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大神分享懷舊攝影集:70年代農村放電影的日子,你還記得嗎?

2021-01-11 騰訊網

對於生活在農村裡的70後來說,定期來村裡放映的電影算是兒時一項最有趣的娛樂活動,放映機、不算很大的幕布、零零散散的小凳子和熱鬧的流動攤販......這些元素構成了70後、80後的童年回憶。

東論網友@龍叔近日放出一組頗具懷舊氣息的攝影集,張張皆是真·大片氛圍,來看看這組照片是否勾起了你的童年回憶?

「上世紀70年代,那是我的童年時代。那時候,最盼望的,就是村裡放電影。」

「記得那年月,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公社的電影隊來村裡放電影。村裡小店鋪門前,貼了一張「今晚電影驚險反特故事片 XXXX」的大海報,一時間全村人喜氣洋洋,奔走相告。」

「夜幕降臨,電影隊在曬場上豎起兩根竹竿,掛上銀幕。這時各家小孩扛著長凳子,陸續來先「定」個好位。先來的,大都選擇在放映機周圍,那是最好的位置。發電機發動了,曬場上一片通明,鄉親人也陸陸續續趕來,找到自家孩子定的位置。一時間曬場上人頭洶湧,歡聲笑語。曬場邊有人擺個小攤,煤油燈下是那誘人的香葵花子、醃酸薑白蘿蔔,2分、5分錢就一大包,甚是好吃!」

電影準備開始,銀幕下大喇叭神奇地傳來放映員的聲音:「各位觀眾,電影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找好位置坐好。」接著是先放一段農業科技方面的宣傳片。電影正式開始,曬場上馬上安靜下來,個個仰頭盯著銀幕。很快大家就進入到劇情當中,雖然那時候會說普通話的人不多,聽得懂普通話的人也沒多,但是大家都能看得懂。

「一片膠捲播放完,趁著換片的短暫兩分鐘,有人鑽出人群去買小吃,有人去黑暗角落解手。小孩尿多,可是擠不出去,又擔心下一片馬上開始,於是就蹲下,在家人的遮掩下就地解決。換片結束接著播放,人們就跟片頭數字倒計時:5,4,3,2,1,馬上又沉浸在精彩的劇情之中。」

「那時候,每一場電影都非常好看,每一部電影都是經典,至今仍然記得:《上甘嶺》、《英雄兒女》、《紅日》、《劉三姐》、《五朵金花》、《特急警報333》……有些電影,在本村看了,到電影隊去鄰村放映的時候,又呼朋引伴去再看,一看再看,百看不厭,對每部電影的情節了如指掌,甚至能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模仿得惟妙惟肖。」

電影結束,放映員開亮電燈,電影上的聲音低下去,放映員的聲音響起:「今晚電影到此結束!請大家散場時不要擁擠,家長帶好小孩。」曬場上頓時又熱鬧起來,人們點起籬竹火把,或者打著手電筒向四方散去。

那段時光,是我們70年代人農村人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如今想看電影十分方便,可是,總覺得少了一些味道。

你的童年裡也有放映機的身影嗎?

