思所說,自然科學「只是由於商業和工業,由於人的感性活動才達到自己的目的和獲得自己的材料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7頁。〗,技術則是「勞動者置於自己和勞動對象之間,用來把自己的活動傳到勞動對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綜合體」〖《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1頁。〗。
  • 《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思想的邏輯結構與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哲學著作,在其問世後的大半個世紀裡一直是學術界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哲學思想的主要依據之一,影響巨大。然而它在馬克思、恩格斯生前未能出版,甚至寫作也沒有最終完成,尤其是備受關注的「費爾巴哈章」,離完稿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德國舉行多種活動紀念
    【環球時報報導】  「德國掀起『恩格斯熱』!」德國電視一臺3日報導稱,今年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從恩格斯的故鄉伍珀塔爾到柏林,都在舉行紀念活動,各種紀念品、書籍暢銷,恩格斯紀錄片熱播。《柏林日報》感嘆道,「恩格斯仿佛又回來了。」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
    恩格斯早期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馬克思的經濟學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不少觀點都被馬克思採納和借鑑,成為後來《資本論》中一些觀點的雛形。馬克思曾向恩格斯請教過工業企業中的實際操作,詢問過工廠中的不少情況,同時恩格斯還提供了關於義大利和英國的一些相關材料。其二,與馬克思探討了一些重要理論問題。例如,固定資本折舊、社會資本再生產、級差地租等。其三,協助馬克思完成《資本論》第一卷的結構。恩格斯對《資本論》一書的結構和闡述的方式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被馬克思採納。
  • 恩格斯重要思想以前可能忽略了
    這對青年恩格斯思想轉變,也對馬克思主義創立的研究意義重大,但我們以前研究不夠。  還有,19世紀50年代初,馬克思在寫《倫敦筆記》時同恩格斯共同討論的關於貨幣、地租和經濟危機三大理論,儘管散見於他們的書信中,但意義也非常重大,這些深入的理論探討,歷史地映現了恩格斯和馬克思共同研究政治經濟學的過程。
  • 寫在恩格斯誕辰二百周年
    今天是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誕辰二百周年 弗裡德裡希·恩格斯(德語: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國思想家、哲學家、革命家、教育家,軍事理論家,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性貢獻
    原標題: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性貢獻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恩格斯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之一,與馬克思一起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恩格斯一直資助和支持馬克思進行理論研究,並與馬克思一起戰鬥,為馬克思的理論研究注入了強大動力。
  • 何毅亭:紀念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今年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每當我們提起恩格斯,總是自然而然地要把他同馬克思、同馬克思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馬克思一起為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類爭取解放的鬥爭,提供了最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
  • 恩格斯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編者按】202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恩格斯的名字是與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馬克思一起為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類爭取解放的鬥爭,提供了最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
  • 南哲思享|張亮:馬克思的理論創新道路及其當代效應
    所以,19世紀50、60年代,馬克思致力於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進行政治經濟學研究,走出了政治經濟學批判這一條新的創新道路,最終超越李嘉圖這個古典政治經濟學「不可逾越的界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16頁),創作出《資本論》第一卷,以「官方的經濟學家甚至不敢去試圖駁倒」(《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96頁)的方式,證明西方社會已經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這個全新的社會形態,同時第一次科學地揭示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本質及其歷史發展趨勢
  • 恩格斯晚年重申唯物史觀的方法論性質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要廓清昔日唯物史觀造成的思想混亂,就要把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運用到社會歷史中去,揭開社會歷史發展的最一般規律,即物質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根本,社會歷史發展的緣由在於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
  • 川觀思想|今天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我們該怎樣緬懷他?
    恩格斯首次明確使用「歷史唯物主義」概念如今,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一般依據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和馬克思本人所撰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經典論述,即以建築和照相機比喻所呈現的唯物史觀公式,來界定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的「新歷史觀」,也即馬克思所表述的「新唯物主義」或「實踐的唯物主義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及其科學意義
    例如,在第二國際時期,伯恩斯坦便把恩格斯打扮成資產階級的實證主義科學家並以此來反對馬克思的辯證法,盧卡奇則從辯證法的角度認為恩格斯在歷史理解上低於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思想並為後來西方馬克思主義和西方馬克思學貶低恩格斯打開了一道錯誤的大門。對恩格斯的謬見和歪曲,除了受政治立場影響的意識形態偏見,都與沒有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有兩個創始人這個事實有關。
  • 馬克思數學手稿:寶貴的歷史文獻
    恩格斯稱馬克思為「科學巨匠」。他說,馬克思研究的科學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對任何一個領域都不是膚淺地研究的,甚至在數學領域也有獨到的發現。[1](P574—575)馬克思一生酷愛數學,從19世紀40年代起,直到逝世前不久,數十年如一日地利用閒暇時間學習和鑽研數學,給我們留下了近千頁數學手稿,其中有讀書摘要、心得筆記和述評,以及一些研究論文的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