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的相關性研究取得進展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中國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的相關性研究取得進展

2019-05-15 昆明植物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植物葉片形態特徵(葉相)反映了植物在生理和生態過程上的功能適應,從而能敏感地指示當地氣候。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特徵和氣候因子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不僅在某個類群和群落中存在,而且在區域尺度、大陸尺度、甚至全球尺度內都存在,因此古植物學家利用葉相-氣候的這種相關性定量重建新生代陸地古氣候。中國溼潤、半溼潤地區是全世界木本雙子葉植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加上該區域受到夏季多雨、冬季乾旱為顯著特徵的亞洲季風氣候影響,使得區域內形成了特殊的植物葉相組合,而與世界其它地區有所不同。而這種季風強烈影響下的獨特葉相特徵、葉相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基於該葉相-氣候模型的古氣候重建模式,還沒有經過覆蓋廣闊區域的大數據檢測。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陳文允在研究員周浙昆的指導下,對中國溼潤、半溼潤地區的木本雙子葉植物的葉相地理分布格局、氣候因子對其地理分布的影響、以及基於葉相-氣候構建古氣候重建模型等方面開展了研究。該研究基於中國溼潤、半溼潤地區3166種木本雙子葉植物地理分布數據,建立了在732個縣域內包括單葉、波形葉、葉面積、葉尖形態、葉基形態、葉片長寬比和葉形等21個葉相特徵地理分布(圖1)。葉相特徵的地理分布具有顯著的緯度分布規律性,沒有明顯的經度分布規律性,其中波形葉、微型葉、葉基鈍形和卵形葉等11種葉相特徵隨著緯度增高而增加,而單葉、大型葉、葉基急尖和橢圓形葉等10種葉相特徵隨著緯度增高而減少。通過葉相與氣候的相關性分析,得出中國溼潤、半溼潤地區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分布規律主要是由溫度(最冷月均溫)和降雨量(生長季節降雨量)共同決定的;此外,也受到亞洲季風氣候下季節性降雨變化的影響,即受到連續三個最溼月降雨量的影響要大於連續三個最旱月降雨量的影響。

  此外,基於葉相-氣候的多線性回歸分析,建立了13種氣候參數的多線性傳遞函數。並利用年均溫和降雨量多線性傳遞函數,對中國現在年均溫和年降雨量作出預測,並使用預測年均溫(圖2)和年降雨量冗餘值(圖3)的分布,檢測這兩個傳遞函數運用於古氣候重建的適應性。結果表明基於大數據的年均溫多線性傳遞函數對年均溫古氣候重建要比使用單線性傳遞函數更精確和適用範圍更廣;相比於世界其它地區,基於大數據的年降雨量多線性傳遞函數,適於對中國亞洲季風影響區域內年降雨量的古氣候重建。

  近期,研究結果以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f physiognomy and climate based on a large modern dataset: implications for palaeoclimate reconstructions in China 為題在線發表於國際古植物學期刊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省聯合基金(U1502231)、中科院A類先導專項(XDA20050204 and XDA19050301)、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QYZDB-SSW-SMC016)以及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2017439)支持。

  文章連結 

 

圖1 葉面積和葉片長寬比地理分布

 

圖2 實際年均溫、預測年均溫和預測年均溫為冗餘值分布

 

