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經的日本電視臺採訪諾貝爾獎得主:找來了熟悉你的媽媽桑

2021-01-18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郭肖】

靠魔性畫風走紅的東京電視臺之後,日本TBS電視臺也逐漸「泥石流化」。

近日,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之後,別的媒體採訪相關人士時,找到了他的家人、同事,TBS電視臺則找來了熟悉吉野彰的「媽媽桑」......

老爺子前一秒還在期待當中,下一秒立刻哭笑不得。

只見「媽媽桑」先是帶著記者來到了吉野彰經常光顧的房間,又介紹,其24、25年前第一次光顧這裡的時候就說過,總有一天會拿到諾貝爾獎的。

結果沒想到,這就給拿到了。

說到這裡,「媽媽桑」也一臉欣慰,「真的恭喜了」。

鏡頭另一邊,面對記者的追問,吉野彰笑著糾正:這是很健康的店。

相關焦點

  • 吉野彰獲諾獎 電視臺採訪了他常去的夜店的媽媽桑
    媒體採訪得主,得主表達一下感激、接著謙虛一番,然後勉勵一下後人,劇本還是比較一致的。
  • 日本京都大學為什麼擁有這麼多諾獎得主?
    京都大學為什麼擁有這麼多諾獎得主  文/張豐  發於2019.11.4總第922期《中國新聞周刊》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吉野彰成為了網紅級人物。中國網際網路上到處流傳著他年輕時常去的夜總會的媽媽桑接受採訪的視頻。看到媽媽桑被電視臺記者找來,吉野彰笑得就和小孩一樣。
  • 日本那些任性的諾貝爾獎得主
    可能是這些年老拿諾貝爾獎,弄得有點審美疲勞,在日本連日本人拿了諾貝爾獎也上不了頭條。斯德哥爾摩的發表是在日本時間下午六點半,但日本最主要媒體的電視也就是打了一條字幕出來,一不注意就滑過去了,最大的門戶網站雅虎日本發表新聞的時間是在6點42分,比中國的網站都還晚了四分鐘。
  • 當雷打不動的東京電視臺變得正經起來,事情可能有點大?
    在各位喜愛動漫的朋友中,一定流傳著這樣的傳說:無論日本發生多麼緊急的事件,東京電視臺都會維持原有的計劃,絕不改變!無論是自然災害、首相大選、國際政治……這一切都不會出現在東京電視臺的議程中,唯有美食、購物、動漫三項內容雷打不動。
  • 記者採訪30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國科學家如是說
    ■2001年,諾貝爾獎走過一個世紀。  曾兩次參與諾貝爾頒獎活動的中科院趙忠賢院士說:100年來的諾貝爾科學獎獲獎名錄,從某種角度可以說是20世紀科學發展歷程的縮影。  ■在諾貝爾獎第100次頒獎到來之前,本報與發現圖形科普雜誌聯合推出「IBM諾貝爾獎百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全球行」活動———即日起派出記者分赴世界各地採訪30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
  • 東京電視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逗逼,不正經不靠譜
    東京電視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逗逼,不正經不靠譜時間:2020-04-06 17:4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東京電視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逗逼,不正經不靠譜 代指逗逼,不正經,不靠譜。
  • 日本71歲諾貝爾獎得主吉野彰次日平靜上班,獲同事熱烈歡迎
    71歲的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Akira Yoshino)成為日本歷史上獲此殊榮的第19名日本人,令人驚訝的是,在獲獎後,他任像往常一樣去公司上班,並受到了同事的熱烈歡迎。獲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吉野彰是日本旭化成公司名譽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在得知獲獎消息第二天上午接採訪,表示要向97歲高齡仍堅持科研的共同獲獎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教授古迪納夫學習,「只要還活著就要繼續研究」。吉野神情愉快地到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公司上班,受到了許多員工的鼓掌歡迎並獲贈花束。他笑著說:「大家的小孩想必都很開心吧。覺得爸爸的公司了不起!
  • 諾貝爾獎得主談家庭教育,越早知道越好,有3-10歲小孩的媽媽必讀
    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1987年1月,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期間記者採訪一位諾貝爾獲獎者:您在那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出人意料的,這位學者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什麼呢?」
  • 文道非常道:諾貝爾獎得主不一定是好貨
    梁文道:你怎麼可以這樣子,你怎麼不認中國人呢?問題是人家中文都不會說,在美國長大,他幹嘛認自己是中國人呢,所以這裡面就提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就好像拿不了諾貝爾獎,任何獎都拿不了。馬家輝:所以這個問題的最核心,我們就看到一清二楚,在美國那邊,那可是你說,錢永健雖然他不認自己是中國人,可他也不曉得是好還是不好,也蠻慘的,還繼續,我們至少要看香港的報紙,我幾乎不是你說,我都不太記得他叫什麼名字,我還以為他名字叫做錢學森侄子。
  • 日本京都大學:九個諾貝爾獎得主出自該校
