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64年12月21日,周恩來總理在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宣布,中國今後的戰略目標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四個現代化」。
鳳凰衛視2月23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1964年12月21日,周恩來總理在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宣布,中國今後的戰略目標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四個現代化」。
然而這個宏偉的經濟戰略目標在問世僅一年後,便遇上了十年文革,被迫中斷,直到1975年1月13日,周恩來拖著病體在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才又一次地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同樣是在這次會議上,中共中央決定恢復鄧小平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確定了以他和周恩來為核心的國務院領導機構,這次會議後,周恩來病重,鄧小平代理主持國務院工作,並實際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這時候的中國仍然處於文革之中,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後,周恩來等老一輩中央領導人在糾正「左」傾錯誤,和對經濟的調整過程中,與「四人幫」持續的較量,此時鄧小平要面對的是危機四伏的政治形勢,和已經嚴重惡化的經濟形勢,1975年2月到10月間,鄧小平先後主持召開了解決鐵路問題的一系列會議,提出了「全面整頓」的決策思想,整頓工作是以鐵路運輸為起點,還涉及工業和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這次的整頓以加強各層級部門的管理職能和消滅派系鬥爭為基本出發點,效果是立竿見影,以鐵路運輸為例,經過整頓僅一兩個月後,全年鐵路貨物運輸量便由上年的下降5.3%,變為增長12.7%。
然而好景不長,1976年3月,由「四人幫」主導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再次將鄧小平拉下馬,剛剛開始好轉的經濟形勢又陷入混沌,有黨史學者認為,這次的整頓雖然歷時僅九個月,卻有力地加速了文革走向終結的進程,並決定了後來歷史發展的走向。
儘管在之後的經濟調整中「四人幫」等幹擾力量仍然存在,中共高層領導人也犯過如「洋躍進」之類的「左」傾錯誤,但是再沒有勢力可以撼動中央工作中心向現代化建設轉移的決心。
1987年鄧小平曾經這樣回憶,「1975年我主持中央常務工作,那時候的改革,用的名稱是整頓,強調把經濟搞上去,首先是恢復生產秩序,凡是這樣做的地方都見效,不久,我又被『四人幫』打倒了,我是『三起三落』」。
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關注鳳凰衛視官方微信平臺,更多精彩盡在鳳凰私享會!
點擊關注官方微博@鳳凰私享會,更多精彩內容實時掌握
《騰飛中國》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專區】
播出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