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山:萱洲國家溼地公園迎來22隻小天鵝
初冬時節,衡山萱洲國家溼地公園湘江永和段的沙洲上迎來一群特殊沙洲上候鳥的鳴叫聲此起彼伏,為靜謐的溼地公園帶來勃勃生機。【同期聲】衡山萱洲國家溼地公園永和溼地管護站站長 曹文韜 今年冬候鳥從目前發現來看
-
多樣水生植物為溼地留住美
對於溼地的保護,是實現從山到水、從森林生態系統到河流生態系統全面保護,對與資源的保護以及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對於湘江流域的用水安全和生態安全也具有重要意義。8月4日,記者來到衡陽多個國家溼地公園,了解到退耕還林還溼,給予生態環境、水質環境帶來的改善。
-
中國初嘗「退耕還溼」甜頭 「收復溼地」仍存短板
排排蘆葦蕩水天相接,美麗的大白鷺群起飛舞,成群的野鴨縱情戲水……初秋八月,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龍江富錦國家溼地公園內充滿生機。 難以想像,這處103萬畝溼地曾一度被「四分五裂」的低洼農田所覆蓋。直到2005年,當地政府意識到恢復溼地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這些曾經的溼地才得以獲得「重生」。
-
禁漁期內非法電魚,衡山一男子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當無人機靠近取證時,該男子向無人機投擲石塊近日,衡山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偵破一起在萱洲國家溼地公園內採用電魚方法非法捕撈水產品的刑事案件,扣押電魚工具一組,嫌疑人王某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1月9日,萱洲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來到衡山縣公安局報警:近期溼地公園無人機巡查時發現在湘江大源渡下遊段有一名中年男子多次使用電打魚設備電魚。當無人機靠近取證時,該名男子不僅不離開,還拿起石頭對取證無人機進行攻擊,險些將無人機打落。
-
規範溼地利用行為 發揮溼地生態功能
本報訊(記者 盧小龍)昨日,記者在市林業局採訪時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淮河流域溼地的保護修復,規範溼地利用行為,充分發揮溼地生態功能,近日我市出臺了《關於淮河流域溼地保護修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湘江治理與生態修復,「小」溼地竟有「大」功效
為了綠水青山錦繡瀟湘,湖南各職能部門毅然決然地扛起了一湖四水生態修復的重任,觀潮君近期走訪了湖南多個退耕還林還溼試點項目,在青山綠水與草長鶯飛之間,也許我們已經找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紐帶——溼地。 困境 眾所周知,水環境問題往往是「汙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
-
安慶:保護溼地自然環境 讓河湖生態系統更健康
2020年12月22日,得知寒潮及大雪將至,安慶菜子湖國家溼地公園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外出巡護前特意帶上瞭望遠鏡,以及玉米、麥子等食物,時刻監測候鳥狀況,隨時準備投食。 2020年夏天,菜子湖水位大幅升高,且高水位持續時間較長,湖泊草洲的淹沒造成來此越冬的候鳥覓食困難。
-
青島溼地可分為四類 七大溼地公園揭面紗(圖)
溼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 ,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汙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溼地被專家們譽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
-
我省兩處溼地公園升級為國家級
本報訊(記者 芳旭)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全國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我省澤庫澤曲、天峻布哈河兩處國家溼地公園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級溼地公園。至此,我省通過驗收的國家級溼地公園已達12處。
-
湖南溼地公園盤點,快來呼吸一口2021年的超新鮮空氣
水府廟國家溼地公園是湖南首批國家級溼地公園,有豐富而多樣的動物資源,尤其是鷺類資源。繁殖季節,白鷺灣的白鷺、池鷺等鋪天蓋地,其叫聲相傳甚遠,形成了一道非常美麗壯觀的景象。汨羅江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嶽陽市汨羅市汨星路23號,也無需門票。
-
溼地生態系統健康等級好
    湖北日報訊(記者龍稱、通訊員趙輝)昨悉,經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評估,大九湖溼地面積比2010年淨增276.81公頃,生態系統健康指數達到7.53,健康等級好,功能等級高,生態系統價值每年高達3.853億元。
-