    日本京都大學國際交流推進機構韓立友準教授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本次展會,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將率領近40所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一起參展,並在現場舉辦「留學日本三部曲」講座,提供免費諮詢以及日本升學輔導服務。
  • 自損招牌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致歉
    原標題:自損招牌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致歉 > 1月22日,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左)出席記者會向公眾致歉 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最新一起論文造假醜聞來自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領銜的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
  • 領導力 | 讓美國區域型大學翻身的華裔校長楊祖佑領軍,17年催生6位諾貝爾獎得主
    各大學會依得獎者獲獎時的隸屬機構,獲得一個分數;再依該領域得獎人數,以及每位得主的隸屬機構數,給與分數加權。 名次愈前面,代表愈多諾貝爾獎得主來自該機構或大學,第一名的史丹佛共有11位,但第七名的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California, Santa Barbara),許多臺灣人並不熟悉。
  • 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名單: 企業研究支撐日本科技 需兼顧基礎與
    吉野在確定獲獎後的記者會上吐露實情稱:「開發後3年完全賣不出去,精神上被逼到死胡同。開發費也不斷膨脹,就像被軟刀子殺死的感覺。」充裕的時代企業的研究費和各國相比也令人洩氣。如果以2000年為1進行指標比較,2017年日本是1.3(名義金額),與此相對美國及英國為2.0,均超過日本。此外韓國為6.1,中國為25.4,日本被拉開很大距離。
  • 把會飛的小強做成冰箱貼……搞笑諾貝爾獎:我們真的是正經研究!
    >北京時間9月13日6時,第29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如期舉行。與往年一樣,今年共頒發了10個獎項——包括5個與諾貝爾獎相同的獎項,以及5個隨心所欲的隨機獎項。今年組委會也為獲獎者準備了「豐厚」的獎品:下面這座獎盃、10萬億辛巴威幣的「高額獎金」,以及與三位諾獎得主握手的機會。接下來,我們就將為讀者介紹今年的所有獎項。為了證明這些真!的!是!正經研究,看,我們還附上了所有論文的連結。
  •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
    埃裡克•白茲格和妻子吉娜1.埃裡克•白茲格頭銜: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不僅有媒體用「中科大女婿拿下諾貝爾醫學獎」這樣高調的筆觸做標題,更有記者深入江蘇無錫採訪陳路的求學經歷。女婿評測:多次應邀到中國講學;2010年,陪妻子回母校作演講,會友人。
  • 澳洲這些大學原來盛產諾貝爾獎得主
    今天長沙立思辰留學小編來為你揭秘~2019諾貝爾獎回顧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聯合授予了William G. Jaelin Jr、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Semenza,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可用性」。
  • 日本歷年諾貝爾獎得主的教育背景大盤點
    人民網東京10月5日電(許永新)10月3日,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至此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包括日裔)共計25人。截至2016年10月,日本是非歐美國家中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其中兩名在獲獎時已經取得外國國籍,進入21世紀以後,在自然科學領域以國別劃分的獲獎人數方面日本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這裡就來盤點一下這些諾貝爾獎得主的教育背景。 物理學獎
  • 你也可以得諾貝爾獎——有趣的「搞笑諾貝爾獎」
    【墨叔叔】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還是這麼無釐頭。可惜啊,就是少了小墨。【小墨】我才不去呢,一點都不符合我的身份!【墨爺爺】哈哈,沒錯,咱們志向是要遠大一點。【小墨】我做的是正經的研究,表面上是有點搞笑,可我呼喚的是大家對動物的關愛,歌頌的是善良,傳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聲稱"新冠病毒系人造"的諾貝爾獎得主的那點事
    朋友們提供了如下信息:這是位法國 科學家,專門從事HIV研究;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最關鍵的是,他受聘於中國一所知名大學擔任講席教授。看看上面對於這位科學家的標籤,你敢輕易說不信他的話?」一聽從事病毒研究的諾貝爾獎得主都質疑了,好擔心啊。不過,看了清華大學的學友撰寫的材料,我又將這顆心放下來了。為避免這位仁兄的言論對朋友們造成困擾,我們特發此文。
  • 科學家都很正經?才怪!5個以「不正經」著稱的科學大獎
    原標題:科學家都很正經?才怪!5個以「不正經」著稱的科學大獎 科學家都是古板迂腐、不苟言笑的怪咖?大錯特錯!科學這麼好玩的事,腦洞大過黑洞的Geek們怎麼能按捺得住呢?我這就給你介紹幾個以逗比著稱的獎項——嚴肅點!這是科學!