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SH 搶先看 | CLL有限療程探索結果更新,靶向藥固定周期治療...

2020-12-05 醫脈通

2020 ASH 搶先看 | CLL有限療程探索結果更新,靶向藥固定周期治療尚需更長時間的觀察

2020-12-02

2020年12月5日~8日,第62屆美國血液學年會(ASH)將首次以線上形式召開。此次會議繼續聚焦血液領域,尤其淋巴瘤疾病的眾多最新進展結果,本文特別關注CLL目前有限療程探索的熱點話題,針對部分代表性的固定周期治療研究進行了闡述,並邀請範磊教授進行點評,內容如下。


BOVen研究:澤布替尼、維奈克拉和奧妥珠單抗聯合的有限療程方案(BOVen)一線治療CLL/SLL,中位隨訪14個月,PB和BM uMRD分別為92%和84%,77%患者達設定的uMRD終點停止治療

摘要號:poster 1307;

時間:2020年12月5日(周六)7:00 AM-3:30 PM


一項多中心、2期臨床研究,採用澤布替尼(B)、維奈克拉(Ven)和奧妥珠單抗(O)三藥方案一線治療CLL/SLL,根據MRD確定治療持續時間,先行BO治療2個療程,Ven從第3療程開始給藥。連續2次PB 和1次BM中達uMRD-FC4(流式細胞術,靈敏度≥10-4)的患者停止治療。主要終點為BM uMRD-FC4率。


入組患者中位年齡59歲,67%具有CLL IPI高風險或極高風險,72%為IGHV未突變,15.4%存在del17p和/或TP53突變。37例患者可評價療效。


在中位隨訪14個月時,達PB和BM uMRD-FC4的患者比例分別為92%和84%。至BM uMRD-FC4的中位時間為6個月。ORR和CR/CRi率分別為100%和49%。77%患者(55%CR/CRi,45%PR)達到預先規定的MRD終點,並在中位治療10個月(8個月BOVen三聯治療)後停止治療。未發生MRD復發或進展事件。


在基線時TLS高風險的16例患者中,14例(88%)通過BO治療,在Ven開始時TLS高風險降至低/中風險。沒有患者發生實驗室/臨床TLS。≥3級AE(≥5%)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15%)、血小板減少(5%)、皮疹(5%)和肺炎(5%)。


CAPTIVATE研究:達確認uMRD患者,後續採取安慰劑或伊布替尼治療,1年DFS暫無差異,仍需更長隨訪驗證

摘要號:oral 123;

時間:2020年12月5日(周六)9:30 AM


CAPTIVATE研究納入<70歲的初治CLL/SLL患者,伊布替尼導入治療3個療程後再聯合維奈克拉治療12個療程。其中達確認uMRD(在≥3個周期內連續達uMRD,在外周血和骨髓中均出現)的患者按1:1隨機接受安慰劑或伊布替尼雙盲治療。主要終點是確認uMRD的兩組患者的1年DFS率。在86例達確認uMRD患者中,隨機接受安慰劑與伊布替尼的患者的1年DFS率無顯著差異(95.3% vs 100%,P=0.1475),5年PFS率均>95%。


MURANO研究:VenR治療後未進展(PD)且達uMRD的患者,超一半發生MRD轉換,且del(17p)、複雜核型以及IGHV未突變為MRD轉換及隨後進展增加的風險因素

摘要號:oral 125;

時間:2020年12月5日(周六)10:00 AM


MURANO(VenR vs BR治療R/R CLL)研究中位隨訪59.2個月,治療結束未PD且達uMRD的83例患者中,4例出現PD而既往無MRD轉換(既往uMRD的患者連續2次檢測到MRD或PD),47例出現MRD轉換。至MRD轉換的中位時間為19.4個月。在MRD轉換的患者中19例隨後發生PD,從MRD轉換至PD的中位時間為25.2個月。基線存在del(17p)、基因複雜性(GC,定義為≥3個拷貝數變異)和IGVH未突變均與MRD轉換和後續PD的風險增加相關。所有4例del(17p)患者出現MRD轉換並出現PD。44%的GC患者和20%的非GC患者最終發生MRD轉換並發生PD。IGVH未突變患者的MRD轉換率(37%)也高於IGVH突變患者(4%)。


專家點評


近年來隨著新藥的不斷湧現,慢淋的治療逐漸進入到全面靶向藥物治療時代,相比免疫化療,針對老年不耐受化療和存在del17p/TP53突變、IGHV未突變、del11q等高危因素患者,使用BTK抑制劑單藥即可顯著改善患者長期生存,進一步的聯合治療使患者獲得深度緩解並且使停藥成為可能。目前以BTK抑制劑、CD20單抗和BCL-2抑制劑為基礎的方案是CLL有限療程探索較多的組合方案。澤布替尼作為一種高度特異性BTK抑制劑,對ITK的抑制作用更低,對ADCC作用影響小,且淋巴組織中的佔有率接近100%,故與O和Ven聯合可能會取得更好的緩解。


