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氣體中 三種求壓強的重要方法

2020-11-29 超超July
理想氣體模型中求壓強的其他3種方法

高中物理中有一本書,既簡單,又不簡單;既有趣,又很有用。那就是高中物理中的選修3-3,今天我們講它出題的應用。不過除了需具備氣體三大定律知識,和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知識,還需要具備對以下三種壓強的分析方法。

一、汽缸模型

1. 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缸,上面用一質量為m、橫截面接為S的活塞封住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關於大氣壓強P0,重力加速為g,這部分理想氣體的壓強P之間的關係是?

分析:壓強的本之定義是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所以求壓強要麼用壓強計算公式,要麼找到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這裡對活塞受力分析

計算模型表達式

2. 用懸線懸掛起來一質量為M、橫截面積為S的氣缸,重力加速為g,關於活塞和汽缸封住的這部分理想氣體的壓強為多少?

用懸線懸掛起來的汽缸

分析:對汽缸受力分析所得

計算表達式

二、一端封閉的U型管模型

1.靜止在地面上的一端封閉的U型管裡裝了部分水銀,兩邊水銀的高度差為Δh=10cm,已知大氣壓強P0等於76cmHg,則封閉氣體的壓強為:

分析:在水銀中,取一個薄液面,液面平衡時,薄液面兩邊收到的力相等。又由於薄液面兩邊的橫截面積相等,實質是兩邊的壓強相等。對齊平的最低水銀液面分析有

分析表達式

2. 一端封閉的U型管放在小車上,U型管橫截面積為S,與小車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為a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已知U型管和小車的總質量為M,大氣壓強P0,水銀的密度為ρ,水銀液面高度差為Δh,重力加速為g,則封閉的這段氣體的壓強為?

一端封閉的U型管放在小車上,一起加速

分析:對一薄液面受力分析,受到的合力提供整個U型管和小車的加速度(因為U型管和小車一起運動,用整體法受力分析),則有

計算表達式

三、試管模型

如圖所有,一試管內用一段長h的水銀封住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試管和水銀總質量為M,大氣壓強P0,水銀的密度為ρ,重力加速為g。若試管以加速度a勻加速下降,則封閉氣體的壓強為?

