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長輔導行為大數據來了,能不能看到你的影子?

2020-11-22 東北新聞網

  2018年,「吼媽」「甩鍋爸爸」相繼誕生。輔導孩子寫作業竟成為影響親子關係、夫妻關係的社會問題。近日,小猿口算與丁香醫生根據平臺小學生家長行為數據,整理髮布了《2018年十大輔導作業「後遺症」》。數據顯示,輔導小學生家庭作業的主力軍是30到40歲的媽媽,全國家庭中僅有10%的爸爸會主動承擔孩子的輔導任務。在遼寧省,小學生家長年齡段分布比例為:25至30歲佔13%,30至35歲佔42%,35至40歲佔34%,40至45歲佔4%,45歲以上佔7%。

  超八成夫妻因子女教育曾互相埋怨

  數據顯示,84%的夫妻在孩子進入學齡期之後會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互相埋怨,進而引發爭吵影響夫妻關係。爭吵的主要原因,是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爸爸投入的時間精力太少從而引發了媽媽的不滿情緒。在遼寧省,過去一年因為孩子教育問題吵架的夫妻佔比達87%。全國數據看,一、二線城市爸爸輔導孩子的比例略高於三、四線城市,但北京爸爸以2%的輔導比例成為全國「最懶爸爸」。

  「白天上班,晚上陪寫作業」是很多家長的生活狀態,根據對家長的輔導行為及狀態追蹤,在《十大輔導作業「後遺症」》中,因輔導作業導致的生悶氣、夫妻爭吵、勞累過度、親子關係緊張等問題非常普遍,其中超過2成的家長會因為焦慮子女未來產生抑鬱傾向、食欲不振,甚至還有22%的家長出現高血壓、14%的家長出現心臟不適等嚴重不良反應。

  2019年,最後一批80後也步入了30歲,成為小學生家長的主力軍。數據顯示,在小學生家長中已有24%來自90後,61%是80後,8%是70後,7%是60後。不過,遼寧小學生家長中,90後僅佔10%。

  遼寧42%小學生家長每天輔導一至三小時

  報告顯示,我國超過7成的小學生家長每天下班之後輔導孩子的時間超過2小時,其中上海地區有35%的家長每天輔導孩子的時間在5小時以上,被評為全國最勤奮家長。遼寧家長每天輔導孩子作業的時長佔比為:1小時內的佔34%,1至3小時的佔42%,3至4小時的佔15%,5小時以上的佔9%。

  輔導時間過長、壓力過大直接導致小學生家長中亞健康人群比例較高,建議家長在輔導孩子過程中可以適當藉助科學的輔導工具,減少重複性勞動。此外,小學生家長也應注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找到一個情緒釋放的窗口。大數據顯示,西南地區、尤其是四川、重慶的家長,焦慮情緒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原因在於西南地區的家長休閒娛樂活動比較豐富。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王月