在BOVen三藥聯合治療初診CLL臨床研究的更新結果中,中位隨訪14個月時,PB和BM uMRD率均達到較高水平,分別為92%和84%,至BM uMRD中位時間僅為6個月;另外安全性良好,BO兩藥聯合使88%患者TLS高風險降低至低/中級別。沒有患者發生實驗室/臨床TLS,≥3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發生率僅為15%。目前77%患者處於停藥觀察中,期待更長時間的隨訪數據驗證三藥聯合的優越性。


另外,探索兩藥聯合的臨床研究也很多,今年CAPTIVATE研究首次公布了深度緩解後有限療程治療的隨機對照結果,但是目前1年隨訪尚未顯示差異。此外,MURANO研究顯示,即使VenR兩年治療結束達uMRD,還是有一定比例患者會復發,且有高危因素的患者MRD轉換和後續進展的風險會增加。考慮到CAPTIVATE研究入組的是預期壽命較長的一線年輕患者,高危比例並不高,因此,基於1年DFS的指標就得出結論可能為時過早,短期DFS並不能看到差異。未來還需更多隨機對照及更長隨訪的數據對這些問題給予回答。


範磊 教授

江蘇省人民醫院血液科科室副主任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

中國抗癌協會第一屆青年常務理事

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第十一屆青年委員

江蘇省醫學會血液分會青委副主委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和康奈爾大學附屬紐約長老會醫院博士後

