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拿手國寶」:體型如犀牛,水性極佳被稱為「避水金睛獸」

2021-01-09 八爺旅遊

在這個神奇的世界上,大自然造就了很多神奇的小動物,有些可愛有些看起來很嚇人,但是你不得不承認,它們都是這個世界上的一份子,同我們人類一起生活這這個星球上。當然了,今天我們要說的主題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說到鹿,我就不得不想起來一個成語「小鹿亂撞」。在我們的印象中,鹿是很可愛的一種動物,又很有「仙氣」,看起來機靈又可愛。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可不是普通的小鹿,而是世界上最大的鹿,這種鹿就不能用可愛來形容了,粗獷還差不多。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鹿科動物叫駝鹿。這種鹿可是歐洲人的「拿手國寶」,據說你要是到了歐洲旅遊,那裡的人們就會推薦你去看這種動物,在他們眼裡,這種動物可是很神奇的。那麼既然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到底有多大呢?首先我們從這個鹿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來,由於其肩高於臀與駱駝相似,所以取名為駝鹿。駝鹿的一般體長通常為200~260釐米,身高在160~240釐米,在這一點上比大多數的犀牛都高,如果從遠處看,就像是有一頭犀牛站在那裡。可能有人想問是不是忘記了長頸鹿,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個知識,長頸鹿並不屬於鹿科哦。

駝鹿的四條長腿與駱駝十分相似,粗壯的四條大腿看上去十分有力,這麼大的鹿它的體型自然也是十分大的,在中國,這種駝鹿的體重一般都是400~600千克,但是在北美洲的駝鹿可能生活的比較幸福,除了在體長上比別的駝鹿(一般在300釐米左右)大一些之外,體重上也是能達到700千克,就跟一頭成年的大象的體重差不多,作為一個鹿能達到這個體重也算是厲害了。除了體型上不跟普通的鹿一樣外,這種駝鹿的鹿角也是十分獨特,我們都知道印象中的鹿角是像枝椏一樣的形狀,但是這種駝鹿的則是如同鏟子一般長在頭頂,我認為如果這種駝鹿出現在我面前,我可能瞬間能感受生命受到威脅。

這種駝鹿除了體型比較大之外,還有個神奇的本領,就是水性極佳。駝鹿通常可以一口氣遊20公裡,什麼河流海峽對它來說都是小菜一碟。當然了,它的潛水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據說它可以潛到6米深的水下去覓食海草,就因為這個特殊的技能,當地的人們還稱它為「避水金睛獸」。其實,在古代的歐洲,這種駝鹿經常被用來作為「戰車」,由於其強壯的體型所以還有人刻意飼養它們來作為戰鬥的工具,當然了,這種駝鹿的戰鬥能力一點都不比「戰馬」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戰馬」做得更好。據說在現在,駝鹿的戰鬥能力絲毫不減,在一些駝鹿經常出沒的地帶,警察不得不用警示牌來提醒開車的司機,因為在當地,駝鹿襲擊事件多到數不清。