來源:東方論壇、文中圖片皆來自東論網友@龍叔,未經發布人授權不得使用|編輯:以太

相關焦點

  • 讓你秒變「大神」的二十個常用攝影術語,你學會了嗎?
    「光圈 快門 感光度 曝光 曝光補償 色溫 景深······」 面對這些專業術語,有沒有小夥伴和我當初一樣傻傻分不清楚,感覺攝影真的好難學,無從下手。鄙人不才,整理了一些比較常用常見的攝影術語,用我自己的理解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你還記得嗎、那個給自行車上牌、砸鋼印的年代
    文:華德陽你還記得嗎?有段時間騎自行車也需要「駕照」。你還記得嗎?上世紀九十年代,自行車還是主要交通工具,那時候的自行車猶如現在的手機,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於是有人盯上了這門生意——砸鋼印。用農村的一句大白話就是——「真坑爹」!那時一塊多錢就能吃包子喝粥吃油條啃燒餅,兩塊錢可以吃飽喝足,何況5塊錢呢?
  • 日本微型攝影大神「田中達也」的微觀春天~
    日本微型攝影大神--田中達也(Tatsuya Tanaka),喜愛用身邊的元素營造屬於自己的微小世界,並用攝影的方式呈現出這些精巧的畫面來。這些畫面看著如此的逼真但又超越現實,你往往會在一種「原來還可以這樣啊,為什麼我就想不到呢?」
  • 微距攝影大神:Mike Golding微距作品欣賞,簡直美極了!
    最近一直在談微距攝影,總結了許多方法。介紹一個微距攝影界的大神給大家。英國的Mike Golding,現居倫敦,非常擅長花草的微距拍攝。他的作品沒有特別複雜的東西,都是我們常見的花花草草,卻總是拍出特別美好的韻味。
  • 從軍用偵查神器到攝影,紅外攝影真有那麼「黑科技」嗎?
    1930到1940年代,好萊塢的電影製片人及業餘攝影師開始注意到紅外攝影的藝術應用。與此同時,二戰期間軍方也擴大了對紅外照相技術的使用。到1960年代,在流行文化領域紅外攝影已經幾乎家喻戶曉了,各種先鋒音樂的專輯封面都樂於使用這一新潮元素。隨著1990年代後期數位相機的出現,常規攝影和紅外攝影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電影用光如何運用到攝影中?
    在攝影術剛剛誕生的時候,還沒有電影技術。有的攝影師嘗試借鑑繪畫、雕塑,有的則堅持尋找攝影獨到的藝術語言,當時就有討論,到底該不該去「模仿」。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這兩類中都出現了大師以及名作!留下的只有膜拜欣賞。
  • 享受無罪——2020年大神們的星野攝影總結
    好意謝過公爵,這光景真的不適合出去拍片,算算時間,應該做自己攝影總結了,但按照慣例,也到了一年一度學習大神們的片子時候,並且吹毛求疵一番的時間啦。老傳統不能丟,雖然我早已淡出江湖。想想前些年,每次恬不知恥煞有介事地寫總結,也頗為臉紅。但看看那些標題,卻發現有些事兒,還是不慎被言中。這種感覺,真是好奇妙啊。本篇內容中的很多圖來源於Steed老師「夜空中國」的整理,特表示感謝。
  • 攝影專業絕不能錯過的9部紀錄片
    這部電影按年代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無聲電影年代。第二部分是帶旁白的黑白電影時期。第三部分是彩色電影時期。這部電影由數百個電影片段組成。影片結束後,你一定會深深地被攝像機背後的靈感和魔法打動。而靜態攝影師也將從中獲益匪淺。
  • 攝影大神Helmut Newton的作品曾經傳遞出性感高冷魅力
    牛頓在20世紀70年代第二波女權運動的背景下嶄露頭角,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視覺藝術家之一。他的攝影作品定義了時尚專題和廣告呈現女性的方式。  飽受爭議的先驅[2] 牛頓1920年出生於柏林,是一位猶太紐扣製造商的兒子。他童年衣食無憂,母親會精心為他戴上塔夫綢領結,還常去Berliner  Schwimm Club遊泳玩水。
  • 從電影《一秒鐘》想到上世紀80年代初農村的露天電影
    作者:流雲藝朵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我最初的電影印象是關於露天電影的。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其實沒有露天電影這樣一個稱謂。因為在我們村人的意識裡,電影都是要在場院上放的,不管是哪個隊放電影,都是天黑了在場院上放。那時候哪裡知道城裡人看電影都要到電影院,坐在那麼舒服的椅子上觀看呢。如今,坐在電影院裡看這部叫做《一秒鐘》的電影。故事所講述的有關看電影的故事一下子就讓人想起那個看露天電影的年代。雖然電影中的看電影還不是露天電影。
  • 運動攝影寫真,教你拍出陽光形象照!
    對於攝影,將需要在圖片中看起來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體操服以及各種設備(球或色帶)。工作室或體育場內(室內或室外)的幾乎所有室內裝飾都適合此類主題。專業的攝影師將幫助你選擇並以最成功的姿勢拍攝照片。與體操主題相似的是舞蹈,在這裡你還可以挑選非常時尚,有趣的衣服和鞋子。這樣的照片集也適合那些沒有專業舞蹈知識的女孩。
