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海水倒灌 可能爆發鹹潮
據《南方日報》報導珠江三角洲屬潮水活動區,受海洋影響顯著,每當枯季上遊來水減少時,潮流活動加強,海水隨著潮流潮汐進入網河區,形成鹹潮。遭遇四十年一遇大旱之年的廣東,由於江河來水減少,今年的鹹潮來得特別早,勢頭也比較猛。 我省今年鹹潮影響的狀況如何?鹹潮形成的原因及下一步發展趨勢怎樣?我省各地採取哪些防禦鹹潮對策?
-
雙潮疊加 海水倒灌
粵東、珠江三角洲和粵西市縣出現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22日8時到23日16時,有1個氣象站錄得累積雨量超過250毫米,67個氣象站錄得100毫米-250毫米的累積雨量,江門臺山廣海鎮錄得全省最大雨量356.2毫米。 受此影響,包括珠海、東莞、惠州、廣州在內的多地均出現海水倒灌的現象。
-
黃河生態補水「救助」山東河口三角洲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截止7月8日8時,黃河故道刁口河渠首累計引水量1881.2萬立方米。樁埕路以下過水量149.1萬立方米。刁口河為1964~1976年黃河入海故道,全長約52千米,是黃河三角洲上第9條黃河入海流路,也是黃河首選備用入海流路,其入海口分布著山東省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北區)。1976年黃河改道以後,至2010年,刁口河停止行水34年。流路由於長期備而不用,缺少淡水補充,出現了河道萎縮、溼地退化、海岸線蝕退、生物物種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等嚴重問題。
-
【中國科學報】認知陸海河相互作用支持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只有經過長期連續的動態監測,才能捕捉到河口三角洲變化的信息。特別是在全球變化的背景下,三角洲溼地及近海生態系統在結構與功能、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等方面的變化都必須依靠對其長期動態監測才能掌控。加強長期的監測、模擬試驗和研究,獲取定點長期穩定的監測數據,是揭示河口三角洲溼地演變過程與機制,開展保護、預警、預測研究的關鍵。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生態試驗站應運而生。
-
黃河三角洲為何沒有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發達?
長江、黃河、珠江,是中國境內最長的3條河流。它們灌溉了兩岸大片的良田沃土,孕育出燦爛的中華文明。在經過億萬年的歷史變遷後,長江、黃河、珠江分別在各自的入海口形成了一大片衝積平原,分別是長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任性黃河不專一,想怎走就怎走,東營入海口太短暫,形成才150年
有句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家都知道,但這入海流之處在哪裡呢?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9月自駕遊來到了山東北部的東營,這裡就是現在的黃河入海口處,但這個入海口並不是唐朝「入海流」的那處描寫之地。
-
【地理科普】一文詳解海水入侵、海水倒灌和鹹潮的區別與聯繫!學霸...