  2018十大輔導作業「後遺症」

  TOP 1:因輔導作業生氣-----------------87%

  TOP 2:因輔導孩子作業引發夫妻爭吵--------84%

  TOP 3:每天輔導作業時間超過2小時--------74%

  TOP 4:因輔導作業導致親子關係緊張--------60%

  TOP 5:因輔導作業出現胸悶、頭疼----------40%

  TOP 6:因輔導作業出現高血壓------------22%

  TOP 7:因輔導作業出現抑鬱傾向-----------21%

  TOP 8:因輔導作業食欲不振--------------20%

  TOP 9:因輔導作業出現心臟不適-----------14%

  TOP10:因輔導作業二胎媽媽產後抑鬱、回奶-----2%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寫作問題:不是積累少,也不是基礎差,而是家長輔導得太多
    寫作練習,從一年級入學開始,就成為每一位家長重視的學科學習內容。很多家長生怕自己孩子在語文學習上落後,一年級的孩子就開始寫日記、寫小作文。從稚氣未脫的字跡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童真,而是被迫學習的無奈感。那些作文的套路和技巧,看似是一篇很優秀的低年級作文,但孩子仍然不會寫作,一到考試還是經常「掉鏈子」。家長也很苦惱,感覺語文學科是越來越難學。對小學生的要求太高了,作文真是很難拿滿分。
  • 小學生近反義詞分不清,老師教給家長輔導技巧,提高詞語學習能力
    很多學生在剛剛開始學習近反義詞的時候,是非常有興趣的,小學生的想像力比較高,還能自創詞語。儘管很多自創詞語多來自口語表達,沒有語法規律,但是家長和老師都要鼓勵孩子對近反義詞的創造,只有去熟悉詞性的規律,才能把近反義詞掌握好。
  • 小學生模仿家長籤名,老師哭笑不得,家長吐血回家挨打
    小學時,學生們都會遇到一件特別煩心的事情,那就是找家長籤名,每次考試完都需要找家長,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有些學生看著成績不算好的試卷,不敢讓家長籤字,只能想出辦法,模仿家長籤字,老師看到後哭笑不得,家長氣得吐血,學生們只能回家接受男女混合雙打。
  • 為什麼家長輔導不了小學生作業?6道數學智力題,你比孩子聰明嗎
    為什麼家長輔導不了小學生作業?6道數學智力題,你比孩子聰明嗎?所謂的智力題,就是通過一定的邏輯,通過各學科的專業知識,解決智力遊戲的測試問題,這些智力遊戲鍛鍊了人們的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是邏輯性、娛樂性強的遊戲,這是小學生、中學生、高中生、大學生和老年人也能玩的遊戲,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數學智力題,很多人無法跨越第三關,挑戰嗎?我們先看這個第一個問題吧,第一個難度是最低的,可以用三根火柴棒做三角形,怎麼用九根火柴棒做七角形?
  • 主流學校 VS 輔導機構,到底誰是誰的影子?
    根據上升趨勢,預計到2022年我國接受校外輔導的人數會達到6450萬人。孩子的教育大於天,「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校外培訓有利有弊,似乎每個人對這個話題都有自己的一絲看法。特別在疫情爆發後,培訓機構頻頻暴雷,引起家長一片恐慌,各個社交媒體也蔓延著對教育培訓的軒然熱議,其中有不乏堅決取締一切校外培訓的聲音。
  • 3道小學六年級幾何數學題,愁壞了家長,看到答案,直接哭了
    小學的四則運算、中學的代數幾何、大學的微積分……一本本記錄著神秘符號的四四方方的冊子,總能在以措不及防的時刻,成功的成為學生補考的必備科目。經歷了漫長求學路,告別了象牙塔,當你以為從此可以和數學說一聲「青山綠水,後會無期」時,數學再次不期而至——娃上小學了。氣定神閒的你進入了「輔導作業」第一季拍攝現場,只是,這次數學又是「最佳男主角」。
  •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學好英語?
    孩子對英語學習沒興趣,家長該如何輔導孩子學習英語?學校有老師監督教學孩子還能堅持學一學,但是回到家中,沒人輔導,孩子更是覺得英語學習無趣,許多家長表示自己上學那會兒就沒有學好英語,而且這麼多年過去學過的英語早就忘得差不多了,現在也無法去輔導孩子,因此,家長面對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信心的孩子會感到束手無策。
  • 網上選培優課,家長們要避開4個坑,小學生線上學習的弊端要了解
    雖然停課不停學有序進行,老師們也換著花樣備課、上課,學生們經過這段時間的適應,磕磕碰碰中,家校雙方倒也能開始默契配合。不過,沒什麼能阻止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投資,線下培優班上不了,我買網課。網上選培優課,一樣能給孩子拔高成績和補習。於是我們的小學生,天天在家上網課,一周7天都沒有休息。
  • 磨蹭是小學生的「統一行為」?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只有老母親懂
    但在一件事情上幾乎能做到「全國統一」,就是讓無數家長抓狂的「慢性子」、「磨蹭」。 3)寫作業困難戶 小學生的統一行為還有寫作業時太困難,看似簡單的題要算好久,寫一會玩一會,一點作業也會洗到很晚。 而且過程中還會寫出很多奇葩答案,輔導作業的家長被「氣瘋」是常有的事。
  • 5道小學數學燒腦題,家長紛紛被「虐哭」,網友:還不如小學生
    ,特別是對於家長輔導的時候,也並不會,所以都會非常的煩惱,那麼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五道小學數學燒腦題,家長們對此紛紛被「虐哭」,網友:還不如小學生。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二題當中,我們看到圖案,可能很多人都是比較懵了,要學生求證商為整數的時候,榆樹市雖然下面給了一定的思路導航,所以在這樣的導航當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其實是一個循環數而已,所以餘數也是有所循環的,有著一定的規律,只不過需要自己去總結,所以這一個步驟確實是非常難的,能夠考驗學生的一些思維邏輯能力和整理能力,不得不說現在小學都已經考驗了太多的綜合能力,也難怪我們很多的家長在輔導的時候