  • 顏值不敵「70歲貝克漢姆」,21歲大布放棄攝影夢,做模特前途堪憂
    從2017年爸媽幫他出版的攝影集開始,陸續接了一些雜誌封面的攝影工作。 但是攝影技術一直被群嘲,所以找上門的工作少之又少。 為了捧兒子沒辦法,貝克漢姆讓大布幫他拍攝自家的墨鏡廣告。然而這位大少爺選擇的卻是黑白照片,既看不出墨鏡的遮陽特性,又看不到商品的色號屬性,簡直是拍了個寂寞。
  • 攝影收藏最終必須進入公共空間【黃建鵬訪談(下)】
    撰文:馬小呆 「絕大部分的老照片 並沒有藝術價值」 您還記得自己收藏的第一幅作品是什麼嗎?我在這幅作品的右邊加了另外一幅小照片,正是王小亭本人拿著電影攝影機,這幅照片就是佐證作品的文獻。 另外,我還買到了1937年的那本《生活》雜誌,成色非常新,但是因為現場展櫃有限,就沒有放進去。 這就是文獻和作品的區別,文獻可以還原、佐證很多東西,但作品才是我做收藏這件事的最終落點。
  • 斯坦利·庫布裡克攝影作品:紐約
    作為《洛麗塔》、《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閃靈》等電影的編劇及導演,庫布裡克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之一。去年,紐約市藝術館就公開了25張庫布裡克以前拍攝的,但從來未公開過的紐約的照片。這25張攝影作品集創作、劇情、燈光和懸疑於一體,同他的電影一樣,極具戲劇張力。庫布裡克對電影的特殊處理技巧,也許就隱藏在他的相機後面。
  • 曾經的小學語文課文你還記得多少呢?這些小學課本你還有印象嗎?
    小編想先回憶一下70後的課本,70後的課本封面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語文課本的內容還有人能想起來其中的某一篇課文嗎?70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在全國還沒有採用統一的編制,但是很多學校都會使用人教版的教材,那個時候的中小學教材還是十年制的,語文課本非常具有時代特徵,但是因為處在70年代,所以並沒有收錄很多豐富的內容,不過,那個年代的課本內容雖然有限,卻依舊擋不住祖輩們對於知識的需求。不知道,你們看到這個圖片,是否能回憶起來小學時無憂無慮的時光呢?
  • 什麼是商業攝影?商業攝影具備的特徵
    商業攝影有不同於其他攝影門類的特點,就其作為商業廣告攝影自身來講,還有如下幾項特徵:一、商業性特徵商業性特徵是商業攝影區別於其他攝影類別的主要特徵。 正是商品為商業攝影確定了主題。因此,不論是從拍攝構思創念還是內容表現,商業攝影都受著嚴格的商業性限制。攝影師必須首先遵循商業策略的約束,構思創作必須體現商品的個性與風格,展示商品的特點與優點,服從商品的需要。
  • 攝影入門_天文攝影的知識全科_陳閱攝影培訓
    想精通天文攝影嗎?是否想學習捕捉流星雨,穿越夜空的銀河系的藝術?本期陳閱攝影培訓給大家帶來天文攝影的知識全科指南,這裡提供了有關天文攝影奇妙世界的所有知識,會對你有所幫助!首先,嶄露頭角的天文攝影師需要知道計劃,耐心和毅力是遊戲的名稱。
  • 【學苑】攝影白平衡到底是什麼?
    因此有時候你拍出來的照片,色調可能會變得怪怪和不夠理想,「白平衡」這功能正是為拍出正確色調而出現。白平衡簡介有試過拍出來的相片整張偏藍或偏黃嗎?想拍出電影海報中藍藍色的浪漫雪景,但拍來拍去都是純白一片毫無味道?又例如在想拍出日落西山的金黃色感覺,但拍出來只是普通一團白光?這時候,很多人都會埋怨相機或鏡頭是不是出了什麼毛病,其實這一切都關乎到相機的白平衡(White Balance)設定。
  • 瑪格南圖片社70周年 網易雲課堂首發攝影大師講座課程
    提起瑪格南圖片社,絕對是享譽全球的殿堂級攝影機構,也是全世界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心中最神聖、最嚮往的地方。在過去70年裡,瑪格南圖片社的攝影師們為記錄世界重大時刻留下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如甘地遇刺與甘迺迪遇刺,唯一記錄下全過程的都是瑪格南的攝影師。
  • 中國畫意攝影第一人:郎靜山
    他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藝術實驗,直到30年代後期逐漸走向成熟,開始提倡融合中國傳統繪畫原則的創造性攝影技法,即「集錦攝影」法,一種利用暗房技術將多張底片,數次曝光於一張相紙上的獨特技法,將「暗房疊放技術」發揮到了極致。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集錦攝影是解決中國畫風格攝影問題的一種技術解決方案,可將數張底片組合成無縫的風景、靜物,以及中國畫風格的肖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