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頁PPT、3分鐘演講,89歲阿蒂亞爵爺的黎曼猜想證明是鬧劇還是天才?

2020-11-24 36kr

大數據文摘出品

作者:蔣寶尚

德國柏林時間9月24日上午9點45分,菲爾茲獎與阿貝爾獎雙料得主、英國皇家學會院士麥可·阿蒂亞爵士在德國海德堡舉行的海德堡獎諾貝爾獎獲得者論壇上,講述了他對黎曼猜想的證明。

在論壇上,阿蒂亞爵士的演講時間為45分鐘,其中25分鐘在回顧歷史,而證明只有一頁PPT。關於證明方法,他在演講中表示,中心的證明方法是反證法。證明的關鍵點是引入了TODD函數。

這次證明,學界的質疑聲比較高。因為無論是演講中的證明介紹,還是貼出的5頁預印本都沒有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明。

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TODD函數,這個函數是老爵士自己新建立的,在預印本中寫到,因為過程太複雜,所以就不展開講了。另一個是他提到的精細結構常數α,這個常數是物理學領域中的應用,且是一個浮動的數值。簡單來說,他所用到的常數,在學界也沒有得到完全的證明。另外,他關於精細結構常數的相關論文尚未通過同行審議。

但是也有學者表示阿蒂亞爵士的思路或為後續黎曼猜想證明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文末給出了網 傳老爺子的證明預印本,注意這份預印本資料沒出現在官方渠道上,也沒有權威人士確認這份資料的真實性,真假還無法辨認。

今年的9月份,菲爾茲和阿貝爾獎得主麥可·阿蒂亞爵士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並在9月24日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宣講。

消息一出舉世震驚,因為黎曼猜想自1859年提出以來,到今天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這期間一直都沒有解決。這一猜想也被列為世界7大數學難題之一。另外六個難題是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 、龐加萊猜想、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缺口、納衛爾-斯託可方程 、BSD猜想。這七大難題都被懸賞一百萬美元。

這個百萬懸賞項目是2000年5月的時候,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CMI)設立的一個「千禧難題」的數學問題挑戰。

當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宣稱「我證明了難題」,題解必須發表在國際知名刊物上,並且要通過2年的驗證期和專家小組的審核。

現在只有龐加萊猜想被證明,證明者是俄羅斯數學家 格裡戈裡·佩雷爾曼。

黎曼猜想所以被認為是當代數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很多深入和重要的數學和物理結果都能在它成立的大前提下被證明。大部分數學家也相信黎曼猜想是正確的。

對這一高大上的理論證明看起來和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關係。在這文摘菌想借用馬雲在阿里巴巴雲棲大會演講上的一句話:沒有數學為基礎,科學就沒有基礎。

無論是阿里巴巴設立達摩院青橙獎和全球數學競賽,還是黎曼猜想被證明的消息震驚世界,其實都在說明一個問題,即業界和學界對數學越來越看重。

讓我們看一下黎曼猜想:

這個函數表達式中,s的實部大於1,如果實部小於1,那麼這個級數是不收斂的。另外n取邊所有的正整數。

這個猜想是:黎曼函數ζ(s)的全部非平凡零點,全部位於實部為1/2的一條直線上

這裡的平凡零點是某個三角sin函數的周期零點;非平凡零點是Zeta函數自身的零點。

那麼黎曼猜想和素數的分布又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們來看它另一個變形公式:

這個公式是歐拉乘積的形式,已經得到了證明

公式中的P為素數,又稱為質數,是指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數。例如3、7、11等數。

結合方程與根的關係,這就意味著,這個公式蘊涵著有關素數分布的重要信息。

沒錯,這就是黎曼函數的零點和素數分布聯繫到一起的根源。

所以,黎曼猜想最主要是解決素數分布的問題,數學界在之前一直認為自然界中素數的分布,肯定有著一種規律,但是這種規律只是目前還沒有被發現而已。黎曼猜想等於是在說,素數最大的規律,就是沒有什麼突出的規律,素數的分布完全是完全隨機。

大學修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同學應該知道, 在隨機事件的大量重複出現中,往往呈現幾乎 必然 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大數定律。通俗地說,這個定理就是,在試驗不變的條件下,重複試驗多次,隨機事件的頻率近似於它的概率。大數定律將頻率和概率聯繫了起來,偶然中包含著某種必然。

所以,黎曼猜想意味著,素數的分布必然也遵循著大數定律!!!

