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SH 搶先看 | CLL有限療程探索結果更新,靶向藥固定周期治療尚需更長時間的觀察
2020-12-02
2020年12月5日~8日,第62屆美國血液學年會(ASH)將首次以線上形式召開。此次會議繼續聚焦血液領域,尤其淋巴瘤疾病的眾多最新進展結果,本文特別關注CLL目前有限療程探索的熱點話題,針對部分代表性的固定周期治療研究進行了闡述,並邀請範磊教授進行點評,內容如下。
BOVen研究:澤布替尼、維奈克拉和奧妥珠單抗聯合的有限療程方案(BOVen)一線治療CLL/SLL,中位隨訪14個月,PB和BM uMRD分別為92%和84%,77%患者達設定的uMRD終點停止治療
摘要號:poster 1307;
時間:2020年12月5日(周六)7:00 AM-3:30 PM
一項多中心、2期臨床研究,採用澤布替尼(B)、維奈克拉(Ven)和奧妥珠單抗(O)三藥方案一線治療CLL/SLL,根據MRD確定治療持續時間,先行BO治療2個療程,Ven從第3療程開始給藥。連續2次PB 和1次BM中達uMRD-FC4(流式細胞術,靈敏度≥10-4)的患者停止治療。主要終點為BM uMRD-FC4率。
入組患者中位年齡59歲,67%具有CLL IPI高風險或極高風險,72%為IGHV未突變,15.4%存在del17p和/或TP53突變。37例患者可評價療效。
在中位隨訪14個月時,達PB和BM uMRD-FC4的患者比例分別為92%和84%。至BM uMRD-FC4的中位時間為6個月。ORR和CR/CRi率分別為100%和49%。77%患者(55%CR/CRi,45%PR)達到預先規定的MRD終點,並在中位治療10個月(8個月BOVen三聯治療)後停止治療。未發生MRD復發或進展事件。
在基線時TLS高風險的16例患者中,14例(88%)通過BO治療,在Ven開始時TLS高風險降至低/中風險。沒有患者發生實驗室/臨床TLS。≥3級AE(≥5%)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15%)、血小板減少(5%)、皮疹(5%)和肺炎(5%)。
CAPTIVATE研究:達確認uMRD患者,後續採取安慰劑或伊布替尼治療,1年DFS暫無差異,仍需更長隨訪驗證
摘要號:oral 123;
時間:2020年12月5日(周六)9:30 AM
CAPTIVATE研究納入<70歲的初治CLL/SLL患者,伊布替尼導入治療3個療程後再聯合維奈克拉治療12個療程。其中達確認uMRD(在≥3個周期內連續達uMRD,在外周血和骨髓中均出現)的患者按1:1隨機接受安慰劑或伊布替尼雙盲治療。主要終點是確認uMRD的兩組患者的1年DFS率。在86例達確認uMRD患者中,隨機接受安慰劑與伊布替尼的患者的1年DFS率無顯著差異(95.3% vs 100%,P=0.1475),5年PFS率均>95%。
MURANO研究:VenR治療後未進展(PD)且達uMRD的患者,超一半發生MRD轉換,且del(17p)、複雜核型以及IGHV未突變為MRD轉換及隨後進展增加的風險因素
摘要號:oral 125;
時間:2020年12月5日(周六)10:00 AM
MURANO(VenR vs BR治療R/R CLL)研究中位隨訪59.2個月,治療結束未PD且達uMRD的83例患者中,4例出現PD而既往無MRD轉換(既往uMRD的患者連續2次檢測到MRD或PD),47例出現MRD轉換。至MRD轉換的中位時間為19.4個月。在MRD轉換的患者中19例隨後發生PD,從MRD轉換至PD的中位時間為25.2個月。基線存在del(17p)、基因複雜性(GC,定義為≥3個拷貝數變異)和IGVH未突變均與MRD轉換和後續PD的風險增加相關。所有4例del(17p)患者出現MRD轉換並出現PD。44%的GC患者和20%的非GC患者最終發生MRD轉換並發生PD。IGVH未突變患者的MRD轉換率(37%)也高於IGVH突變患者(4%)。
專家點評
近年來隨著新藥的不斷湧現,慢淋的治療逐漸進入到全面靶向藥物治療時代,相比免疫化療,針對老年不耐受化療和存在del17p/TP53突變、IGHV未突變、del11q等高危因素患者,使用BTK抑制劑單藥即可顯著改善患者長期生存,進一步的聯合治療使患者獲得深度緩解並且使停藥成為可能。目前以BTK抑制劑、CD20單抗和BCL-2抑制劑為基礎的方案是CLL有限療程探索較多的組合方案。澤布替尼作為一種高度特異性BTK抑制劑,對ITK的抑制作用更低,對ADCC作用影響小,且淋巴組織中的佔有率接近100%,故與O和Ven聯合可能會取得更好的緩解。
在BOVen三藥聯合治療初診CLL臨床研究的更新結果中,中位隨訪14個月時,PB和BM uMRD率均達到較高水平,分別為92%和84%,至BM uMRD中位時間僅為6個月;另外安全性良好,BO兩藥聯合使88%患者TLS高風險降低至低/中級別。沒有患者發生實驗室/臨床TLS,≥3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發生率僅為15%。目前77%患者處於停藥觀察中,期待更長時間的隨訪數據驗證三藥聯合的優越性。
另外,探索兩藥聯合的臨床研究也很多,今年CAPTIVATE研究首次公布了深度緩解後有限療程治療的隨機對照結果,但是目前1年隨訪尚未顯示差異。此外,MURANO研究顯示,即使VenR兩年治療結束達uMRD,還是有一定比例患者會復發,且有高危因素的患者MRD轉換和後續進展的風險會增加。考慮到CAPTIVATE研究入組的是預期壽命較長的一線年輕患者,高危比例並不高,因此,基於1年DFS的指標就得出結論可能為時過早,短期DFS並不能看到差異。未來還需更多隨機對照及更長隨訪的數據對這些問題給予回答。
範磊 教授
江蘇省人民醫院血液科科室副主任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
中國抗癌協會第一屆青年常務理事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第十一屆青年委員
江蘇省醫學會血液分會青委副主委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和康奈爾大學附屬紐約長老會醫院博士後
研究方向為淋巴腫瘤的精確診療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