圖3 實際年降雨量、預測年降雨量和預測年降雨量冗餘值分布

  植物葉片形態特徵(葉相)反映了植物在生理和生態過程上的功能適應,從而能敏感地指示當地氣候。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特徵和氣候因子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這種相關性不僅在某個類群和群落中存在,而且在區域尺度、大陸尺度、甚至全球尺度內都存在,因此古植物學家利用葉相-氣候的這種相關性定量重建新生代陸地古氣候。中國溼潤、半溼潤地區是全世界木本雙子葉植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加上該區域受到夏季多雨、冬季乾旱為顯著特徵的亞洲季風氣候影響,使得區域內形成了特殊的植物葉相組合,而與世界其它地區有所不同。而這種季風強烈影響下的獨特葉相特徵、葉相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基於該葉相-氣候模型的古氣候重建模式,還沒有經過覆蓋廣闊區域的大數據檢測。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陳文允在研究員周浙昆的指導下,對中國溼潤、半溼潤地區的木本雙子葉植物的葉相地理分布格局、氣候因子對其地理分布的影響、以及基於葉相-氣候構建古氣候重建模型等方面開展了研究。該研究基於中國溼潤、半溼潤地區3166種木本雙子葉植物地理分布數據,建立了在732個縣域內包括單葉、波形葉、葉面積、葉尖形態、葉基形態、葉片長寬比和葉形等21個葉相特徵地理分布(圖1)。葉相特徵的地理分布具有顯著的緯度分布規律性,沒有明顯的經度分布規律性,其中波形葉、微型葉、葉基鈍形和卵形葉等11種葉相特徵隨著緯度增高而增加,而單葉、大型葉、葉基急尖和橢圓形葉等10種葉相特徵隨著緯度增高而減少。通過葉相與氣候的相關性分析,得出中國溼潤、半溼潤地區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分布規律主要是由溫度(最冷月均溫)和降雨量(生長季節降雨量)共同決定的;此外,也受到亞洲季風氣候下季節性降雨變化的影響,即受到連續三個最溼月降雨量的影響要大於連續三個最旱月降雨量的影響。
  此外,基於葉相-氣候的多線性回歸分析,建立了13種氣候參數的多線性傳遞函數。並利用年均溫和降雨量多線性傳遞函數,對中國現在年均溫和年降雨量作出預測,並使用預測年均溫(圖2)和年降雨量冗餘值(圖3)的分布,檢測這兩個傳遞函數運用於古氣候重建的適應性。結果表明基於大數據的年均溫多線性傳遞函數對年均溫古氣候重建要比使用單線性傳遞函數更精確和適用範圍更廣;相比於世界其它地區,基於大數據的年降雨量多線性傳遞函數,適於對中國亞洲季風影響區域內年降雨量的古氣候重建。
  近期,研究結果以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f physiognomy and climate based on a large modern dataset: implications for palaeoclimate reconstructions in China 為題在線發表於國際古植物學期刊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省聯合基金(U1502231)、中科院A類先導專項(XDA20050204 and XDA19050301)、中科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QYZDB-SSW-SMC016)以及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2017439)支持。
  文章連結 
 