在這裡也說明一下,隨機和分布滿足一定的規律並不矛盾。例如你投擲枚硬幣,出現正面和反面的情況是完全隨機的,但是出現在正面或者反面的概率趨於1/2。

為什麼黎曼猜想經過了159年,且無數科學家為之奮鬥都沒有證明?

這個猜想證明的難點在於主項是集合概念的命題是無法證明的,因為集合概念的每一個個體不是必然具有這個概念的基本屬性。就決定了必須一個個去證明。

這就是說,必須對每一個零點都進行證明,在沒有計算機之前,對於這種計算都是人工來算,計算機出現之後,人力得到解放,計算能力也大大提高,現在最新的成果是法國團隊 最新的成果是法國團隊用改進的算法,將黎曼Zeta函數的零點計驗證了前10萬億個,仍然沒有發現反例。

雖然相比於最初哈代的學生1041個的計算記錄,10萬億個零點的驗證是巨大的飛躍,也更能夠堅定人們對黎曼猜想的信任。但是,10萬億相對於無窮大,仍然沒有絕對的說服力。

而採用分析思路證明的最佳的成果也只是證明了41.28%的非平凡零點分布在「臨界線」上。

在一些頂級數學難題中,大家所熟悉的費馬猜想(現在已經被證明了,所以是費馬大定理了)和哥德巴赫猜想。

這是因為,費馬大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的題目容易理解,即擁有中學數學的基本知識就能理解。費馬大定理的數學表示是:n >2時,關於x, y, z的方程 x^n + y^n = z^n 沒有正整數解。哥德巴赫猜想是 :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正是如此簡單的數學表達,才能有如此深遠的傳播度。

皮埃爾·德·費馬

費馬大定理的證明,歷經三百多年。期間為了證明這個法國律師和業餘數學家提出的問題,無數的數學家為之努力,極大的推動了數學的發展。例如有人說數論中算術代數幾何的這一數學分支的產生就是為了證明費馬大定理。所以費馬大定理當之無愧是數學界的「會生金蛋的母雞」。

而在學界,學者公認的是黎曼猜想比費馬大定理的數學地位更重要。因為一個半世紀以來,人們在假設黎曼猜想成立的情況下,以它作為基石,已經建立了一千多條定理,並且打造了無比輝煌的數論大廈。然而一旦黎曼猜想找到反例被證偽,這些精美的大樓就會如空中樓閣一樣曇花一現,最終崩塌,給數論帶來災難性的結果。

還有一個是因為黎曼猜想研究的素數與密碼的加密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而加密無論是銀行數據還是國家機密,還有號稱最安全的區塊鏈技術都會用到。

有些加密技術與大數分解有關。而大數分解加密採用的更多是素數分解。例如100這個數字,如果給你2*2*5*5這個公式,你很容易想到他的結果是100,但是如果直接給你100呢,他可以分解成的因子就會有很多,例如10*10、2*5*10。100這個數字可能很容易把結果窮舉,但是如果這個數值是123587136412.......呢?所以黎曼猜想被證明對於素數加密領域也會非常大的震動。

另外, 最出人意料的, 是黎曼猜想的重要性不僅是在數學領域, 而對於物理學也非常重要 1972年, 人們發現與黎曼猜想的相關研究( 孿生質數對在數軸上的分布規律)與多粒子系統在相互作用下,能級分布規律的函數有著顯著關聯。 這種關聯的原因直到今天也還是一個謎。 但是在黎曼猜想與物理學的關係, 無疑就進一步增加了黎曼猜想的重要性。

參考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vXzN-oH5sPo8gwshz-Z4eQ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4064.html