分析:此時水銀和試管受到的合力提供加速度,則有

計算式

相關焦點

  • 物理高考易錯點: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中的液體壓強用的是高度
    今天看到一同學問:為什麼計算液體壓強要用x乘以sinθ?因為液體壓強P=ρgh中的h是指豎直高度。我們就來細細講高中用到液體壓強的專題:氣體。在高中階段,我們有時為了解答方便,而且題目中也這樣用,就可以用水銀柱高度來表示壓強,這個時候單位寫作cmHg。在求解一些帶有「至少」等字眼的問題時,要多考慮求極值:即這個條件都滿足了,那就其他條件也滿足。比如常用到基本不等式、重要不等式等,後附上備用。
  • 教材教法:理想氣體壓強公式的一種簡易推導
    1 理論推導 設一個半徑為R的球形容器中,裝有N個理想氣體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在做無規則運動,且每個分子質量為m。選取任一分子作為研究對象,設其速率為vi,與容器器壁A點發生碰撞,且分子將以如圖所示依次與B,C點發生碰撞。
  • 氣體壓強和氣體壓強的理解及計算
    氣體壓強泛指氣體對某一點施加的流體靜力壓強,氣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大量氣體分子對容器壁的持續的、無規則撞擊產生的。根據理想氣體定律pv=nRT:氣體壓強的大小與氣體的量(n)、氣體的溫度(T)成正比,與氣體的體積(v)成反比, R為通用氣體常量。
  •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高考題,兩道空氣柱典例秘籍
    學過了高中物理選修3-3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也學過了三種氣體壓強的常用求解方法,今天用兩道高考題來實踐分析、解答。求:一端封閉的U型管,靜止放在小車上(1)左管中封閉氣體的壓強p。勻加速運動後,U型管兩邊形成高度差這個時候對於封閉氣體壓強可考慮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中的等溫變化
  • 理想氣體的體積
    從適用理論模型的角度說,前提是理想氣體。那什麼是理想氣體呢?任何條件下,都符合上述實驗定律的氣體就是理想氣體。從微觀上說,理想氣體模型忽略了分子的大小,除了分子之間以及分子和容器壁的碰撞外,沒有其他作用力。
  • 理想氣體定律的應用 專題
    二、知識回顧1、理想氣體狀態方程(1)內容:一定質量的某種理想氣體,在從一個狀態變化到另一個狀態時,壓強跟體積的乘積與熱力學溫度的比值保持不變。2、理想氣體狀態和氣體實驗定律開始時氣體壓強為p,活塞下表面相對於氣缸底部的高度為h,外界的溫度為T0。現取質量為m的沙子緩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沙子倒完時,活塞下降了h/4。若此後外界的溫度變為T,求重新達到平衡後氣體的體積。已知外界大氣的壓強始終保持不變,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 高中物理 | 氣體的實驗定律,理想氣體
    1、理想氣體的狀態參量:理想氣體:始終遵循三個實驗定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蓋·呂薩克定律)的氣體。
  • 理想氣體,理想中的氣體
    在通常情況下,物質的聚集狀態為氣體,液體和固體。分別用符號g.l.s表示。其中氣體是物理化學研究的重要物質對象之一。而且在研究液體和固體所服從的規律時,也往往藉助於它們與氣體的關係進行研究。因此氣體在物理化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氣體有各種各樣的性質。對一定量的純氣體壓力,溫度和體積是三個最基本的性質。對於氣體混合物基本性質還應包括組成。
  • 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理想氣體(ideal gas)是熱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顯然這又是一個理想模型。
  • 高中物理 | 8.3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詳解
    假設有這樣一種氣體,它在任何溫度和任何壓強下都能嚴格地遵從氣體實驗定律,我們把這樣的氣體叫做「理想氣體」。1、理想氣體是不存在的,是一種理想模型。2、在溫度不太低,壓強不太大時實際氣體都可看成是理想氣體。3、從微觀上說:分子間以及分子和器壁間,除碰撞外無其他作用力,分子本身沒有體積,即它所佔據的空間認為都是可以被壓縮的空間。
  • 理想氣體知識點+一做一練
    (i)求初始狀態下氣缸內氣體的壓強;(ii)用力緩慢向下壓氣缸A(A的底端始終未接觸地面),使活塞B下降lcm,求此時B到氣缸頂端的距離。=LS,末態體積V2=L'S由玻意耳定律有:p1LS=p2L'S代入數據解得:L'=11.25cm2.如圖a所示,總長L=40 cm的粗細均勻的直玻璃管水平放置,用長為20 cm的水銀柱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氣體長度為16 cm。
  •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三個,理想氣體三大定律公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三個1、玻意耳定律(等溫):玻意耳定律在等溫的條件下,壓強和體積發生改變,壓強和體積的乘積是一個定值。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定律的適用範圍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定律是有使用範圍的,它的使用範圍是溫度不能太低,壓強不能太大。
  • 大氣壓強計算新方法
    初中物理知識介紹的是託裡拆利利用水銀計算的,p = ρ水銀gh = 1.013×10^5帕除了託裡拆利利用水銀計算大氣壓強之外,網上科普知識中還有公式計算方法,如果知道氣體體積V、物質的量M、絕對溫度T時,可用公式
  • 【每周三題】高二【97】久違了,理想氣體實驗定律
    能在一定條件下應用理想氣體模型分析和研究實際氣體的問題,能用等溫、等壓、等容的物理過程正確認識和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氣體狀態變化。對北京新高考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變化。現根據全國卷熱學選考試題,淺析一下應用氣體定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 物理高考考點:氣體、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飽和汽、飽和氣壓、溼度
    (2)三幅圖中雙線表示同一氣體在不同狀態下的圖像曲線,虛線表示判斷狀態關係的兩種方法。(3)對等容、等壓變化,如果橫軸物理量是攝氏溫度,那麼圖線與縱軸交點坐標為-273.15℃。二、理想氣體狀態方程(1)宏觀上:嚴格遵守三個實驗定律的氣體,在常溫常壓下,用作實驗的氣體可以看成理想氣體。微觀上:分子間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內能只與溫度有關,與體積無關。
  • 高中物理:理想氣體知識點總結
    三、理想氣體是一種理想模型理想氣體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對實際氣體的科學抽象。理想氣體是不存在的。四、實際氣體看為理想氣體的條件實際氣體,在溫度不太低(不低於零下幾十攝氏度),壓強不太大(不超過大氣壓強的幾倍)時,才可以近似地看為理想氣體。
  • 高中物理知識: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儘管如此,很多實際氣體,特別是那些不容易液化的氣體,如氫氣、氧氣、氮氣、氦氣 等,在通常溫度和壓強下,其性質與實驗定律的結論符合得很好。理想氣體:為了研究方便,可以設想 一種氣體,在任何溫度、任何壓強下都遵從氣體實驗定律,我們把這樣的氣體叫做理想氣體 (ideal gas)。
  • 複習第九章《壓強》——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
    【溫馨提醒】:推導液體壓強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二.如何確定液體的深度?【疑難詮釋】液體的深度是指從液體中某點到自由液面的豎直距離,而不是從液體中某點豎直向上一直到容器壁的距離.如圖所示的 A 點,它的深度不是5 cm, 應該是10 cm,而高度卻是8 cm.
  • 非常高二物理《熱學》——《氣體實驗定律應用》
    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過氣體實驗定律的內容,知道理想氣體實驗定律的表達式,知道理想氣體實驗定律的圖像,也已經學過了力學中的共點力平衡條件、牛頓第二定律等。知道理想氣體實驗定律的內容。1.,實際氣體在壓強  不太大   、溫度  不太低   的條件下,可視為理想氣體.
  • 【選修3-3】第八章第3節: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第八章第3節: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作者:吳海燕作者單位:山東省平度市第九中學【簡明導學案】[學習目標] 1.了解理想氣體的概念,並知道實際氣體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看成理想氣體.2.掌握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內容和表達式,並能應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