今年確定為「溼地名錄年」 將分期發布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新增了溼地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溼和溼地保護獎勵試點等3項政策,中央財政進一步增加溼地資金投入。5年累計安排中央投資81.5億元,實施溼地保護修復工程和補助項目1500多個,恢復溼地350萬畝,安排退耕還溼76.5萬畝。印發了《全國溼地保護「十三五」實施規劃》,明確提出各省(區、市)溼地保有量任務,首次把溼地納入了新增生態護林員管護範圍。
-
「十三五」我國新增溼地300多萬畝 溼地保護率過半
高原溼地——邛海。( 葉昌雲 攝)同時,按照溼地生態區位、生態系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對溼地實行分級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國際重要溼地、國家重要溼地、溼地自然保護區、國家溼地公園為主體的全國溼地保護體系。
-
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城市生態試紙
2019年12月25日,廣東中山翠亨溼地公園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溼地公園。經過近一年的「休養生息」,這裡不僅吸引了大量稀有鳥類來此棲息覓食,成為了鳥類的天堂,更成為中山市民的休閒好去處。翠亨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也是中山近年來構建和諧水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
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城市生態試紙
2019年12月25日,廣東中山翠亨溼地公園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溼地公園。經過近一年的「休養生息」,這裡不僅吸引了大量稀有鳥類來此棲息覓食,成為了鳥類的天堂,更成為中山市民的休閒好去處。翠亨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也是中山近年來構建和諧水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
突出生態效益 包河積極探索溼地保護新模式
初冬時節,安徽合肥巢湖湖濱國家溼地公園裡多了黃色落葉,俯瞰公園,一片常青的草坪油油的點綴其間,赤色的水杉則夾雜在楊樹叢中,零星的殘荷像水墨畫,呈現出一派秋意漸濃的生態畫卷。合肥巢湖湖濱國家溼地公園是環巢湖十大溼地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水草豐茂,景色優美。
-
2020年洋湖國家溼地公園秋季趣味觀鳥賽圓滿結束
10月17日,由洋湖國家溼地公園主辦的"感受溼地之美,共賞飛羽精彩"2020年洋湖溼地秋季趣味觀鳥賽在洋湖國家溼地公園舉行。本次大賽邀請了湖南省十大愛鳥護鳥衛士,斯巴魯生態保護獎獲得者、《湖南鳥類圖鑑》作者李劍志老師,秘境中國和TNC籤約攝影師、湖南省創意環境科技傳播中心負責人劉科老師,湖南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生態保護行動中心主任施楊老師作為專家評委,共有15支觀鳥隊伍,通過限時觀鳥、鳥類知識競答、鳥印象手工賽三個環節進行比拼。
-
退耕還溼+增植補綠+景觀打造+網格化管理治理水汙染
綠岸網格化管理打出生態「組合拳」龍河(豐都段)流域大部分被國家溼地公園和縣級溼地自然保護區覆蓋,在斬斷汙染源頭後,河岸生態環境如何修復,成為擺在縣委、縣政府面前的又一難題。「我們打出了一套『退耕還溼+增植補綠+景觀打造』的系統修復組合拳,並在此基礎上啟動龍河(豐都段)網格化管理制度,確保河道生態長治久安。」羅成說。家住三建鄉魚泉子村的冉朝明怎麼也沒想到,當年的磚廠如今會成為風景宜人的景觀帶——清澈的河水從大河壩邊緩緩淌過,昔日的灘涂地上,綴滿紫色花朵的芭茅草隨風搖曳,岸邊還修建了長亭、步道。「光灘涂地補植就進行了三次。」
-
東方白鸛遭遇氣候危機:退耕還溼才是最有效對策—新聞—科學網
溼地水鳥是溼地生態系統健康的指示標 溼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它為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有「地球之腎」的美譽。在中國,東北地區是國內溼地資源最為豐富的地方,它主要包括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的沼澤、湖泊、溼草甸,以及遍布於大、小興安嶺、長白山的森林溼地等。
-
生態如畫 鳥兒安家 河南省溼地保護率過半
12月20日,幾千隻大雁、野鴨等候鳥在寧陵縣黃河故道溼地五屯水面自由嬉戲。 呂忠箱 攝河南省林業局副局長朱延林介紹,近年來,河南省一方面完善溼地保護立法,持續開展打擊破壞溼地資源行為專項整治行動,一方面不斷加大溼地保護修復投入,溼地保護修復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全省已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11處,總面積371.3萬畝;已建立溼地公園(試點)71處,總面積157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