https://mp.weixin.qq.com/s/Vv23EyrPiQiBDbQSlYVa5w

http://m.8btc.com/blockchain-n-riemann

http://www.sohu.com/a/255852063_354973

https://tech.sina.com.cn/scientist/2018-09-24/doc-ifxeuwwr7733737.shtml

相關焦點

  • 1頁PPT、3分鐘演講,阿蒂亞爵爺的黎曼猜想證明是鬧劇還是天才?
    演講視頻https://v.qq.com/x/page/o07163lpl55.html 在論壇上,阿蒂亞爵士的演講時間為45分鐘,其中25分鐘在回顧歷史因為無論是演講中的證明介紹,還是貼出的5頁預印本都沒有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明。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TODD函數,這個函數是老爵士自己新建立的,在預印本中寫到,因為過程太複雜,所以就不展開講了。另一個是他提到的精細結構常數α,這個常數是物理學領域中的應用,且是一個浮動的數值。
  • 若黎曼猜想被證明,區塊鏈會受影響嗎?
    「黎曼猜想是否被證明,都與區塊鏈無關」據新華社報導,9 月 24 日,在德國海德堡舉行的第 6 屆海德堡國際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獲獎者論壇上,現年 89 歲的英國著名數學家、阿貝爾獎和菲爾茲獎得主麥可·阿提亞,提出了證明黎曼猜想的「簡單思路」,並稱沿著該思路可以證明黎曼猜想。
  • 一場天才的證明遊戲:「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87歲時阿蒂亞曾宣稱解決了一個有60年歷史的數學難題,結果被普遍視為錯誤;88歲時,他宣稱將一個長達255頁的著名數學定理的證明簡化成12頁,結果沒能經受同行評議。」盧昌海表示,如今他89歲了,挑戰對象反而成了更加艱深的黎曼猜想,不能不讓人替他捏把汗。
  • 寶刀未老還是英雄遲暮?89歲的阿蒂亞到底有沒有成功證明黎曼猜想
    159年懸而未決的頂級數學難題;極富創造力卻英年早逝,珍貴手稿又被管家付之一炬的天才數學家黎曼;菲爾茲獎、阿貝爾獎的獲得者,89歲高齡的偉大數學家阿蒂亞爵士。這些素材匯集在一起,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想不火一把都是不可能的,於是阿蒂亞爵士作報告的時候,理所當然的就把主辦方的伺服器搞爆了。
  • 黎曼猜想證明現場:3分鐘核心講解、提問陷沉默,同行不予置評
    夏乙 慄子 一璞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40分鐘後,89歲的阿蒂亞爵士(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完成了他全球矚目的黎曼猜想證明演講,現場聽眾報以10多秒的掌聲。
  • 他是二戰後最強數學家,89歲挑戰黎曼猜想,現隨真理而去
    近日,數學界傳來一個噩耗,英國數學家麥可·阿蒂亞逝世(1月11日),享年89歲。麥可·阿蒂亞被稱為「二戰後最強數學家」、英國「數學教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的傳奇人生,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隨真理而去的偉大數學家。
  • 「黎曼猜想」證明現場及證明過程 有學者認為或提供新思路
    「黎曼猜想」證明現場及證明過程 有學者認為或提供新思路  159年前,德國數學家黎曼在題為《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的論文中提出的「黎曼猜想」,一直以來被視作「純數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 160年難題,黎曼猜想被他證明了?
    就在剛剛,當地時間9月24日上午9時45分(北京時間9月24日下午15時45分),現年89歲的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阿蒂亞(Michael Atiyah,1929年4月生人)登上了海德堡論壇,開始了他的演講——黎曼猜想。此前,這位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的雙料得主宣布,已證明世紀難題黎曼猜想。就在演講前,網傳一份證明黎曼假設(猜想)的的5頁預印本被人貼出。
  • 黎曼猜想證明:現場QA陷尷尬,學界評價悲觀(附高清視頻+PPT)
    經過一天的發酵,關於阿蒂亞爵士此次黎曼猜想的證明,各方評價開始出現。昨日,一場盛況空前的宣講引爆了數學圈,89 歲的阿蒂亞爵士對黎曼猜想的證明吸引了全球的關注。也因為關注人數過多,現場直播「車禍」不斷:官方直播流崩潰,組織方不得不改用手機直播。
  • 89歲數學家阿蒂亞給出「簡單全新」的黎曼猜想證明?
    德國海德堡當地時間9月24日上午9時45分至10時30分(北京時間9月24日15時45分至16時30分),89歲的麥可·阿蒂亞(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爵士正在海德堡獎獲得者論壇上做關於黎曼猜想的宣講。
  • 89歲數學家阿蒂亞近年戰績不佳 黎曼猜想被他證明?
