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大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中國農大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2020-05-27 0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才強校 | 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本網訊 農學院陳紹江教授團隊在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的拓展應用上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團隊通過對基因序列比對分析,發現玉米單倍體誘導基因ZmDMP在雙子葉植物中的保守性較高。為驗證其在雙子葉植物上的功能,研究團隊對擬南芥中的ZmDMP同源基因進行敲除,成功獲得了擬南芥的單倍體。
-
Nature Plants突破!中國農大陳紹江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大田作物生產是維持人類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植物學上可以分為單子葉和雙子葉作物兩大類,單子葉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麥和玉米等,雙子葉主要包括大豆、油菜、棉花及番茄、黃瓜等作物。無論是對於單子葉作物還是雙子葉作物,純系創製均是其育種過程的關鍵環節。單倍體育種技術可加速純系選育進程,且與基因編輯技術結合可實現對自交系的快速定向改良,能夠極大地提高育種效率,是作物育種中的共性關鍵技術。
-
人才強校 | 陳紹江教授課題組成功克隆新的玉米單倍體關鍵誘導基因...
本網訊 我校陳紹江教授研究團隊在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研究中再次取得突破:團隊歷經10餘年不懈努力,在國際上率先克隆了首個非Stock6來源的玉米單倍體誘導關鍵基因ZmDMP,這是該團隊繼克隆關鍵誘導基因ZmPLA1後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這一關鍵基因的克隆為理解單倍體高頻誘導的成因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
作科所承辦糧食作物學部「四個面向」專題學術報告會
12月25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糧食作物學部主辦,作科所聯合水稻所、生物所、基因組所共同承辦的「四個面向」專題學術報告會在北京召開。
-
擬南芥父本單倍體誘導在小麥上複製 雜交小麥育種時間縮短
先正達集團北京創新中心資深研究員呂建團隊1月11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與先正達種業科學家蒂姆·凱勒赫爾(Tim Kelliher)團隊合作,不久前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團隊開發出首個可商業化使用的父本單倍體誘導技術,這一技術可以大大減少三系小麥(細胞質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復系)雜交制種成本。
-
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
Q1:什麼是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玉米種子 花生和玉米都屬於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種子的外層有果皮保護),被子植物又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兩大類群。所謂雙子葉植物就是種子具有2片子葉的植物;單子葉植物就是種子具有1片子葉的植物。
-
單子葉與雙子葉植物區別
雙子葉單子葉要分明被子植物門下有兩綱,這是兩個比較自然的群,叫雙於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
-
軍醫科普:單倍體幹細胞技術實現「子母河」同性生殖
現實生活中,人們一直在嘗試開發各種輔助生殖技術,以幫助眾多不孕、不育夫婦成功孕育後代。最近,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開發了一種新的技術,甚至能夠讓女性之間也能夠獲得自己的後代,此般神奇的「女兒國」之水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技術呢?
-
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原標題: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植物葉相即葉片形態特徵,反映植物在生理和生態過程上的功能適應,從而能敏感地指示當地氣候。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就中國木本雙子葉植物的葉相地理分布格局、氣候因子對其地理分布的影響,以及基於「葉相-氣候構建古氣候重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2019-05-13 科技日報 趙漢斌 【字體:大 中 小】
-
遼寧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照片記者31日從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獲悉,遼寧省凌源距今約1.24億年的地層中首次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今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紹了由瀋陽師範大學、吉林大學、中科院植物所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組成的課題組的這一重大發現。據介紹,這次發現的「李氏果」化石保存完好,形態特徵與現生的毛茛科植物基本一致,在葉形、脈序和果實特徵等方面特別像現生的鐵線蓮、翠雀花等。
-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中國科學院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2019-05-13 科技日報 趙漢斌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就中國木本雙子葉植物的葉相地理分布格局、氣候因子對其地理分布的影響,以及基於「葉相-氣候構建古氣候重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
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的區別 怎麼區分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在所有的被子植物中,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在整個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的種類佔總數的4/5,雙子葉植物除了幾乎所有的喬木以外,還有許多果類、瓜類、纖維類、油類植物,以及許多蔬菜;而單子葉植物中則有大量的糧食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麥、小麥、高粱等。那麼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有什麼區別呢?
-
李勁松教授:當單倍體幹細胞遇上CRISPR/Cas9
本次會議,李勁松教授首先從單倍體產生的歷史開始,為大家介紹了小鼠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的建立。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的建立有兩種方法,分別是向去核的卵母細胞中注入精子,讓其發育到囊胚,然後體外建系,通過流式分選的方法富集單倍體。或者去除受精卵的雌原核,讓其發育到囊胚,然後體外建系,通過流式分選的方法富集單倍體。孤雄單倍體可以使卵子受精,產生小鼠,稱之為「半克隆小鼠」。
-
2020內蒙古植物生理學會學術交流會議暨植物基因編輯與應用專題...
「2020內蒙古植物生理學會學術交流會議暨植物基因編輯與應用專題研討會」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召開,特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夏蘭琴做專題報告。內蒙古科協學會部部長劉衛江、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樊明壽教授、內蒙古植物生理學會理事長張少英教授出席並致辭。
-
單子葉和雙子葉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放眼望去,感覺眼前的植物都是一個樣,其實呢,這裡面好多學問,不管是葉子,花,其實裡面門門道道的學問還有好多。我會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講解。1.最大區別是?2.花葉的區別3.根的區別4.葉脈的區別5.生活中植物雙子葉和單子葉分別有哪些?
-
技術「一步到位」 雜交小麥育種產業化再下一城
先正達集團北京創新中心資深研究員呂建團隊1月11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與先正達種業科學家蒂姆·凱勒赫爾(Tim Kelliher)團隊合作,不久前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團隊開發出首個可商業化使用的父本單倍體誘導技術,這一技術可以大大減少三系小麥(細胞質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復系)雜交制種成本。
-
大豆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 大豆應該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
但是很多人對大豆不是很了解,比如,大豆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我們一起看看吧。大豆是雙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也就是說種子具有兩片子葉,大豆就屬於這種情況,因此它並不是單子葉,而是雙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的胚有兩片子葉,莖中維管束為環狀排列,而且還有形成層,可以讓莖更加的粗壯,葉子具有網狀的葉脈,有著很發達的主根,會形成直根系。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為主產區。
-
中國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的相關性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的相關性研究取得進展 2019-05-15 昆明植物研究所 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特徵和氣候因子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不僅在某個類群和群落中存在,而且在區域尺度、大陸尺度、甚至全球尺度內都存在,因此古植物學家利用葉相-氣候的這種相關性定量重建新生代陸地古氣候。中國溼潤、半溼潤地區是全世界木本雙子葉植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加上該區域受到夏季多雨、冬季乾旱為顯著特徵的亞洲季風氣候影響,使得區域內形成了特殊的植物葉相組合,而與世界其它地區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