研究方向為淋巴腫瘤的精確診療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2019 ASH 速遞 | 伊布替尼聯合Venetoclax一線治療CLL/SLL,MRD陰性...
    第61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於2019年12月7日至10日在美國奧蘭多舉行。會上公布了CAPTIVATE(PCYC-1142)研究中接受12個周期伊布替尼聯合Venetoclax治療的MRD隊列的結果,報告內容整理如下。
  • 2019ASCO搶先看 | SCLC靶向治療篇:二線,三線治療曙光初現,未來可期
    2019ASCO搶先看 | SCLC靶向治療篇:二線,三線治療曙光初現,未來可期
  • 科濟生物2020年ASH年會展示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最新研究結果
    這3項研究結果表明,CT053細胞在中國和北美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R/R MM)患者中有一致的良好的耐受性,在經過多線治療的患者觀察到顯著且持久的臨床療效,細胞在體內擴增良好,且未檢測到抗藥抗體(ADA)。CT053細胞有望成為治療R/R MM有突破意義的產品。
  • KEYNOTE-010再更新:兩年療程結束再用帕博利珠單抗療效如何?
    KEYNOTE-010研究探索了帕博利珠單抗後線治療PD-L1表達的晚期NSCLC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前期的研究結果顯示,帕博利珠單抗不管是在療效還是安全性均完勝化療,由此奠定了該藥在PD-L1≥1%的晚期NSCLC患者的二線治療地位。
  • 今年癌症靶向藥與pd1重大突破!2019全球肺癌大會搶先看
    昨日,官網已經公布了部分摘要,今年肺癌即將湧現眾多新突破,小編帶大家搶先看! 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TKI耐藥患者臨床療效良好,口服的雙靶向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
  • MDPI|中風治療新探索:人類胚胎幹細胞衍生球狀神經團靶向給藥治療
    研究表明,幹細胞給藥可以通過抗炎症,抗凋亡,促進神經發生和血管生成以及組織修復或替代來減輕腦出血給患者帶來的影響。幹細胞來源的球形神經團具有的可持續且高效的分化的能力、同質性及易於操作,存儲,解凍和大規模生產等優點,使其成為潛在的治療急性腦出血的候選人。
  • 聚焦ASH 2020:ROR1 ADC賽道有何看點?
    這些患者均經過大量的既往療法治療失敗或治療後復發,VLS-101輸液耐受性良好,並顯示出可預測的安全性,這表明了靶向ROR1藥物有望滿足更多患者的治療需求。基石藥業與默沙東先後兩大交易,ROR1到底有什麼魔力?
  • 科濟生物靶向BCMA的CAR-T療法擬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CT053已經在中國、美國和加拿大獲得臨床試驗批准,並獲得FDA授予的再生醫學先進療法(RMAT)資格和孤兒藥資格,以及歐洲藥監局(EMA)授予的優先藥物資格(PRIME)和孤兒藥資格。
  • 強強聯手,O藥+Y藥聯合化療有望躋身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2020年4月8日,百時美施貴寶(BMS)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受理其提交的一份補充生物製品許可申請,即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Opdivo(歐狄沃,nivolumab,納武利尤單抗)聯合CTLA-4抑制劑Yervoy(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易普利姆瑪)及有限療程的含鉑雙藥化療用於一線治療無EGFR基因突變和ALK融合的轉移性或復發性非小細胞肺癌
  • ASH 2016:PD-1抑制劑+靶向療法(Opdivo+Adcetris)治療經典霍奇金...
    (ASH)年會上公布了PD-1免疫療法Opdivo聯合靶向抗癌藥Adcetris(brentuximab vedotin)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R/R)經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的一項正在開展的I/II期臨床研究的首批數據。
  • 肺癌治療先用靶向藥還是先用免疫藥,選對了才能讓治療環環相扣
    相應的靶向藥物大家相對比較熟悉了,比如針對EGFR的一代、二代、三代靶向藥,尤其是三代的奧西替尼在指南裡已經推薦作為一線用藥。針對ALK基因突變的克唑替尼、阿來替尼和蘿拉替尼。尤其是阿來替尼效果顯著,能夠透過血腦屏障使腦轉移患者獲益。此外,針對少見MET基因突變的沃利替尼也已上市。
  • 了解B肝創新藥靶點,靶向病毒生命周期,有望實現功能性治癒
    目前,全球B肝創新藥靶標瞄準病毒複雜生命周期cccDNA清除,若不清除cccDNA,則無法徹底治癒B肝。小番健康了解到,2019-2020B肝創新藥中的病毒進入抑制劑、B肝表面抗原抑制劑、衣殼抑制劑、RNA幹擾類藥物以及cccDNA抑制劑都屬於針對cccDNA的,它們在未來若能夠順利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則有希望實現治癒B肝。
  • 基因檢測+靶向治療,對抗這種曾經無藥可治的癌症
    劇中,癌症患者四處奔走求購一款「特效藥」格列寧,這讓主人公走上了代購印度仿製藥的不歸路。有句話說得好,劇本源於現實,生活即是導演。這款所謂的「特效藥」,仿製的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款分子靶向藥物——格列衛(伊馬替尼)。除了治療費城染色體突變陽性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CML),伊馬替尼還對另一類特殊而狡猾的腫瘤——胃腸道間質瘤非常有效。
  • 濫用靶向藥|基因檢測_網易財經
    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對《21CBR》記者回憶起一個故事:如果不是發現及時,一個叫做王軍的肺癌病人,可能會因為檢測報告被掉包而誤服靶向藥,從而貽誤治療時機。如果沒有基因突變,靶向藥物對癌細胞發揮作用的機會微乎其微。吳一龍打電話詢問為王軍做基因檢測的第三方機構,對方回應:曾為該病人進行的基因突變檢測結果是陰性。吳一龍讓王軍在醫院重新做檢查,證明確實如此。
  • ASCO 2020晚期肺癌重點研究匯總——EGFR突變肺癌的靶向治療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前言:2020年ASCO年會已經落下帷幕,今年ASCO年會,眾多重磅研究揭曉結果,並可能進一步改變臨床實踐。
  • 靶向藥研究再出新成果,肺癌雙靶向治療有望代替化療,療效確切
    靶向藥物的問世讓很多具有敏感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獲得了生存期的極大延長,一代靶向藥耐藥後可以選擇用二代、三代靶向藥。研究顯示,一線直接使用奧西替尼可以獲得更長的疾病進展時間和總生存期。三代奧西替尼問世也有許多年了,使用人群逐漸增加,雖然效果不錯,但仍然無法擺脫耐藥的問題,第四代靶向藥還沒上市,奧西替尼耐藥之後到底怎麼辦?
  • 四代靶向藥勁爆亮相ESMO,克服奧希替尼耐藥辦法多多!
    由於我國肺癌患者存在較高的EGFR基因突變概率,因此我國肺癌病人受益於EGFR的靶向藥物。從第一代EGFR靶向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第二代靶向藥物阿法替尼、達克替尼;第三代靶向藥物奧希替尼。這些靶向藥物讓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持續受益。
  • 靶向藥Adagrasib治療肺癌前景可期
    第1/1b期和2期的結果顯示:Adagrasib作為單藥療法治療接受過化療和一種PD-1/PD-L1免疫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達到了45%的客觀緩解率(ORR)和96%的疾病控制率(DCR)!
  • 靶向藥Adagrasib治療肺癌前景可期
    第1/1b期和2期的結果顯示:Adagrasib作為單藥療法治療接受過化療和一種PD-1/PD-L1免疫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達到了45%的客觀緩解率(ORR)和96%的疾病控制率(DCR)!
  • 亞盛醫藥首個歐洲臨床試驗啟動,APG-2575治療復發/難治CLL/SLL的Ib...
    中國蘇州和美國馬裡蘭州羅克維爾市2020年11月25日 /美通社/ -- 致力於在腫瘤、B肝及與衰老相關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的處於臨床階段的研發企業 -- 亞盛醫藥(6855.HK)今日宣布,公司在研原創1類新藥Bcl-2抑制劑APG-2575作為單藥或聯合治療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