    麥可·阿蒂亞當地時間1月11日,英國皇家學會發布訃告稱,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於當天去世,享年89歲。阿蒂亞曾於2018年9月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
  • 黎曼猜想證明現場怎麼回事?黎曼猜想是什麼解答出來了嗎揭秘
    昨日,一場盛況空前的宣講引爆了數學圈,89歲的阿蒂亞爵士對黎曼猜想的證明吸引了全球的關注。關於阿蒂亞爵士的證明黎曼猜想關注的是素數分布的問題,而素數指的是在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該數自身外,無法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
  • 英國89歲數學家阿蒂亞公開黎曼猜想證明過程
    就在剛剛,當地時間9月24日上午9時45分(北京時間9月24日下午15時45分),現年89歲的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阿蒂亞(Michael Atiyah,1929年4月生人)登上了海德堡論壇,開始了他的演講——黎曼猜想。此前,這位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的雙料得主宣布,已證明世紀難題黎曼猜想。就在演講前,網傳一份證明黎曼假設(猜想)的的5頁預印本被人貼出。
  • 一種「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了黎曼猜想,引發了全世界數學家們的...
    Michael Atiyah 介紹了素數研究的歷史以及素數與黎曼猜想的關係 45分鐘證明演講中,有30分鐘介紹歷史 機器之心聯合創始人、副主編李亞洲向中國之聲介紹說,在9月24號的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最受關注的可能就是阿蒂亞爵士黎曼證明的宣講了,也因為看直播的人數太多,導致官方直播流崩潰,組織方不得不改用手機直播。其實整個45分鐘演講中,阿蒂亞花了近30分鐘的時間介紹歷史:素數、黎曼猜想的歷史。中間他也開玩笑說,如果你解決了黎曼猜想,你會出名,但如果你已經是個名人,(解黎曼猜想)那就會有聲名狼藉的風險」。
  • 「黎曼猜想」被證明? 學者:未看到有分量專家評價
    45分鐘證明演講中,有30分鐘介紹歷史長期關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領域的垂直媒體「機器之心」昨天全程記錄了阿蒂亞爵士在論壇上有關黎曼猜想的宣講直播。機器之心聯合創始人、副主編李亞洲向中國之聲介紹說,在9月24號的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最受關注的可能就是阿蒂亞爵士黎曼證明的宣講了,也因為看直播的人數太多,導致官方直播流崩潰,組織方不得不改用手機直播。其實整個45分鐘演講中,阿蒂亞花了近30分鐘的時間介紹歷史:素數、黎曼猜想的歷史。中間他也開玩笑說,如果你解決了黎曼猜想,你會出名,但如果你已經是個名人,(解黎曼猜想)那就會有聲名狼藉的風險」。
  • 證明黎曼猜想?阿蒂亞報告視頻搶先看
    菲爾茲獎、阿貝爾獎得主Michael Atiyah爵士將報告其證明黎曼猜想的最新工作!9月24日,在德國舉辦的 2018 年度Heidelberg Laureate Forum上,阿蒂亞爵士用 45 分鐘的時間向全世界展示這個有著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數學猜想的「證明」。知社特別視頻為您展示其報告全程,一睹為快!文末並附其證明關鍵PPT頁和論文預印本。黎曼猜想是波恩哈德?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對於阿蒂亞的證明,中科院院士、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袁亞湘說。「網上炒得很厲害,但是按照慣例,我們數學工作者一般以論文在學術期刊上正式發表為準。」袁亞湘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言外之意,阿蒂亞在論壇上口頭宣講的內容仍有待同行評議和時間檢驗。一場天才的證明遊戲連續幾天在社交網絡刷屏的黎曼猜想,已被提出159年之久。
  • 為了看懂89歲爺爺證明黎曼猜想,我先重溫了一遍《美麗心靈》
    中秋第一課——看阿蒂亞爵士證明黎曼猜想在剛剛過去的中秋佳節團圓之日,好不容易放下手機,準備切一塊今年的「新寵」五仁月餅嘗嘗。突然驚聞阿蒂亞爵士發出了黎曼猜想的五頁預印本證明,猶如颱風上岸,迅速席捲了微信圈和QQ群,人人爭相一睹為快!
  • 黎曼猜想證明了?Michael Atiyah的愚人節難道在9月嗎……
    然而,根據我們目前的了解,Atiyah 爵士極有可能是在自娛自樂逗大家玩……黎曼函數和黎曼猜想簡介大家這幾天應該被動惡補了不少黎曼函數和黎曼猜想的介紹了,這裡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還是不厭其煩地再簡單說下。
  • 黎曼猜想到底是個啥?反正看完文章我還是不懂
    40分鐘後,89歲的阿蒂亞爵士(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完成了他全球矚目的黎曼猜想證明演講,現場聽眾報以10多秒的掌聲。接下來是提問環節。在他40分鐘的演講中,大部分在回顧歷史,嚴格來講,只有三分多鐘在講解他如何使用了一個簡單的反證法,就證明了159年來無人能攻克的黎曼猜想。三分多鐘講解,只有一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