  • 最難的5道小學生智力題,難倒無數家長,能全部答對的都是天才!
    小學生的教育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隨著小學生課程的改革,難度確實有所提高。一些家長老是抱怨,孩子的作業輔導不了。現在小學生的作業本也是越來越難了,遙想當年我們小學的時候,哪有這麼高難度的題目。這些數學智力題對於小學生也具有很大的幫助,對於小學生腦力的開發,思維方式的運用具有很大的幫助。當然了這些題也是比較難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最難的5道小學生智力題,難倒無數家長,能全部答對的都是天才!其實小學生的智力題就是小學生經典的奧數題,這類題可以很好的讓我們在工作一天的時間後活動下腦筋,鍛鍊一下我們的思維力,減輕工作壓力,但是真的遇到這種題你是真的會做嗎?
  • 小學生模仿家長籤名「翻車現場」,老師看完忍不住笑,手法太拙劣
    文/妮妮作為學生時代的過來人,大家一定能懂得考試後老師讓家長在卷子上簽字的心情,考得好還好說,如果考得不好,這種行為真的是「太難了」!因為一旦被家長看到成績單,肯定免不了一頓懲罰,甚至還有可能被「混合雙打」。所以很多孩子都不敢讓家長看成績,不敢找家長籤字。
  • 成都一小學生去派出所找警察輔導作業:爸媽加班沒時間
    前兩天,阿槑老師看到一件特別好笑又無奈的新聞。成都雙流,一小學生因父母加班沒空接自己放學,便來到派出所主動要求警察監督自己寫作業。小男孩在警察叔叔安排的房間裡寫作業,並蹭了一頓晚飯後,被其舅舅接走。看來,民警也要國際化,懂點英語才好輔導孩子作業呀~但,輔導作業難道不是家長自己的責任嗎?阿槑老師猜想,可能是輔導作業真的太辛苦了。
  • 「最懶小學生」造句,老師看後無法打叉,家長:這是明擺著敷衍啊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隨著整個社會對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的重視程度提升,現在的小學生作業也的確奇葩多多。而這不僅考驗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時的耐心,也考驗老師批卷時的決心。「最懶小學生」造句,老師看後無法打叉這位小學生在寫語文作業時,投機取巧的造句令網友都身為佩服,並為他起了個封號叫「最懶小學生」。當題目讓孩子用馬前失蹄、痛快淋漓這兩個成語造句時,他填上的答案是「我馬前失蹄」、「我痛快淋漓」。
  • 輔導作業分分鐘讓人抓狂,家長別急著抱怨,多半是視知覺能力太差
    每次給小學生輔導作業,真的會讓父母抓狂,因為孩子真的記不住,很多題講了無數遍,拼音背得滾瓜爛熟還是不會做。有時候輔導作業能讓你懷疑人生。我家孩子是不是太笨了?總是分不清6和9,就連2和5都能認全。視知覺能力,是指將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給大腦的加工能力,而不是指人的視力。這是很多孩子(尤其是3-10歲孩子)學習中的「攔路虎」。這項能力跟不上,孩子學習吃力,家長輔導作業更吃力。一、視知覺能力跟寫作業的關係?
  • 孩子作業家長不會輔導怎麼辦 優學派學生平板來幫你
    「當了上學孩子的家長才知道,當年自己爸媽輔導功課有多難!」近日有家長一邊慨嘆「天道有輪迴」,一邊細數給孩子輔導作業的無奈。課後作業裡有的題目家長完全不會做,有的題目會做也給孩子講不明白,這時面對孩子求知的眼神,家長通常都很尷尬。到底有沒有辦法可以幫家長解決課後輔導這難題呢?當然有!
  • 爆款神燈治癒家長「心病」:柔光護眼,還能遠程輔導熊孩子功課
    寫在前面家裡有兩個正在上小學的孩子,所以我特別清楚孩子在學習方面,老師和家長雙方配合的重要性,特別是我家大兒子今年開始讀四年級。現在的小學生學習科目多,壓力大,是現在大多數孩子的普遍狀態,再加上形形色色的課外輔導班和興趣班,孩子辛苦,家長也得跟著一起忙碌才行。
  • 家長是理工科專業,孩子的語文成績就差?老師:和家長沒關係
    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家長不能因為自己的語文成績不好,就放棄對孩子的學習輔導,而且家長學歷高,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家長也是會學習的人。在對待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一定是特別關注的。家長只需要明確一件事:你是理工科學霸,不見得孩子也需要培養成學霸,語文成績差的小學生,我們也有辦法幫助孩子來提高和進步。
  • 小學生寒假作業清單新鮮出爐,家長:早就該這樣布置了!
    仔細看看小學生1到6年級的寒假作業,聽、說、讀、寫全包括。尤其說到了寫,寫一寫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寫日記,或寫一寫讀後感,寫一寫身邊讓你感動的事情和關於你的榜樣。二、數學學科大家看到了1、2年級的數學寒假作業,覺得就是動手操作題,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
    調查結果反映出目前小學生家庭教育的一些新特點和新問題:  家長對子女優先關注現實性因素,對發展性因素的關注度較低家長的教育關注點能直接反映其教育態度和期望。  擇校的效果令人失望家長的擇校動機源於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希望讓子女享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獲得學業上的長足動力與支持。但是,擇校到底能不能提高小學生學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