圖1 葉面積和葉片長寬比地理分布
 
圖2 實際年均溫、預測年均溫和預測年均溫為冗餘值分布
 
圖3 實際年降雨量、預測年降雨量和預測年降雨量冗餘值分布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原標題: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植物葉相即葉片形態特徵,反映植物在生理和生態過程上的功能適應,從而能敏感地指示當地氣候。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就中國木本雙子葉植物的葉相地理分布格局、氣候因子對其地理分布的影響,以及基於「葉相-氣候構建古氣候重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2019-05-13 科技日報 趙漢斌 【字體:大 中 小】
  •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中國科學院
    【科技日報】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2019-05-13 科技日報 趙漢斌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就中國木本雙子葉植物的葉相地理分布格局、氣候因子對其地理分布的影響,以及基於「葉相-氣候構建古氣候重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 單子葉與雙子葉植物區別
    雙子葉單子葉要分明被子植物門下有兩綱,這是兩個比較自然的群,叫雙於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
  • 中國農大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中國農大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2020-05-27 0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昆明植物所雙子葉胚乳型種子基因組DNA甲基化研究獲進展
    昆明植物所雙子葉胚乳型種子基因組DNA甲基化研究獲進展 來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5-06   今日/總瀏覽:4/3206
  • 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
    Q1:什麼是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玉米種子         花生和玉米都屬於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種子的外層有果皮保護),被子植物又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兩大類群。所謂雙子葉植物就是種子具有2片子葉的植物;單子葉植物就是種子具有1片子葉的植物。
  • 大豆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 大豆應該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
    但是很多人對大豆不是很了解,比如,大豆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我們一起看看吧。大豆是雙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也就是說種子具有兩片子葉,大豆就屬於這種情況,因此它並不是單子葉,而是雙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的胚有兩片子葉,莖中維管束為環狀排列,而且還有形成層,可以讓莖更加的粗壯,葉子具有網狀的葉脈,有著很發達的主根,會形成直根系。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中國東北為主產區。
  • 人才強校 | 陳紹江教授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本網訊 農學院陳紹江教授團隊在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的拓展應用上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團隊通過對基因序列比對分析,發現玉米單倍體誘導基因ZmDMP在雙子葉植物中的保守性較高。為驗證其在雙子葉植物上的功能,研究團隊對擬南芥中的ZmDMP同源基因進行敲除,成功獲得了擬南芥的單倍體。
  • |Vol·25-2020|葉片膨壓損失點與耐旱性以及葉碳經濟性狀相關聯
    二、研究方法本文彙編了代表中國9個主要類型的木本生物群落(見Figure 1:乾熱河谷稀樹草原、紅樹林、溫帶針闊混交林、沙漠灌木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低山針闊混交林、喀斯特林地、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389個樹種的1752個體的πtlp值。
  • 單子葉和雙子葉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放眼望去,感覺眼前的植物都是一個樣,其實呢,這裡面好多學問,不管是葉子,花,其實裡面門門道道的學問還有好多。我會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講解。1.最大區別是?2.花葉的區別3.根的區別4.葉脈的區別5.生活中植物雙子葉和單子葉分別有哪些?
  • 《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出版發行
    該圖集全三冊共2000餘頁,詳細介紹了我國全部11400餘種木本植物基於縣域的分布區及相關氣候信息,是目前世界上物種收錄最完備,分布最詳盡的有關區域植物分布的圖集。準確翔實的物種分布資料是宏觀生態學、生物地理學以及保護生物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基礎,也是農、林業生產實踐的重要依據。
  • 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的區別 怎麼區分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在所有的被子植物中,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在整個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的種類佔總數的4/5,雙子葉植物除了幾乎所有的喬木以外,還有許多果類、瓜類、纖維類、油類植物,以及許多蔬菜;而單子葉植物中則有大量的糧食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麥、小麥、高粱等。那麼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有什麼區別呢?
  • 每日摘要:單、雙子葉葉片發育差異(綜述)
    單、雙子葉之間的葉片發育存在形態及分子機制之間的本質差異。單、雙子葉植物的葉片差異主要表現在葉片的上、下部的精細結構、葉片基部鞘葉的形成與否及維管的模式建成。作者認為單、雙子葉在個體發育不同時間中部側面結構域的拓展直接影響了葉脈脈落及葉片基部的特性。此外,作者還在本文中討論了複雜葉片發育中譜系特異性機制。
  • 我國發現迄今最早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 橙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
    橙子是芸香科植物,屬於雙子葉植物,除了芸香科,旋花科、茄科、菊科、薔薇科、無患子科、豆科、錦葵科、葫蘆科、山茶科、十字花科和木蘭科的植物是雙子葉植物
  • 涼茶植物 | 布渣葉
    布渣葉為嶺南習用草藥,尤以廣東省分布廣,產量大,資源十分豐富。布渣葉藥用歷史並不長, 古代和現代的臨床應用也比較少, 主要在廣東民間煲涼茶的原料中出現,其保健作用廣為認可,為臨床合理應用布渣葉提供了科學依據及其在涼茶保健品方面的進一步開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中國農大陳紹江團隊實現雙子葉植物單倍體誘導技術突破
    大田作物生產是維持人類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植物學上可以分為單子葉和雙子葉作物兩大類,單子葉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麥和玉米等,雙子葉主要包括大豆、油菜、棉花及番茄、黃瓜等作物。無論是對於單子葉作物還是雙子葉作物,純系創製均是其育種過程的關鍵環節。單倍體育種技術可加速純系選育進程,且與基因編輯技術結合可實現對自交系的快速定向改良,能夠極大地提高育種效率,是作物育種中的共性關鍵技術。
  • 雨林深處的小灌木:粗葉木屬研究論文集
    粗葉木屬植物是熱帶原始林下優勢地位明顯的一類灌木植物, 它們耐蔭而不能適應強光照, 在林窗和次生林中通常消失, 故它們中的一些種類常是劃分森林群落的特徵成分。由於特殊的生物和生態學特性, 它們在生物地理學、雨林恢復、物種形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遼寧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
    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照片記者31日從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獲悉,遼寧省凌源距今約1.24億年的地層中首次發現迄今最早的真雙子葉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今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紹了由瀋陽師範大學、吉林大學、中科院植物所和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佛羅裡達大學科學家組成的課題組的這一重大發現。據介紹,這次發現的「李氏果」化石保存完好,形態特徵與現生的毛茛科植物基本一致,在葉形、脈序和果實特徵等方面特別像現生的鐵線蓮、翠雀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