海水倒灌的原因還有哪些呢?有何危害呢? 海水倒灌,是指海水經地表到達陸地的水文現象,這是我國沿海地區普遍存在且日趨嚴重的問題。 一、海水倒灌的成因 海水倒灌成因主要取決於地質結構、巖層密度、潮汐、颱風、取水量和地形地勢等。
-
天文大潮持續,福建廈門沙坡尾等低洼區出現海水倒灌、漫堤
10月19日,受天文大潮影響,福建廈門沙坡尾等低洼地段出現了海水倒灌、漫堤的現象。中新社記者 李思源 攝10月19日,受天文大潮影響,福建廈門沙坡尾等低洼地段出現了海水倒灌、漫堤的現象。圖為市民坐在椅子上雙腳浸入水中觀看湧來的潮水。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一、黃河概況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2萬平方公裡。發源於青藏高原巴彥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
-
中科院長期生態學研究為濱海溼地保護提供科技支撐
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生態試驗站(以下簡稱「黃河三角洲站」)圍繞我國濱海和河口溼地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國家戰略科技需求,致力於濱海溼地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以陸-海相互作用過程、溼地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為主線,以長期穩定觀測與監測、科學研究、示範與服務為目標,重點研究陸-海相互作用下溼地生態系統物質運移與動力學機制,濱海溼地生態系統演變過程、穩定性與驅動機制,退化濱海溼地生態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
「生態文明@溼地」保護黃河三角洲,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鄭重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相併列,新時代治理黃河的藍圖和路徑由此明晰。
-
黃河文化:黃河三角洲特定的自然生存環境與陸地變遷
關於黃河三角洲自然環境的研究,無論是其成因,還是歷代的變遷,目前已有多部專著和文章從多方面進行過研究。在此,借諸家研究之觀點,佐證黃河三角洲的客觀環境是較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從歷史的角度辨析,黃河三角洲既有古代的三角洲、有近代三角洲,也有目前仍在不斷擴展的現代三角洲。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專家會診海水倒灌土地復耕問題
海水倒灌危害土地 符濤生介紹,翁田、羅豆農場都有海水倒灌的情況,其中以羅豆農場倒灌面積最大,約有1萬多畝,現在部分田塊的海水還未完全退去。 省農科院副院長張治禮介紹,從7月30日,省農科院土肥所的專家和省土肥站的專家已經開始在海水倒灌面積最大的羅豆農場採點取樣,準備將採樣土壤化驗檢測後,了解受災土壤的鹽分和養分情況,制定出具體的修複方案。
-
黃河注入渤海,形成黃河三角洲,會有什麼利與弊出現?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側,總體流向自西向東流動,黃河主幹呈一個巨大的「幾」字型,全長約為5464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第六長河,黃河最終在山東省東營市注入渤海,並形成了巨大的黃河三角洲。
-
黃河三角洲白鶴棲息地評估與管理項目啟動會在東營舉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1日訊(記者 鄭美芹) 近日,黃河三角洲「極危」白鶴遷徙停歇棲息地現狀評估與適應性管理項目啟動會在東營舉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UNEP-IEMP)項目組以及來自中科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的專家參加了會議。
-
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珠三角洲經濟發達?
根據數據統計長三角地區的GDP已超23.7萬億元,珠江三角洲的GDP已接近9萬億,為什麼黃河三角洲沒有長、珠三角洲經濟發達?黃河三角洲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明,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黃河是我國北部大河,也是第二長河,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
2016年以來,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聯合東營市政府,依託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生態試驗站 「連續4年的跟蹤監測表明,示範區內沒有再出現互花米草;同時由於示範區內營造了淺水生境,本土海草得以自然恢復
-
根據黃河三角洲的演變歷程,你知道有古代和近代的說法嗎?
由於海水深度較淺,巨量的黃河泥沙在入海口附近大量淤積,有時填海造陸速度很快,河道不斷向海內延伸,隨著河床逐年上升,洩洪排沙能力逐年降低,當入海口淤積發生到一定程度時則發生尾閭改道,另尋它逕入海。黃河入海流路按照淤積→延伸→抬高→擺動→改道的規律不斷演變,從而使黃河三角洲陸地面積不斷擴大,海岸線不斷向海推進。
-
...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
上世紀80年代,互花米草作為固岸護坡植物被引種到山東沿海,但近幾年來,互花米草呈爆發式擴張,影響本地原生植物物種,降低潮間帶生物多樣性,阻隔溼地水文連通性,導致濱海溼地生態系統局部崩潰,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成為制約山東濱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災難之一。
-
天文大潮持續 廈門沿海低洼區海水倒灌
10月19日,受天文大潮影響,福建廈門沙坡尾等低洼地段出現了海水倒灌、漫堤的現象。小孩在漲水的沙坡尾步棧道上戲水。中新社記者 李思源 攝遊客在沙坡尾水中留影。中新社記者 李思源 攝圖為市民騎自行車經過漲水的沙坡尾步棧道。中新社記者 李思源 攝市民坐在椅子上雙腳浸入水中觀看湧來的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