這種駝鹿真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鹿,無論是在體型上還是戰鬥能力上都甩普通小鹿幾條街,不過這種鹿就不要想著什麼像精靈一樣啦,惹怒了它可能送你去當精靈。作為一種古代的戰鬥工具以及特殊的潛水能力,怎麼說這種駝鹿都不像是鹿科的一種,反倒像是犀牛類的動物,你覺得呢?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鹿:最重達到一噸,水性超好被稱為「避水金睛獸」
    世界上最大的鹿:最重達到一噸,水性超好被稱為「避水金睛獸」自然界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動物,有的能夠打破你的認知,讓你驚奇無比。談到鹿,大家的印象應該是可愛又萌萌噠的動物,而且在我國的一些神話小說裡是一種帶有「仙氣、靈氣」的動物,例如九色鹿、四不像都是以鹿為原型。
  • 世界上最大鹿:體型大過犀牛,最重達一噸,被稱為「避水金睛獸」
    身上有美麗的花紋,體型嬌小可愛,特別受小朋友們的喜愛。不過,這世界上可不是所有的鹿都是「小鹿」。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一種「大鹿」。這種大鹿就是駝鹿,去過北美洲以及歐洲旅遊過的小夥伴可能有幸親眼見過。那麼駝鹿到底有多大呢?一般體長為200-260釐米,肩高160-240釐米,這表示它們比大多數犀牛都高。
  • 蘇門答臘犀牛:亞洲唯一的雙角犀牛,也是全球體型最小的犀牛
    蘇門答臘犀牛,亞洲唯一的雙角犀牛,也是全球體型最小的犀牛蘇門答臘犀牛高1.2~1.5米,長2.5~3.2米,重量800千克。據估計,現存蘇門答臘犀牛數量不足400隻,是存量最少的大型動物之一蘇門答臘犀牛是長毛犀牛與地球上最早的犀牛的後裔,它們普遍被人認為過去200萬年來沒有任何改變。
  • 為什麼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
    就目前來看,犀牛僅分布於非洲、印度、越南、印尼等地,而且有一些犀牛還是某一地區獨有的物種。其實,早在20世紀以前,我國就分布著三種犀牛的亞種,而且數量還不少。那麼,為什麼這些犀牛會在中國滅絕了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體型為斑鬣狗4倍大,勝過東北虎敢捕殺犀牛,是史上罕見的肉食者
    ,可重達380多公斤,其體型相當於現代最大的非洲斑鬣狗的4倍,它們就是史前巨獸——巨鬣狗。巨鬣狗是鬣狗家族中體型最巨大的成員。當面對一隻巨鬣狗時,那種壓倒性的恐怖感,絕對是你想像不到的。    進入到19世紀中葉,西方傳教士到我國以後,特別喜歡收集自然標本,有傳教士將在中藥鋪子買的「龍骨」送回到歐洲,歐洲科學家便開始研究這些「龍骨」。  直到1903年,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古哺乳動物學家舒羅賽對採集自中國的一些單個牙齒,認定它們是鬣狗家族的一個新的種,取名叫做巨鬣狗。並認定巨鬣狗是已發現的化石和現存鬣狗中體型最大的,也沒有科學家提出異議。
  • 盤點世界各國的國寶,「草泥馬」這種動物是怎麼成為國寶的!
    盤點世界各國的國寶,「草泥馬」這種動物是怎麼成為國寶的!說起國寶大家都會想到中國的大熊貓,更是被人們親切的稱之為「圓滾滾」,大熊貓雖然叫大熊貓,但是卻是名副其實的熊,實力是絕對的很強大,據說幾乎沒有天敵,但是現在卻成了一個靠賣萌為生的動物,笨拙的體型,慵懶的生活甚至有一點讓別人羨慕,下輩子一定要當一隻熊貓生下來就有人保護,不愁吃不愁喝,一日三餐有人喂,想想就非常的開心。
  • 大家知道大熊貓為什麼被稱為國寶嗎
    一說到我們國家的國寶,大家都能想到是熊貓,其實我們國家的珍稀動物並不少,比如揚子鱷、東北虎、短尾猴等等,有很多,可是為什麼只有大熊貓成為了國寶1、 大熊貓現在只在中國獨有,只此一家。主要分布在甘肅、陝西,四川地帶。
  • 犀牛在姚明旁如寵物,奧尼爾比泰森體型大
    也正是因為姚明的體格比較高大,才被選入NBA打球,網友都說NBA的籃球明星各個都是巨人一般非常有魄力,比如網上曝光的姚明和犀牛的合照。從照片中能看出犀牛非常兇猛,但是在姚明的身邊乖巧得像只小寵物,姚明用手打在犀牛的背上,看起來像在撫摸自己的寵物,從這點足以見證籃球健將的身材龐大。
  • 動物世界-印度犀牛
    成年印度犀牛體型龐大,頭體長3.2-3.8米(有4.2米的紀錄);肩高1.6-1.86米;體重1600-2200公斤。印度犀牛鼻上只有一隻角,是世上體型最大的大單角犀牛,雄性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而且十分堅硬,所以人們又稱之為「大獨角犀牛」。
  • 酒桌上的印度犀牛
    (圖片來自於網絡)在早年間博物學的興起有很多的動物收集者從世界各地開始收集動物送到歐洲進行巡展丟勒畫的這頭犀牛可以說是當時到達歐洲大陸的第一頭印度犀    (圖片來自於網絡)但是非常不幸的是這頭犀牛在到達了歐洲大陸後時間不長很快就去世了但是丟勒用繪畫的方式把這頭犀牛的樣子保留了下來但是仔細觀察這幅畫有個非常大的特點
  • 世界犀牛日,盤點那些曾經出現過的怪異犀牛
    平均身高2.5到3米之間,體長接近5米,體重5到7噸不等,大小跟非洲象相當,在整個犀牛家族中體型僅次於曾經出現過的最大陸生哺乳動物準格爾巨犀。圖自維基百科除了巨大的體型,板齒犀最明顯的外在特徵莫過於位於額頭上,兩眼之間長達2米的巨大犄角了,其長度為整個犀牛家族之最,內部結構則與現代犀牛的角一樣,是類似於人類頭髮或指甲的物質。
  • 天災還是人禍 中國犀牛滅絕記
    每個國家都有國寶,中國是大熊貓,俄羅斯是北極熊、美國是禿鷹、英國是知更鳥,澳大利亞是考拉和袋鼠。一些動物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比如非洲的犀牛。如果我說中國以前犀牛泛濫,你信嗎?黑犀牛,生活在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其實在古代,中國犀牛也很多。
  • 瀕危的八大稀有動物,國寶熊貓落榜,最後一種只有一隻倖存
    瀕危的八大稀有動物,國寶熊貓落榜,最後一種只有一隻倖存。一種動物一旦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那麼這種動物就已經算是國寶了,但也意味著它們可能很快走向滅絕,中國的大熊貓就是如此。澳洲毛鼻袋熊,總共不超過100隻。
  • 熊出沒:原始時代中出現過9種珍稀動物,5種已滅絕,一種成為國寶
    其中5種已滅絕,一種成為國寶。第一種:長毛象(已滅絕)說起長毛象,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種動物,但是沒有人見過真實的長毛象,畢竟這東西早就滅絕了。長毛象體型巨大,性格比較溫和,在很多影視劇作品中都有出現,比如在《冰河世紀》中,長毛象就表現活躍,原始時代中的長矛也很不錯,就是是路人甲角色。
  • 「世界犀牛日」:野生犀牛為何從中國消失
    腳下的徒弟曾經是曾經犀牛的王國。如今,野生犀牛在中國早已蹤跡難尋。但古籍中卻有不少關於它們的描述,化石挖掘更顯示,這些身披「鎧甲」的巨獸曾遍布中國。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讓我們探尋野生犀牛從中國消失的原因。
  • 丟勒畫了一幅錯誤百出的《犀牛》,讓歐洲人信以為真300年
    為了繼續享用亞洲商品,歐洲各國不得不尋找新的海上貿易路線。 因此,當時歐洲最有航海實力的兩個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冒險向大西洋進發,探索通往印度的路線。 在尋找的過程中,西班牙向西航行,發現了美洲。而葡萄牙則向南行進,沿著非洲的海岸線轉過好望角,終於進入印度洋。
  • 《犀牛》:丟勒畫了一幅錯誤百出的畫,讓歐洲人300年都信以為真
    他的父親曾是匈牙利國王的宮廷金匠,這個背景給了丟勒遊歷歐洲學習藝術的能力。作為一個藝術家,丟勒主要從事模板版畫繪製,在遊歷過程中也解釋了許多為人熟知的畫家如喬瓦尼·貝利尼和拉斐爾。除了藝術生涯,丟勒還在數學上有很高的造詣,丟勒曾著書《量度四書》研究、講解幾何學,並且用作繪畫和機械製造。
  • 我國西北地區曾有種史前巨獸,體型堪比4頭大象,卻是犀牛的近親
    哺乳動物被認為是如今動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類,海陸空都有它們的身影,如陸地上有獅子、大象、猴子、人類等,海中有海豹、海豚、鯨魚等,會飛的有蝙蝠,這些動物的典型特徵都是胎生哺乳,因此就叫做哺乳動物。
  • 遠古巨獸=犀牛+龜
    Lisowicia bojani是最新發現的三疊紀哺乳動物的「表親」,擁有形似犀牛的身體和像烏龜一樣的喙,重量則和一頭非洲大象相當(約9噸重)。古生物學家認為,這個令人錯愕的生物為了解恐龍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新的視角。  這塊包含部分骨架、在日前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得以描述的新化石,是一種被稱為二齒獸的古代植食者。二齒獸的名字是「兩顆犬牙」的意思,指代上頜和超大型犬類相似的標誌性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